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3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和學習能力培養已經成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需重視的,因為小學語文學習不僅是今后學生的發展基礎,還有助于增強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養。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
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過去的課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而現在的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如此反思過去自己曾經努力求索的課,過于注重知識灌輸,所以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時在深入課堂第一線,發現每當學生回答問題后,其總是望著老師,目不轉睛……當老師給予表揚時,學生臉上一定是燦爛的笑容,充滿了自豪感,老師沒有給予回答,學生的表情是麻木,一種失落感。學會傾聽學生講話,是師生交流的最基本要求。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聆聽自己的傾訴。但許多時候,我們老師缺少一種真誠的耐心。我們早已習慣滔滔不絕地講,疾言厲色地訓,不習慣傾聽學生訴說,往往不喜歡不分青紅皂白地下結論,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因此,許多學生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不肯輕易坦誠自己的心跡,那種近乎絕望的或游移的眼神令你窒息。
其實,在課堂中,我們不僅是一個長者智者,更多的應是一個友者,做一個學生忠誠的傾聽者,給學生一個表情達意暢所欲言的機會。這不僅是一份理解,一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認可,一種期望。它或許是點燃了那即將熄滅的智慧之燈,或許是喚醒了那沉睡已久的心田。靜靜地聆聽,真誠地注視,友善的微笑,聽學生的言外之意,聽學生的心靈呼喚,提一些“邀請”他們講下去的問題。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認為怎么樣”等,挖掘他們的心靈閃光點。多一些肯定性的笑靨,多一些鼓勵性的眼神,讓學生與自己共享他的情感世界,使學生感到真正的愛,真正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真誠理解熱愛,在人格上彼此的平等尊重。愛的傾聽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產生一種動力,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二、積極提高課堂講授的藝術
在各種教學中,講授是向學生高效率地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智能。優秀的教師上課,總是認真講授準確無誤,方法靈活多樣,重點突出。每堂課,教師要講授的內容很多,但是,究竟開頭怎樣講、中間怎樣講、結尾怎樣講,哪些應精講,哪些應提問,哪些應練習,哪些應自學,所有這些,都應全面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切忌盲目、無計劃,照本宣科,平鋪直敘,輕重不分。在各教學環節都安排恰當的前提下,課堂講授的成敗,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即取決于教師語言的藝術。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說,教師語言的藝術,要體現出下面三個特點:
1、教師語言的準確性和精煉性
在各科教學中,學生是通過教師講授來學習領會知識。教師的語言,只有能為學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講授的語言必須準確精煉,邏輯性強,具有嚴密的科學性。
2、教師語言的節奏感
在各科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語言具有節奏感,它能更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單調刺激,減少學生的疲勞,使教學氣氛和諧輕松。例如:教師在講授概念和重點問題時,聲調要有力,速度要緩慢,要深入分析論述,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講授次要問題時,速度可稍快,聲調可稍低。教師講課的語言,切忌太快、太慢、太高和太低。
3、教師語言的幽默感
課堂教學中的幽默,就是運用各種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發笑的語言,動作與表情,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求知的快感和啟發學生的智力。實踐表明,有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凡是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所學習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三、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動”是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解答、討論。)靜(教師講,學生安靜的聽)互補。有人講一堂課老師能使學生“靜”的時候“動”起來,“動”的時候“靜”下來,這堂課大體便成功了。我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動”和“靜”就像音樂中的高低音組合,兩種音組合的好,才能產生出美妙的樂章。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成其為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甘肅教育期刊所設欄目:卷首語、教育大視角、德育園地、教育管理、域外見聞、教學理論研究、作文教學、探討、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小學自然教學、中學史地教學、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理化教學、音體美教學等。
古人在論及中國畫的構圖技巧時說:“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意思是說留下的空白,可以用來跑馬,用墨多的地方連風也吹不過去。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總之,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本,還課堂給學生。教師應著力構建自主的課堂,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狀態中高效率地學習。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會;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開拓。“教無定法,各有各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寬,才能更好的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參考文獻:
[1]田瑋莉.大學語文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5,(11)
[2]郭秀渤.試探大學語文教學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優勢[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0,(03)
[3]廖蘭清.新理念下的情境教學[J].甘肅教育,2005,(Z1)
作者:周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