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30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提要]自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外資銀行不斷涌入國內,我國銀行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國內的商業銀行逐步開始拓展新的業務,中間業務憑借其優勢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的一個新的重要部分。因此,了解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探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求相應對策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策略;建議
國際金融市場中逐漸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使得傳統存貸業務受到擠壓,西方商業銀行為了開辟新的利益市場便大力拓展中間業務,并進行不斷地改進與創新,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科技和高新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國金融市場也在不斷變革和逐步完善中,越來越多的新興科技公司涌入金融市場中尋求新的業務發展,商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僅依賴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商業銀行很難在金融市場的競爭中沖出重圍。
當下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僅帶給商業銀行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商業銀行應依托當下發展勢頭迅猛的金融科學技術,著重發力于中間業務板塊,是其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效益增長點,從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實現經營模式轉型。
銀行論文范例:論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營銷策略
一、中間業務基本內容
國外對于中間業務的理解及定義主要源自于巴塞爾協議,該協議將中間業務表述為表外業務,同時將其又分為狹義的表外業務和廣義的表外業務。狹義的中間業務是指不在資產負債表反映,不涉及資產負債表內金額的變動,但在一定條件下會轉變為資產和負債業務的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業務。廣義的中間業務則是指包括所有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一切業務。根據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實施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中的第三條規定:“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主體為非利息收入,基本上等同于中間業務的廣義定義。根據對國內外理論界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義的闡述,可以從國際上和國內角度兩個方面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分類。國際上,即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風險角度進行分類,分為金融服務類中間業務和或有項目中間業務。
金融服務類包括與貸款有關的服務、信托與咨詢服務、經紀人/代理人服務、支付服務及進出口服務等,或有項目中間業務包括貸款承諾業務、擔保業務、金融衍生業務及投資銀行業務等。而在國內,則是按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落實《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分類,主要是根據中間業務的功能和性質分為傳統類和新興類,傳統類包括支付結算類 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及代理類中間業務等,新興類則包括擔保類中間業務、承諾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基金托管業務和咨詢顧問類業務等。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風險較小。在中間業務的開展方面商業銀行只需以代理人的身份參與即可,不需要直接運用自己的資金。其二,成本較小。中間業務不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在經營中間業務的過程中也主要以收取各類業務的手續費等為收入,能合理規避高額準備金的提取。其三,自由度高。中間業務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商業銀行經營中間業務時也有了更高的自主權。其四,透明度低。由于中間業務中許多具體業務無法完全在資產負債表內進行反映,從而使得中間業務透明性較低。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一)總量持續增長,但發展速度逐漸減緩。
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的三大業務之一,其收入占比也是展現商業銀行盈利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相關金融信息平臺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至2018年,期間我國16家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由5,800億元增長至8,500億元,增長率約為47%,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也由19%左右提升至21%。其中,我國五大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平均維持在18.8%左右,而股份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較為快速,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由20%左右提升至30%左右,占比相對較高。然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銀監會密集下發監管文件,要求推進開展銀行業“三套利”、“三違反”和“四不當”專項治理工作,金融去杠桿的嚴厲政策使得銀行業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國家對金融行業及市場的監管要求也更加嚴格,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近年來發展速度明顯減緩。
(二)種類逐漸豐富,但創新程度仍然較低。
就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間業務也正在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在產品品質和業務交易規模方面,都有比較大的進步,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加,迭代更新的速度也逐漸加快。然而,由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歷程比較短,與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相比,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并且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已經廣泛涉及到很多商務方面,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范圍仍舊集中在比較簡單的理財型業務及銀行卡業務等勞動密集型業務上,缺少其他創新性的中間業務產品和運營模式。而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近年來股份制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較為快速的表象背后,也出現了其中間業務收入逐漸成為銀行卡業務獨大的發展勢頭。
(三)中間業務的市場基礎差。
市場有需求,銀行有能力,效益有保障,這是中間業務發展的目標原則。然而在我國,由于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人們對于銀行的認知仍然僅僅停滯于對銀行資金的需求這一層面上,并且對商業銀行收取中間業務相關手續費的行為也不理解,這就阻礙了我國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后續的有序推進工作。同樣,人們對于中間業務意識的模糊與落后,使得對比較新穎的金融產品的需求量也相對較少。同時,銀行自身能夠提供進行更高層次金融產品服務的能力也不夠專業。有效的需求和專業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顯得我國商業銀行在開拓新興中間業務方面市場基礎差這一問題比較突出。
(四)專業型人才和先進科學技術的缺乏。
中間業務的快速發展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切,我國商業銀行在人才聚集方面則稍顯劣勢,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由于其開辦較早,導致員工的基數相對較大,并且普遍學位學歷較低,專業性不強。中間業務作為金融行業的高級服務領域,專業知識涉及廣泛,因此十分需要大批知識面廣、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
然而,按照我國目前的招聘模式和后續培養方式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對于精通金融、企業管理、法律和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復合型人才還是極度缺乏。對于高技能、專業型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種類多樣化的發展。雖然我國近些年來高新科技技術發展迅猛,商業銀行對于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也有很大的提升,在人才需求和銀行未來長期發展方向上已經將人才重心放在科技技術人才上,但由于歷史差距和國外相比較大,所以當前對于中間業務的發展來說仍處于相對弱勢層面。
(五)缺少針對中間業務的系統性經營模式。
對比西方發展較好的銀行中間業務來看,西方商業銀行一直遵循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和經營模式,對于中間業務產品從研究、創新、推出到最后的銷售,都有一定具體規范的流程,內部管理體系較為系統,更具專業性,并且能夠充分利用其全球化服務網絡系統服務來追求利潤最大化。
然而,在我國國內,商業銀行現階段普遍缺乏以客戶為中心的統一管理理念,中間業務在銀行內部的各個部門均有所體現,但是由于每一部門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流程與標準,中間業務沒有較為系統性的統一管理體系,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部門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及配合問題,不同業務之間難以有序銜接,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間業務的管理缺乏統一性、連貫性以及業務推動的有效性,從而使得中間業務容易出現權責不等、出了問題卻沒人負責的局面。
同時,除了管理體系還未形成系統性之外,針對中間業務的銷售經營模式也還存在問題。長久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一直秉承大力推動通用型產品的社會普及和銷售的經營思維,從多家銀行中間業務的結構來看,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主要是銀行卡業務、結算清算業務、代理業務和理財業務,股份制銀行則是以銀行卡業務、代理業務、理財業務和托管及受托業務為主,主體依舊是相對固定的中間業務形式,整體經營思路缺乏對客戶的個人需求的匹配度,每個客戶的主營業務或消費習慣都有所不同,僅一味地開發通用型產品也很難真正實現商業銀行服務的完美匹配度,對于提升中間業務的市場覆蓋率也較為不利。
三、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策略建議
(一)增強產品創新性,提高市場競爭力。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雖然在不斷地增多,但并沒有質的改善,中間業務的經營類型仍然還是以銀行卡類、結算類、一般代理類等比較低層次的業務為主。這些業務雖然能為商業銀行帶來不少收入,但由于這些類別的中間業務創新性較低,很容易被不斷地模仿,然后通過其他商業銀行又再次推向市場,如此循環往復,不僅使得市場缺乏行業競爭力,逐漸地也會在 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客戶對中間業務需求的積極性。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和經濟環境的需求,依托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的勢頭,合理地進行有針對性的中間業務產品創新,提高市場滿意度。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也可加強對中間業務高端產品進行創新的意識,提升中間業務產品的層次,可以向保險業務、代客理財、信用卡業務、證券業務等成本低收益大的業務發展,從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二)引進專業型人才,升級科學技術。
中間業務屬于知識密集型業務,因此對于經營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如果仍舊按照以往的人才招聘要求和培訓模式,對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并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當前商業銀行應該專注于引進一批具有企業管理、金融、法律和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同時又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對中間業務的認知和重視意識,從而更好地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與此同時,近些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在電子化建設方面也有一定的進步,然而這些仍舊跟不上中間業務發展的需求。中間業務作為一種知識密集型的業務,其附加值越高,對于高科技技術的要求也就會越高。我國商業銀行要注意自身“軟硬件”條件的改善,這樣才能促進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有效發展。
(三)提高社會認知意識,推進中間業務發展。
從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歷程中可以看出,中間業務對于增加業務收入,整體擴大銀行交易規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必須提高對中間業務的認識,轉變經營觀念,不能僅僅把中間業務當作一種附屬業務,要摒棄這種不正確的思想,要從未來商業銀行戰略發展的角度來明確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中間業務正確的認知是決定商業銀行發展的前提條件,要意識到中間業務已成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改變收入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的新的增長點。
同時,由于受到較為落后的經濟制度的影響,人們在中間業務的認知上仍然存在著許多較為模糊甚至錯誤的觀念。許多公眾的思想仍舊停留在對銀行資金、銀行利息的需求層面上,對于商業銀行收取中間業務費用的規定和行為依然不能理解。這種觀念的形成很不利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持續發展,因此商業銀行應注重對公眾思想的正確引導,可以開展一系列的中間業務宣傳活動,例如發放宣傳手冊等,使公眾理解收取一定的中間業務費用是對銀行投入設備、人員成本的彌補,要讓公眾意識到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的同時理應支付相應的酬勞。
(四)建立新型經營模式,促進營銷轉型。
商業銀行應該強化對中間業務的認知思維,轉變經營觀念,不能僅把中間業務當作一種附屬業務,要從未來商業銀行戰略發展的角度來明確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建立并發展“深入市場、圍繞客戶”的經營理念和模式,把握當下大數據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高新科技技術,將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與商業銀行各業務相連接,加速科技創新與中間業務的融合,不斷拓展中間業務服務范圍,打造能夠實現客戶消費和資金流通同步發展的全場景可應用式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鏈,擴大中間業務在主營業務中的比重,加快提升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形成商業銀行新型經營模式。同時,在中間業務產品營銷方面,應擺脫僅銷售通用中間業務產品的固定思維,向定制化營銷模式逐漸轉變。
依托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商業銀行通過對自有客戶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將各業務板塊用戶進行精準化分類,通過科學技術分析和總結客戶的社會背景以及業務偏好,從而更加準確地刻畫用戶特征,助力商業銀行找到客戶消費痛點,進行中間業務的定制化服務。同時,商業銀行也可通過與各種企業進行合作,如商貿企業、零售企業或電商企業等,通過擴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使用場景和潛在用戶群,根據科技技術進行大數據的定向分析,從而根據客戶消費過程中體現的消費需求進行后續用戶定制化中間業務服務的推廣,擴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范圍,增加經營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詹學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與經營效益研究[J].浙江金融,2020(06).
[2]李倩.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思考[J].中國物價,2019(05).
[3]王哲如.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9.
[4]柯碧華.互聯網金融驅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7.
作者: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