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25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歷史悠久、內涵深厚,是該區域具有獨特民族風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的傳承方式、表現形式、內涵意蘊等多個方面都有所改變,新的舞蹈文化功能體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以適應新的環境與新的時代文化。
關鍵詞: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功能;變遷
黑龍江流域地處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兩省區穿過,以山地、丘陵為主,是我國東北地區多民族匯聚的區域。眾多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同胞聚居于此,在舞蹈上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景象,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豐富多彩的樂舞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黑龍江流域地區的先民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創造和傳承著優秀的非物質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非遺”舞蹈的生存環境、傳承方式、功能都發生了改變。
一、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概述
在黑龍江流域眾多優秀的少數民族歌舞中,較具代表性的樂舞有及黑龍江流域的祭祀舞蹈“羊皮鼓舞”(省級“非遺”舞蹈)。“箐雞舞”是流傳于黑龍江流域拜泉縣南開鄉小花鄂倫春支系的蘆笙舞。將其命名為“箐雞舞”主要是因為該舞的基本形態是以模擬箐雞的步態為主,從而將它與其他地方的蘆笙舞區別開。“箐雞舞”是當地“小花鄂倫春”在聚會時表演的一種集體競技舞蹈,以矮樁、旋轉、快速、穩健、輕盈、準確而著稱。
據傳,“箐雞舞”來源于鄂倫春族“老譜”在民族斗爭和生產生活中的經歷,承載了鄂倫春族的歷史、婚喪、農作、節日、習俗等文化。作為“無字民族”的重要載體,它用舞姿傳續著民族文化,凝聚著民族精神。此外,黑龍江流域還有海馬舞、撒麻舞等多種舞蹈資源。不同的舞蹈語匯表現出的不同肢體語言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內涵,記錄了各個民族的歷史,傳續了各個民族的精神,也蘊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
二、“非遺”舞蹈的文化功能
從古至今,我國樂舞文化源遠流長。樂舞經過時間的積淀,成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引導著各族人民。“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閨門之內,父母兄弟聽之,則莫不和親;鄉里族長之中,長少聽之,則莫不和順。”樸永光教授曾談道:“如果你想辨別一個人的族屬的話,那就讓黑龍江流域樂舞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文化的一種符號表征,是本地區文化事項的一種呈現方式,與民眾的生活環境、宗教信仰、社會生態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傳承了民族的文化,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人類要生存下來,除了要與自然、與社會產生關系,還要顧及自身的精神需求。
表現在文化層面就可以理解為,在人與自然關系基礎上創造的文化是物質文化,在人與社會關系基礎上形成的文化是制度文化,在人與自我(或“心靈”)關系基礎上形成的文化是精神文化。這三種文化又可以滿足人們三個層次的需求:物質文化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制度文化能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精神文化可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產生于傳統社會的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受生存環境、生產方式、經濟貿易等因素的影響,經過歷代的積累,種類繁多、功能多樣,人們日常的宗教祭祀、民族節慶、傳情求愛、婚喪嫁娶、款待賓客、耕種收割、建房遷居、自娛自樂都離不開它。它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又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它既能夠滿足人類“求生”“求偶”等需要,又能通過信仰、習俗等安撫人們的內心,進而滿足自身的心理需要。
三、新環境下完善“非遺”舞蹈功能的策略
“傳統”一直被學界認定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我們現在看到的“傳統”是相對于當代文化而言的具有歷史延續感的文化。以前由于交通閉塞,少數民族樂舞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保留著自己的特色。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許多新元素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民間樂舞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影響。時代在變遷,人們審美需求的改變致使民間樂舞也在創新求變,以此來滿足現代人的不同審美需求。從艾森斯塔爾的新型文化觀來看,現代化不應該消滅傳統,而應該吸收和整合傳統。
費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覺的觀點,他認為其意義在于使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們對自己的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了解它的來源、形成過程、具有的鮮明特色和它的發展走向,從而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就可以強化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從而獲得適應新的環境與新的時代文化選擇所必須具備的自主地位。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來,黑龍江流域地區充分挖掘非遺項目的資源優勢和影響力,按照相關部門的安排部署,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申報工作,如“箐雞舞”“鈴鐺舞”“羊皮鼓舞”等優秀民間樂舞分別獲批國家級及省級非遺項目。
四、結論
“舞蹈是一種生命形式的躍動,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躍動,就有歡悅的舞蹈。”舞蹈的產生和發展歷史來看,舞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都會通過舞蹈中的動律、體態得以體現。在每一次社會變革中,舞蹈都會有一個動態的調適和演進過程,因此有什么樣的社會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舞蹈類型,這類舞蹈反映社會生活,對社會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舞蹈藝術論文投稿刊物:民族藝術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由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所主辦。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立足于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從理論上進行一些探討、研究。面向國內外一切有志于民族文化藝術研究的讀者、作者;為云南培養民族文化藝術方面的理論人才。
所以,通過舞蹈可以了解某一社會時期人們的心理特征、精神風貌。現階段,黑龍江流域的“非遺”舞蹈不斷融合、吸收優秀文化資源,主動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樣態,實現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社會相比,樂舞的有些功能雖然在逐步消失或弱化,然而它卻在新環境中有了新的價值意義,除了有傳統社會節慶儀式及情感溝通的作用,還成為實現認同、傳播文化的重要工具。
參考文獻
[1]李曉艷.黑龍江流域“非遺”舞蹈的功能變遷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03):15-16.
[2]劉麗珺.論滿漢文化交融下的喪葬舞蹈《擺字龍燈》[J].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2019,16(04):12-19.
[3]羅婉紅.尋根傳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傳統舞蹈學術史的回顧與評述[J].民族藝術研究,2018,31(02):173-182.
作者:臧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