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建筑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方法,高層建筑隊地盤設計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承重很大,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地盤,那么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如何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呢?論文對有關數據進行了精確的計算,探討了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策略。
摘要: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建筑結構也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城市中,其中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已在建筑設計中廣泛應用。這種結構設計綜合性強,能將建筑功能發揮到極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問題。本文通過對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的特點進行分析,對該建筑結構的設計方法作了近一步探討,以期為存在的問題提供有力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建筑工程師論文,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嵌固
大底盤多塔樓建筑結構雖然較為復雜,但是其建筑功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常情況下,這種建筑結構的工程寬度以及長度都高于普通的高層建筑,并且在地基的設計上,不均勻沉降的問題明顯。所以,為了滿足相應的設計要求,工作人員應該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并且對有關數據進行精細地計算。
1、特點與分類
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體系具有顯著的特點,即一個裙房可以提供給多個具有差異的樓房共同進行使用,通過此特點它能夠滿足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在此結構體系中,它能把多種功能融入其中,進而提高建筑的整體的功能性。這種有效的融合是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最鮮明的特點,也是最明顯的優勢。例如:某住宅建項目需要附加兩層的地下室,在地下室的一層為自行車庫,另一層為人防地下車庫。然而在地下室上方的結構是由短肢剪力墻構成的三棟17層的建筑物。由于建筑物屬于高層建筑物,所以在此基礎上,必須要保證建筑物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以及短肢墻結構的抗震級別[1]。除此之外,地基的基礎設計也應該擁有一定的設計規格,級別也應較高。對于該建筑工程的要求來看,其建造標準基本符合大底盤多塔樓結構的標準,所以可以依據大底盤多塔樓的結構設計進行建造。大底盤多塔樓結構雖然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由于高度問題,在抗震性以及穩定性等方面還是落后于普通的高層建筑。因此,相關設計人員應該在設計上尤為重視這一問題。
2、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策略
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不同于普通高層建筑結構體系,它擁有較高的復雜度,精確的計算,所以設計結果經常不能滿足于設計預期的情況。所以,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法解決這種設計不對稱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2]。
2.1嵌固端的選擇與相關措施
在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計算前對結構嵌固端的位置進行確定可以為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提供一定的保障。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對于嵌固端的選擇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在結構計算中,可以選用地下室的頂板作為建筑的上部結構嵌固,同時樓層側向的剛度應該大于相鄰結構樓層的剛度[3]。抗震規范也要求:選用地下室頂板時,為了避免在地下室的頂板開洞口,可以采用現澆結構,選用的樓板以及混凝土的強度應保持在一定的厚度以及強度之內,并且采用雙向雙層的配筋方式,每個方向以及每層的配筋率也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4]。由此看出,選用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其一是,地下室頂板的剛性要求。二是地下室與地下室上面一層的側向剛度比要求。
2.2解決地基差異沉降的問題
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通常塔樓高度較高,位置、層數繁多,所以地基需要具備承受極大的負載能力。相比之下,大底盤的高度比較低,位置、層數較少,所以對地基要求的承受負載能力較小。所以由于兩者的不均勻結合導致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發生。這種問題的處理措施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設計人員根據計算結果制定解決措施。譬如:“抗”或“放”,“抗”是在施工過程中添加配筋的時候,后續添加鋼筋,來有效地提高建筑構剪力,防止沉降產生不利的后果[5]。在此階段中,還需要對建筑結構中的其它結構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預測,使用這種抗的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均勻沉降的目的。“放”是指在大底盤與高層塔樓分界的地方設計后澆帶,以便觀察在這兩個位置的沉降值與沉降差,等兩個位置的沉降處于穩定狀態時,對其進行精確計算,之后在對沉降后澆帶實行封閉策略,在此方法中,只需要運用少量的配筋[6]。但是這種方法一般較少被使用,它具用延長工期的特點,并且結構設計相當復雜,所以一般施工單位很少使用這種方法。第二,沉降值以及沉降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同時計算時采用兩種以上的方法進行計算,以減少誤差,提高精確度。
2.3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
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規模宏大,復雜的較高,所以為保證結構質量,采材料的運用上一定要從優選擇,特別是在地下室的部分,要使用強度為C30的混凝土,保持合適的水泥用量(一般限制在250Kg),對于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也要嚴格實施,做好養護工作,并且要采用高質量的水泥,加強質量檢測,防止建筑出現安全隱患。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礦渣水泥的使用,如果水泥的性能不能滿足要求,可以用適量的粉煤灰進行替代,以免出現嚴重的水熱化現象,減少裂縫的發生。
2.4合理的抗震設計方法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提到: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比較適合高層建筑結構,其中扭轉耦聯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比較適合剛度不對稱、質量不均勻、高度較高的高層建筑結構。但這種方法屬于一種擬靜力方法,雖然對結構各頻段振動的振幅最大值以及頻譜進行了考慮,但并未體現出持時性這一特點,并且這種方法也忽略了地震作用的隨機性。時程分析方法是一種相對比較精細的方法,它既可以考慮結構進入塑性后的內力重分布,又可以記錄結構響應的整個過程。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對結構在特定地震波作用下的性能作出反映,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一般只是把它作為反應譜的驗證方法使用。因為樓層的屈服模型以及構件和退化規律比較復雜,高層結構彈塑性時程分析還不夠成熟,在目前大多數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都較多的運用彈性時程分析。但是對于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來說,由于自由度較多,積分次數較多,按空間模型實行動力積分時,計算量比較大,因此這種分析方法并不是很切合,在目前,可用的也只是一些通用性的分析軟件。因此,為了提高積分的計算速度、減少相應的計算量可以采用動力時程分析法。
3、結語
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雖然擁有較高的復雜程度,并在設計或施工中容易導致一些問題,所以在結構設計上就要求設計人員提高設計水平,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問題,并在制定設計方案上有效的與施工組織進行商榷,以提高建筑結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柯安.談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2.
[2]朱學群.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分析[J].硅谷,2009.
[3]呂西林.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計指南[M].2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4]徐培福,黃小坤,容柏生,等.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5]黃世敏,王亞勇,丁浩民,等.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6]何惟雄.大底盤多塔樓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J].山西建筑,2016.
作者:牛喜山 單位:廣東華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建筑學報》是一本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在相關領域內學術價值較高的期刊,所以核心期刊的要求的論文質量都非常高,質量普通或較差的論文,原則上不會予以考慮,這就砍掉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