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3月08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背景下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的發展對策》論文發表期刊:《對外經貿實務》;發表周期:2021年02期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背景下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的發展對策》論文作者信息:李燕(1979—),女,北部灣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部灣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海洋經濟研究。陳金源(1997—),男,北部灣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研究生。
摘要: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僅是促進內陸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栽體,有利于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是引領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北部灣城市群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城市群區域,是我國面向東南亞國家開放合作戰略布局的
“領頭羊”。近年來北部灣城市群高速發展,但對外開放仍然存在外貿依存率偏低、利用外資實際效益較差、對外金融業務發展緩慢、旅游國際知名度不高等問題。借助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等全力建設之勢,北部灣城市群應充分發揮多重政策優勢助力金融改革、搭建多層次對外開放平臺、優化對外開放營商環境、探索旅游新業態模式等措施,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程度。
關鍵詞:自由貿易試驗區;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
北部灣城市群是我國沿海主要城市群之一,覆蓋范圍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六市、廣東省三市和海南省三市三縣。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與“三南”地區對外開放的戰略門戶,2017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將北部灣城市群建設為國家級城市群,進一步增強粵、桂、瓊三省區)
協作力度,有效促進北部灣城市群成為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開放區域。2018年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9年8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運行,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實施,北部灣城市群積極融入“一自貿港,雙試驗區”建設中,享受77項對外開放政策,被賦予191條試點任務,進一步深化了北部灣城市群在我國西南地區的戰略地位。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如何借助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全力建設之勢,發揮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引領作用是北部灣社會經濟發展、西南地區戰略崛起的重要現實問題。
一、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發展現狀
(一)進出口規模穩定增長,東盟成為第一貿易伙伴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推動下,北部灣城市群進出口規模呈穩定增長的態勢。從貿易規模上看,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進出口總額5094.4億元,同比增長14.1%,占全國進出口總額
1.6%,其中,出口總額2614.75億元,同比增長22.3%;進口g額2479.68億元,同比增長6.5%。出口增長率顯著高于進口增長率,貿易順差促進城市群對外開放型經濟發展。從貿易方式上看,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19523億元,同比增長21.1%,占進出口總額38.3%;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1015.6億元,同比下降11.6%。北部灣城市群合理利用崇左、防城港沿邊開放優勢,優化整合邊境要素資源,促進邊境貿易快速發展。2019年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42.7億元,占進出口總額24.3%,—般貿易與邊境貿易成為推動北部灣城市群貿易規模穩定增長的主要方式。從貿易伙伴上看,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對東盟進出口總額2631.9億元,同比增長12.8%,占北部灣城市群進出口總額51.6%。東盟已連續三年成為北部灣城市群的第一貿易伙伴,標志北部灣城市群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作用初步顯現,國際競爭優勢初步形成。
(二)外商投資主體日益增多,外資利用效率穩步提升
隨著自貿試驗區利好政策落地,越來越多的外商選擇北部灣城市群作為投資對象,引進外資成為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城市群各市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含港澳臺)764家,同比上升6.2%。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北部灣城市群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97家,同比增長10.1%。北部灣城市群外商投資主體逐漸由中國港澳臺地區擴大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商投資主體的增多直接帶動了外資利用效率的提升。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新簽利用外資合同項目895個,同比增長22.6%,新簽項目主要集中于制造業與服務業,協議總投資金額4145.6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總額124.23億元,同比增長6.3%北部灣城市群是典型的欠發達、后發展地區,大量引進外資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應,有利于北部灣城市群增加固定資本存量,刺激其他相關行業形成乘數效應,從而進一步提升外資利用效率。
(三積極建設面向“一帶一路”
國家金融開放門戶,擴大對外金融開放程度
北部灣城市群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銜接點,金融開放門戶的建設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2017年1月,國務院批復《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北部灣城市群金融市場建設要立足北部灣,輻射“一帶一路”。
2018年12月,國務院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北部消經濟區協同北部灣城市群積極融入建設面向
“一帶一路"國家金融開放門戶戰略中,北部灣城市群各市政府出臺有關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的政策文件32項,實施方案78項,涵蓋金融創新、金融科技、跨境保險等九個方面。北部灣城市群積極探究在東南亞地區開拓離岸人民幣市場,在跨境產業園區推進限定金額的資本賬戶自由兌換方案、健全多樣化跨境金融配套體系,給予"兩國雙園”與保稅區信用貸款支持,積極建設形成以南寧五象新區為核心的金融開放城、以海口為中心的中國自由貿易港特色金融小鎮與金融產業示范區。伴隨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試點與金融項目的落地,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金融必將更加開放,為建設高水平“金融版本”自貿試驗區打下堅實基礎。
(四)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國際旅游開放發展態勢良好北部灣城市群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壯族“三月三”、京族風情、瓊州文化等傳統民俗文化得到有效傳承與保護,形成了一大批獨具北部灣城市群特色的濱海、沿邊旅游景點。
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4A及4A級以上國家旅游景區8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個。北海市、湛江市濱海旅游特色顯著,北海銀灘是“天下第一灘",雷州半島西海岸被譽為
“中國馬爾代夫":崇左市依托中越邊境的地緣優勢,積極發展邊境旅游:海口市海島風情濃郁,擁有海上“紅樹林”“火山口”等罕見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北部灣城市群國際旅游開放發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與人文條件,有利于促進旅游開放度的進一步提升。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接待入境旅游總人數278.55萬人,同比增長9.1%,崇左、南寧、海口三市是境外游客的首選旅游目的地。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國際旅游外匯收入81.63億元,同比增長21.8%,北部灣城市群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地緣優勢與“自貿試驗區"建設機遇,深化國際旅游上下游相關產業合作,提升旅游資源的對外開放程度,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發展。
二、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外貿依存率低,各城市外貿開放程度差異大近年來北部灣城市群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總量不斷提升,但相對于粵港澳、長三角等發達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貿易總量小、整體外貿依存率低、各城市外貿開放程度不均衡。2009-2019年間北部灣城市群外貿依存率呈現平穩上升趨勢,但平均外貿依存率僅為21.1%,而同期我國平均外貿依存率達到39.9%,比全國平均外貿依存率低了18.8個百分點。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外貿依存率達到25.15%,逐步逼近全國水平31.83%。比較而言,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進出口總額達151850億元,外貿依存率139.9%,遠高于北部灣城市群。可見,貿易對北部灣城市群經濟發展的拉動力度有限,以商品貿易、服務貿易促開放助發展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外,各城市之間外貿開放程度差異較大。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中對外貿易依存率高于100%的城市有:崇左市、防城港市:對外貿易依存率低于5的城市有:茂名市、東方市、玉林市、儲州市。北部灣城市群外貿依存率呈現“倒三角型",外貿依存率高低差異顯著,各個城市之間外貿開放水平不均衡,容易導致外貿依存結構失衡,不利于北部灣城市群貿易一體化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營商環境有待優化,利用外資實際效益偏低
2009-2019年間北部灣城市群外資依存度呈波動下降趨勢,2019年外資依存度僅0.58%,比我國同期外資依存度低了0.38個百分點。可見,北部灣城市群吸引外資的水平較弱,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果不明顯,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另外,北部灣城市群利用外資實際效益偏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外資來源渠道過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臺灣與東南亞地區。2019年北部灣城市外資有69.2%來源中國香港,外資來源單一,易受外資來源地經濟政治局勢影響,若大量資本外撤,易造成經濟動蕩,不利于對外開放的可持續發展。其二,外資投入產業分布不均衡。北部灣城市群外資主要集中于附加值低且科技含量少的制造業與能源供應業,較少涉及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等高附加值產業。其三,國內其他城市群利用外資競爭激烈。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出臺了各種利用外資的優惠政策,結合其國家戰略與資源稟賦優勢,加快了以加工貿易類產品為主的傳統產業向西北部地區的轉移步伐,間接削弱了北部灣利用外資的實際效益。
(三)對外金融業務規模較小,企業國際合作融資方式單一對外金融業發展滯后限制了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度的提升。從金融體量的角度看,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金融業增加值是987.5億元,僅占城市群GDP比重的4.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和貸款余額為30742.85億元與30111.5億元,僅占我國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與貸款余額的1.93%與2.11%。從企業融資方式的角度看,北部灣城市群企業以債務性融資為主,主要借助銀行貸款、企業債券、應付票據等間接方式進行融資,而股票、信托、融資租賃等方式使用率較低,帶有投資性的私募或天使投資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北部灣城市群銀行信貸在社會融資規模中占比64.7%,仍是社會融資主要渠道。北部灣城市群金融資本市場發展滯后,對外金融業務規模較小嚴重阻滯了對外開放的進程,單一的融資方式不利于企業資金的籌集與融通,進一步將會制約北部灣城市群企業的生產制造、對外貿易、對外投資等國際經濟合作活動,亟須構建適應“一個自貿港,兩個試驗區”的對外金融體系與機制。
(四)旅游國際知名度不高,入境旅游總量偏少
北部灣城市群旅游國際知名度不高,旅游配套基礎設施與服務水平不完善,入境旅游總量偏少,對外開放程度仍有待提升。一方面,國際旅游客源量較小。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游客總數量達52451.48萬人,境內游客數量占游客總量的99.47%,境外游客數量僅占游客總量的0.53%;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僅占旅游總收入的1.32%。另一方面,國際旅游服務接待水平落后。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旅行社1012家,占全國旅行社總量的2.5%,旅行社數量較多,但能提供境外旅游落地對接服務的旅行社數量較少,難以承接大批量境外旅游團。境外游客住宿習慣以高品質的酒店為主,2019年北部灣城市群星級酒店數量268家,達到4星級的數量僅有60家,5星級僅有16家,且都集中于南寧市與海口市,國際化高檔次酒店較少。另外,旅游標識語言單一、境外游客旅游“綠色通道"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務欠缺、針對境外游客的專業導游稀缺也是北部灣城市群國際旅游總量偏少、旅游開放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三、北部灣城市群對外開放發展對策
(一)充分發揮多重政策優勢,助力對外金融開放發展北部灣城市群在享有自貿試驗區與金融開放門戶等多重國家政策優勢同時,應不斷尋求二者的有機結合點,利用政策優勢提升金融開放程度。第一,積極引入國內外大型金融企業,助推對外金融業發展壯大。重點引導跨境金融業務實力較強的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證券投資、保險等行業公司入駐,逐步完善北部灣城市群與“一自貿港,雙試驗區”適應的金融機構體系。第二,重點推進沿邊金融與離岸金融對外開放。在“東興模式”基礎上,積極建設更高層次的防城港市邊境金融改革試點區域與海口市離岸金融中心,鼓勵更多金融機構“走出去”拓展境外金融業務,如離岸銀行、境外股權投資公司等,同時注意跨境融資風險預警與保障體系建設。第三,北部灣城市群各市政府積極推進企業與自貿試驗區政策性金融部門合作,探索更多惠及金融開放的發展基金、跨境風投項目、絲路籌資等融資渠道,拓展企業對外融資方式。(二)以自貿試驗區為載體,搭建多層次對外開放平臺北部灣城市群以自貿試驗區為載體,從多層次多領域的角度搭建更多開放型的平臺,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第一,深化試驗區開放平臺建設。以“一自貿港、雙試驗區”為基礎載體,推動城市群綠色化工、生態農業、海洋開發、智能科技等重點領域開放窗口建設,廣西自貿試驗區主力打造向海經濟與沿邊開放兩大平臺,海南自貿港著力打造國際消費旅游中心與國際港口樞紐中心。第二,推進開放型產業園區建設。立足于中泰(崇左科技園、中馬(欽州)
產業園等跨境合作的產業園區,以此為契機增加北部灣城市群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往來的渠道,共建高端產業聚集、科教和資本富集的區域典范,帶動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發展。第三,完善跨境電商虛擬開放平臺建設。北部灣城市群應統一研究出臺跨境電子商務規劃意見,整合各市跨境電商虛擬平臺資源,建立統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網絡電商平臺,培育境內外電商示范性企業,培養中高級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
(三)優化對外開放營商環境,培育國際投資競爭新優勢北部灣城市群積極融入海南自貿港與廣西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建設中,以制度創新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培育投資開放競爭新優勢,促進利用外資實際效益提升。第一,創新推行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北部灣城市群各市政府聯合建立一體化政務服務系統,實行“極簡審批”制度,單一窗口實現從投資服務、i立公司、銀行外匯、項目落地到企業服務、員工生活等投資全鏈條,提供一站式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第二,探索跨境投資負面清單制度。貫徹落實2020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在試驗區開展擴大投資開放壓力測試,適時適度放寬科技金融、現代化農業、先進制造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市場準入限制,主動承接綠色化工、海洋開發等高新項目與產業,擴充外資來源渠道與分布產業。第三,制定向海開放招商引資政策。推動北部灣城市群各類行業主體融入“陸海新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產能富余的機電制造業與石油天然氣供應業參與海外海洋工程建設,投資成立境外瀕海基地、國際海洋研究中心,建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投資促進機制,培育國際投資競爭新優勢。(四)探索自貿試驗區旅游新業態模式,提升國際旅游品牌知名度通過自貿試驗區經貿合作先行,大力推進北部灣城市群濱海、沿邊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為旅游對外開放尋求瓶頸突破點。第一,建設邊境旅游試驗區。立足北部灣城市群在新通道的重要樞紐定位,深耕崇左片區與欽州港片區“兩大實驗田”,建好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和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攜手湛江、陽江、茂名三市倡導發起“邊境旅游聯盟",爭取成立世界上首個以東南亞邊境旅游為主題的國際旅游組織。第二,打造自貿試驗區國際旅游品牌。探索"跨境旅游
+試驗區""跨境旅游+經濟走廊先行先試模式品牌,積極舉辦各類國際性活動,如絲綢之路旅游產品博覽會、中國-東盟跨境旅游國際合作論壇,打響"自貿試驗區旅游目的地”地理標識。第三,推進旅游開放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出資興建更多高品質的特色民宿與酒店,以指標考核要求境內旅行社加強與境外旅行社合作,并且制定51國游客168小時入境免簽、東南亞國家旅行團14天入境免簽等便利商旅政策,為跨境游客開辟"綠色通道",提升跨境旅游開放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軍,段喆,間東升.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能否顯著提升城市對外開放度[J]經濟問題探索,2020(7):72-80.
[2]陳萍.自貿試驗區引領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審視與提升路徑[J].區城經濟評論,2020(5):105-113.
[3]陳巖.“新時代"遼寧省對外開放的發展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9(2):89-92.
[4]陳德銘.關于新形勢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幾點思考[J].國際貿易問題,2018(12):14.
[5]孟廣文,楊開忠,朱福林,等.中國海南:從經濟特區到綜合復合型自由貿易港的嬗變[J.地理研究,2018,37(12):2363-2382.
[6]張自然,張平,劉霞輝,等.宏觀經濟藍皮書一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9-202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