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9月26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2010 年,涉及氯堿、聚氯乙烯、偏硅酸鈉、染料、 化工中間體、純堿等產業的老牌化工企業——青島海灣 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灣集團),抓住山東省建設半島 藍色經濟區以及青島市實施藍色跨越發展戰略、推進老 城區企業環保搬遷改造的契機,啟動企業搬遷改造與轉 型升級相結合的“二次創業”。10 年來,海灣集團踐行 科學發展理念,完成新舊動能轉換,成功打造了一個綠 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新海灣”:營業收入由 2010 年的 55.46 億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119 億元,躍居 中國制造業企業 500 強第 462 位、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 500 強第 121 位。
關鍵詞:海灣集團 搬遷改造 二次創業 創新驅動 綠色發展 智慧企業
“四化”引領 重構發展曲線 “在全國石化行業中,海灣集團是為數不多的抓住搬 遷機遇、實現轉型升級的國有企業。”2019 年年底,中 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調研海灣集團時有 感而發。 2010 年啟動的搬遷改造,既是海灣集團難得的機遇, 也是巨大的挑戰。
海灣集團科學研判行業發展趨勢,以“技術國際化、 裝備大型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現代化”的“四化”理 念作為搬遷改造的指導原則,實施“規劃建設一體化、 安全環保一體化、公用工程一體化、倉儲物流一體化、 智能管理一體化”的“五個一體化”戰略,在黃島董家 口和平度新河建設南、北兩大產業園區 :董家口(南) 建設石化深加工產業園區和液體化工品倉儲物流園區、 新河(北)建設化工原料及精細化工產業中心,推動產 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重構了企 業發展的第二曲線。
在具體工藝路線設計與裝備選擇上,海灣集團確立 了“20 年不落后”的目標定位,堅決淘汰電石法聚氯乙烯、 80 萬噸 / 年純堿等一批落后的生產工藝與產能,先后引 進英國英力士、日本氯工程、德國 TGE、美國德希尼布 石偉、意大利 KT、美國貝吉爾等一批國際領先的工藝技 術與裝備,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 聚氯乙烯生產工藝的迭代就是踐行“四化”理念的 一個標桿。作為海灣集團的主導產品,搬遷改造前聚氯 乙烯生產主要采用電石法工藝,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然而當時國際上已涌現出一批新的工藝技術。
當海灣集 團決定引入乙烯法新工藝時,業界褒貶不一,許多人持 質疑態度。 事實證明了海灣集團決策的前瞻性。國務院 2016 年11 月 24 日發布的《“十三五”生態 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禁止新建 采用含汞工藝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 項目,到 2020 年聚氯乙烯行業每單 位產品用汞量在 2010 年的基礎上減 少 50%”。2017 年 8 月 16 日, 全 球 范圍內控制和減少汞排放的國際公約 《水俁公約》正式生效,無疑對聚氯 乙烯電石法生產工藝形成了巨大的倒 逼壓力,更加環保的乙烯法工藝成為 行業風向標。
海灣集團董家口產業 園 區 的 VCM/SPVC 二期項目將于今年 8 月投 料試車,預計年底實現滿負荷運行。 該項目達產后,海灣集團乙烯法聚氯 乙烯產能將躍居國內第 1 位。 歷經近 10 年的傾力打造,海灣 集團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一期項目 達產后,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至 0.48 噸標煤,不到搬遷前的 1/4,完全符 合國家清潔生產標準 ;員工數量從搬 遷前的近萬人精簡至 3000 多人,全 員勞動生產率提高近 10 倍。
海灣集團搬遷改造成功的啟示 在于 :搬遷不是簡單的位移,也不 是單純的復制,而是站到世界化工 行業發展的制高點,實現了脫胎換 骨的蛻變。 綠色發展 打造“美麗化工” “一個優秀的企業要給客戶提供 優質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企業 還要竭盡全力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安 全、和諧、美好。
”海灣集團董事長 李明表示,海灣集團要做百年企業, 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必須堅定 不移地走綠色、低碳、環保的發展之 路,打造“美麗化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 3R 原則是檢驗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 重要標志,更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 首要前提。在海灣集團,達標排放不 是目的,廢物資源化才是最終追求。 海灣集團在搬遷設計中便注入 “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的綠色發 展、清潔生產理念,通過實施一系列 技術改造項目,將原材料及廢棄物“吃 干榨盡”,富余能量全部轉換再利用, 有效解決了廢水、廢渣的排放問題, 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
海灣化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介 紹說 :“海灣化學‘綠色化工園區’ 建設注重過程的安全、環保和節能控 制,資源可再生及循環利用得到充分 體現。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廢水、廢 氣、廢渣處理和循環利用設備,最大 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 廢”排放,全部實現清潔生產 ;將生 產過程產生的廢熱并入管網充分利 用,以及應用循環水氣化低溫乙烯工 藝,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節約用熱量 20 多萬噸,降低生產成本 2500 多 萬元,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節約 資金逾 720 萬元。”
同樣,新河產業園區的海灣精 細化工、青島堿業等企業以“綠色發 展”為主導,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 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同行業的樣板。 “我們采用的都是國內外最先進 的環保設施。”海灣精細化工總經理 陳安源說 :“海灣精細化工引進國際 先進的環保設備及技術,對‘三廢’ 進行資源綜合利用,各項環保設施總 投資達 8 億元。”膜裝置與 MVR 裝置 的優化組合,使得海灣精細化工形成 了一條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污水通 過膜裝置處理后產生的淡水用于裝置 回用,污水則進入 MVR 裝置蒸發再 回用。
2018 年 1 月 1 日,面對環境保 護稅的正式開征,海灣精細化工顯得 從容不迫。 早在 2016 年底,環境保護稅法 尚在醞釀階段,海灣精細化工就已開始細化“零排放”的具體措施。環境 保護稅法實施后,單純處理 1 噸固廢 要比原來增加 1000 多元成本,海灣 精細化工通過對固廢進行再處理并循 環利用,不僅不用增加固廢處理成本, 還給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以海灣精細化工年產 1 萬噸吡 唑酮項目為例,通過對含氮廢水進行 蒸餾,再利用蒸餾出的氨水對熱電廠 的煙氣進行脫硫,產生亞硫酸銨和亞 硫酸氫銨混合液,再將該混合液作為 還原液用來生產吡唑酮,可謂一舉三 得 :一是解決了亞硫酸銨和亞硫酸氫 銨的處置問題,節約了大量處置費用; 二是降低了還原液購買成本,每噸可 節約 1000 多元 ;三是解決了吡唑酮 生產廢水處置難題。
該項目每年可節 約原料成本及處置費用 5000 多萬元, 相當于一個中小企業的年產值。 因為在環保方面的突出表現, 海灣精細化工“2000 噸 / 日高鹽、高 COD 膜處理及中水回用系統”被工 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工業轉型升級 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節水示范)”,獲 得 240 萬元專項獎勵。 青島堿業硫酸鉀聯產氯化鈣小 蘇打項目可謂循環經濟的又一經典案例。
生產硫酸鉀的同時副產鹽酸,鹽 酸可用于生產氯化鈣,氯化鈣生產過 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恰好是生產小蘇打 的原料……整個生產鏈條成了典型的 循環經濟項目,真正實現了綠色、循 環的“零排放”,填補了行業空白。 該項目獲批了國家發明專利,并被工 業和信息化部列入“清潔生產應用示 范項目”,獲得 850 萬元專項獎勵。
2017 年,海灣化學獲評全國石 化行業“綠色工廠”,全國氯堿企業 僅有 2 家獲此殊榮 ;2019 年,海灣 精細化工也獲評全國石化行業“綠色 工廠”,成為染料業的標桿企業。 創新驅動 劍指產業高端 近年來,海灣集團通過整合創 新資源、集聚創新要素、完善創新體 系、引進創新人才,持續打造企業的 創新驅動力。可以說,創新驅動已上 升為海灣集團的第一發展戰略。
在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 基礎上,海灣集團以旗下各企業技術 分中心為抓手,傾力打造兩個園區的 中試基地。同時,加快國家級重點實 驗室、科技產業研究院、研究中心等 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2019 年 8 月,海灣科技產業研 究院正式成立,通過吸收借鑒國內外 一流化工研發機構的先進經驗,形成 了聚苯乙烯新材料研發中心、先進硅材料研發中心、改性新材料研發中心、 精細化工研發中心和博士后創新基地 的“四中心一基地”科研布局,搭建起科技創新的基礎框架,強化了平臺支撐作用。
海灣集團相繼引進化工類博士后 2 名、博士 4 名、碩士 10 名,獲 批設立“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 地”。有了高端人才支撐,海灣集團 針對石化深加工、高端新材料和精細 化學品等領域,組織開展環氧氯丙烷、 ABS、環氧樹脂和聚苯乙烯等項目的 專項調研和市場分析,為進一步圍繞 產業鏈延伸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整合與共享企業、科研院所、 高校的創新資源,推動產品技術基礎 研究和應用研究,海灣集團先后與中 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 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同濟大學、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等合作,打造開放型、高層次、多 元化研發平臺。 在引進中消化、在消化中吸收、在吸收中創新,海灣集團已經探索出 一條內涵式創新發展的道路。
新河產業園區堪稱海灣集團“自 主創新”的示范園。硫酸鉀聯產氯化 鈣小蘇打循環經濟項目被工業和信息 化部列入“清潔生產應用示范項目”, 并入選“2018 年山東省循環經濟十 大創新科技成果”;“一種苯胺黑循環 生產工藝”項目獲得青島市科學技術 三等獎 ;“綜合處理高氨氮廢水制取 硫酸銨”項目獲評“2018 年石油和 化工行業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重點支 撐技術”;“雙桃”牌苯胺黑染料被評 定為“青島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產品(技術)”,等等。
面對客戶對聚氯乙烯產品純度 的高要求,海灣集團通過與國際一 流企業對標,借鑒同行業先進經驗, 采用相關專利技術,積極調整配方、 改進工藝,聚氯乙烯產品的純度由 99.98% 提高到 99.99%,趕超國際知 名同行企業,一舉打開了高端市場。 據海灣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 師張英民介紹,搬遷以來,海灣集團 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實施關鍵性 技改項目上百項、調整性技改項目近 500 項 ;申請并獲得授權專利 121 項, 其中發明專利 44 項、實用型專利 76 項、外觀專利 1 項 ;參與制定了 59 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其中國家標準 30 項、行業標準 29 項;先后獲得“中 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獎”“中國化工 施工企業優質工程獎”等國家級科技 獎 16 項及省市級科技獎 18 項。
2019 年,海灣集團共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 及青島市等各類政府獎勵資金 6100 萬元。數據賦能 建設“智慧企業” 隨 著 數 據 成 為 關 鍵 生 產 要 素, “智慧企業”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 標配。 作為老牌國有企業,海灣集團 始終秉持“傳統企業不傳統發展”的 原則,緊跟時代潮流,大力推動工業 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旗下多個企業 搬遷前就曾獲評青島市“兩化融合” 示范單位。 搬遷伊始,海灣集團就秉持“四 化”理念,確立了統一規劃、分步實 施的信息化建設架構。
通過設置中央 控 制 室, 采 用 DCS 系 統、SIS 系 統、 視頻監控系統、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系 統、消防報警系統以及 PIMS 生產管 理信息系統等,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 采集、監控和集中存儲,提升生產過 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通過引進 LIMS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搭建快速、高效的質量檢測數據共享平臺 ;通過建設智能化立體倉庫、自動化包裝線以 及開發智能巡檢系統等,優化生產管理流程,實現高效的集約化管理。
2017 年起,海灣集團以開發部 署 SAP ERP 系統為龍頭,自上而下 搭建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管控體系,實 現了 ERP 系統與 DCS 系統、SIS 系統、 LIMS 化驗數據系統、OA 辦公系統、 智能巡檢系統、實時數據庫系統等系 統的互聯互通,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 內部各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問題 ; 通過對生產經營數據進行收集、記錄、 分析、篩選、挖掘,實現企業內部數 據的實時共享,成為各級管理層高效 決策的“智慧大腦”。
數據的實時共享,實現了企業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控制流的高度統一 :生產活動可以直接產生財務 數據,而資金流又可以監控物流,為 企業決策層隨時掌握企業運營質量、 科學指導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科學精 準的依據。 “隨著 SAP 系統的深度應用,今 后我們將會站在客戶的立場、以客戶 的視角看待生產經營,在最大限度地 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按照增值的 要求進行業務流程重組,杜絕供需鏈 每一個環節的浪費和無效勞動,向數據要效益。
”新河產業園區一名企業 負責人介紹說。 著眼于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慧企業”建設,海灣集團下一步將不 斷完善生產控制系統,強化基于實時 數據庫的大數據技術開發應用,對生產裝置進行數據建模,科學指導決策, 優化生產流程 ;通過實施智能化立體 倉庫項目和建設智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并與 ERP 系統集成,實現進銷 存高效協同 ;通過完善以 ERP 為核心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拓展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及 決策支持系統等。
園區生產論文范例: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工業園區用能控制策略研究
通過建立園區生產、 安全、運營綜合管理平臺,實施園區 環境、設備、工藝、安全、人員行為 及業務操作等信息智能分析,實現可 視化的主動管控。 互聯網開放、共享和協同的特 征正在帶來制造業的深刻變革。隨著 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 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依 托數據賦能,海灣集團將加快推進“智 慧企業”建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上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