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中國傳統國家治理觀中的本末論

時間:2020年12月10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本末論也可稱為重本論,是中國傳統國家治理觀中一種有特色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本末論的核心是找出何者為本并重本,本之外的則為末。 傳統本末論在如何對待末的問題上有兩種基本傾向:輕末、抑末。 前者是將本末關系視為主次關系,后者則將之視為對立關

  摘要:本末論也可稱為重本論,是中國傳統國家治理觀中一種有特色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本末論的核心是找出何者為本并重本,本之外的則為末‍‌‍‍‌‍‌‍‍‍‌‍‍‌‍‍‍‌‍‍‌‍‍‍‌‍‍‍‍‌‍‌‍‌‍‌‍‍‌‍‍‍‍‍‍‍‍‍‌‍‍‌‍‍‌‍‌‍‌‍。 傳統本末論在如何對待末的問題上有兩種基本傾向:輕末、抑末‍‌‍‍‌‍‌‍‍‍‌‍‍‌‍‍‍‌‍‍‌‍‍‍‌‍‍‍‍‌‍‌‍‌‍‌‍‍‌‍‍‍‍‍‍‍‍‍‌‍‍‌‍‍‌‍‌‍‌‍。 前者是將本末關系視為主次關系,后者則將之視為對立關系。 中國傳統治國思想從不同的角度梳理出政治中根本性的要素,主要有君、民、農、德,進而認為治理就是要在別本末的基礎上讓本成其為本,即務本,具體表現為尊君、重民、重農、貴德。 本末論具有方法論性質,它對社會的具體作用取決于相關認知結果和政策行動是否符合社會實際和發展趨向。 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本末論也可以運用于當今中國的國家治理事業。

  關鍵詞:傳統國家治理; 觀本末論; 國家治理

國家治理

  本末論是關于本末問題的論述或思考,主要是何為本、何為末,本末之間是何關系,如何處理本末關系等。 本末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獨特的一個內容,反映了中國人認識世界、處理問題的基本傾向。 本末關涉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層面。 已有的對本末論的研究集中在哲學史、經濟思想史等領域。 本文著重論述的是中國傳統社會中國家治理層面的本末論,亦即政治思想視域中的本末論。 [1]國家治理層面中的本末論是本末思想或思維在政治領域的運用,是用本末思想或思維去觀察、研究、解決社會政治問題的思想成果。

  一 別本末而重本:傳統時代治國的重要方法論

  本末論的首要要點是區分本末。 本、末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從文字本義看,兩者就是相對的。 《說文解字》對“本”解釋是“木下曰本”,即指的是植物的根或干; 對“末”的解釋是“木上曰末”,即指樹的末梢。 本末實際指的是植物的根和梢兩個相對的部分。 人們從生活經驗知道,樹都有本末,而且本末對于樹的意義、作用有所不同。 其中,本居于根本、基礎、重要的地位,末相對而言則是枝節性的、非基礎的、次要的。 所以,本引申出根本、本源等含義,末則引申出枝節、次要等含義。

  同時,本末也由對樹木不同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描述,拓展到對其它關聯事物、事物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描述。 本末成為一種一般性、抽象性的觀念,人們認為事物都存在著本末之別,而且本末之間的關系也如同樹木之中的本末關系。 當這種觀念被運用于觀察、研究事物,解決問題時,自然首先要確定的是哪些是本,哪些是末,或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即區別本末。 當然由于本、末重要性的差別,別本末是有重點的,重點是找到本。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末并不局限于兩個事物或兩個方面之間,也可能是某個事物、要素為本,其它的數量超過一個的事物、要素都是末。 也就是說本末論的核心是找到何為本,而不是何為末,一旦找到本,則其它均為末。

  本末是相對方面構成的一組關系,在肯定本、重視本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末的存在。 承認本末論,則都會同意務本,對于末則沒有確定、統一的傾向。 如何對待末實際主要取決于如何定位本末關系,即是將本末關系定位為主次關系還是對立關系。 前者重視本,但并不認為末沒有意義,只是將末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上,對末的重視程度較低。 后者則強調了本末之間的差異性、矛盾性,認為末對本存在損害,于是傾向于對末進行抑制。

  輕末本身不否認末的價值,只是認為末遠不如本重要,末最多起輔助性的作用。 本自然會被作為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末被視為外圍工作、次要工作。 在治國上,這決定了資源配置情況,注意力、人力、物力等資源都主要被配置到本上,末得到的資源會相對少很多。 除了影響資源配置外,本末重要性的結構性差別還可能意味著末與本之間應該是一種服從、服務的關系。

  在本占據根本性地位的條件下,末有可能不具有獨立意義,只有在圍繞本、服從本或服務本的維度上才有意義。 這種思路之下,末不能沒有,但又不能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只能輕末。 抑末則否認末的正面價值,試圖限制、削弱甚至取消末。 亦即為了確保本,必須限制、削弱末,或者說通過限制、削弱末可以鞏固本。 這種情形下,本末之間是矛盾、對立的關系。 或是取向上相反,或是在資源上存在激烈爭奪。 如此則只能確保一方,限制、削弱其它方面。

  就國家治理而言,別本末是前提。 但明確本末只是國家治理的開始,之后就是按照本末來治理國家。 按照本末論思維,政治中必然存在一些根本性、關鍵性的可以稱之為本的東西,而治國就是抓住這些本,保證這些本的落實、穩固、提升。 治國就是要務本,務本就是把本的穩固作為治國的核心,把本的加強作為目標,將主要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本上。 所以,本末論也可稱為重本論。 在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從社會政治生活的不同層面和角度著眼,可以找到不同的本,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四個,即君本、民本、農本和德本。

  二 政治的核心與歸宿:君本與尊君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認為政治的根本決定要素是君主,所以必須尊君,讓君主切實成為政治的核心、動力‍‌‍‍‌‍‌‍‍‍‌‍‍‌‍‍‍‌‍‍‌‍‍‍‌‍‍‍‍‌‍‌‍‌‍‌‍‍‌‍‍‍‍‍‍‍‍‍‌‍‍‌‍‍‌‍‌‍‌‍。君本指君主為政治的根本,為國家治亂的根本。 其它影響政治、國家治亂的因素相對君主而言則是次要的。 君本是中國傳統社會人們思考政治問題的基本結論,也是在政治上的基本主張。 韓非子指出:“蓋君為國本,臣為枝葉,枝重本輕,焉得不覆。 ”(《韓非子·楊權》)即與臣相比較,君才是國家的根本。 董仲舒也說:“君人者,國之本也。 ”(《春秋繁露·立元神》)唐太宗則說: “君者政源,人庶猶水。 ”[2]借用水的源流關系闡明了君主的重要性。 君本論是人們對君主在當時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判斷。 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體制總體上是一種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相結合的體制。 君主居于這一體制的頂端,擁有最多、最高的權力。 君主是國家、人民、土地的所有者。 君主是國家元首、最高立法者、最高司法官、最高軍事指揮官,整個政治體制都是圍繞君主設立、運行的。 君主還被認為是道德權威、知識權威。

  在當時,君主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樞紐。 所以,君主是社會政治的根本。 正是由于君主的根本性地位,君主對國家治亂有重要影響,是國家治亂的根本。 應該說君本這一判斷是符合當時社會政治情況的,而且絕大部分人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對君本的事實是接受的、肯定的。 當然,君本觀念并不只是對政治現實的描述、認可,更是對君主根本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當性的論證。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通過君權天授、君主創造人類文明等方式論證了君主應當是國家、政治的根本,論證了君本才是正常的、優良的政治。

  君本指出了君主對社會、國家、政治的根本意義。 那么,如果要讓社會安定、國家有序、政治良好,甚至要保持人類存在,都必須確保君主的根本地位。 維護君主就超出了君主自身利益、愿望的范圍,成為社會、國家、政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 確保君本成為政治的核心內容。 尊君可以說是君本在政治生活領域的邏輯展開。 尊君包括維護君主地位、權力、權威、利益等。 在制度上構建了以君主為核心的集權主義制度體系,通過分化事權等手段確保各項權力、各地權力最終集中于君主。

  在中國傳統社會,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君主集權的具體情況不一,但政治制度發展的總趨勢是鞏固君主集權,提高君主集權的程度、范圍,改善君主權力行使的效率、規范性。 在思想文化上,由于君本成為共識,尊君就是最基本的價值取向。 “文王序卦,以乾坤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言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 ”[3]在古人看來,尊君是天經地義的事。 思想家、政治家的主要精力用在探討如何優化君主政治,改善國家治理上。 知識階層和統治者依托權威身份、國家權力通過對忠孝觀念的強力、長期、反復推廣,將民眾的思想、行動引導到服從君主、為君主服務上來。

  君本對君主根本地位的確定,并不只意味著要維護和尊崇君主,同時,也意味著要實現好的政治、好的治理必須從君主入手,其它因素都是次要因素。 所以,君本在導出對君主的尊崇的同時也勢必對君主提出很多、很高的要求。 “君仁,莫不仁; 君義,莫不義; 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國定矣。 ”(《孟子·離婁上》)即君主首先要做到仁、義、正。 在君主擁有崇高地位、掌握至高權力的條件下,能否有優良的政治就取決于君主本身是否有相應的思想政治素質、能力素質以及追求善治的意愿了。

  所以,中國傳統政治也重視君主的教育、規范,并以之為致治之源。 在制度上,通過預立太子、東宮、保傅、太子監國、封駁等制度對未來和現任君主進行培養、教育、規范。 在思想文化上,塑造了堯舜等圣王形象,并以之要求、規范現實中的君主,推動君主成為圣王、明君,即所謂致君堯舜。 在人們看來,一旦有了手握重權又非常優秀的君主,政通人和、天下太平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無論是對君的尊崇還是對君主的規范都是意在從根本上解決國家治理問題,是務本求治的主要方面。

  三 國家存續的基礎:民本與重民

  傳統政治思想認為國家存在、延續、繁榮的基礎性要素即根本是民,所以主張民本和重民。民本指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或者說是基礎。 民本是對民眾地位、重要性的承認。 民本的觀念同樣源于當時的社會政治現實。 民眾是國家存在的基礎因素之一‍‌‍‍‌‍‌‍‍‍‌‍‍‌‍‍‍‌‍‍‌‍‍‍‌‍‍‍‍‌‍‌‍‌‍‌‍‍‌‍‍‍‍‍‍‍‍‍‌‍‍‌‍‍‌‍‌‍‌‍。 民眾數量龐大,在經濟上是生產者,滿足整個社會包括統治者的物質資料需要,在政治上是被統治者,是管理對象。 如果沒有民眾,國家就無法存在。 沒有民眾,統治者也不能成其為統治者。 孟子說:“或勞心,或勞力;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滕文公上》)統治者的尊榮、享樂都要以民眾為根基。 民本論就是對這一社會現實的承認。 民本觀念可以說是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中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的觀念之一。

  早在《尚書》之中就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之后歷朝歷代許多思想家、政治家甚至君主都反復強調、論述、闡釋民本觀念。 民本觀念意味著思想家、政治家等認識到了缺乏權力、權利、話語權的民眾在經濟上、政治上對國家、對統治者的重要性。 他們認識到了要想讓國家存在、發展就必須確保民眾的基礎性地位,使民眾正常發揮其作用。

  民眾的反抗斗爭特別是在改朝換代中的作用,使思想家、政治家對民眾的力量、作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從而更確認了民本。 當然,民本觀念只是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單方面地對民眾地位、力量的認可,并不是對民眾的尊重。 在民本中,民眾依然是被動的、沉默的,依然是政治中的客體。 “基于傳統政治哲學的思維缺陷,在傳統政治理論的建構和實際政治操作中,政治的主角始終是君主及其麾下的官貴臣僚集團,社會一般成員被視為‘群氓’,他們只有應役當差、輸賦納捐和盡忠盡孝的義務,不具有任何意義上的權利。 ”[4]民本的目的也不是對民眾的提升,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家、統治者的利益。

  民本確認了民眾對于國家、對于君主的重要性。 重民自然成為基本的治國導向。 重民體現了對民眾的重視和厚待。 在思想文化上,重民體現為大力論證、闡釋、宣傳以民為本、民惟邦本等。 不僅是思想家,許多政治家、甚至最高統治者也明確承認、宣揚民本、重民。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 ”[5]在政策上,重民體現為通過多種方式為民眾提供保障、優待。 當然,這里的保障、優待是以民眾可以進行比較正常的生產、生活為標準的。 這基本是重民的最高標準了。 重民政策考慮民眾實際,重視民眾需要,并給予一定的滿足,但對民眾需要的滿足是有限度的。 除了重視和優待,重民也體現了對民眾的防范和限制,重民中的民有特定的內涵和范圍。 只有接受統治,服從管理,能為君主政治做出貢獻的民才屬于“重”的范圍。

  韓非子在《五蠹》中就專門列舉批判了一些對君主政治無用或有害的人。 此外,重民與民眾自身的意愿無關。 重民本質上是統治者基于自身需要、治國需要的單方面行為,意在塑造符合自己需要的民眾。 “禁絕浮華,勸課耕織,使民還其本,俗反其真,則競懷仁義之心,永絕貪殘之路。 此務農之本也。 ”(《帝范·務農》)重民觀念雖然包括了對民眾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對民眾需要的關注,對民眾境遇的改善,但是它本質上不是對民眾需要、意愿的回應,也不以民眾的滿意為標準,更無須對民眾負責。 重民的推動主要是基于少數知識精英、政治精英的對自身長遠、整體利益的維護,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四 經濟政策的核心:農本與重農

  在經濟領域,傳統政治思想認為農業、農民是根本,所以國家要推行重農政策。農本指以農民、農業為根本。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 農業是當時國民經濟中最主要的部門,人們大多從事農業勞動,國家的穩定、繁榮都建立在農業及農民身上。 農業、農民也是當時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業、農民的狀況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基礎。 [6]同時,農民也是最主要的統治對象,是民眾的主要構成部分。

  所以,民本和農本是高度關聯的,民本基本就是農本。 民本觀念是對當時農民、農業地位的承認。 在確認和重視農業、農民的重要地位的同時,別的經濟部門及其從業者則被認為居于次要地位。 這當然與當時農業、農民與其它經濟部門及其從業者的現實關系相對應。

  中國傳統社會中,手工業及手工業者、商業及商人確實沒有農業、農民重要。 在農業、農民被認為是本的同時,手工業及手工業者、商業及商人就被視為末,倡優皂隸等則被視為冗。 以農為本和以工商為末的觀念是相伴隨的,兩者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所強調的農本中的“農”,主要指種植業,特別是糧食業以及相應的勞動者。

  《墨子·七患》說:“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 故民無仰,則君無養; 民無食,則不可事。 ”強調糧食對民眾對國家都非常重要。 這與當時生產力水平有限,保證人們溫飽尚且困難有關,也與當時重視解決人們基本生活需求、反對享受奢侈有關。 同時,以農為本和以工商為末除與當時經濟領域的實際相關外,也與對工商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有關。 此外,重農也與方便管理和統治有關。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重農在中國傳統社會也是一個基本的社會共識。 進入到政治領域后,重農變成國家的導向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重農的思想主張、政策措施非常龐雜。 但基本思路非常簡單。 其一是使農民有土地可以耕種,即具備基本的生產資料條件。 當時,影響農民與土地結合的主要有土地兼并、賦稅力役沉重且不公平。 “耕不免饑,土非其有也”(《潛書》)。

  因為沒有土地,人們雖然辛勤勞作仍不免挨餓。 所以,通常會有抑制兼并、清丈土地、輕徭薄賦、均平賦稅的政策主張、措施。 如李覯說:“吾乃今知井地之法,生民之權衡乎! 井地立則田均,田均則耕者得食,食足則蠶者得衣。 ”[7]其二是保證有足夠的勞動力投入農業生產。 當時影響勞動力投入的主要因素有部分勞動力轉到工商業、失地農民流亡、徭役兵役等。

  相應地,保證農業勞動力投入的主張、措施,有限制工商業、招撫流亡、減少興作、使民有時、允許交錢代役等。 由于中國傳統社會中生產力水平有限,而且生產力發展比較緩慢,所以穩定農業、發展農業生產主要只能從這些方面著手。 古人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增加耕地、勞動力的投入,發展生產,改善國家財政,促進社會繁榮。 在一定時候,一些政策主張確實轉變成了實際的政策并得到推行,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過,由于政治制度等條件的限制,重農的政策往往很難出臺,出臺后在執行時也常常打折扣、走樣變形,甚至演變成對農民的剝奪和對農業生產的干擾。

  五 人的本質:德本與重德

  政治是人對人的管理,所以,必須要認識人、理解人。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認為人的根本要素是德,在政治上則應重德。

  德本指道德是人、政治的根本。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主流派別儒家將道德性視為人的普遍的、本質的屬性,認為道德性使人成為人,使人區別并高于動物。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荀子·王制》)人要保持自己人的本質,人類社會要保持其人類社會的性質,就必須確保自己的道德性。 道德不僅是人、人類社會的底線,也是奮斗目標。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孟子認為人應該成為堯舜那樣的完人。

  人、人類社會不能僅滿足于保持最基本的道德性,而應不斷提升、純潔自己的道德,最終達到道德上的完善,成為完全道德化的人、人類社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大學》)所以,道德是人、人類社會的本,當然道德也是政治的根本。 政治領域中的人均應以保持、提升自身道德為主業。 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百姓,中間包括各級官僚、貴族理論上都應保持自身的德性,提升自己的道德。 只是對不同人具體的道德要求有所不同。

  對上層的人道德要求更高,官員貴族的道德應高于一般人,君主更應該成為道德楷模。 而且,對于居于社會上層的官員貴族、君主來說,具備相應的道德是他們合法地擁有地位、權力的前提性條件。 在政治運作中,道德也是根本。 道德教化被認為是政治的主要任務和治國的主要方式。 具有較高道德水準的君主和官員通過道德示范、表率感動、影響民眾,使民眾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 “君子之德,風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政治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優化,國家也得到了治理。 所以,道德被認為是政治的根本。 隨著儒家思想的官學化和在社會各個層面的廣泛滲透,德本也成為中國主流的思想觀念。

  中國古人對于政治上的重德做了大量、細致的論證、闡釋,但其基本邏輯并不復雜。 君主、官員乃至民眾都應當崇尚道德。 每個人特別是君主、官員都應當努力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 只有具有較高道德水準的人才能擔任君主、官員‍‌‍‍‌‍‌‍‍‍‌‍‍‌‍‍‍‌‍‍‌‍‍‍‌‍‍‍‍‌‍‌‍‌‍‌‍‍‌‍‍‍‍‍‍‍‍‍‌‍‍‌‍‍‌‍‌‍‌‍。 在官員的培養、選拔、考核、獎懲上都把道德作為重要標準。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8]道德要求也滲透在各項政治法律制度中,如丁憂、“十惡”等。 國家有權力也有義務對民眾進行道德教化。 君主、官員應當提高民眾的道德水準,把好的道德施加于民眾。 如果民眾的道德沒有提高,則君主、官員的道德使命也沒有完成,他們自身的道德也無法達到完滿的境界。

  治國有多種方式、手段,但儒家推崇的是道德教化的方式和手段。 孔子給出了最經典的表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以德為主一方面是因為道德教化符合儒家對人性的判斷或設定,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家認為道德教化更容易被管理對象所接受,可以更好地實現社會的有序和諧,即成本低、效果好。

  六 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君本、民本、農本、德本是中國古人運用本末論思維梳理出來的社會政治社會中的幾種根源、根本性要素。 這些本之外的要素就是次要的、甚至是微末的。 于是,復雜的社會政治生活可以化約為幾組本末關系。 通過這些本末關系就可以把握政治。 思想上、理論上明確本末是治理好國家的前提性條件。 滿足這一前提才能開展后續的治國活動。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既講君本、也講民本、農本、德本。 多種本觀念存在并不意味著思維、邏輯的混亂,相反,恰恰是中國古人對政治認識、思考的深入性、細致性的反映。 君本相對于臣、民而言,它強調的是君主的至高權威、在政治中的支配地位和利益的終極歸宿。 民本相對于官貴等肉食者而言,它強調民對社會政治的基礎性、承載性意義,只有民安于為民,官貴才能成其為官貴。 農本是相對于其它經濟部門如商業、手工業及其從業者等,它強調的是農業和農民對于社會經濟正常運行以及國家財政的重要意義。

  德本相對于其它價值理念或治理方式而言,它強調德具有本質性的意義,同時,又應該是最好或最主要的治理依據和途徑。 所以,這些“本”是可以共存的。 尊君是要求確保君主的尊貴地位,而重民、重農、貴德正是好的君主應該做的,是君主應該被尊的理由之一。 民和農的共同部分較多,重民和重農導向相同,內容交叉。 德是君主獲得、維系尊貴地位的憑借之一,也是君主使民安于其地位的方式之一。 所以,尊君、重民、重農、貴德是彼此聯系,互相支持的關系。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本末論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和歷史價值。 本末論從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中梳理出了若干重要關系,并在每種關系中區分本末,找出了更重要的要素,又認為可以通過務本及恰當對待末處理好那些重要關系,進而改良社會政治。 本末論自成一體,綜合了思維模式、社會政治分析、意識形態、政策主張等,表明中國古人對社會政治問題形成了系統思考,達到了較為成熟的狀態,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比較有特色的地方。 歷史上,本末論沒有僅停留在思想層面,一些政治家將本末論的政治主張轉化為了政策措施,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的需要,維護了社會政治的有序和穩定,所以,本末論也具有實踐意義。

  本末論對本末的區分、本末關系的思考既是事實判斷,也是價值判斷。 本末論分析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階層狀況,梳理了其中的本末關系,希望找到社會政治運行的規律,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革除社會弊端,改善經濟、政治、鞏固統治。 人們依據本末論做出的判斷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當時社會情況的,如君主確實是政治的樞紐和權威,農民、農業確實居于基礎性地位等,同時,尊崇君主確實有助于政治穩定,重民、重農確實有助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

  當然,由于認知手段、認知能力以思維習慣等的局限,本末論形成下的認知結果與社會實際仍有差距,失于簡單化、機械化、絕對化,對社會生活及其規律的復雜性認知不足,所以,本末論還稱不上是科學認識。 同時,中國傳統思想中的本末論也具有明顯的價值性、意識形態性。 它不僅有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面,也有彰顯價值觀,按照一定價值理念形塑、改造社會政治的方面。 如對君主推崇不僅是因為君主確實很重要,也與君權天授、君主拯救人類等理念有關。 又如對德的重視不僅與道德倫理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關,也與對人性所持的理念有關。 總之,本末論是歷史上確實存在,有影響、有價值,也有不足和缺陷的一種思想觀念。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本末論存在于古代中國的時空中,但它在今天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啟發、啟示意義。 今天的中國處于努力實現全面現代化的歷史階段,與古代中國有本質上的、巨大的差別。 就本末論而言,君本所對應的君主制及君主、臣等事物已不復存在,民本對應的臣民也已不存在,當代的民指的是人民、公民,當代仍然有農民、農業,但其規模、構成、技術水平以及與其它群體、經濟部門的關系已與古代有明顯不同,當代也重視道德,但道德的內容和性質和古代中國的情況也不相同。 所以,中國傳統本末論對當代的意義不可能是把其中的君本與尊君、民本與重民等觀點與主張移用到當代。

  傳統本末論對當代中國真正的價值在于其具有的某種合理性。 在目標上,傳統的本末論追求良好的社會政治生活,當代中國同樣也追求良好的社會政治生活,只是“好”的內涵和評價標準不同。 在思維上,傳統本末論體現出的邏輯是從紛繁復雜的社會政治生活中梳理出重要關系,以及這些關系中的重要因素,進而從這些重要因素、重要關系入手,改善社會政治,這一邏輯應該是具有一般價值和意義的。

  政工師論文范例:國家治理新趨勢民意與法治的融合

  當代中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在規模上、復雜程度上、變動性上遠遠超過了傳統社會。 但其中必然仍有一些特別重要的關系及方面,優先、重點研究和處理這些關系和方面無疑對改善社會政治生活有積極價值。 此外,技術、方法的進步,組織管理能力的提高,人類認知的發展,使當代人更有條件對社會政治生活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更有可能揭示其中的規律,從而對本末及本末關系的認識可以有科學而堅實的基礎。 同時,在價值性上,當代運用本末論時當然灌注的是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價值內容。 所以,本末論可以和現代社會的思考和實踐結合,幫助人們認識、處理現代社會的問題,使本末論達到新的高度‍‌‍‍‌‍‌‍‍‍‌‍‍‌‍‍‍‌‍‍‌‍‍‍‌‍‍‍‍‌‍‌‍‌‍‌‍‍‌‍‍‍‍‍‍‍‍‍‌‍‍‌‍‍‌‍‌‍‌‍。

  作者:劉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