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9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會計之友》發表的一篇會計論文,雜志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財會雜志,由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為旬刊,一級期刊,是全國中文會計類核心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4-1063/F,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4-5937,是國內外發行量較大的財會期刊之一。
摘要: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雖都是業績評價指標,既存在明顯的區別,又在作用、方法和數量上仍存在一定的聯系。會計利潤是事后利潤。經濟利潤是一種事前預測,考慮了股權投資的機會成本,消除了傳統會計核算無償耗用股東資本的弊端,更能全面地反映經營業績,揭示利潤產生軌跡,可以引導企業轉變經營思想更新經營管理理念,在相關性、真實性、有用性上優于會計利潤。
關鍵詞:會計利潤 經濟利潤 價值管理
1 經濟利潤的含義及分析
經濟利潤是企業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部分的價值,或者企業未來現金流量以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折現后的現值大于零后的部分。計算公式如下:經濟利潤=(投資資本收益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投資資本總額。早在1890年,經濟學家佛雷德·馬歇爾在出版的書中提到“所有者或經理的利潤在按現行利率扣除了資本利息后剩余的部分可稱為經營收益或管理收益”,該意思實際上就是把股東投入的資本的機會成本按照現行利率來計算,在計算經濟利潤時再加以扣除,馬歇爾說“公司在任何期間創造的價值,不但必須要考慮到會計賬目中所記錄的費用開支,而且要考慮到業務所占用資本的機會成本。”傳統的會計利潤恰恰忽略了資本需求和資金成本,經濟利潤消除了傳統會計核算無償耗用股東資金成本的弊端,要求扣除所用資源的成本,包括所有者權益資金成本。
2 會計利潤的含義及分析
會計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可簡單表示為:會計利潤=收入-費用,分析會計利潤有利于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分析企業經營成果,有利于考核管理層的工作績效。
3 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的區別:
3.1 服務主體不同。會計利潤服務的對象是企業外部的使用者。設置會計利潤的目的是為了客觀地反映經濟活動,并為利潤分配提供可靠依據。設置經濟利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和加強管理,對企業面臨的可供選擇方案的風險收益進行預測,使企業管理決策更加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
3.2 目的角度不同。會計利潤是站在企業所有者角度的經營成果指標,經濟利潤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可以通過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兩個渠道來籌集資本,對于公司而言無論是債權人還是股東都是“投資者”,當公司通過計算得出有經濟利潤時,說明投資這家公司就會獲得“超額利潤”,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公司。
3.3 計量的范圍不同。會計利潤僅考慮與企業經營相關,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生產要素,而經濟利潤還考慮股權資本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機會成本,經濟利潤的計量還要涉及到生產要素以外更復雜的概念。
3.4 計量依據不同。會計利潤是以收人與費用相抵后計算出來的,因此會計利潤依據的是權責發生制,經濟利潤需要在會計利潤基礎上扣除投資資本成本,而這項內容不是實際發生的,因此經濟利潤不都是依據權責發生制,經濟收入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一定期間的最大花費。即:本期收入=期末財產-期初財產。
3.5 成本計量不同。會計成本只確認和計量債務成本,而對于股權資本則不作體現。經濟成本不僅包括會計上實際支付的成本,而且還包括機會成本,即:企業為將資源從其他生產機會中吸引過來而必須向資源提供者支付的報酬。這些報酬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會計成本僅確認顯性成本。隱性成本往往不被認識,經濟成本是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二者之和,是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全部成本。
3.6 應用范圍不同。會計利潤是企業一定時期內收入、成本、費用的綜合反映,是在各個領域中運用的最為廣泛的績效類指標之一,經濟利潤則多應用于投資決策、績效評價、收購重組、激勵機制設計等方面。
3.7 計量的程序不同。會計利潤的計量通過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將企業的經濟業務從發生到利潤的形成都規范地記錄下來。而經濟利潤的計算則沒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會計利潤的計算必須遵守統一的會計準則,而經濟利潤則不受準則的限制。
3.8 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依據不同。會計利潤是依據過去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并且可以以貨幣計量的事項,對于未知的沒有發生的事項在會計上則不予確認和計量的。而經濟利潤既包括已發生的也包括尚未發生的經濟事項。如機會成本,沉沒成本等。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雖然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但在作用、方法和數量上存在一定的聯系。首先,都是對于企業某一時期的經濟活動的評價,只不過兩者考慮的因素不同。其次,在數量上兩個指標有一定的依存關系。會計利潤是會計人員日常工作的積累。利用會計利潤進行調整,可以得出經濟利潤。會計利潤的缺陷:①會計利潤是按收人實現原則來確定的,它反映企業已實現的利潤,而不反映未實現的利潤,利潤表體現的是狹義的經營成果。②會計上的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過去未分攤的資產成本的余額,在各種經濟條件變化情況下,資產的價值會失去真實性。③會計利潤按歷史成本轉銷費用,但收人按現行價格計量,這使收人與費用并未真正建立在同一時間基礎上,收益的計量缺乏內在的邏輯上的統一性。④會計按配比原則確定利潤,使一些性質上不是資產或負債的遞延項目也作為資產或負債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在一定意義上,降低了資產負債表的有用性。經濟利潤的優勢:①評價企業經濟效益時,經濟利潤對企業的決策更具有相關性。經濟利潤既包括已經發生的也包括尚未發生的經濟事項。還考慮機會成本、沉沒成本等問題。②經濟利潤所提供的信息更具真實性。經濟利潤主要依據現行市價確定企業的收益和費用,收人和費用不僅在內容上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在時間上也完全統一。③經濟利潤的計量還涉及到生產要素以外更復雜的概念,它更全面地反映生產要素成本,對成本的計量更客觀合理。從以上分析可見,經濟利潤克服會計利潤的一些缺陷,在相關性、真實性、有用性上優于會計利潤,但經濟利潤須以重置成本或現行成本來計量企業的資產凈值,必然增加實際操作中的難度。另外,經濟利潤的計算還沒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因此,在目前條件下,按經濟利潤反映經營成果,各企業利潤就缺乏可比性。所以,經濟利潤主要為企業內部進行預測、決策和對項目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