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2月06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廣播電視時政新聞是關于國家和地區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主要承擔著宣傳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工作部署和時政活動的重要任務。 本文首先從播音創作的技巧層面探求在時政新聞播讀過程中增強情感傳播的方法途徑,為廣電新聞一線的播音員提供傳遞好聲音、傳播正能量的實踐方法。 進而探討時政新聞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以便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的“喉舌”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服務中心大局,扛起了宣傳戰線的輿論擔當。
關鍵詞:時政新聞; 新聞播音; 情感傳播; 播音員素質
廣大受眾從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表達中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明確前進的目標,增強信念,鼓舞斗志。 從某種程度上講,“黨和政府新聞發言人”就是時政新聞播音員的角色定位。 但長期以來,規范、權威、莊重的播音風格未免給觀眾留下了嚴肅、刻板的印象,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拉大了受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 其實,任何新聞傳播,都包含“情感傳播”,時政新聞播音也應該傳“情”,沒有“情”就無法表達是非、表現愛憎,新聞播音也就喪失了宣傳的意義。 一般來說,飽含情感的播音風格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更能打動受眾,進而引起共鳴。
新聞論文投稿刊物:《新聞研究導刊》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的新聞傳媒類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半月刊,2010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郵發代號:78-250,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8883,國內統一刊號CN:50-1205/G2。
一、增強情感傳播的方法途徑
(一)透徹理解稿件,積極調動情感
播音源于稿件,稿件直接決定播音內容和輿論導向。 雖然播音員無法到現場采訪到第一手資料,但事先熟悉新聞來源、發生背景也可提高內容把握的準確性,從而使情感把握更加真切。 這其實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不能忽視備稿的過程。 拿到稿件,播音員首先應該明確新聞的主題,從而確定基調,進而把握準語氣和節奏。 播音員要在充分理解新聞稿件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當前社會需求,將稿件的內容進行二度創作,實現稿件文字向有聲語言的轉變,進而抒發情感。
(二)堅持客觀表述,把握情感尺度
新聞是公正客觀的,播音員既要“真實”的尊重客觀事實,又要 “真誠”的抒發真情實感,用自然熱誠之態、真誠坦蕩之心,適度得體、入情入理的播送新聞,使語言樣態既符合新聞傳播的規律規范,同時又能讓是非褒貶的態度“含蓄”自然地流露出來,力爭達到“入而不陷,淡而不離”的效果。
這種“度”的把握可以用攝影鏡頭遠距離聚焦來比喻,焦點前后景深就只有那么一點點的距離能夠保持攝影對象焦點清晰,稍有差池就會造成攝影對象的模糊。 時政新聞的播音員要增強公眾輿論的引導上的責任感,在情感把握上要做到真誠、坦蕩、客觀、入情入理,巧妙地處理職業操守和個人情感之間的關系。
(三)注意節奏變化,處理情感轉換
每篇新聞稿件都有它的主題、層次和感情基調,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風格要與之相適應,相配合。 而稿件的每個段落又有它的具體感情,播音員應讓情緒順其自然轉換,隨著不同的內容表達出恰當感情,使節目完整和諧。 有的時候在某一個小段落和層次之間,也會存在情感上的不同。 在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播音員隨之進行細致入微的調節和掌控,絕不能以一成不變的聲音形式去應付千變萬化的稿件內容。 這就要求播音員需要掌握多種形式的語言樣式,增強語言的適應能力,這樣才能夠準確的把握新聞稿件的情感取向。
(四)認清表達誤區,切忌言不由衷
誠然,當下許多時政新聞播音員的確規避掉了諸如正襟危坐、過度嚴肅等問題,貼近性、親民性有了很大改觀。 只可惜雖然打破了呆板、僵硬的面貌,卻又陷入了故作輕松的泥淖,走上了一條矯枉過正的道路。 一些電視播音員根本不顧新聞內容,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屏幕形象上,職業的“微笑”和擠眉弄眼的表情貫穿節目始終。 即便讓人感覺是在“用輕松的方式播報”“用民生的態度解讀”,但是這樣就稀釋了新聞的內涵,對新聞公信力造成了損害。 而一些廣播播音員同樣不去理解稿件,用一貫的所謂“活潑生動”的語調,以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播報,播音就演變成了純粹的“聲音秀”。
二、時政新聞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熱愛學習,養成汲取知識的文化自覺
新聞播音員播音時的情感體現,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只有通過認真的學習,掌握扎實的理論和業務功底,才能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提高政治的敏銳力和洞察力。 尤其作為時政新聞播音員,只有深刻學習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對新聞事件的情感把握必須以黨的政策為準繩,這也是播音員有聲語言感情傾向的主要來源之一。
此外,播音員還應該學習廣泛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 沒有相當的文化底蘊和人生閱歷,是無法將蒼白的稿件文字注入豐富的感情色彩的。 著名播音藝術家關山提倡播音員主持人要做一個“雜家”。 他認為,播音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多方面的學問,播音員應該是“萬事通”,對各行業各領域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將各個學科、各種藝術融會貫通,這樣在話筒前、屏幕前,才能將體裁多樣、內容廣泛、情感豐富的稿件表達得更精彩。
(二)熱愛生活,培養深厚的人文情感
播音員要想在播音時調動好自己的情感,需要平時勤于實踐,深入生活中向社會學習,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儲備。 平時要體驗生活、熟悉群眾,對社會、對事業、對生活、都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播音創作需要時代精神的熏陶,需要在生活中汲取營養。 播音員主持人要努力深入實際,熟知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只有對社會生活和群眾的思想有了真切的感受,才能準確把握時代氛圍和時代精神的實質和人民的心聲,才能表達出真摯的情感。
(三)熱愛工作,做一專多能的媒體人
“一專”指的是新聞播音員要有扎實的播音專業基本功,因為只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帶來較強的語言表現力。 同時要有工作熱情,這樣才會給觀眾帶來健康積極的聲音和形象。 播音員一坐進演播廳,就必須拋開一切私心雜念,全身心投人,傳播好聲音,傳遞正能量。
“多能”指的是新聞播音員要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生產其它環節的技能。 的確,播音員也應具備記者的素質,這樣不僅有助于準確把握新聞內涵,更能夠在情感上實現“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播音員也應懂得編輯的思想,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潤色語言,使之更好地傳情達意,而且還能夠起到“校對”的作用。 新聞播音員要把好播出的最后一道關,優秀的播音員在直播過程中,甚至可以看著提詞器上錯誤的文字,不動聲色、不留痕跡的播出正確的內容。
三、結語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傳情而后達意。 其實新聞播音,看似在播“音”,實則在播“意”。 從字形上看,“音”和“意”只差一個“心”字底。 也許古人造字就是這樣認為:有心,則為“意”,無心則為“音”。 新聞播音看似只是用口播“音”,實則更需要用心播“意”,這樣才能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崛起,受眾獲取新聞的途徑越來越廣泛,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而在這場紛爭中,時政新聞的播音員恰恰可以扮演差異化競爭中的關鍵角色。 聲情并茂的播音風格,可以使新聞傳播更加情感化和人性化,從而架起媒體、節目和受眾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進而鞏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社會和受眾中的權威地位,在當今融合媒體激烈競爭的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周奕孌.淺談電視時政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5 (8).
[2]王靜波.播音主持中的情感調控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7).
[3]陳雷.芻議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分寸”的把調控[J].中國傳媒科技.2012(10).
[4]焦艷.用心吐字用愛歸音—新聞播音中的情感把握[J].新聞窗.2012(3).
作者: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