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2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 青年就業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問題。從個體來看,青年就業是青年實現職業理想的唯一選擇;從社會來看,青年就業是 青年享受社會福祉、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擬通過對中國青年就業的九個主要相關因素進行分析,試圖找尋 解決中國青年就業問題的切入口和著力點。
[關鍵詞] 論文發表多少錢,青年研究,就業問題,相關因素
安居樂業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樂業的前提就是就業,充分就業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經濟學家認為,失業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論是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還是市場機制的失靈都將導致失業。青年就業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問題。從個體來看,青年就業是青年實現職業理想的唯一選擇;從社會來看,青年就業是青年享受社會福祉、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青年本應當是就業的強勢群體,是勞動力市場選擇的主要目標人群。但現實是青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據世界勞工組織統計,以2003年為例,全世界青年失業率達到14.4%,占失業人口的比重為47%。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在我國下崗和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人員占的比例為30%。青年與其它人群相比,他們不是社會的包袱,而是社會的財富,高的青年失業率正在浪費人類有史以來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年青人的才華和精力。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顯示:“只要失業的青年當中有一半人能夠就業,他們的創造會相當于去年全球生產總值的4%。”全世界許多青少年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試圖為人類找到一條解決青年就業的路子。
本文擬通過對中國青年就業的九個主要相關因素進行分析,試圖找尋解決中國青年就業問題的切入口和著力點。
相關因素一: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傳統微觀經濟學認為,失業的原因是過多的勞動力角逐過少的工作崗位。但這一說法無法解釋為什么會出現“有人無事干”與“有事無人干”并存的情況,即失業與空位并存的問題。因而,現代的經濟學家開始轉向采用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來研究失業問題。國民經濟是宏觀經濟研究的重要范疇,也是就業研究的重要對象。
經濟增長是就業增長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過發展經濟來擴大就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美國戰后最富有創造性的經濟政策制定者之一的經濟學家阿瑟·奧肯,發現了經濟產出與失業之間的關系,即現在廣為人知的“奧肯法則”。奧肯法則指出:“GDP相對潛在GDP每下降2%,失業率就上升1個百分點5;同樣地,GDP相對潛在GDP每上升2%,失業率就會下降1個百分點。”這也就是說,如果實際的總產出低于潛在的總產出,經濟的增長就會促進就業水平的提高。這就十分清楚地指出了經濟增長率與失業率之間的逆向關系,即經濟增長率越高,失業率就越低。雖然奧肯法則也不能完全解釋為什么有些國家會出現經濟高增長與高失業率并存的現象,但奧肯法則揭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與失業之間的一般規律,對于我們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失業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有專家指出,只要國民經濟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我國就能夠基本保持就業形勢的平穩。
相關因素二:工業的資本有機構成。建設世界制造業基地是我國當前一項重要經濟發展政策。工業化的趨勢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先進技術和設備。這必然會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造成就業彈性在技術進步作用下急劇下降。可以說隨著工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工業的就業彈性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是不可逆轉的。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健全,企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企業紛紛釋放出多余的勞動力,造成大量的社會失業,也就是經濟學家所經常提及的“非公開失業”的公開。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較大,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拉動就業增長0.32個百分點。但自進入21世紀以來逐步縮小,我國目前總體就業彈性為0.1,即GDP增長一個百分點,只能帶動0.1個百分點的就業增長。而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彈性大約是0.3至0.4。
對此,有專家建議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甚至有些專家還出來表態,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不就是低技術含量產業,比如,軟件生產是標準的勞動密集型,但同時也是知識密集型。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提高第二產業的技術含量的趨勢不會也不可能逆轉。為解決就業,我國可以優發發展具有民族特色、一定工藝含量的手工業,實現經濟效益特別是出口效益與就業效益的相統一。
相關因素三:三次產業比例。國民經濟三次產業構成決定就業的產業分布。三次產業之間的就業彈性不盡相同,加快發展就業彈性強的產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手段。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三大產業的就業彈性表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第一產業的就業彈性在改革開放前極高,達到0.93,比國民經濟就業彈性0.44高出一倍多。1991-2000年農業就業彈性轉為負數,為-0.203,這一數字符合我國工業化趨勢,但依然過高,表明我國農業集約經營時代遠未真正到來。而第二產業的就業彈性正如前分析,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改革開放前的26年,第二產業就業彈性高達0.544,而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一直較高,并基本保持穩定,1979-1990年為0.674,1991-2000年為0.618,這與第三產業的行業組成有關,其中商貿餐飲、批發零售等傳統行業技術含量低,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其它如通訊信息等因技術進步成長起來的新興行業,正方興未艾,對勞動力都有較大需求,因此第三產業應是補償技術進步減緩就業增長的主導產業,也是提高綜合就業彈性、解決就業問題的最主要出路。
目前,我國服務業以35%左右的增加值吸納將近70%的就業人口,在國家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方針指導下,服務業和第三產業投資將有較快增長,總體規模、產值份額進一步擴大,有利帶動就業增長。第三產業各行業發展的一個共同要素就是人口聚集,然而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少,規模擴張缺乏動力,勞動力需求也就有限。如果能適當松動戶籍制度,第三產業還有提高綜合就業彈性、吸納勞動力的極大空間。
相關因素四:就業援助上的忽視。就業政策是涉及一個國家人口、教育、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的政策。由于青年與其它人群相比,具有相對的就業強勢。加之青年大多數家庭負擔不重,生計依靠父母問題不大,而不象成年人,一人失業全家牽心,這就使得政府部門很容易產生對青年就業問題的忽視,或者雖然重視,但在具體政策上,沒有實質性援助。甚至有專家和政府官員還認為,在就業崗位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與其讓成年人失業,莫如讓青年失業,這樣產生的社會震蕩會更小。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么國家一開始重視就業問題,最早實施的就是“4050”工程,出臺優惠政策最多的也是“4050”工程。雖然本文在隨后將論述解決青年就業最佳途徑是引導青年創業,但青年創業也需要相應的扶持政策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既定目標。特別要引起重視的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發展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發展中國家教育的發展,由于知識青年對就業崗位的較高要求和非知識青年對就業崗位的較低要求,“知識失業”問題不可避免。當前,隨著中國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這個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相關因素五:職業發展上的“年齡偏好”。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論資排輩的國家,“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句俗語充分表達了這種文化。這使得年輕人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容易被遺棄,只能占據一些不是很好的崗位或從事一些不是很重要工作,使年輕人很難有職業成就感。這就降低了青年對工作的依賴度和忠誠度,使青年的工作欲望下降。比如,國家在職稱評定方面有嚴格的年限規定,年限有時候超過了能力,年輕的優秀人才要評為工程師、教授要經過嚴格的所謂破格。中國傳統文化還講究苦盡甘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社會的主流文化之一。但青年成長有其內在的規律性,每個年輕人都有其自身的性格、興趣、特長和愛好,如果社會能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用其所長,用其適時,那么,相當多的青年人就會在最佳時機、最適當的崗位,發揮最充分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好的成長,對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相反,如果環境不好,青年人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名曰“磨煉”,實則“折騰”,只能導致青年事業的受損。這種人為設置青年就業障礙的現象目前還沒有被人們所重視,這成為影響青年就業的深層次社會原因。
相關因素六:就業觀念。就業觀念是決定青年就業選擇的內在驅動。整體來看,當前青年的就業觀念日趨理性,擇業觀念與時俱進。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年“有自己的理想,但服從國家分配”,擇業標準依次為:社會地位,社會意義,發揮個人才能和報酬;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青年們開始重視經濟收入,“既要地位高,也要掙得多”;20世紀90年代前期“第一職業求穩定,第二職業求發財”,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現在“要找到最佳結合點”,擇業標準依次為:發展前景,施展才干機會,薪酬福利和工作環境。青年的擇業觀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而不斷演進。當前就業市場的雙向選擇機制拓展了青年就業渠道,增加了就業機會。一個人能否就業,到什么崗位就業,取決于一個人的能力和市場需求。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人一生可能要換幾次甚至十幾次職業。許多青年都改變了過去那些諸如“一條路走到黑”、“一擇定終身”、“屈就不如等待”等觀念,樹立了“自強自立、不等不靠”、“重事業,輕地域;重發展,輕待遇;先就業,后擇業;先生存,后發展”、“能力和崗位匹配”、“待遇與貢獻一致”的新時期擇業觀,就業預期日趨理性。
部分青年的擇業觀與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不相適應。部分青年仍然鐘情于“鐵飯碗”,認為只有國家提供的工作才算正式工作,這種擇業觀念的偏誤極大地限制了青年的就業門路,使其長期不能就業;部分青年對長期工較感興趣,而對臨時工卻不大愿意承擔。這種擇業觀已成為其就業的最大障礙;不少青年不愿從事苦、臟、累、險和個人認為有失體面的工種,“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現象比比皆是;青年的就業觀念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養成。加強青年正確的就業觀念培養,既要加大對青年的教育力度,更需要加強社會就業評價的引導,重塑勞動最光榮的優良傳統,尊重體力勞動的成果,將每一個行業、每一種所有制、每一個工種都納入社會就業評價體系,使行行出狀元成為可能。
相關因素七:就業物質崇拜。當代青年生活在一個更以人為本、適合個性舒展的時代,這很容易造就青年一代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意識。市場經濟本身的不足也會造成青年過份注重物質利益,甚至成為拜金主義者。這反映在青年就業上,表現為青年的“就業物質崇拜”。這種物質崇拜使得青年在擇業時一般要選擇待遇、條件較好的行業、崗位和地區就業,一方面限制了青年的擇業視野和職業選擇空間,另一方面使得西部、基層、艱苦行業缺少人才支持,導致非良性循環。這種物質崇拜還使得青年在職業生活中缺乏奉獻精神,過于將工作付出與收入回報掛鉤。這嚴重偏離了全社會對青年的就業預期值,使得用人單位更愿意選擇中年人,這部分人群在計劃經濟年代養成的奉獻意識成為就業的最大優勢。加強青年奉獻意識的教育,成為提升青年就業能力現實的、緊迫的、重要的選擇。
相關因素八:工作技能及經驗。作為正在逐漸走向成熟的一代,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的欠缺是青年無法改變的現實。勞動力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脫節是青年缺乏工作技能的主要原因。知識經濟主要是靠知識技能,但傳統教育重學歷輕技能,重文憑輕實踐。不少青年人只有普通學歷文憑,缺乏企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技能,結果只能是望崗興嘆。在農村,許多返鄉學子只會ABC,連基本的耕種知識反而不知,影響了青年在農村的就業。近年來,技校招生和就業紅火成為最好的例證,極端的例子還有大學生畢業后又“返工”讀技校。另外應當引起注意的是,招聘企業千篇一律的“工作經驗”條款,遏制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熱情,導致大學生簽約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青年的就業率。
相關因素九:青年創業意識和能力。在市場條件下,就業具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雇傭就業,二是創業就業。創業就業對于雇傭就業來說,具有“倍增效應”,一個人實現成功創業,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而且還可以創造出數倍于自身的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僅僅靠在現有崗位中進行調劑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培養創業型人才,變安置型就業為開發型就業。研究青年創業就是要通過擴大青年就業的份額來促進全社會就業的盤子的做大。當代青年是改革開放以后成長起來的,對市場競爭的適應能力強,沒有思想束縛,具有創業的激情,是最有可能成為創業型人才的群體。
創業意識是決定青年是否投身創業實踐的首要因素。唯物主義認為,意識來源于實踐,又對實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心理學家則認為意識是人的大腦中的能夠決定人的選擇的內心源動力。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9年前開展的一次關于青年就業方面的調查結果,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己創業”,而今年的調查結果排第一位的卻是從事黨政機關干部。這一方面說明近年來國家公務員待遇提高了,對青年的吸引力上升,另一方面也說明,青年的創業沖動有所下降。特別是近年來,社會上比較流行在校大學生創業,但就目前大學生辦公司的實際狀況來看,結果并不令人滿意。據悉,上海大學生開辦的公司有70%倒閉。一項權威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公司或賣或并,一半以上的公司由于資金問題根本無法投產。本科生創業成功率不到1%,研究生的成功率也僅達5%。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年的創業激情。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關鍵在于青年的創業能力還不能完全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