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1月09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研究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發生改變,影響學術積累方式的轉型。文章以研究生為例,分析其在不同學術積累方式影響下的學術信息行為差異,進而揭示學術積累的價值。研究發現,當代研究生的學術積累方式以需求導向為主,缺乏系統、穩定的積累。建議從個人、信息、環境三個層面采取措施,改善學界現狀。
關鍵詞學術信息行為學術積累方式研究生轉型
0 引言
“世間凡有所成就者,都在于能關注學術積累,學習前人的知識,在前人基礎上進行有積累的創造,這是一種基本的研究規范。”[1]卡爾·馬克思在近30 年里每天到大英博物館查閱資料,閱讀了1500多種書籍,留下100多本讀書筆記,最終完成《資本論》等巨著[2]。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翻閱古籍800 余卷,游遍多省的原野山谷,訪求無數漁人、農民、藥工,歷經27 年,完成192萬字的《本草綱目》[3]。
學術積累是指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中理解和吸收學術信息,進而逐步形成自身知識結構的過程,這一過程貫穿于科研人員對學術信息的搜尋、獲取、鑒別、利用等一系列行為中。從積累的主體上來看,一切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員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學術積累;從積累的對象上來看,學術積累不僅包括文獻材料和理論觀點的積累,還包括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經驗的積累。
從積累的動機上來看,學術積累可能是科研人員有意識地為了某個研究而做的特定準備工作或為了滿足自身學術興趣的自發行為,也可能是在長期閱讀和思考中形成自身認知結構的過程。學術積累還具備前瞻性和偶發性的特點。前瞻性是指學術積累是為了近期或長遠的目標做的準備工作,對個人的影響也是長久而深遠的;偶發性是指研究者在學術積累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與預期目標不同的學術信息,同樣可以滿足自身興趣和需要,從而激發靈感,促進知識融合。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從量變開始,沒有一定程度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學術研究也是如此,開展任何一項研究都始于一定程度的學術積累,只有經過長期的積累,對知識反復推敲、琢磨,保持上下求索的心態,研究者才有可能將外在的、表面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的、本質的知識,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學術積累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基礎,更是學術創新的重要來源。哲學家波蘭尼認為人的創造來源于兩種意識:集中意識、支援意識[4]。
集中意識是指人們在思考某一個問題時特定的興趣或想法;而支援意識是指人們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其他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意識的培養受益于研究者日常的知識積累,只有在平時多下功夫、認真鉆研知識,才可能在實際運用時使知識融會貫通,進而舉一反三,真正促進學術創新。
科學發展引領技術變革,技術更新推動著社會變遷。這一關系在學術領域也有所體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逐步走入人們的生活,研究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隨之改變。以往需要翻閱數日才能找到的文獻被整合于網絡平臺中,研究者可以方便地檢索、瀏覽和下載所需要的學術信息,獲取文獻的效率大大提升,內容也更廣泛和全面。
然而,隨之增長的還有研究者對網絡資源的依賴性和思維的固化,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習慣于直接從網絡資源中調取學術信息用以研究,不再注重日常的知識積累,傳統的學術積累方式逐步向“短平快”式研究轉型,這一現象在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年輕研究者之間更為普遍。
學術積累是取得學術成果的必經之路,有價值的學術成果應是學者凝聚所學知識精心打磨出的作品,而非依靠臨時檢索后所成的字句堆砌。學術積累的缺失使學者的研究越來越像批量式的大機器生產,而缺乏必要的鉆研與學術情懷。長此以往必將使學者越來越缺乏思維上的自主性、連貫性和深度,最終對學界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本文立足于當代研究生學術積累方式的轉型問題,探究研究生在不同學術積累方式下的學術信息行為差異,從而揭示學術積累的價值,對改變學界現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文獻回顧
信息行為概念始于1948 年的英國皇家學會科學信息會議[5],隨后學者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展開研究,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在理論方面,國外學者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較為深入,集中于闡述信息行為的基本概念,構建信息行為的理論模型和研究范式。Wilson提出的“信息行為是建立在信息資源和信息渠道基礎上的所有人類行為的總和”[6]被廣泛認可,Dervin提出的意義建構模型[7]、Ellis等提出的信息查詢行為策略模型[8]等奠定了信息行為學的基礎。
國內學者對信息行為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多數理論成果是對國外信息行為經典模型的解讀和評述[9]。在實踐方面,信息行為學研究涉及政治、經濟、信息技術、醫療、教育等領域;研究對象包括圖書館等信息服務機構,以及老年群體、農民工、大學生等;研究的具體行為包括信息搜尋、信息偶遇、信息規避、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評價等。
學術信息行為是指科研人員在科研中,根據學術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動過程。從研究對象看,主要涉及大學生、教師、科研工作者等。從研究方法看,普遍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焦點小組討論、模擬實驗法等分析科研用戶的具體行為。在理論研究方面,學術信息行為的理論構建主要依托于一般信息行為的理論基礎,結合學術研究的具體情境構建個性化的模型框架。
比如,葉鳳云等在分析國內外信息行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網絡學術信息行為特點,構建網絡學術信息行為理論框架[10];Lavranos 等依托Wilson的信息查詢行為模型[11],結合音樂創作的需求和特點,構建音樂創造力信息查詢行為模型[12]。在應用研究方面,學術信息行為研究除了傳統的圖書情報學研究外,還涉及不同的學科視角,如路瑩等探索了醫學科研信息服務新模式[13],胡德華等構建了大學生信息查詢行為影響因素的社會學模型[14],Rhee 等構建了歷史學者的信息搜尋行為模型[15]。在研究趨勢上,近年逐步從關注傳統的圖書館用戶的信息行為向研究數字環境下的學術信息行為轉變。De Groote 等通過郵件調查評估健康科學教師的信息搜尋行為[16];Nicholas 等研究了學生在數字學術環境中的實際信息搜尋行為,并將其與其他學術團體的行為進行比較[17]。
學術積累是學術信息行為中的重要一環。傳統的學術積累方式是指科研人員主要依托紙質載體,在圖書館等機構中獲取和利用學術信息,積累過程緩慢,但穩定性強,這一方式在老一輩學者中較為常用。現代學術積累方式是指科研人員主要依托學術數據庫等電子媒介,僅在有具體學術需求時臨時檢索學術信息,積累過程短促且頻率不定,這一方式在年輕學者中較為常用。
目前學界針對學術積累的研究多從理論角度出發,闡述學術積累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且篇數較少,尚未形成體系;而在應用研究方面尚未有學者通過調查研究某一對象具體的學術積累行為,且未關注到學術積累方式在技術背景下的轉型問題,存在研究空白。本文通過實證研究探尋當代研究生的主流學術積累方式,分析促使其學術積累方式轉型的動因,闡述研究生在不同學術積累方式影響下的學術信息行為差異,為改善學界現狀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假設
了解前人在某領域已有的研究和相關成果、發現研究空白點是開展一項研究的基礎工作,而文獻綜述的撰寫則是對這一工作的整理和歸納,在這一過程中研究者需要搜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憑借一定程度的知識積累。因此,對文獻綜述撰寫情況的考察可以間接推斷出學者的學術積累方式。
筆者以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為例,以近3年(2016-2018年)碩博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國內外研究綜述部分為樣本(共翻閱論文398篇,包括碩士學位論文335 篇,博士學位論文63 篇),對研究生的學術積累方式作小范圍初步調查。調查發現,研究生群體中,41.98% 在論文中明確描述了檢索過程,58.02% 直接揭示了研究現狀和已有成果;其中碩士研究生中明確描述檢索過程的占52.68%,而僅有23.26% 的博士研究生明確描述了檢索過程。
從這一結果看出,碩士研究生在總結和歸納前人成果時大多首先依賴于學術數據庫中的信息,缺乏長期的知識積淀和自身對信息的判斷和辨析;而博士研究生更擅于憑借自身知識結構,在充分吸收和理解學術數據庫中的文獻信息后,再系統、深入地闡述某一主題的研究現狀。
據上述調研情況,筆者假設研究生群體中存在3種學術積累方式:一為漸進積累型,即研究生平時有定期積累學術信息的習慣(如定期翻閱學術期刊或專著),進行學術研究時僅做簡單檢索,對已有知識查缺補漏。其學術積累的頻率穩定,積累得到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性。
二為需求導向型,即研究生在沒有特定需求時不主動獲取學術信息,有學術需求(如完成課程作業或撰寫學位論文)時才利用網絡平臺或去圖書館等臨時檢索學術信息。其學術積累追求時效,頻率不定,積累得到的知識較為零散。三為二者結合型,即研究生平時有定期積累學術信息的習慣,在有特定學術需求時也會利用網絡平臺或去圖書館等檢索所需信息。其學術積累的頻率較為穩定,積累得到的知識較為系統。為此,提出假設:當代研究生群體中存在漸進積累型、需求導向型、二者結合型3種學術積累方式,且以需求導向型為主流。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獲取和分析數據。
2.2.1 問卷調查法
在調研的第一階段,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定量采集數據,本次問卷為全封閉式問卷,僅設置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兩種題型(不包含“其他”項等需自行填寫的部分),其中1-4題涉及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年級和學科門類;5-7題涉及被調查者獲取和利用學術信息的基本情況,包括學術信息需求、獲取學術信息的途徑和利用學術信息的類型;8-17題是針對3種不同學術積累方式的具體情況調查,其中9、12、13、14題為針對漸進積累型研究生的調查,10、15、16、17題為針對需求導向型研究生的調查,11-17 題為針對二者結合型研究生的調查。本次調查全部通過“問卷星”在線問卷調查平臺發放和回收問卷,并設定拒絕從同一IP 地址重復填寫等以確保獲取數據的真實性,整個問卷收集工作始于2018年11月7日,終于2018年12月10日,共收集有效問卷525份。
2.2.2 訪談法
為對上述封閉式問卷進行補充調查,筆者在調研的第二階段針對高校在讀研究生進行半結構化訪談,以采集更為全面和真實的數據。因地域限制等,訪談形式以面對面訪談和線上訪談相結合;訪談時間因受訪者表述情況的差異影響,30 分鐘至50 分鐘不等;訪談過程中使用手機錄音,并在訪談結束后轉為文字,做相關處理。
訪談內容大致分為3部分,一為受訪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學校、年級、專業等;二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受訪者(漸進積累型、需求導向型、二者結合型)在不同學術積累方式影響下的學術信息行為進行訪談;三為主觀態度判別,即針對研究生群體中需求導向型的學術積累方式占主流的現象詢問受訪者的看法和建議。具體訪談提綱如表2所示。
3 數據分析
3.1 人口統計特征
研究對象均為高校在讀研究生,在問卷調查中,男性占比36.38%,女性占比63.62%。被調查者的年齡集中于20-24歲,偏于年輕化,主要為處于科學研究起始階段的碩士一年級和二年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僅占8%。研究生所屬學科門類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共計13類(根據教育部2018年4月更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18]劃分),其中管理學、文學類研究生居多,軍事學、農學類研究生因專業較為冷門,未能取得充足的樣本量,其他學科的研究生占比基本均衡。
在訪談中,由于研究生的學術信息行為可能會受到學科差異性的影響,因此選取22 名不同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作為訪談對象,包括碩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7名;學科門類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 類;男性占比31.82%,女性占比68.18%,與問卷調查配比相似。
3.2 假設檢驗
根據前述研究假設,研究生的學術積累方式包括漸進積累型、需求導向型和二者結合型3種。調查數據顯示,僅有6.86% 屬于漸進積累型,即有定期、主動進行學習和研究的習慣;54.67% 屬于需求導向型,即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帶有極強的目的性;38.48% 屬于二者結合型,即既有定期積累學術信息的習慣,也有特定需求時會定向檢索學術信息。從總體看,該比例分布與研究假設基本吻合,即在互聯網環境下,大部分研究生越來越依賴于學術數據庫等外界工具進行學術研究,很少產生內在的學術需求主動鉆研專業知識。
3.3 研究生獲取和利用學術信息的總體情況
(1)研究生獲取學術信息時產生的客觀需求多、主觀需求少,受外界因素驅使較強。學術需求的產生是學術信息行為的源頭,對學術信息的利用效果及后續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從調查結果看,絕大部分研究生獲取學術信息的需求源自外部因素,如撰寫科研/學位論文(90.1%)(全文列出的百分比均為個案百分比,即選擇該項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完成課程作業(73.52%)、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64.57%)等,具有很強的被動性,缺乏內生性,諸如了解學科研究熱點和前沿(57.9%)、進行日常學習和積累等內在的學術需求較少。并且,由于科研論文篇幅短、出版時效快,相對而言,申報科研項目(24.19%)、撰寫著作(13.33%)等的參與頻率較低,相關需求也較少。
(2)研究生獲取學術信息的途徑偏于網絡化、高效化和及時性,逐漸脫離傳統的學術獲取途徑。研究生獲取學術信息的途徑大致包括紙質閱讀、網絡檢索以及在學習實踐當中間接獲取3類。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生更多通過網絡檢索的方式獲取學術信息,其中商業數據庫(79.81%)最常用,搜索引擎(70.86%)次之,學術網站(47.24%)和公眾號(40.76%)也是研究生獲取網絡學術信息的重要來源,但很少有研究生采用RSS 訂閱(4.57%)感興趣的學術信息,對信息的定期定向獲取較少。
從紙質閱讀來看,翻閱學術期刊(52.38%)仍是研究生獲取學術信息的主流途徑,而自行購買圖書(24.19%)的人數要明顯低于借閱圖書(46.86%)的人數,說明研究生更習慣于根據需求臨時調取相關圖書而很少購買圖書以便長期閱讀,學術報紙(17.52%)的閱讀頻率則更低。從學習實踐過程來看,研究生更多是在課堂和學術講座中(32%)記錄學術信息,參加論壇、會議(20.95%)的頻率較低。
(3)研究生利用的文獻類型集中程度高、類型較為單一。筆者以《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19]中的參考文獻類型為標準,將研究生利用的文獻類型劃分為普通圖書、會議錄、匯編、報紙、期刊、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數據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檔案、輿圖、數據集等15 種。調查發現,期刊(83.43%)和學位論文(73.71%)是研究生利用最多的文獻類型,因其獲取的便捷性高,且能較快反映學術研究動態;而報紙、匯編、標準、電子公告、計算機程序等文獻類型的獲取途徑較少,使用頻率也較低,利用百分比均不足10%。
3.4 不同類型研究生學術信息行為的差異性
3.4.1 不同積累方式影響下的學術信息行為
學術積累的過程貫穿于學術信息的搜尋、獲取、鑒別、利用等一系列行為之中。因此,選擇不同的學術積累方式會表現出不同的學術信息行為,筆者根據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結果,整理出3種類型的研究生的學術信息行為概況。
(1)漸進積累型研究生的學術信息行為概況包括:①日常用于積累的時間較長,并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頻度。從問卷調查結果看,漸進積累型研究生用于積累的學習時長為每周5~7 小時,平均每天1小時左右。在訪談過程中該類研究生表示可以保持每天積累學術信息的習慣,具有較強的自制力。
②注重積累學術信息中的前沿觀點、研究主題和參考文獻部分。從學術積累的內容看,題錄信息和摘要信息提煉了文章的基本信息,研究者可以從中迅速、精要地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獻綜述部分則可以使研究者了解到某一主題的研究現狀,以此歸納已有成果并指出研究空白點;研究主題和前沿觀點部分是文章的精髓,研究者可以從中捕獲到學科的最新研究動態并判別文章對某類研究的有效性;文章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研究數據部分是文章的骨干,而參考文獻部分則可供研究者追根溯源,進一步了解研究態勢和發展規律。
調查結果顯示,漸進積累型研究生較為關注文章的主題(50%)和前沿觀點(55.56%),并擅于從參考文獻(44.44%)中追溯文獻來源和相關研究歷程。③記錄和管理學術信息的方式偏于傳統,對文獻管理工具的使用頻度較低。積累、獲取得到的學術信息如果不加以科學的保管和利用,也不會對科學研究起到幫助。傳統的記錄方式以紙質載體為主,即在讀書卡片或筆記本上直接記錄學術信息,或是在一般辦公軟件中編輯管理。
此外,文獻管理軟件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好地實現知識管理與知識組織,這類軟件主要包括筆記管理類(如有道云筆記、印象筆記)、資源存儲類(如百度網盤、iCloud)、文獻整合類(如Endnote、NoteExpress)和概念地圖(如Mind Manager、Xmind)等工具。調查結果表明,漸進積累型研究生更習慣于采用紙質記錄(55.56%)或辦公軟件編輯管理(63.89%),而因對文獻管理軟件的了解不足或使用體驗不佳等,對其利用頻度較低。
(2)需求導向型研究生的學術信息行為概況包括:①選擇檢索平臺時較為死板、單一,缺乏對不同檢索策略的靈活運用。學術信息檢索平臺的選擇決定了研究者所獲取學術信息的方向和有效性。需求導向型研究生普遍會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檢索平臺(75.96%)而直至檢索得不到相應結果時才試圖更換,這種方式無疑會對學術信息的查全率和查準率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僅僅依賴于同一個或同一類檢索平臺無法精準把握相關學術信息,特別是涉及到專業性較強的學術信息,如果僅僅在中國知網等專指性較弱的檢索平臺上查找,很可能無法獲取最新、最全的內容。
在檢索策略上,需求導向型研究生一般會使用數據庫平臺自帶的檢索工具(如中國知網的“高級檢索”),選取“標題”“主題”“關鍵詞”等項組配檢索,而幾乎不使用專業檢索式。②鑒別文獻的有用性時主要考慮主題相關度、文獻出版物的權威性、文獻被引頻次等指標。研究者在獲取得到學術信息之后,需要對文獻信息進行篩選和判別以確定是否能夠達到利用預期。其判別指標主要包括文獻主題的相關度、作者觀點的新穎性、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組織框架的合理性、研究數據和資料的有用性等文獻內部特征,以及文獻出版物的權威性、來源作者的權威性、發表時間、被引頻次和下載量等文獻外部特征。調查發現,需求導向型研究生首要考慮的是文獻主題與自己所研究內容的相關性(90.24%),其次會依據出版物的權威性(56.79%)和文獻被引頻次(49.48%)等外部特征來判別其價值大小。
③對數據庫了解程度不足、對學術需求的不明確是造成其檢索障礙的主要原因。研究生在學術信息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阻礙,概括為檢索平臺的使用、檢索式的構建、檢索結果的滿意度、檢索時間的耗費和檢索后的實際運用5個方面。需求導向型研究生由于對檢索平臺缺乏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受到語言因素(外語及專業檢索語言掌握薄弱)的影響,導致在選擇檢索平臺時存在很大的阻礙,無法確定相關學術信息的獲取途徑(61.67%)。由于不明確所要研究的學術內容,在制定檢索式時無法清楚地表達相關學術需求(47.74%),相應的檢索耗費的時間也較長(36.93%),檢索得到的結果也不夠理想(41.81%)。
(3)二者結合型研究生的學術信息行為概況包括:①相較于漸進積累型研究生,在積累內容和保存學術信息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在積累學術信息的時間上有一定的差異性。二者結合型研究生每周積累學術信息的時長約為2 到4小時,平均每天不到1小時,相較于漸進積累型研究生在學術積累上花費的精力不足,且頻度具有不穩定性,會因其他事件調整安排而縮減學習和積累的時間。
而在積累的內容上,研究主題(73.76%)、前沿觀點(72.77%) 和摘要信息(62.38%)是其關注的主要內容,在積累和保存學術信息的方法上習慣于紙質記錄(45.54%)和辦公軟件管理(77.23%), 偶爾會使用百度網盤、iCloud 等資源存儲類工具(40.1%),整體偏向傳統型保存方式,與漸進積累型研究生相似度較高。②相較于需求導向型研究生,在鑒別文獻的有效性和檢索中遇到的阻礙上有一定的趨同性,在選擇檢索平臺和制定具體的檢索策略上有一定的差異性。
二者結合型研究生在選擇檢索平臺時一般會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平臺(73.27%),但有時也會根據研究主題的特殊性靈活選用其他平臺(41.58%),在制定具體的檢索策略時同樣慣于選用“標題”“主題”“關鍵詞”等檢索項,但有時會因對檢索結果不滿而撰寫專業檢索式;在鑒別文獻的有用性時主要考慮主題相關度(86.14%)、文獻出版物的權威性(59.41%)、文獻所含資料或數據的有用性(55.94%)、文獻研究方法的科學性(54.46%)等指標。在檢索過程中同樣存在對數據庫了解不足(63.37%)、檢索的查全率或查準率較低(44.06%)、檢索耗費的時間較長(41.58%)等阻礙,與需求導向型研究生并無顯著差異。
3.4.2 選擇不同學術積累方式的影響因素
根據問卷調查和訪談的結果分析,研究生選擇不同的學術積累方式主要受到個人因素、信息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其中個人因素是導致選擇差異性的主要原因。
個人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對學術的態度和個人的時間分配。首先,在個人對學術的態度方面,能夠意識到學術積累的重要性且對專業知識本身有濃厚興趣的研究生通常會選擇漸進積累型或二者結合型的積累方式,以便提升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而對學術持有功利心態,將來不打算繼續走學術道路的研究生通常會選擇需求導向型,以便快速達成階段性目標。其次,在個人時間分配上,選擇需求導向型的研究生表示時間是決定其選擇學術積累方式的關鍵因素,部分研究生盡管有長期進行學術積累的意向,但由于無法合理分配和協調時間,最終選取了自由度相對較高的需求導向型。
信息因素主要包括學科要求和網絡資源本身的特性影響。首先,不同的學科要求導致了選擇的差異性。對于部分新興學科,研究者需要及時抓取其熱點和前沿才能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把握,對部分歷史較為悠久的學科,研究者需要對前人所取得的成果有系統的了解和探究才能進一步發展和創新,這些都是研究生選擇定期積累學術信息的重要原因。另外,網絡資源豐富,其獲取方式便捷高效,因此部分研究生習慣于臨時從網絡中調取學術信息而忽略了平時的積累過程,偏于需求導向型。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周圍同學的學術積累習慣和研究生導師的間接影響。從問卷結果來看,研究生受到周圍同學影響的比例較低,很少有從眾心理的存在。而在訪談過程中,部分選擇二者結合型的研究生表示選擇此種學術積累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處于被動狀態,有時為了完成導師布置的讀書任務或是定期組會的要求而不得不選擇定期積累學術信息。
3.5 研究生對不同學術積累方式的態度
3.5.1 對3種學術積累方式優缺點的評議在訪談過程中,筆者就各種學術積累方式的優缺點向受訪者詢問,得出其認知概況。
漸進積累型的積累方式對于知識的積淀和深度挖掘具有重要意義,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斷提升。這種習慣也有其客觀局限性,研究者通常著力于對自身學科領域的知識積累,在跨學科知識的融合上還有所欠缺,若借助網絡檢索,則能對知識的把控更加全面,涉及文獻計量方面的研究時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需求導向型的積累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短時間內效率高的特點,對于特定主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會對研究生知識面的拓寬、理論深度的挖掘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采取這種積累方式獲取的信息往往趨于表象化而缺乏內在性的理解和掌握。
二者結合型的積累方式一方面可以在橫向上廣泛積累知識,以了解學術熱點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縱向上針對某一特定主題進行深度、定向的研究,對于學科知識的把握更為全面、客觀。相較于漸進積累型的學術積累方式而言,這種積累方式在知識的儲備量和鉆研程度上又是有所欠缺的,在研究生主觀學習意愿不強的情況下,部分研究生很容易偏離至需求導向型的積累方式。
3.5.2 對需求導向型研究生占主流的態度
問卷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研究生屬于需求導向型,即在學術積累的過程中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僅在有特定學術需求時才會主動獲取和利用學術信息。在簡要描述這一現象后,筆者向受訪者詢問相關看法和意見,整理得到研究生對此的態度大致可分為3類。
第一類研究生對此現象持批判態度,認為從事學術研究離不開長期的知識積累,研究生過度依賴網絡數據庫只會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及時改變現狀,提高學術素養。
研究生的“研”就是用斧子去開石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既然決定了一個方向去努力,就要下定決心……因此研究生的學術工作就要做好日常的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會開花結果。
——女,哲學,碩士二年級
研究生越來越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喪失批評精神和發散性思維習慣……發現不了問題,只能片段化描述、重復,沒有能力形成完整思路。
——男,管理學,博士二年級
第二類研究生對此現象不置可否,認為這一現象的存在有其客觀性和合理性,如果研究生個人能自主把握學習規劃且達到既定目標,則不需要對此做出改變。
學術檢索的能力也很重要,只要不是剽竊,那么應試性閱讀無可厚非,而且應試性閱讀同樣可以汲取學術知識。
——女,法學,碩士二年級
國內研究的課題大多很寬泛,問題通常表面化……對于學界權威是哪些,哪些泰斗的研究值得一讀,研究生通常了解不夠,學界也缺乏足夠的介紹,因此研究生在學術積累中存在一定的客觀阻礙。
——男,文學,碩士二年級
第三類研究生對此現象持無奈的態度,認為盡管以特定需求為導向的學術積累方式不利于研究生的學術發展,但無法采取有效措施改變這一現狀。
我覺得要改變這一現象是很難的,這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導向在哪里的問題……很大部分研究生讀研或讀博的目的是為了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更好的競爭力,那么無論采取什么措施也無法強制改變這樣一個人的興趣,無法改變這種功利的心態。
——男,歷史學,博士二年級
從上述結果看,研究生對學界需求導向型研究生占主流的現狀褒貶不一。筆者認為,在這種學術積累方式的影響下,研究生無法對知識“細嚼慢咽”,而只在檢索學術信息時“囫圇吞棗”,長此以往只會對學術研究產生更大的弊端,必須及時采取措施,緩解相關危機。
4 結論
綜上實證研究結果,大部分研究生的學術積累方式偏于需求導向型,另一些為二者結合型,而漸進積累型研究生屈指可數,傳統的學術積累方式已逐步被以檢索為主流的“短平快”式研究取代。
就其影響因素而言,研究生學術積累方式的選擇主要源自個人、信息、環境3個層面的因素。其中,個人層面主要包括個人對學術的態度和個人的時間分配,信息層面主要包括學科要求和網絡資源本身的特性影響,環境層面主要包括周圍同學的學術積累習慣和研究生導師的間接影響。
在不同學術積累方式的影響下,研究生呈現出不同的學術信息行為。一方面,漸進積累型研究生和二者結合型研究生雖然有學術積累的意識和習慣,但對知識的挖掘和鉆研的力度尚有欠缺;另一方面,需求導向型研究生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過度依賴網絡數據庫,但還存在檢索平臺把握不夠靈活、檢索策略缺乏專業性等弊病。
5 建議
5.1 端正學術態度,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在訪談過程中,筆者了解到很大部分研究生在選擇讀研時是出于功利心態,即為了增強未來工作的競爭力而非一心追求學術,因此才會在科學研究時缺乏鉆研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容易依賴于網絡資源,這樣形成的學術成果往往質量不高、創新性不強。要改善這一點,研究生首先應該端正自己的學術態度,認識到學術積累的重要性,并合理規劃學習時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研究方向和興趣點,在對學科知識深化了解的基礎上增強對本專業的認同感;同時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既在平時積累的過程中擴大獲取知識的廣度,又在研究具體問題時借助學術數據庫等對文獻資料有縱深的把控,切實提高個人的學術素養與治學精神。
5.2 改善學術信息服務,激發學者研究興趣
新技術對傳統學術積累方式而言,既是挑戰,也是發展契機。信息服務機構應積極發揮互聯網高效、便捷的優勢,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以激發學者的研究興趣,進而為文獻調研工作提供更加充實的保障。例如,學術數據庫可以更加精細地整合學術資源,針對不同專業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定期推送優秀成果;學術APP可以通過提供網絡課程拓寬研究者閱讀的廣度,培養研究者的多學科思維,讓眾多學術成果得以共享。
5.3 加強多方學術引導,形成良性學術氛圍
導師在研究生的科研生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研究生的良性引導是改善學界風氣的必要途徑。首先,在思想上,導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日常積累的意識,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使其了解不同學科的知識背景,進而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必要時可以采取強制措施,規定閱讀時間、閱讀量等指標等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其次,在形式上,應多召開學術研討會,讓研究生在交流中有更多的思考;還應鼓勵學生申報科研項目、自主參加學術論壇等,在具體的調研和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減少研究生對網絡資源的依賴性,創作出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此外,學校也應通過開設講座、舉辦學術活動等調動學生科研的積極性,逐步減緩學術研究的浮躁風氣。
參考文獻
[1] 葉繼元等. 學術規范通論[M]. 第2 版.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 王延飛. 從馬克思身上汲取前進的不竭動力[J]. 科協論壇,2018(6):16-19.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科協論壇下半月》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月刊)1986年創刊,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份大型的科技類學術期刊。本刊嚴格遵循“嚴謹、唯實、優質”的方針,力求體現“高層次”、“跨學科”、“開放性”三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