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2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幾年各地校本教研活動蔚然成風,有聲有色。諸如公開教學周、師徒幫帶、新教師匯報課等。這些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對教師的成長起到了推動的作用。然而,公開課有意義的延伸部分,即評課活動環節往往被忽視或者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造成公開課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是筆者聽完一節公開課的感受與體會及教學反思。
本學期中旬在市教科所莫老師的組織下開展七年級思想品德教研活動,桂林市一中學的許老師執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走進法律》,我校三位教師參與了本次活動,同時也積極參與到聽課及評課中去,本次教研活動再次為我們各校的思品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進一步促進了思品教學研的氛圍。
下面本人就結合許老師的教學課堂對本教學研討活動作一個簡單的課堂評價反饋及教學反思。
一、課堂亮點
1、本節課教學設計完整,結構清晰,環環相扣。許老師主要從身邊的規則入手,讓學生能正確區分道德、規章、紀律和法律的區別,體會法律的特征及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教育學生明確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更離不開法律,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意識,積極的學法、愛法。注重對學生讀寫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設問,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2、注重雙邊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體現尊敬、熱愛、理解、幫助學生的理念。新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平等交往的教學行為,這有助于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廣大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訓練。許老師在課堂中就特別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選取典型的案例分析講解知識點,同時讓學生結合案例和學案資料思考討論,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中還做到講練結合,升華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思想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參與中進一步明白了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求異思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課堂一開始時許老師巧妙的運用情景設疑(幾個學生上課遲到的情景呈現,然后教師通過語言設疑:“這幾個同學上課鈴響了都沒有到,違反了學校的校紀校規,就是違法了。”)學生們紛紛開始質疑(“不可能吧,那這樣就算違法的話,那我們有多少同學天天違法呀”)并解疑,這樣一來教師通過這一環節就很輕松的讓學生明白了違紀與違法的區別,同時注意了變式教學,極大啟發了學生在學習中要注意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二、我的思考
1、教師的角色還需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朋友的位置。這樣,上課時,老師們和學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輕松愉快了很多,課堂氣氛也就隨之活躍了起來,學生也動起來了,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讓學生更愉快地學,更主動地學,本節課許老師主導作用發揮得非常好,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是薄弱了一些。
2、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要更有針對性和深度。如果提問的目標指向不夠明確,致使學生回答漫無邊際,這樣一來學生的理解也只是淺層次的。特別是本節課中在講解法律的三個特征時,一定要精心設計講透講深,否則學生一做題就會有問題。個人認為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問題,隨機提問,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設計提問,更不要總是固定地提問幾個學生。
3、要改變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預設輕生成的現象。我覺得課堂上教師的著眼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不要急于將結論告知學生,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中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關注生成。
通過本次教科研活動中聽評課,使我再次明白了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無論你考慮的多么周全,但對活生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寬闊無垠的,他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們的智慧是無窮的。作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有充分的預設,又要有靈活機動的生成,平時要善于積累教材,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心中時刻想著學生,從學生的視野設計教學,力爭讓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充分相信學生、發動學生,集師生共同的智慧,才能使課堂教學如魚得水共生共長。
作者:潘娟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教師教育論壇》自2007年開始。本刊哲學社會科學版擴展刊期為月刊,全年出版12期。其中雙月號(2、4、6、8、10、12)各期為綜合性學術類內容,刊載各類高校教師、研究生及各類學術研究人員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其學科涵蓋政治、法律、經濟、中文、教育、英語、歷史等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