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網絡信息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時間:2019年06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網絡信息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豐富資源,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同時也在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面對網絡信息帶來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從注重內容與形式并重打造精彩思政課堂,主動出擊關注輿情

  【摘要】網絡信息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豐富資源,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同時也在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面對網絡信息帶來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從注重內容與形式并重打造精彩思政課堂,主動出擊關注輿情動態并及時疏導,以及強化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和法律意識三個方面進行應對。

  【關鍵詞】網絡信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高等教育

  1引言

  網絡信息一詞伴隨網絡應運而生,正如網絡本身,網絡信息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也是具有兩面性的。網絡信息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豐富資源,拓展了學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同時也在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挑戰。

  2網絡信息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2.1挑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抬頭率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當代大學生與網絡的關系,這句話可以是“無網不歡”。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可以說,在2017年各個高校圍繞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都做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改革措施。到各個高校督導的專家,都一致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得到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抬頭率”提升。說到底,就是在課堂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和以手機為載體的網絡信息進行對抗,爭奪學生的關注度。

  2.2挑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分析能力和引導能力

  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帶來的不僅是網絡信息空間的變化,更是人的思想的變化。筆者在2017年利用問卷網平臺對所在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分別做了一次隨機問卷調查。針對多選題“您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過網絡信息的影響”,受調查的學生中60%都選擇了“對社會現實的看法”這一項。網絡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對學生的影響時刻都在進行。相比于傳統的校園信息影響,教師影響,網絡信息的影響力度不斷增強。網絡信息撲面而來,既包含著綿綿春雨又隱藏著糖衣炮彈,大學生如何汲取春雨抵制炮彈襲擊,成為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面前的難題。

  2.3挑戰大學生堅守道德和法律的自覺性

  今天的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信息帶來的誘惑時,顯得有些難以自我控制。針對問題“您的學生中是否存在利用網絡竊取他人成果完成作業的現象?”隨機訪問的10位老師都表示“有”,個別學科的老師甚至對此很憤慨,但也很無奈。近年來,大學生因為“刷單”觸犯法律的案件頻頻爆出。這些學生中一部分是最開始是通過某些貼吧或者是兼職平臺得知了這樣的“賺錢”途徑,然后在朋友圈傳播開來,還有一部分則是創業中的大學生自己自作聰明,企圖鉆法律的空子,最終將自己送進監獄。

  3網絡信息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挑戰的原因分析

  3.1多樣化的傳播方式使網絡信息吸引力高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

  “當下,各大社區網站迅猛發展,主要包括QQ空間、天涯社區、新浪徜博、百度貼吧、人人網、搜狐社區以及微信等。而其中又以QQ客戶端和微信客戶端、微博客戶端、百度貼吧最為典型。它們分別在熟人領略、共同愛好領域、以及新聞熱點領域占據了一片天地。”u而縱觀網絡信息的傳播途徑和方式,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進步,加之媒體的運作和推廣,無論是內容、工藝還是包裝,都表現出越來越能抓住學生的需求心理的能力。相比網絡信息的發展現狀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則呈現出相反的一面。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抬頭率低,“主要是‘配方’匕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

  3.2敵對勢力利用第二輿論場爭奪高校青年大學生

  在今天的中國,仍然存在著兩個輿論場。一個被稱作“主流媒體輿論場”,忠實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而另一個是“依托于口口相傳特別是互聯網的‘民間輿論場’,人們在微博客、BBS、QQ、博客匕議論時事,針砭社會,品評政府的公共管理”。網絡信息的互動性,能夠讓大學生在信息平臺與完全不相識的人交流熱點信息,甚至傾訴一些不愿意在現實生活中傾訴的情感。但是這種開放性和互動性也讓敵對勢力有機可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境內外敵對勢力與我國爭奪陣地、爭奪青年、爭奪人心的斗爭十分激烈”。

  3.3缺乏網絡道德和法律

  意識助長缺德和違法行為網絡空間的虛擬性,讓很多大學生產生了“網絡空間不需要道德”、“網絡空間不需要法律”的心理,甚至認為自己在網絡空間的所有言行也是“虛擬”化的,不需要承擔道德和法律責任或者是很難被追究的。所以,組建團隊,大規模虛假刷單并發布好評信息的大學生在被警方調查時,認為自己是在創業。而進行人肉搜索,將他人隱私大量公開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只是為了滿足網民的好奇心,充實網絡資源。

  4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應對網絡信息帶來的挑戰

  4.1借鑒網絡信息傳播模式,內容與形式并重打造精彩思政課堂

  面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抬頭率低”的困境,高校教學管理者和教學者一定要更新觀念,在注重課堂教學內容以生為本的同時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多一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會,例如新農村調研、革命偉人紀念館考察和模擬法庭審判等等,少一些純理論講述;多一些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例如慕課、微課、微助教、視頻、動畫和音頻等等,少一些板書和板書似的PPT;多一些學生發表自我觀點,展開討論的機會,少一些老師點對面模式的灌輸。

  4.2主動出擊進入學生關注的網絡信息平臺,關注輿情動態并及時疏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要在課后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入學生關注的網絡信息平臺,關注學生群體信息空間的熱點新聞,關注輿情動態并及時疏導。用習總書記的話說就是“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

  4.3把握底線,強化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和法律意識

  道德是人們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也是底線的道德。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明白網絡信息空問是現實人類交往空間的拓展,同樣需要遵守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網絡空間的不道德行為造成的后果和現實社會生活中不道德行為造成的后果是一樣的。另一方面要利用課堂、班會及普法社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學習網絡法律知識,了解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強化大學生的網絡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于桂芹.新媒體環境下網絡信息傳播途徑探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06):.100.

  【2】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答記者問[J].中國高等教育,2017(06):5.

  [3]人民網評:打通“兩個輿論場”善待網民和網絡輿論fN/OL】.人民網http://Yuqinh.PeOP1e.cOm.cn/GB/209170/15147976.htm2011-07—13.

  [4]新疆日報:境內外敵對勢力與我爭奪青年、人心的斗爭十分激烈http://www.Ce.on/XWZx/gnSZ/gdxw/201704/14/t20170414—21972573.shtm1.

  [5】姚東.掌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四個著力點[J].紅旗文稿,2017(03):27.

  相關刊物推薦: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創刊于1965年,是教育部所屬的全國惟一的高等教育指導性、綜合性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及各業務司與高等學校溝通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其前身是創刊于1965年、復刊于1982年的《高教戰線》,1986年正式更名為《中國高等教育》,陳云同志題寫了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