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6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這篇美學論文發表了《歌劇魅影》作品分析及美學特點,音樂劇是一種美的藝術創作,《歌劇魅影》就是一部流傳很長時間的音樂劇,這種音樂劇借鑒了傳統音樂的精華之處,論文分析了唱段《夜的音樂》的情感,并對其中的唱法表現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美學論文發表,藝術創作論文
對音樂劇的研究是一個起步較晚,研究歷史較短的領域,但對于著名的《歌劇魅影》而言,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今年來許多學者、專家也不斷的在嘗試克服前人研究資料不少、研究理論未能結合實際的困難,也出現了不少優秀的研究成果,本文也在許多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去粗取精、取長補短,結合個人研究觀點對音樂劇《歌劇魅影》進行了幾個方面的分析。
一、創作《歌劇魅影》歷史的背景
音樂劇有別于傳統音樂,早在20世紀的音樂的內容和題材以及表現形式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從內容和題材上區分有表現自然科學的,有表現抽象概念的,有表現幻想世界等等從表現形式上分有流暢的旋律,有基本沒有調性的,有使用十二音音樂語言的,也有節奏自由變換的作品,還有像微分音音樂、電子音樂等一大批新的音樂品種及表現形式,更夸張更極端的是出現了無聲音樂。藝術家韋伯就剛好經歷了這樣的創作氛圍的熏陶,從小生活在這種音樂文化之中。他借鑒了傳統的音樂劇創作中的精華和優秀之處,并運用個人與生俱來的音樂天分將其大膽改造,把浪漫和激情、想象與現實完美結合,將充滿張力和表現力的曲調引入到歡快的節奏當中。這也是并對其進行了大膽的改造,將浪漫和激情以及充滿想象力的曲調引入到他那歡快的旋律之中。這是《歌劇魅影》帶來的驚喜與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
二、《歌劇魅影》的劇情簡介
音樂劇《歌劇魅影》整個故事情節是悲情的,講述了一段發生在 19 世紀巴黎歌劇院中的讓人落淚的愛情故事,算得上是一個悲劇,由著名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根據原著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改編而成,故事的開始,主角魅影因為長相丑陋無比而遭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待遇,漸漸的他開始變得兇狠、高傲、自私,一步步使他的內心對社會充滿了痛恨與憎惡,以至于開始產生罪惡。劇中的男主人公面部丑陋,但卻是一個天才般的人物。不僅會作曲,還擁有一副好嗓子,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旋律,被女主人公稱為“音樂天使”。然而由于面部丑陋,害怕世人異樣的眼光,于是躲藏在歌劇院的地下水窖之中,帶著面具,從來不與人交往。劇中女主人公克里斯汀是一名很普通的伴舞演員,在偶然機會下,通過魅影的教導,克里斯汀在巴黎歌劇院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欣賞,就在日復一日的教導中,魅影發現自己愛上了克里斯汀,故事由此展開……
整劇不僅人物個性鮮明,情節高潮迭起,整個舞臺表現氣氛濃烈,將一部有懸疑有凄美有感動的愛情故事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故事之外的思考與想象直戳每一位觀眾的內心深處,把人性對愛情,對溫情的渴望和追求一一展現,最讓人銘記的是劇中各段音樂與劇情的巧妙融合與搭配,渾然天成,不多余,不生硬,使得整部劇無論從完整性還是從多元表現性上都突出了自身的特色與風格,堪稱經典之中的經典。
三、唱段《夜的音樂》的情感分析
因為整個音樂劇所表現的是人性與社會的問題,所以在唱段《夜的音樂》中給觀眾聽覺呈現更多也是人性的美與丑,寬容與理解,人格與情感等讓人思考的問題。當人性遭遇黑暗,當命運遭遇拋棄,當溫柔遭遇傷害,再也無法逃避時,只有反抗,也只有在黑暗的環境中,在優美的旋律背后才能找到一絲溫暖與安慰,才能將用音樂襯托黑暗,二者形成極為鮮明的對照,刻畫出劇中魅影的黑暗世界。
1.內心世界方面。在《歌劇魅影》劇中,“魅影”形象或許只是一個表現形式而已,并不能代表其真實本質,我們也無法用好與壞,善與惡來簡單的下結論,但就劇終魅影思想品德方面為我們只能從人性的角度去剖析,我們不難看到,魅影外表冷酷無情,但他的內心世界以及思想層次其實是充滿傷痕的,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有焦躁,有不安,交織著欲望與恐懼,思想極其復雜,但整個都是在圍繞對愛慕對象克里斯汀愛情的流露。
2.情感塑造方面。音樂家韋伯按照劇本舞臺布景的變化、人物心理特點、巧奪天工的搭配與情境相呼應的的演奏樂器,使人物的個性、人格特征塑造得更為飽滿。通過建立相對柔和、緩慢、抒情的音樂基調渲染了“魅影”的浪漫氣息,讓聽眾最直觀的感受到“魅影”的浪漫色彩,達到了深華主題的目的。樂曲的開始采用了八分連線節奏型的伴奏織體,十分具有畫面感,整個音樂出現了“魅影”和親密愛人泛船湖上的畫面。特別是伴奏聲部織體中,低聲部長音節奏的出現,在空間和時間上塑造出“魅影”和愛人相聚一起的心理狀態和環境氛圍。一方面,緩慢低平的音色將背景朦朧的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為主人公向克里斯汀傾訴情感內容奠定基礎。在這首樂曲中,像這樣的伴奏織體一直穿插縈繞于主題中,營造了主題內容要求具有的浪漫氛圍。
3.唱段音樂感情升華方面。整個音樂背景的情感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的演唱可以說是處理的非常小心翼翼,而且唱腔上多用氣聲,在表現上略微帶著呆板散漫,似乎是在表達劇中主角的魅力與恐懼,并帶有強烈的矛盾關系。在第二部分的演唱中,觀眾基本上能夠感受得到克里斯汀已經完全被制了的那種狀態,以及她對夜色的好奇心理,且非常想融入到夜色之中的心理欲望。在本部分歌曲處理上,此時更顯得開放,流動,旋律也略微輕快一些,聲音更加真實,氣聲的運用也降低了比例。在第三部分,魅影依靠魔力的手法,非常動人滋潤的歌喉,將沉醉在音樂之中和黑暗世界中的克里斯汀推向了一個精神層面上的高潮,與此同時,魅影也得到了一次完完全全的精神釋放。三部分的唱段處理上,氣息運用非常強烈,一方面表達出魅影的感情世界,另一方面又反映了黑暗,魔幻,絕望的周圍環境,可以說很好的將這個“憤怒”的人物背景和悲痛絕望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四、《歌劇魅影》的舞臺表現分析
大吊燈、大梯廊、錯綜復雜的地下水道、迷宮般的結構、復雜的劇院地下建筑設施,亮堂華麗的演出服飾,為《歌劇魅影》的舞臺表現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在舞臺上布景和道具設計上非常逼真。從屋頂到地下,從一場場化裝舞會的切換,每一次場景的變換都顯得華麗盛大,特別是在地下湖中的那一段,巨大的燭臺、如真似幻,在幽靈帶著克里斯汀到地下湖面并劃著船,幾乎讓觀眾沉浸在整的湖水中一般,完全沒有察是舞臺效果的魅力,真實代入感相當強烈。本劇舞臺效果,表現張力都極具視覺感,豪華大氣,壯觀雄偉,再結合高科技的聲光控制協調,為臺下觀眾創造了一個現實與虛擬的想象空間,由于舞臺效果的逼真,精準,富有視覺與聽覺上的沖擊力,觀眾能夠得到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五、劇中《夜的音樂》中的唱法表現分析
在劇中《夜的音樂》這一唱段讓本身劇情得到強烈的升華,完全算得上是渾然天成,巧奪天工。這首樂曲屬于典型的再現式樂段結構,共由三個樂段構成,從這首樂曲的三段結構可以發現,前兩個樂段部分帶有反復性地循環樂段,第三個樂段是帶有一句尾聲的單樂段式結構。在第一、第二段的內容中,樂調曲調從降D大調開始,整個音調在剛猛粗曠的色彩基調上又兼具了清新柔和的視聽感,這種視聽感主要通過這主要表現在調內旋律聲部之間的音域變化與聲部和弦之間的交融變化,比如在旋律的開頭,其中旋律線中的小字一組降 a 與小字組降 a ,是同時在一個八度之內進行的,音響旋律音高的時候是在主和弦“降 d ―f―降 a”的三音與經過音“降 e”上旋繞分解的,這部分的音響讓主人公對心愛之人訴說內心的柔情更加形象生動。當我們在欣賞這首樂曲的時候,會很容易的發現聲部的表現大多都集中在中低聲區,通過演唱,所包含的情感有很多低沉的訴說音調,更加準確地表現了人物的情感;而加上伴奏音響的搭配,就深刻凸顯了兩個人物形象,對主人公心理活動、“魅影”愛人之間的情感狀態有了全面表現,增加聽眾在聆聽過程中的代入感。
結語
《歌劇魅影》不僅推動了聽眾到劇院欣賞和了解古典音樂,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其中表現與傳統古典音樂不同的是,該歌劇古典元素與現代元素充分融合,以現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出現在舞臺上,讓大眾欣賞高雅的嚴肅音樂成為可能。(作者單位:長江師范學院)
推薦期刊:廣東藝術(雙月刊)創刊于1995年,由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