時間:2020年10月1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闡述了知識服務的概念,分析了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圖書館提升知識服務能力的主要實施策略。
關鍵詞:知識服務;科研管理;高校圖書館;云計算
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 推動了高等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圖書館需重新定位其在高校 科研發展中的位置,創客、慕課、微課空間等教育方式的變 革推動知識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國外有學者提出“新圖書 館學”的概念,認為圖書館的使命不再只是提供各種資源與 服務,而是積極幫助用戶提升其在各自社區中的創造力,目 前面向學校科研進程的圖書館創新服務研究是圖書館提升 知識服務能力的重要內容。
1 知識服務概述
知識服務是指以信息和知識的搜尋、組織、重組的知識 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境融入解決問題的過程 中,提供能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1]。作為教學和 科研支撐的資源建設服務和特色館藏建設服務是圖書館基 本的知識服務形式,“互聯網+”圖書館的融合及人工智能 在圖書館的應用拓寬了圖書館知識服務的范疇,且人工智能 在社會其他領域的應用也需要圖書館的數據服務作為支撐。
近年來的智慧圖書館建設推動了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進程,圖 書館推出的信息共享空間、學習空間、創客空間等服務增加 了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內涵,圖書館加強與大學生團體、學校 科研機構等部門的合作,使圖書館服務進一步融入學科研究 過程,同時以大數據技術、數據挖掘、科學數據與數字人文 為代表的數據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使得圖書館的知識服務 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2 圖書館知識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資源建設手段陳舊,資源利用率低下
經過多年發展,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實現了場館提供上 的升級,給讀者提供更為舒適的資源獲取環境,將卡片時代 的圖書館轉型為基于匯文系統的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為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進程,圖書館于 2015 年引入 RFID 系 統,通過圖書的 3D 定位,實現讀者信息需求的快捷查找, 使用自主借還機實現圖書的自主性借閱,但作為圖書館核心 的資源建設服務依然處于低級階段,傳統采訪館員主導的文 獻資源建設模式在滿足讀者的醫學信息需求方面發揮了重 要作用,但這種文獻資源建設模式難以發現讀者真正的信息 需求,且讀者薦購等“類讀者決策采購模式”執行不充分, 進而造成圖書館資源建設結構的不合理,資源利用率低下。
2.2 學科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圖書館推出查收查引、ESI 分析、學科館員服務等學科服務形式,但服務質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嵌入式學科服務開展效果不理想,用戶沒有明顯體會到學科服務帶給科研活動的有效性,反而認為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打擾其正常的科研工作,學科服務對館員要求較高,需要具備科學計量等方面 情報分析能力,圖書館員需要深入學習醫學、情報學、圖書 館學等方面的學科知識,并擁有靈活的溝通協調能力,才能有效提供學科服務。
2.3 知識服務廣度不寬,服務深度不夠
圖書館主要提供紙本資源借閱服務、電子資源建設服 務、參考咨詢服務、閱讀推廣及相對較淺的學科服務,傳統 的知識服務是目前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內容,但在服務質量及 服務能力上需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知識服務面較窄,服務 深度較淺,因此,提升館員的業務素養、擴大知識服務力度 等對圖書館來說極為重要。
3 圖書館推行知識服務的主要策略
3.1 推動資源建設模式的轉型升級,建設與科研活動相關的特色資源庫
信息技術和信息革命給圖書館帶來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增加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難度,大量零流通文獻的購買,讀者 滿意度低,圖書館作為高校信息文化服務中心不再是用戶信 息獲取的首要途徑,讀者在資源獲取時首要選擇搜索引擎而 不是圖書館進行資源檢索,傳統的資源建設、參考咨詢等服 務模式使得圖書館不斷被邊緣化,讀者決策采購模式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簡稱 PDA)作為新型的資源建 設模式,由系統根據讀者的文獻利用狀況決定是否購買資 源,該模式有助于提升圖書館效益,解決圖書館資源建設困 境,讀者決策采購模式在中國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階段,其 實踐研究推進緩慢。
“互聯網+”與圖書館的跨界融合為圖書館提供了全新 的技術平臺、數字資源等必要的服務手段,比如南京超星云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智慧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平臺, 為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服務提供了更為靈活、拓展性強的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該平臺支持讀者決策采購模式,為圖書館 館藏資源建設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必要的服務手段,資源建設是圖書館各項服務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推進資源建設 模式的轉型升級是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提高知識服務能力的重要實施路徑,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作為學校醫學信息服務 中心,需推進資源建設模式的轉型,逐步將讀者決策采購應 用資源采購之中,同時推進機構知識庫建設,建設與科研需 求相關的特色資源庫,以滿足用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提升 服務質量。
3.2 深化基于 ESI 分析的學科服務能力
ESI 是美國科技信息所(I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簡稱,它是基于 Web of Science 數據的指標評價體系,涉及論文發表數量、高被引 論文頻次等多個評價指標,其目的是通過科學計量分析對科 研機構的學術產出能力、科研潛力等方面進行有效評價,從而為學校的學科發展提供支撐,為高校領導的學科發展決策 提供輔助。一個高校的學科建設水平最終要體現在科學研究 成果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效能等方面[2]。
追蹤學 科發展動向、隨時了解學校的學術影響力有助于科學推進學 科建設,提升高校的學科研究水平。 目前 ESI 分析是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高校大量圖書館提供 ESI 分析服務,但服務能力參差不 齊,服務質量有待于提升,近年來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為本 校提供 ESI 學科分析服務,對推進學校的學科建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分析館員的服務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間。
因此, 要深化圖書館的 ESI 分析能力,提升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水 平,首先需提升數據分析館員的學科分析能力,注重館員情 報分析能力的培養,通過進修、會議、培訓等手段提升館員 的職業素養;其次,圖書館需制訂相應的激勵機制,對服務 能力較強的數據分析館員予以一定的獎勵,激勵其不斷學 習,進而逐步提升 ESI 分析報告的質量;再次,建立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以保障學科分析服務的順利開展。
3.3 搭建網絡平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大數據時代數據以幾何指數增長,科研創新能力以及科 技成果轉化能力已經成為衡量高校實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 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的大力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科研產出能力迅速增長,專利、論文、專著等科研成果 大量涌現,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是實現科學研究良性循環的重要一環,伴隨科研成果大批 量產出的同時是科研成果的大量閑置,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在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工作方面還較為落后,中國的 科技創新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科技成果轉化率卻很低[3]。
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拓展科研成果轉化路徑,搭建科研成 果轉化平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等激勵策略是政府和科研 機構所特別關注的問題。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機制的主體主要為科研管理部 門,而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中心,具有資源和技術優勢, 目前中國已有部分圖書館介入到科技成果轉化之中,在科技 成果轉化過程中扮演數據管理者、數據加密者、知識服務者、 數據保存者的角色[4]。
因此介入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是拓 展圖書館知識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效 率,推進“新醫科”建設發展,徐州醫科大學與百度、東軟、 華為等 6 家企業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建數字醫學研究 院,加強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建設,建設智慧校園、智慧醫院, 網絡平臺的搭建將進一步推動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進程,圖 書館可以此為契機,深度參與到學校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 學科館員具有競爭情報知識、院系聯系經驗,知識儲備豐富, 可以作為圖書館參與課題成果轉化的聯絡人,同時需建立相 應的組織保障機制、激勵機制等,使圖書館逐步介入到學校 科技成果轉化之中,進而提升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能力。
3.4 加強對科研數據的揭示、傳播與共享
高等學校是科研產出的主要力量,加大對本校科研數據 的服務力度是圖書館新的服務增長點,比如張曉林館長提出 在全學科數據驅動研究成為趨勢的時代,圖書館需要重新定 義服務目標、內容、方式和能力,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基于 新技術和方法,提供全新知識服務[5]。科研數據是國家科技 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加大對高校科研數據的監管力度,推 動科研數據的揭示、共享與傳播是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新要 求,圖書館可以推行嵌入式科學數據管理服務。
針對用戶在 課題立項、課題實施、成果評價及科技成果轉化等不同階段 對科研數據的特殊需要提供個性化的科研數據服務,開展本 校機構知識庫建設,比如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可以依托麻醉 學特色學科,開發特色科研管理數據,加大對麻醉學特色數 據的管理力度,促進麻醉學數據的傳播與共享。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產出是海量的,其傳播特點是速度快,數據交換技術和開放鏈接技術引導用戶無縫獲取數據資源,是數據傳播的重要技術手段,元數據交換促進科學數據 的快速發現和傳播,DOI/Open URL 則促使科學數據的定位 和獲取問題得以解決,從而最終形成科學數據從發現到共享 的完整傳播體系,國外大學圖書館在科研數據管理服務上起 步較早,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是較早實施科研數據管理 服務的機構,在科研數據管理服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技術力量薄弱,服務能力相對較弱,可以基于國內外經典科研數據管理服務案例,結合本校科研數 據服務的外在環境,小范圍開展科研數據管理服務,從數據需求調研、數據服務、數據素養、數據政策等方面推動數據 管理服務能力。
圖書館論文范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方法研究
總之,“互聯網+”同圖書館的跨界融合給圖書館的知 識服務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平臺、更加豐富的數字資源等 有利因素,為圖書館拓展知識服務范圍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 間,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小型圖書館技術力量及館員的知識 儲備等距離高質量知識服務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但技術革 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圖書館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對圖書館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曉林.走向知識服務:尋找新世紀圖書情報工作的生 長點[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26(5):30-35.
[2]豐國政.基于 ESI 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學科競爭力計 量分析[J].情報探索,2017(8):50-56.
[3]葉存軍,方亮,徐旭,等.高校知識產權成果市場化機 制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425(3):28-30.
[4]李華,畢玉俠,胡東輝.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助力科 研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6(10): 46-48.
[5]張曉林.顛覆性變革與后圖書館時代——推動知識服務 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44 (1):4-16.
作者:劉紅芝,劉春梅,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