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在八年級學生中推進《海底兩萬里》的整本書閱讀時,最大的障礙在于敘事主線之外的各類科普性內容。無限豐富的海洋學、生物學、地理學、物理學和氣象學知識,或許能激發少部分學生對海洋與科學的熱愛之情,卻很難適應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客觀需要。要在有限的45分鐘內引導學生整體性認知這部科幻巨著,唯有從大多數學生感興趣的情節、環境和人物入手,抓大放小、抓主舍次,才能既有效整合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獲取的各類零碎信息,又不斷開啟學生的閱讀思維,促使其發現并探究自學時未能關注的新問題。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就是試圖以主人公尼摩船長為主線,串聯起作品中最值得關注與思考的幾個經典性細節,打通情節、環境、人物以及主題間的內在關聯,幫助學生學習跳讀文字,學會從不同信息中提煉相同或相反觀點。此外,還希望通過《海底兩萬里》的教學示范,引導學生了解敘事類長篇作品的常規閱讀路徑,幫助學生建立理性的閱讀理念,使其初步掌握整本書閱讀的常規技法。
圍繞這樣的設計思想,教學流程設計中,將有意識地淡化對具體故事情節的分析,只選擇作品中的人物作為貫穿課堂的線索,借此串聯起文學作品“品味·感悟·欣賞”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
1.以人物鑒賞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在文本眾多信息中通過跳讀而快速篩選相關內容并借此而認知形象、感悟主旨的能力。
2.引導學生學習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想解讀文學作品,初步掌握文學鑒賞的常規技法和路徑。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知,激發興趣
1.跟隨著尼摩船長的腳步,這些日子我們一起進行兩萬里海底的探秘尋蹤。同學們,你們最感興趣的是哪段旅程?請說出你感興趣的原因。
(此問題為“閱讀任務清單”指定完成的學習內容,側重于檢測學生的信息篩選與歸納能力。將其作為導入語,優點是貼近學情、符合認知規律,有利于創設積極的活動氛圍。當然,不必強求答案的標準化,學生能夠言之有理有序即可。尼摩船長的完整旅程為: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域—大西洋—北冰洋。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情節為:與土著戰斗、與巨鯊搏斗、捕殺抹香鯨、南極破冰墻、與章魚搏斗、撞沉戰艦。)
2.帶領著我們旅行的尼摩船長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在句中的橫線上填入一個詞:尼摩船長是個?搖的人,然后陳述理由。
(只要求學生填入一個詞,難度遠遠大于隨意填入若干個詞。此問題的價值在于從篩選出的諸多信息中提煉出最準確的一個。在實際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填入的詞匯各不相同,陳述的理由也不同。將這些詞和理由匯集起來,尼摩船長的形象便立體化呈現在學生面前。)
二、跳讀文本,提煉信息
1.尼摩船長的第一次亮相在哪一章?“我”眼中的尼摩是個什么樣的人?
此問題的設置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的有效信息篩選能力,并為下面的系列化探究作鋪墊。
示例:《動境中之動》。“自信——因為他的頭在其肩部輪廓所形成的弧線上面高傲地揚著,那雙陰郁神態的眼睛冷靜沉著地注視著別人;鎮定——因為他的皮膚蒼白而不紅潤,說明他性情平和;堅毅——這從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縮就能看出;最后是果敢——因為他的深呼吸就顯示出了十分強盛的生命力。”
“這個人顯得很高傲,他那堅定沉著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從他的整體形象來看,從其舉止和表情的一致來看,按照相面先生的說法,他富有一種不容置疑的直率性格。”
“看到他的出現,我不由自主地放心了,我預感到我們之間的談話將會進行得很順利。”
2.探究:作者為什么先寫感受后寫肖像?反過來行不行?
此問題在于交給初中生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教師強調人物形象塑造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一印象有時也會蒙蔽人,但大多數時候還是可信的。
3.探究:《水中人》中介紹尼摩時,說他決定遠離人類。那么,他為什么會收留了“我們”?
此問題難度較大,需引導學生關注“我的利益是可以同人類那種固有的、天生的憐憫相一致的,現在,既然命運將你們拋落在這里,那你們就留在我的船上吧。你們在這里是自由的,不過,這畢竟是相對的自由”。
4.探究:尼摩船長的“人類那種固有的、天生的憐憫”還體現在哪些事件上?
示例:用不傷害的方式驅逐無人島上的土著;勇斗角鯊,贈給珍珠,幫助采珠人;打撈海底的財富贈給那些受苦受難的人民和被壓迫的種族……
5.探究:這些事件暗示了尼摩船長什么樣的品格?
提示:善良,有憐憫心。誠如作者所言:他首先是個人,他的心在為人類的苦難而跳動,他給受奴役的種族和個人送去他的仁慈。
6.探究:《水中人》中,尼摩船長為什么又宣言“我已經同整個人類社會決裂了,因此我決不服從人類社會的法規”?
此問題已超越大多數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需要教師提示并直接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跳起來摘果子”。
提示:《維哥灣》中,從懸掛的肖像畫里,“我”推測“難道他是被壓迫民族的捍衛者,奴隸民族的解放者?難道他參加了本世紀最后一次政治動亂或社會動亂?難道他曾經是可怕而可悲可泣的北美內戰的英雄之一?”
《大屠殺》中,尼摩船長對“我”說,“我就是公理,我就是正義!”“我是被壓迫者,那就是壓迫者!全是因為它,我曾鐘愛過、珍愛過、尊敬過的一切,祖國,妻子,兒女,父母,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去!”
他所說的語、他所做的事,暗示了他“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的特殊身份。
三、深度閱讀,激活思維
1.由上面的探究可以發現,尼摩船長是個思想與行動上的矛盾者。哪位同學能說一說,尼摩到底是誰,他來自于哪個國家?請結合小說的具體內容作合理的分析。
提示:《一顆價值千萬法郎的珍珠》中,尼摩救助印度采珠者時說:“這個印度人,教授先生,來自于一個被蹂躪的國家,我的心是向著那個國家的。而且,只要我還有最后一口氣,我還會向著那個國家的。”此細節暗示了尼摩船長印度人的身份。
2.拓展:《神秘島》片段。
尼摩船長是印度的達卡王子,當時本德爾汗德還保持著獨立,他就是本德爾汗德君主的兒子,印度英雄第波·薩伊布的侄子。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把他送往歐洲去受全面的教育,打算將來依靠他有了才能和學識,來領導全國人民和壓迫者進行斗爭。
……
那時候,達卡王子心里充滿了憤怒。他憎恨一個國家,一個他從來也不愿意去的國家;他仇視一個民族,他始終拒絕跟他們妥協。他痛恨英國,同樣地他也非常注意英國。
他所以這樣,是因為作為一個被征服者,他對于征服者抱著血海深仇,侵略者從被侵略者那里是得不到寬恕的。達卡王子是第波·薩伊布家族中的成員,他的父親是一位只是在名義上臣服聯合王國的君主,因此,他是在恢復主權和報仇雪恨的思想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他熱愛自己的祖國,他的祖國像詩一樣的美麗,然而卻受著英國殖民者的奴役。他從來也不踏上他所詛咒的、奴役著印度人民的英國人的土地。
……
1857年,印度士兵爆發了武裝起義,達卡王子是這次起義的中心人物,他組織了這次大規模的抗英運動。他為這事業貢獻了自己的能力和資財。他身先士卒,站在戰斗的最前線。他很謙遜,他和那些為解放祖國而斗爭的英雄一樣,從沒想到過自己的生命。他參加過二十次戰役,受傷過十次。終于,英國的槍炮打死了最后一批起義戰士,但他卻逃出了虎口。
——選自《神秘島》第三部第十六章
由這幾段文字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提示:王子身份意味著責任與擔當,被壓迫者的處境意味著不屈服與戰斗,領導起義意味著仇恨與犧牲,留學經歷意味著才干與學識……這些信息構成了《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處事的思想根基。
3.“尼摩”并非達卡王子的真實姓名,這是拉丁語詞匯,本意是“沒有此人”“子虛烏有”“不存在的人”。在尼摩船長的身上,哪些行為或品格具有明顯的虛構和夸大?作者又為什么要如此虛構或夸大?
提示:在作者的筆下,尼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關鍵是他還有著一顆博大仁愛的心,他渴望自由,反對獨裁,他一直愛著人類,他要反對的不是整個人類,而是那些奴役他的人。他只在為數不多的幾次與剝奪人民獨立的宿敵的搏斗中,才使用他的高科技武器。這樣的英雄怎能不讓人心生敬佩,可這樣的英雄我們又到哪里去尋找呢,只能寄希望于尼摩(Nemo)——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人。
四、走近作者,理解背景
PPT呈現:
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是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凡爾納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不過出版商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最后,他們相互妥協,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棱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
五、對比閱讀,感知人性
(一)美與毀滅中的認知困局
PPT呈現:
“這是一只漂亮的海獺,一只水獸,興許是海洋中唯一的四足獸了。這只海獺長1米半,想必可以賣到大價錢。它的皮,上面是栗褐色,底下是銀白色,可用之制成一種美觀的皮料,就像俄羅斯和中國市場上那些珍貴的皮料一樣。柔軟精細、色澤光滑漂亮的皮毛決定了它的價值至少也得有2000法郎。我非常欣賞這稀奇的哺乳類動物,溜圓的腦袋,長有一副短耳朵,眼睛圓圓的,髭須純白,像貓一樣,腳呈掌形,帶有趾甲,尾巴蓬松一團。”
“我看到有些漂亮的鳥兒正在空中飛翔,它們那長長的羽毛使得它們必須在作逆風飛行。它們波狀起伏的姿勢,它們在空中飛翔時的那優美曲線,它們身上鮮艷奪目的色澤,是足可吸引著、迷惑著人們的眼光。”
1.這兩段文字分別來自《海底森林》和《陸地上的幾天》,讀完這兩段文字,大家有什么感受?
2.這漂亮的海獺、這漂亮的鳥兒一個在海底被尼摩槍殺了,一個在陸地被“我們”槍殺了,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情節?
提示:“我們”都喜歡美麗,也都在戕害美麗,雖說尼摩反對人類的獨裁,需要自由和平,但是他的行為在某些方面與陸地上的人類也并無差異。
3.《海底森林》里除了有漂亮的海獺,還有“一對火鮫,屬于可怕的鯊魚類,尾巴極大,目光暗淡無神,鼻口周圍有一些孔洞,分泌出有閃光的磷質”。它們的命運又如何呢?作者為何寫了海獺之后緊接著又安排這一生物出場?
提示:命運都是被屠殺。尼摩決定遠離人類時認為“大海不屬于獨裁者,在海面上,他們還可以使用某些極不公正的權力,相互攻擊,相互吞噬,把陸地上的種種暴行帶到那里。然而,在海平面以下30英尺的地方,他們的權力終止了,他們的影響消失了,他們的威勢蕩然無存了”,雖說在海底尼摩是自由的,但是他的自由同樣建立在弱肉強食的基礎之上。由此看來,尼摩船長的價值體系也只是建立在有利于自己的基礎上。
(二)情感與行動中的復雜人性
合作探究:尼摩船長在認知上的矛盾價值觀在其他情節中也不少見,作品中還有哪些地方也存在類似的情節?
示例:①《阿拉伯海底隧道》
“它的肉是真正的好肉,非常值得稱道。馬來西亞人把它用于王孫公子們的餐桌上。所以人們對待這種好吃的動物就像對待它的同類海牛一樣,進行大量捕捉。”“干吧,蘭師傅。”
②《大頭鯨和長須鯨》
當尼德·蘭想捕殺長須鯨時,尼摩:“現在是為殺害而殺罷了,我知道這是人類的特權,隨便傷害生物,不過我不允許做這類殘害生命的消遣。”
當他發現有大頭鯨時,“這是一次對有害動物的屠殺,諾第留斯號并不是一把屠刀”“各人有各人的武器”。
當長須鯨死后,取下了鯨奶:“他向我保證這奶的味道很好,跟牛奶一點也沒有什么不同。”
③書架上的書——想割斷卻無法割斷,只能舍棄最為功利的那類作品,留下相對“去功利”的書籍。
④船體構造零部件的來源——反物質世界但是又離不開物質世界。
⑤他一方面反對獨裁,享受自由,但另一方面為了保守這艘潛艇的秘密,又讓“我們”失去自由。
小結:人性是復雜的,人不是非善即惡,而是善惡同體。我們應當理性客觀地看待人性。
六、歸納特征,認知文體
1.《海底兩萬里》集文學、科學、想象于一體,融博學、睿智、創造于一爐。通過此篇作品的閱讀,你覺得科幻小說和一般性小說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提示:科幻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突出主人公的英雄主義情結;在故事情節的設計上,更注重情節的驚險離奇;在環境描繪上,具有對現實的超越性,總是借助驚人的想象力和預見性而描繪出一種既和現實人生擁有密切聯系、又超越了現實科技的物質化世界。
2.《海底兩萬里》中虛構的科技成果,哪些已經變成了現實?
提示:1954年1月21日,第一艘以原子能為動力的潛水艇在美國康涅狄格電船公司的船塢下水,它的名字就是——“鸚鵡螺”號!今天的核潛艇,其性能裝備已經遠遠超過《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作品中的激光武器等,也都成為了現實。
3.站在21世紀的信息化平臺上,我們會發現《海底兩萬里》有關潛艇的各種描繪并無神奇之處。或者說,小說中的潛艇、激光武器等內容已無法讓我們放飛思維去想象和創造。如果《海底兩萬里》中虛擬的科技成果,在今天依舊全部是幻想,作品是不是更具備吸引力呢?
提示:如果150年前的科幻到現在都還只是幻想,作品的價值或許便打了折扣。唯有相當的內容都變成了現實,才能展現出科技發展的速度與必然性,也才能彰顯出作者知識的超前性,體現出作者的偉大與神奇。倘若作品中的一切都沒有實現的可能,那也就不符合科幻小說的特征,而成為玄幻小說了。
【教后感思】
此教學設計,既是全市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啟動示范課的腳本,也是市名師工作室的業務研討課的解構對象。
領受該教學任務時,內心很惶恐,也很迷茫。要讓一群長期缺乏閱讀體驗的農村初中學生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內學習并掌握一定量的整本書閱讀技法,進而提升對這部作品的閱讀興趣,困難實在太多。于是我把教學重心下移,計劃在一節課中只通過跳讀訓練,引導學生學會根據相關要求篩選并歸納相關信息。
就算是這樣的學習任務,要想在課堂上有效落實,也需要課前開展一系列的具體工作。其中,利用課前閱讀任務清單提前半個月布置自主閱讀的相關任務,同時收集來自閱讀中的各種困惑,成為確保這節課順利推進的關鍵。盡管我認真設計了課前閱讀任務清單,并請所借用班級的語文教師及時布置下去,但從授課前與學生的實際交流看,大多數學生并未對《海底兩萬里》進行認真閱讀,更談不上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依托該教學設計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時,起始階段的“整體感知,激發興趣”環節推進較為流暢,少部分通讀過作品的學生的積極發言,為課堂營造出較為熱烈的學習氛圍,也推動全體學生投入到不斷翻閱書本的閱讀活動中。第二環節的“跳讀文本,提煉信息”中的六個問題,存在著思維漸進的特征,很多學生能夠從作品中篩選出具體的句段,但歸納分析的能力明顯不夠,必須借助教師的直接告知才能大體上明白。第三環節的“深度閱讀,激活思維”與第四環節的“走近作者,理解背景”,在實際教學中依托PPT的內容呈現,并未構成學習上的太大障礙。只是學生的學習成果幾乎全部來自教師處的“學得”,而非自主閱讀中的“習得”,這也讓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打了折扣。第五環節的“對比閱讀,感知人性”屬于閱讀的深度遷移,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借助教師的適度引導,該環節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第六環節的“歸納特征,認知文體”旨在告知“科幻小說”的文體特征。該環節因為在課前閱讀任務清單中有布置,會學習的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很容易查到相關特征。實際教學中,也未構成教學難點。
回望此教學設計以及45分鐘的實際課堂教學,我發現在農村初中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時,至少需要關注下述四大問題:
第一,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這節課因為是借一所遠離城市的農村初中的班級開展教學活動,無法在發下課前自主閱讀任務清單后每天督促學生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結果,實際授課時便發現,有幾名男生并未閱讀《海底兩萬里》。跳讀篩選信息時,無法跟上課堂的活動節奏。各學校在具體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時,必須加強對自主閱讀任務清單規定閱讀內容的檢查,先借助外力的強勢干預,讓不愿讀書的學生能夠打開書本,從頭到尾通讀作品。
第二,如何通過有趣的問題或活動,激活學生的閱讀熱情。實際教學中的第一環節之所以推進順暢,一是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不大,二是這樣的問題有一定的趣味性,這便有利于營造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進入主動思考探究的活動中。后面第三環節和第五環節中設計的問題,如果放到城市初中擁有較好自主閱讀能力的學校中進行探究,能幫助學生在陌生化的學習情境中獲得更大的閱讀收益。放到自主閱讀能力較薄弱的農村初中,顯然脫離了具體的學情。農村初中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時,前期的一兩年時間,都應該把重心落在文本相關信息的有效篩選和整合上。高思維品質的問題,可以留待養成自主閱讀能力之后漸次完成學習探究。
第三,如何讓閱讀和思考真正地發生。前面兩點的價值,只在于讓學生把作品讀起來,但這樣的讀,距離真正意義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能力要求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而且要思考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分析判斷,甚至學會開展比較性閱讀。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自身善于閱讀,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性開展“舉三反一”的類文互讀活動,能夠通過拓展遷移不斷開啟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些,我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考慮到了,但受制于具體的學情,未能充分展開探究,效果不是很好。
第四,如何為每一節課尋覓到一個最佳教學抓手。《海底兩萬里》是一部創作于100多年前的長篇科幻小說,書中所虛構的一些科技產品在當下早已成為現實。如何讓學生從書中讀出科幻作品的獨特韻味,又如何讓學生在讀出知識的同時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教師備課與授課時均需關注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零碎存在于作品的各個角落,唯有抓住一條核心線索,才能把這些內容有效串聯起來。我在這節課中尋覓到的這個最佳教學抓手,就是認知尼摩船長這個人。
總之,整本書閱讀教學作為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項重點內容,盡管起步時充滿了各種未知,但依舊有無限豐富的景致等候著我們去發現。這中間困頓難以避免,思考無處不在。我期望能有更多的同行積極投入到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之中,用我們共同的奮斗,為語文課程改革摸索一條更為合理的行走路徑。
教學論文范例:讓質疑之花在閱讀教學中綻放
“語言建構”的內涵是什么?“建構”與“運用”的關系是什么?
語言建構的概念是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借鑒來的。這種理論認為,人類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并不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寫照,也不是一種被動的接受過程,很多時候是認知主體的主動行為,并受到其既有的認知基礎、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的影響。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解釋語言學習,具有更深刻而獨特的意義。一方面,語言是思維符號和工具,一個人必須借助語言符號來建構對外部世界的理解;另一方面,人在借助語言符號實現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過程中,同時也進行著自身內部語言體系的建構。因此,從本質上說,語言運用的過程也是語言學習的過程,當然也是語言建構的過程。不過,從教學側重點上,我們也可以把語言建構和語言運用看作兩個彼此獨立的過程,前者偏向于思考,后者偏向于表達;前者的交流對象是自己,后者的交流對象是讀者;前者往往不可明示,后者往往可以明示。
對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流、自然狀態下的閱讀活動和寫作活動也有助于語言建構,而語文課程意義上的語言建構,一方面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量,拓展交流方式,以豐富其語感;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方法策略,發現學習規律,幫助他們在個人言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構起言語體系,包括屬于個人的言語心理詞典、句典和表達風格。
作者:吳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