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3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教育論文投稿發表了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當今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教育管理模式落后,那么該怎樣創新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學校的教學效率呢?通過改變管理機制,促進學生發揮自身的管理作用。
摘要:伴隨著高校教育的規模和內容不斷改革發展,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改革變化,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問題。就目前而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結果仍然不理想。對此,為了優化高校教育質量,本文詳細分析高校教育管理現狀以及創新模式。
關鍵詞:教育論文投稿,高校,管理,關鍵工作
高校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而言,其既應當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還應當重視學生的心理素養教育,只有在兩者積極協調之下,才能夠真正培養出具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社會人才。高校中學生教育管理是一項復雜性、系統性的工作,其影響因素非常多,不僅僅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更多的是對教師教育管理能力的要求。對此,研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
一、學生教育管理現狀
1、高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近些年,伴隨著學校辦學能力不斷強化,高校的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源類型以及不同社會閱歷的人,都有相應機會按照自身需求選擇接受相應的高等教育。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以及多重價值理念的沖擊之下,高校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價值取向以及成長意識等都有多種性的特點,目前高校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都有著相應的心理特點。除此之外,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業壓力變大等情況較為普遍,導致以往單一性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校實際教育的需求。
2、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滯后
以往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普遍是在高校教育階段的初級階段中。但是,伴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改革,命令約束式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有明顯的滯后性,已經無法滿足目前對學校的管理要求。以往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將學生當做是教育管理的對象,反而忽略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無獨立性成長能力,個性化發展受到制約,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受到嚴重的控制,無法發揮。在這樣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下,既不利于師生之間的關系,還會制約學生的個體化發展,有明顯的滯后現象。
3、學生教育管理隊伍不穩定
在高校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包含了學生的所有學習和生活行為,基本可以決定學生在校時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學生教育管理行為發生意外,學生的成長必然會有嚴重的偏差,導致學生成為“問題”學生。就目前的學生教育管理隊伍而言,大多數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雖然年齡上與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無代溝存在,但是因為缺乏相關教育管理經驗,大多數教育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與此同時,學生教育管理人員在學校的待遇也不理想,基本上是校園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人群,無法得到相應的培養和重視,導致管理隊伍的流動性較大,嚴重制約學生的成長。
二、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
1、建立科學發展觀念,構建全新學生教育管理理念
科學發展觀念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其仍然應當以學生為核心,堅持科學發展,尊重學生個人價值為過程。高校應當深入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念,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和行為出發點,對學生實行個性化的教育管理,構建學生為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將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與學生的需求緊密連接,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處理生活中、學習中所遭遇的問題和問難,借助豐富多彩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逐漸形成獨立的做人、做事能力。在社會經濟的影響下,學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教育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學生是特殊的教育消費者對象,學校有責任給予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服務,以最大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發展。這也就要求教育者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市場化”教育觀念,構建符合當代教育觀念,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機制,促使學生教育管理從單一性的教育轉變為市場性的服務行為。除此之外,伴隨著學生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強化,建立圍繞著學生權利的法制性管理理念是必然的。學生和教育者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義務與權力的關系。首先,學生有權力接受相關教育,其次,高校必須根據有關制度有相應的管理職能,相對的,學生有義務服從學生的管理和教育。由此可見,雙方是對等、相對的,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必須認識到這一關系,盡量實現學生教育管理規范化和法制化。高校的學生管理制度應當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延伸和總結。作為學校的管理,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應當能夠引導并規范高校學生的行為,與每一位學生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關系。近些年,各個高校都制定了相應規模和內容的規章制度。例如,浙江某職業技術學院近些年出臺了《班主任考核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考核條例》等等,有了各種制度,管理人員以及學生都能夠在日常管理行為中有章可循。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無漏洞、問題的,這就應當相關管理人員根據制度實施效果,對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確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
高校教育想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必然應當一直高技能、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作為管理基礎,否則管理工作必然流失于行。教師如果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必然會導致學生導師整天都在忙于管理,并不現實。培養高素質的班團干部隊伍,可以從以下多個方面著手:1)選拔優秀的班級團干部,明確各個團干部的職責范圍。班級團干部的選人將會直接影響管理的工作效果,導師應當注重這一方面,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分析,選擇最佳合適人選。在選擇過程中,既應當保障選人的合理性,還應當體現選拔的民主性,以便后期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所有學生的支持;2)培養班團干部的獨立管理能力。按照各個班級團干部的主要職責分別教育其工作技巧以及工作方式,不斷的培養班團干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積極性,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肯定以及鼓勵。高校管理是一項復雜性工作,其所包含的工作項目及內容也非常多,并且其中的各個項目的工作內容也應當相應的耐心以及細心,教師在確定班級團干部人員之后,應當保障學生有充足的管理欲望。與此同時,高校導師還應當盡量呵護、培養班團干部學生,如此,高校管理質量便能夠得到穩固的提高,管理學生也能夠獲得相應的鍛煉與提升;3)嚴格實行班團干部的管理。班團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實施者,其實施的質量必然決定整個管理的質量。對此,就必須要對班團干部本身進行嚴格的要求,只有在以身作則的前提下,才能夠讓學生信服,才能夠體現應有的管理效果;4)借助競爭機制,體現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方式。對于管理效果不佳的班級團干部必須撤換。在撤換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方式手段,在撤換學生之前務必對被撤換學生進行談話、交流,切忌不能打擊學生對管理的積極性,并在公開撤換消息時必須注重對被撤換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合理解釋撤換的理由以及的學生,從而保障班團干部隊伍的有效性,強化班團干部隊伍的管理質量。
3、建立班級自主管理機制,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管理作用
學生教育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必然是學生,學生是整個管理的核心,也是提高管理質量的重點。在學生教育管理中,所有的學生都是管理的參與者與實施者,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對此,作為高校導師,首先應當從思想上創新管理理念,明確學生在管理當中所應當具備的義務、權力以及地位,尊重學生的自主思想、人格以及個性,強化學生的民主意識以及自主意識的培養,以學生為管理者為核心,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當中。在實際的學生教育管理中,可以通過實施合理的班級動態管理機制,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管理考核指標,在明確每一位學生的實際能力條件之下,確立行之有效的目標考核指標,對學生的自我管理實行定量、定性的考核,并將該考核評價結果作為獎學金、優秀學生等項目的考核標準。在班級動態管理制度當中,首先應當制定一個統一的考核標準以及目標,這一標準及目標必須要體現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明確的指向性。其次,班級動態管理制度應當與學校的需求進行及時的調整,這一調整必須要體現管理工作的動態性與穩定性。按照每個月的工作任務、目標以及完成情況實行定量定性的考核,及時進行評價,體現管理的時效性,最終體現管理的系統性與綜合性。高校教育管理還可以通過創建學生為班級干部的方式實施管理機制,通過改革班干部的方式,讓優秀學生體現自己的優勢,實現競爭上崗。以往高校教育中班干部的選舉普遍是由教師提名,學生舉手進行表決。這樣的方式極容易導致大多數有潛力的學生失去鍛煉的機遇。在目前競爭強烈的社會中,班干部的選擇上,應當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給予更多的學生鍛煉的機會。可以在班級中采用班干部競爭方式,在每個學期中,所有的班干部都應當進行競選,通過競爭的方式選取班級干部。這樣的管理方式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還能夠體現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人員應當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于管理制度的落實以及機制的實現,鼓舞學生實現自學自治,互相比拼,促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穩固提高。此外,隨著時代的變化,高校導師應當不斷創新自己的管理方式,促使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得以持續創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張斕
推薦期刊:教育研究與評論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