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編輯部地址剖析農民工的收人分配

時間:2015年01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關鍵詞: 編輯部地址 ,農民工,收入分配,勞動價值論,會平分配觀 摘要:農民工收入水平低下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熱.x,很多學者也都對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可能導致的后果進行了分析,但當前對農民工收入分配現狀所作的論斷仍需要我們進一步斟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關鍵詞:編輯部地址,農民工,收入分配,勞動價值論,會平分配觀

  摘要:農民工收入水平低下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熱.x,很多學者也都對該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可能導致的后果進行了分析,但當前對農民工收入分配現狀所作的論斷仍需要我們進一步斟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及公平分配觀等經典理論對該問題的研究具有深刻意義,在此基礎之上,對其可進行更加理性的審視,從而得出更為切實合理的意見建議。

  2010年3月5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十一屆三次會議上,農民工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與會代表的議案不僅提及農民工的收人,而且涉及到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農民工的社會權益保障、農民工的生存狀況等焦點。溫家寶總理說,“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有尊嚴、幸福感的生活必定是建立在堅實的物質基礎之上的。根據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的調查,中國農民收人中約有一半來自農業,另外一半來自外出務工經商,同時有務農和務工收人,農戶才可獲得溫飽以上的生活。故此,務工農民的收人關系重大,其收人分配狀況也必須予以理性審視。

  一、相關概念界定

  有關農民工的概念有學者提出,戶籍仍在農村,進城務工和在當地或異地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者。另有部分學者認為,長期生活在城鎮,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勞動并獲得收人,但戶口在農村、戶籍身份是農民的勞動者。兩種定義,后者將長期務工的農民才定義為農民工,前者則較為寬泛。而本文論及的農民工則是廣義的務工農民,不區分長短期及工作地點。

  二、當前農民工收入分配現狀

  (一)收入水平低下

  據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2009年度全國農民工總數為2. 3億人,月平均收人為1417元。而2009年第一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7399元,這個數字還是在做了各項扣除之后的計算所得。此外,農民工每天的勞動時間大多超過8小時,均在IO小時以上,相當多的農民工基本上沒有節假日,每個月的勞動時間至少在250個小時。如果用工資率來測算,就更低。

  (二)收入增長緩慢

  農民工的收人近十年來沒有太大變化,雖然數字從之前的五六百元增長到如今的千元以上,但考慮進物價等因素后,其收人在某些年還呈現出負增長。2001年到2005年,城鎮職工年均工資從10870元增加到18405元,增長了69. 3%,以平均每年14. 1%的增長率在快速上升。同期,農民工的平均工資則從5502元增加到6577元,僅增長了19. 5%,年平均增長率僅為6. 3% .a 2009年農民工月平均收人雖達到1417元,但相對于城鎮職工收人增長速度依然非常緩慢。

  (三)收入無保障

  首先,我國是一個勞動力充足的國家,2009年全國農民工的總量達2. 3億。除此之外,每年還有大量的城鎮失業人員、大學畢業生在不斷充斥勞動力市場。而目前我國市場的有效需求并不足,所提供給勞動者的崗位還十分緊缺,大量的潛在替代物“威脅”著農民工。雇主壓低勞動力價格,農民工為了獲得工作機會也會被迫接受。這就造成了農民工在就業過程中討價權的缺失。其次,據《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農民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無勞動合同,法律就無法對其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特別是當遇到工傷事故等糾紛時,農民工的利益受損則不可避免。

  三、農民工收入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資本因素

  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包括正規教育、在職培訓、健康以及個人和家庭根據工作機會變化而發生的遷移。對于農民工而言,教育與培訓、健康程度是其人力資本最大凝結。當前全國農民工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下的占23.5 % ,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9. 1 % 2009年這一情況有所改善,其文化程度在不斷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低年齡組高學歷比例要明顯高于高年齡組。但是,仍然有51. 1%的外出農民工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訓。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指出,人類的抽象勞動才是形成價值財富的唯一源泉。人的勞動有體力和腦力之分,現代社會腦力勞動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作用也越大越大,“知識創造財富”早已不是一句口號,農民工自身素質的低下嚴重影響其人力資本的發揮,這也必然導致其收人水平的低下。

  (二)社會意識導向

  改革開放的洪流引進了資本主義先進的科學技術,帶來了先進的生活方式,也加速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腐朽與糟粕。“拜金主義”曾被我們當做攻擊資本主義制度的尖銳武器,但今日社會主義的中國也無不充斥著這一氣息。人的價值觀判斷逐漸單一化,那就是“錢”。企業主為了既得利益可以隨意克扣工人工資、延長工人工作時間、壓低勞動力的價格,甚至犧牲勞動者的健康。整個社會的意識導向給了資本所有者剝削勞動人民的契機,特別是對低收人者群體的壓榨更為嚴重。

  (三)二元體制結構

  政策與制度對具有城市戶口的人與具有農村戶口的人仍然持有雙重標準,雖然近些年來戶籍制度逐漸放寬,但長期以來的影響仍未消除。身份歧視導致農民工在收人分配等方面仍然不能獲得與市民同等的權利。具體表現在:“同工不同酬”。即在同一地方工作,承擔同樣的工作量,給農民工的報酬遠低于城市勞動力的;“區別對待的就業政策”。不少政府或用人單位為了解決城市勞動力就業問題,優先錄用具有城市戶籍的勞動者或明確不招農民工,這就決定了一些收人較高的行業與農民工無緣;“二元的社會保障政策”。失業、醫療、養老、生育保險等隱形福利農民工基本都與不能受益。農民工自身素質的低下在主觀上阻礙了農民的“融城”,而體制結構等制度層面的因素則在客觀上為城市化進程設置了障礙。

  四、農民工收入分配現狀的合理性與非合理性探析

  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從土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扮演了“腳手架”的角色。臟、苦、累是他們工作的典型特征。相對于城市中的白領、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工等等,他們的生活是困苦的,收人是微薄的,更是沒有保障的,其弱勢群體地位更是公認的。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人類的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唯一源泉。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價值與財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將其簡單等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財富創造的途徑越來越多,但價值的創造仍然只是一個,即人的“勞動”。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二者都創造價值,但其途徑與所創造的價值量卻不同。伴隨著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腦力勞動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作用也越發凸顯。其次,價值的實現是在分配領域最終完成的。馬克思的“公平分配觀”思想提出,公平是相對意義上的公平,分配公平不等于分配平等,按勞分配依然要承認勞動者不同等的個人天賦。

  當前農民工的生存狀況值得我們關注,遭遇也值得我們同情。但在同情的背后,我們不能不深人思考,給予其理性審視。轉型期的中國,市場經濟越深人發展,人力資本就越重要。當今社會,隨著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完善,一個人的就業和收人與自身素質包括(年齡、教育、工作經驗等)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農民工自身人力資本相對較低,已明顯對其起著制約作用。現代社會單純的體力勞動所能創造的價值量和分享的社會成果必然低下,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故此,從人力資本層面來衡量農民工的收人現狀,其水平的低下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另外,在前文中我們分析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時,還提到了很為重要的兩個客觀因素,即社會意識導向與二元體制結構。毋庸置疑,在相當大程度上,這兩個客觀原因進一步加劇了農民工收人水平的低下。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階級感情不能喪失;此外,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我們也不能容忍資本所有者對勞動人民更為嚴重的剝削與壓榨;再進一步講,社會主義國家的體制結構更不能用來壓迫廣大勞動人民,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在從正反兩方面對其進行深人分析之后,我們很容易知曉,當前農民工收人分配的現狀即具有合理性之處,又具有非合理性的地方。

  五、改變農民工收入分配現狀的路徑選擇

  前面我們對農民工收人分配現狀的合理性做了探析,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知道,提高其人力資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其次還要化解各種客觀矛盾。

  提高人力資本就必須抓教育與培訓。首先,要切實加強農村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國家投人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龐大,但效果卻不明顯。一個重要的現實即中國的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優秀的教師、先進的教學設施大多集中于城市,從而使得農村學校的軟實力大打折扣。要讓廣大農村人口接受好的教育,就必須做到教育公平。

  其次是培訓。目前,針對農民工的培訓主要是由當地政府與企業共同完成的。據調查,政府組織的培訓大多只是簡單的技術傳授,很難真正提高其技能。企業組織的培訓也只是上崗前的簡短訓練,效果也非常欠佳。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政府、企業與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政府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更新信息,將職業教育與農民工的培訓緊密結合;企業應將技能水平與績效工資直接掛鉤,逼迫農民工自我充電;社會組織要給予農民工更多的學習機會,為提供其多渠道的服務。

  再次,我們必須樹立一種競爭觀念,努力消除“拜金主義”的影響。公平的競爭是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樹立競爭意識,農民工就會努力提升其人力資本。城鄉二元結構是一個現實矛盾,雖然國家在不斷對戶籍制度進行改革,但長期以來的身份歧視對農民工的消極影響并未根除。對此,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加大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市民社會”的建設步伐,只有當農村城市化了這一問題才可根除。

  最后,我們還要清晰的認識到,社會意識導向的扭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在此過程之中,國家政府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可喪失,政策、法律必須對農民工的收人分配予以保護。一方面,國家必須規范勞動力市場,保證勞動合同的簽署,確保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實行;另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如有違法行為應及時予以嚴厲懲處,同時加大對農民工壓榨行為的打擊力度;最后,社會還應給予農民工朋友更多的關愛,逐漸消除對他們的歧視,農民工自身也要加緊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的手段來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只有在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農民工群體的收人分配才可得到有效保障,弱勢群體地位才可最終得到改變。

  注釋:

  ①數據來源:根據2001 - 200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村年鑒》、《中國經濟年鑒》、《農村政策法規調查與研究2005》以及國家統計局農調隊歷年數據,進行計算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