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4月0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諸多學者和教育者明確指出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應該是ESP教學。臺灣高校以ESP為主導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非常值得借鑒。作為全國首家閩臺合作辦學院校,閩江學院海峽學院在授課模式和考核評價方面做出改進,但是依然需要在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和教材選用方面繼續(xù)借鑒臺灣高校的優(yōu)勢辦學經驗去建設ESP英語課程體系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術水平和專業(yè)領域的英語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
關鍵詞:ESP;閩臺合作辦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英語教學論文范文:基于泛在學習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融入路徑探究
摘要: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無痕”融入課程教學,實現(xiàn)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是新時代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面臨的新問題。而互聯(lián)網和移動終端設備的發(fā)展,讓泛在學習成為可能,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思政教育是符合大學生學習特點的新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泛在學習,大學英語
2008年福建省教育廳制定《關于實施閩臺教育交流與合作工程的意見》并提到“先行先試,深化閩臺教育合作,進一步拓展閩臺合作辦學。開展閩臺高校之間專業(yè)認證、課程銜接、教學質量認定和學分互認標準的研究,選派學生赴臺學習,充實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技能”[1]等一系列措施。海峽兩岸的高校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開始開展閩臺高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人才項目。
閩江學院海峽學院是全國首家閩臺合作辦學項目,通過與臺灣高校的合作,借鑒臺灣高校的先進辦學理念和方法,形成先進的應用型人才培育的新理念,促進學校的國際化辦學能力不斷提升,從而提高學生就業(yè)競爭力。臺灣地區(qū)許多高校倡導以ESP專門用途英語為主導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引起了內地高校英語教師和學者的關注。這種教學模式和國內大學英語教學傳統(tǒng)的通用英語授課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學術方面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專業(yè)領域英語學習能力,這為閩臺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一、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
自20世紀70年代末ESP傳入我國以來就受到國內專家學者的熱切關注。作為ESP的一個分支,學術英語在多年的發(fā)展中,已成為英語教學與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2]。Jordan(1997)認為學術英語是“在正規(guī)教學體系中,因學習需要而必須掌握的英語交際能力”[3],也就是說學術英語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獲得所需的語言知識和掌握必要的英語溝通技能,從而達到用英語進行其他的學習、溝通、交流的目的。2004年,復旦大學的蔡基剛教授在分析了當今社會需要和學生基礎后,就提出了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應進行調整,并指明“未來大學英語的定位應該是ESP教學或學術英語,而不是人文類英語”[4]。隨后,羅娜(2006)在分析了廣泛開展EAP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國高校中普及EAP教學的可行性后指出EAP教學是我國大學英語中不容忽視的領域,此外她也提出了我國高校在施行EAP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5]。
可見ESP教學對我國大學英語改革的意義是極為重要的,就應該如何有效地開展EAP英語教學這一關鍵問題,眾多學者和教育者們把目光瞄準了與我們有著相似教學目標要求,但又擁有相對成熟的ESP英語課程教學體系的臺灣高校。作為國內ESP教學理念的先行者和倡導者,蔡基剛教授于2010年就提出中國臺灣地區(qū)大學ESP教學對大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6]。隨后蔡基剛教授于2013年又以臺灣成功大學為例,詳細介紹了該校改革的ESP課程設置、教材開發(fā)和教師隊伍建設等,闡明大陸高校借鑒他們的經驗和做法的必要性[7]。此外,臺灣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鄒文莉教授(2013)也撰文從專業(yè)英語課程的需求,成鷹計劃的ESP課程介紹,專業(yè)英語課程評量,專業(yè)英語能力指標的建立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臺灣高教專業(yè)英語教育的實踐[8]。這些研究進一步闡明了在閩臺合作辦學項目中實行ESP教學的可行性。
二、閩臺合作辦學項目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課程設置方面大一大二兩年的英語課程還是以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英語綜合水平為目標的EGAP和EAP教學;10個專業(yè)中僅有國貿、會計學、電子商務專業(yè)在大三上、大四上兩個學期開設專業(yè)英語選修課程。兩個學年每個學期90課時的中外教師合作授課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也能讓學生順利銜接大三學年在臺灣合作高校的課程學習,但是少量的專業(yè)英語課程又無法滿足學生對其本專業(yè)或領域英語學習的需求,不能高效地提高項目學生專業(yè)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二)師資力量方面負責授課的英語教師大多擁有英美文學、語言學、翻譯、二語教學的學歷背景,只有小部分英語教師有海外留學背景。雖然可以承擔教授EGAP和EAP的任務,但是ESP課程到底是要由英語教師還是專業(yè)課教師來上?目前項目還是缺乏專業(yè)的成熟的ESP教師團隊。
(三)教材選用方面主流的英語教材通常是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或是外語院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例如全新版大學英語系列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而更為專業(yè)的ESP教材,在內地地區(qū)有著諸多問題,如:編寫不專業(yè)、內容缺乏真實性、難度偏難、語言與專業(yè)知識比例不當等。(四)教學和考核方面課堂的授課模式比較傳統(tǒng)且單一,大部分的課程還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聽課、記筆記、做練習、教師講評的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的權威地位很難撼動,學生的表現(xiàn)依然比較拘謹,學習比較被動。所采用的課程考核方式大多數還是以期末考試作為最終的評判標準,如今有所改革但期末考成績依然占有較大的比值(福建省高校通常占60%)。
三、臺灣高校英語課程體系的優(yōu)勢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全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海峽兩岸大學英語教學都在高校人才培育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兩地的英語教學存在差異。臺灣高校英語教學在下列方面具有優(yōu)勢:(一)體系化的英語課程設置臺灣高校的英語教學已逐漸轉為以培養(yǎng)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所需求的專業(yè)英語課程,貫穿于大學的四個學年中。臺灣高校也針對各個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符合其未來職場需求的專業(yè)英語必修課或選修課。英語課程所占的比重增大,門類又多。例如:成功大學在大一教授通用學術英語,大二期間開設專業(yè)英語必修課程,以學習課堂技能的EAP課程為主,再配備幾門專業(yè)英語以提高職場溝通技能;大三、大四開設ESP選修課[8]。
(二)專業(yè)的ESP教師團隊為了確保整個英語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成功大學為建設ESP教師團隊,從校外專門聘請ESP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訓本校英語教師并讓教師進修ESP課程[8];而銘傳大學則聘請了具有豐富行業(yè)經驗或教學經驗且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外籍教師以及兼具國際化視野的專業(yè)人才[9]。(三)多樣的教材選擇臺灣高校更為多元化,學校并不會指定教材。任課教師會根據課程的目標要求和學生水平,或選擇本地出版的教材、或國外原版或引進版教材、或用自己編寫的教材。其中,大部分教師偏愛使用自編教材。本地出版社的ESP英文教材內容的真實性和實用性無從考究,而國外原版或引進版教材的難易度又難以把握,因此,教師結合學生英語水平和專業(yè)需求而自編教材。
(四)形式豐富的課堂教學和考核評估臺灣的課堂文化與內地有所不同。課堂上的氣氛更為輕松、融洽和活躍,形式也更為多元。教師走下講臺、走入學生中去參與學生討論、任務,協(xié)助學生成長,讓學生去主動構建自己的英語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教師會根據學生專業(yè)、課程、英語能力水平的不同,開展慕課、翻轉課堂、語料庫輔助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另外,臺灣高校的教師采用形成性評價,更加關注學生在整個學期的每個階段的成長而不只看期末。
四、閩臺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體系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通過與臺灣高校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學生可以接觸臺灣高校先進的教學,利用臺灣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完善專業(yè)學習。閩江學院海峽學院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銜接臺灣課程、完成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讓畢業(yè)生的能力與其國際化專業(yè)水平相匹配并提高就業(yè)競爭力,項目引進澳洲英語教育體系,實施中外教結合的小班化教學模式。項目自2009年7月啟動至今,學院不斷優(yōu)化EAP英語課程設置,但在ESP英語課程教學方面依然存在些許不足之處。因此應就此不足繼續(xù)探求臺灣高校英語課程體系的優(yōu)勢,并以此為依據理清進一步完善閩臺合作辦學項目英語程體系建設的思路。閩江學院海峽學院的閩臺合作辦學項目歷經十年,經過授課教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學生對英語教學的反饋后,學院在英語教學方面做出了相當大的改革,尤其在教學和考核方面。學院摒棄教師主導課堂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類、小組討論、演講、教學演練、小組競賽等形式活躍課堂整體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考核方面,學生的平時成績占60%(包括出勤、課堂表現(xiàn)、演講、口語測試、期中測試、學習任務)而期末成績僅為40%。
然而在以下方面,學院依然需要借鑒臺灣辦學經驗做出努力。(一)課程設置借鑒臺灣高校的教學經驗,可以建立“EGAP+EAP+ESP”的課程體系。在大一學年開設EGAP課程與高中進行銜接,慢慢讓學生逐漸適應全英文授課模式;大二按專業(yè)或者是商科和藝術的大類,開設必修的EAP和ESP課程,在提高學生課堂英語聽說、記筆記、發(fā)言討論、寫論文等能力的同時又能夠得到與專業(yè)或職場相關的英語溝通訓練;大三學生可以到臺灣合作高校學習并必修那邊的專業(yè)英語課程;大四學年學生可以繼續(xù)選修學院開設的ESP課程。(二)教材選用閩臺合作辦學項目在大一學年使用新核心系列教材和大學英語基礎口語教程,大二學年使用的則是雅思教材。學生對目前使用的教材較為滿意。因此,在ESAP階段這些教材依然能夠繼續(xù)使用。然而ESP教材的選擇或編寫是一個難點。對于這種情況,項目院校可以同合作院校交流合作、共享兩岸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讓海峽兩岸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師、ESP教師以及英語教師組成教師團隊,從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和就業(yè)需求出發(fā),尋找相應的實時行業(yè)資料來編寫教材,使學生能夠學習最前沿、真實的資料和案例,掌握與其領域相關的學術和職場英語和知識。
(三)教師隊伍建設閩江學院海峽學院的英語教師們可以承擔EGP和EAP課程的教學任務,雙語教師也能使用英文教授EAP課程。但由于缺乏專業(yè)領域的知識,英語教師們缺乏教授ESP課程的信心,而學院的雙語教師也不是專業(yè)的ESP教師。為了培養(yǎng)優(yōu)質的ESP教師,海峽兩岸的高校可以建立ESP教師培訓中心來聯(lián)合培養(yǎng)有意愿、有能力、有潛力的英語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同時,聘請臺灣高校的ESP名師來閩為教師進行暑期授課培訓、開展學術會議或研討會。此外,也可以派遣英語教師和雙語教師去臺灣合作高校或者是具有先進和成熟的ESP教學資質的高校進行聽課觀摩學習。通過海峽兩岸優(yōu)秀的師資和經驗的共享和交流,從很大程度上能積極促進臺灣合作辦學項目ESP教學的發(fā)展。
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內地大學英語按照傳統(tǒng)的英語授課模式教學顯然已經不符合國際化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了。在閩臺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對提高英語應用能力、使用英語進行專業(yè)學習和研究、熟練掌握專業(yè)領域英語的需求也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學生強烈。無論是從課程設置、教材選用、師資隊伍建設、課堂模式、教學評估等方面,臺灣高校的英語課程體系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因此,閩臺高校可以共同協(xié)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進一步推動內地高校英語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EB/OL].
[2]Hyland,K,Shaw,P(eds.).TheRoutledgeHandbookof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NewYork:Routledge,2016.
[3]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aguideandresourcebookfor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4]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