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7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采用便利抽樣法在錦州市抽取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人 450 名作為調查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定量表(以評定失能程度)、養老意愿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錦州市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發現60.0% 以上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在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中,近半數愿意選擇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形式,且月收入、慢性病種數、就醫方便度是其選擇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 老年人,醫養結合,養老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截至 2015 年統計數據顯示,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 2.2 億,占總人口的 16.1%[1]。同時,老年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整體帶病生存時間長,80% 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2]。然而,家庭結構的變化導致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緩慢以及大部分社會養老機構的醫療護理服務水平低,導致老年人對醫療與養老服務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養老問題日益突出。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是我國相關部門提出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進行整合,以滿足老年人的醫療與養老需求,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旨在將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進行資源整合,為老年人提供專業醫療護理服務、健康保健和日常生活照料,做到有病治病、無病養老,從而解決醫療資源的短缺和社會養老機構的醫療護理服務不足問題,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養老需求。本研究旨在了解城市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參考,以滿足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需求。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納入標準:(1)年齡≥ 60 歲;(2)在錦州市居住時間≥ 6 個月;(3)自身及其照護者愿意配合問卷調查且能夠完成調查。2017 年 3—6 月,采用便利抽樣法在錦州市抽取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人 450 名。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定量表(以評定失能程度)、養老意愿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月收入、醫療保險、慢性病種數、子女數量)、居住情況、養老方式、就醫方便度、醫養結合認知度。(2) ADL 評定量表:包括 2 個維度 14 個條目,分值范圍 14~56
分,總分 14 分為 ADL 正常,總分 15~21 分為 ADL 下降,總分≥ 22 分為 ADL 障礙。(3)養老意愿調查表:包括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類型選擇。
1.2.2 調查方法 調查前調查員接受統一培訓,同時與目標社區、醫院、養老機構有關負責人進行溝通、獲得批準。調查員在調查現場采取一對一的方式發放問卷,如調查對象不能自行填寫問卷,由調查者逐條詢問并協助其完成問卷填寫,所有問卷當場收回并檢查有無遺漏,如發現遺漏的項目及時詢問和填補,以控制調查質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 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調查結果 共發放調查問卷 450 份,回收有效問卷 428 份,有效回收率 95.1%。
2.2 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情況及單因素分析 168 名(39.2%)老年人不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260 名(60.8%)老年人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月收入、醫療保險、慢性病種數、子女數量、居住情況、養老方式、就醫方便度、醫養結合認知度、失能程度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以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為因變量(賦值:不愿意 =1,愿意 =2),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月收入、慢性病種數、子女數量、就醫方便度、醫養結合認知度、失能程度是老年人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影響因素。
2.4 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類型的影響因素分析
對 260 名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進行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類型的調查,結果顯示, 127 名(48.8%)選擇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81 名(31.2%)選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52 名(20.0%)選擇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以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類型選擇為因變量(賦值:選擇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 =1,選擇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 =3)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月收入、慢性病種數、就醫方便度是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再次選擇其中的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影響因素。
以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類型選擇(賦值:選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 =2,選擇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 =3)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月收入、慢性病種數、就醫方便度是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再次選擇其中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影響因素。
3討論
3.1 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情況
由于現階段我國醫養結合還處于探索階段,相關研究多以理論、問題及對策等為主[3],從老年人本身的養老意愿為出發點的調查研究較少,基于此,本文對錦州市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進行調查研究,以期根據老年人實際養老意愿來建設和發展醫養結合機構,提高我國的養老服務產業,為老年人提供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本研究結果顯示,60.8% 的錦州市老年人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與陸佩佩[4]對錦州市老年人機構養老意愿的調查結果 50.71% 相似,錦州市老年人更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
3.2 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慢性病種數、就醫方便度、失能程度可能影響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意愿,主要是由于高齡、多病、ADL障礙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不良,需要定期行健康體檢、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或長期的康復保健,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醫療資源短缺,長期留住醫院不切實際,尤其是對于就醫方便度低的老年人更加不能滿足其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因而其更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
本研究結果顯示,配偶情況和子女數量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因素之一。無配偶的老年人和子女數量少的老年人更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無配偶的老年人缺少了對配偶的依靠而增加了對子女的依賴,但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承擔贍養義務的獨生子女較多,同時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比較繁忙,因而對于子女數量少的老年人來說,家庭照護功能減弱或消失,無法滿足其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種數增多或疾病程度加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更突顯了這一結果。
因而,這類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醫療護理服務專業、食住環境良好、老年同伴多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另一方面更是想要減輕子女的養老負擔[5]。
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因素之一。文化程高的老年人,觀念更開放,更注重獨立和自由,不依賴子女或他人,對養老有著更高的需求,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同時高收入的老年人有能力承擔醫養結合機構的養老費用,有能力給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經濟保障,就更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養結合認知度是影響老年人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因素之一。由于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模式,老年人對其認知程度偏低,一方面是由于絕大部分老年人沒有聽說過或只是從電視、廣播、報紙等媒介聽過,但不了解或只有一般了解,相關部門對其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現階段醫養結合機構養老還沒有達到老年人真正的養老需求,對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認知層面還停留在養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傳統養老機構,因而對于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積極性不高。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6]。
3.3 老年人醫養結合機構類型的選擇
本研究結果顯示,月收入高的、患病種數多的、就醫方便度低的老年人更傾向選擇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機構,是由于此種類型機構大多數是由二級以上的醫院轉型成醫養結合機構或三級醫院內設立的養老機構,其醫療設施比較完善、醫護人力資源配置合理,能夠較好地滿足患病種數多、就醫方便度低的老年人,而個人月收入也限制部分老年人選擇其他兩種類型的醫養結合機構,這與其他調查結果[7-8]相近。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與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月收入高的老年人更傾向選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醫養結合機構,這可能與老年人認為兩者醫療水平相近,但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人文環境更優于普通養老機構相關,因而月收入高且有經濟保障的老年人更愿意為自己選擇環境更好的機構養老。
3.4 對策建議
3.4.1 建設有地方特色的醫養結合機構 應當鼓勵相關部門根據老年人社會情況、身體健康狀況、經濟因素等來構建多級別、多檔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以滿足不同情況的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因地制宜,充分調查和掌握當地老年人人口特征,在此基礎上,建立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評定標準和服務內容標準,明確養老服務收費標準,根據老年人不同的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等需求,建立不同服務類型和收費標準的綜合醫養結合機構,使之面向所有類型的老年人。同時為進一步應對老年群體經濟狀況參差不齊的特點,相關部門要著重研究保險制度的改革,緩解老年人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將來的養老困境,也更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9]。
3.4.2 加強醫養結合的宣傳力度 由于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社會的不斷進步,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但對我國現階段的“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在本次調查研究中僅有 29.2% 老年人了解或非常了解醫養結合這種新型養老模式,遂加強醫養結合的宣傳力度,提高老年人對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認知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可以在社區、老年大學、醫院等老年人群聚集地,開設養老知識講座,普及醫養結合概念,同時針對高齡、多病、 ADL 障礙、高收入等老年人和其家庭成員進行醫養結合知識宣傳講解,轉變養老觀念,調動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積極性,促進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發展,以緩解社會和家庭的養老困境。
3.4.3 加強政策支持、引進醫療護理人才、提高醫療護理服務水平 醫療護理服務質量是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發展的前提和決定性因素。政府相關部門應提供人才引進、財政補助等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提高醫護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薪資水平,鼓勵其積極投入到養老產業的建設中來。規范醫護人員資格納入標準,建立配套的服務人員管理制度,加強醫療護理人員的理論基礎與專業技能,提高醫療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重視教育和培養養老護理人才,加強養老護理員執業鑒定培訓,實現執業資格與人才培養相接軌制度[10],以提供更高、更好的護理服務,來滿足老年人日趨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促進醫養結合機構的發展。
3.4.4 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和政府補貼制度 積極完善和建立醫養結合機構的醫保定點,明確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服務項目的報銷標準。積極開展城市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研究試點,把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人員納入到長期照護保險范疇,已經退休的老年人、殘障老年人、失能/ 半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護保險費從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中抽取,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劃轉福彩公益金予以補貼,個人和用人單位不用繳費[11],以緩解老年人的養老負擔,緩解我國逐步增長的老齡化趨勢和家庭養老負擔。
綜上所述,錦州市老年人中,60.0% 以上愿意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影響老年人選擇的因素主要有年齡、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月收入、醫療保險、慢性病種數、子女數量、居住情況、養老方式、就醫方便度、醫養結合認知度、失能程度等;對于有意愿選擇醫養結合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多數傾向于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機構,月收入、患病種數、就醫方便度是其主要影響因素。因此,應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醫療護理服務水平,發展有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滿足不同情況老年人養老需求的醫養結合機構,以滿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提供一個良好的養老環境。
相關范文閱讀:社保論文之社會化居家養老與社區建設
摘要:建立依托社區的居家養老方式是健全社會化養老體系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城市養老的必然選擇。根據當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獨居老人增加的趨勢,家庭贍養功能弱化的特點,如何依托社區,推進社會化居家養老,是一項與社區建設密切相關并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