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7月01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在減緩中國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失獨家庭”的出現及不斷增長。獨生子女家庭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而獨生子女的父母卻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成為“失獨家庭”。在中年時期,失獨父母遭受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使家庭陷入困境。工作者從社會工作的角度出發,遵循社會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宗旨通過使用個案工作的方法介入C家庭,使C家庭脫離悲痛狀態,得到經濟、情感及社會多方面的幫助,實現社會融入的目的。
【關鍵詞】失獨父母;個案工作;社會融入
1失獨父母的研究背景
在失獨家庭的數量越來越多的今天,有很多父母在失去自己的子女后,走入一條走不通的路。他們無法走出子女離世的陰影,并且不停用這件事折磨自己。本文主要從社會支持理論和增能理論出發,以個案工作的方法對失獨父母進行介入,幫助他們走出傷痛,融入社會。
2相關理論基礎
2.1社會支持理論
社會支持理論是在19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在一定社會網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的行為的總和。一個完整的失獨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應包括政府、社會組織、社區、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及失獨家庭自身等要素[1]。林南在綜合眾多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后認為,社會支持是由社區、社會網絡和親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實際的工具性或表達性支持[2]。以社會支持理論取向的社會工作,強調通過干預個人的社會網絡來改變其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3]。特別是對那些社會網絡資源不足或者利用社會網絡能力不足的個體,使他們擴大社會網絡資源,提高他們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4]。
2.2增能理論
陳樹強指出“增能”的概念和“權力”、“無權”密切相關,權能表現為人們的一種主觀感受,正是這種權能感可以促進人們的自我觀念、自尊、尊嚴感及重要感[5]。他指出增能并不是單純的“賦予”人們權力,而是要挖掘或激發人們的潛能[6]。增能的視角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強調個人有能力、有機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決定,并采取行動[7]。當個人通過增能獲得更好的自我感受、自我價值及自我發展能力之時,也就意味著他有了更多的處理人際關系和社會事務的知識、技巧、資源和機會[8]。因此,增能的關鍵在于個體的主動性。如果服務對象本身沒有增能意識,不打算改變現狀,任何人的幫助都是起不到作用的[9]。
3研究對象
陳某,男,51歲,福建漳州人,從建筑公司下崗處于無業狀態,與妻子相依為命。2013年他的獨生子被查出直腸癌,經過一年的癌癥治療后,免疫力急劇下降,被病魔折磨得形如枯槁,他與妻子看到兒子這副模樣都心痛不已,同時巨額的醫療費用更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但是他們咬牙堅持,不放棄任何救活兒子的機會。最終,上天還是帶走了這個年輕的生命——其子因為意外摔倒導致癱瘓,于2014年6月離世(意外后的一周)。
在此期間,他的妻子做了甲狀腺增生手術,因發現患有甲狀腺小乳頭癌,需終生吃藥。目前距他們失獨不過一個月,他在承受喪子之痛時,還要照顧生病的妻子,所以近期情緒很不穩定。夫妻二人深處與失獨的陰霾之中——回到家里看到孩子的東西就非常傷心,所以這段時間他們一般住在親戚家里,緩解對孩子的思念。攜愛家園的成員得知他們的情況,主動幫助他們聯系了社工機構,不久工作者接案,開始與服務對象接觸。
4個案社會工作介入“失獨家庭”的過程
4.1與失獨父母建立關系
在建立關系的前期,研究者一開始需要主動接近服務對象,但是不能過于迅速切入主題。因為過早進行訪談、個案介入的話,服務對象會接受不了重新面對失去獨生孩子這個痛苦的事實。所以,在剛剛開始與服務對象接觸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全面了解服務對象意愿。之后根據社會工作尊重服務對象自決的專業理念,才能決定是否愿意接受社工的幫助。
因為攜愛家園的項目,社會工作者有機會與服務對象熟悉。由于服務對象與社區服務人員處于相對熟悉的關系,彼此之間也比較信任,借此機會,在社區服務人員的幫助下,社會工作者順利地與服務對象進行接觸,使服務對象對社工放下防備的心態。在確定陳叔叔愿意成為社工的服務對象以后,社工必須向陳叔叔介紹社工能夠對他提供的幫助以及無法給予他的事情,讓他明白社工在心理問題上是無法全部予以幫助的。
另外一方面,社工需要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其不懼怕困難的勇氣和能夠解決問題的自信。接下來,則需要通過社工不斷與服務對象加深聯系,使得服務對象愿意相信社會工作者將自己的經歷、痛苦告知社工。在服務對象心理治療回家的路上,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對話。工作者:叔叔,能不能和我們說說家里的事啊?服務對象:(沉默)工作者:叔叔你有什么困難,你都可以跟我們說哈,我們會盡力幫助你。
服務對象:恩。我孩子今年六月二十一走,他的同學幾百人來送他。他回來漳州工作時候沒認真考公務員,把心思放在談戀愛上,如果認真考的話,早就考上了。工作者:那他走的時候他女朋友不是很傷心。服務對象:對啊,他女朋友在他走的時候還一直抱著他,現在他女朋友還經常回來看我們。工作者:這樣子說明你孩子的人緣還挺好的。
服務對象:是啊,孩子人緣是挺好的,他回來工作有到過新橋派出所還有南坑派出所,里面的所長都對他非常好。服務對象:后來他就去漳州交警支隊上班,不過沒有正式編制,如果他考過了,就有正式工作,我就不用操心了。工作者:恩,叔叔培養一個孩子很不容易。服務對象:所以你看我培養他長大,然后大學畢業訂婚好卻在醫院治療花費二十幾萬。
服務對象:但是訂婚好他就沒有事業心。我就說他現在要以事業為重,而不是談戀愛為主。還給他說如果他考過了市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公務員,能找個公務員那就更好了。后來他不喜歡聽這些話就從漳州交警支隊辭職了。工作者:說明他真的喜歡那個女孩子。
服務對象:是很喜歡,那個女孩子也特別好,就是后來我兒子得結腸癌后,我跟他說我兒子的命就在這次了,她聽了馬上請假回來整天陪著他,到我兒子走的時候依然拽著他的手,在床頭一直的流淚。別人都說這個女孩子真的是太好了,像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早就跑了。工作者:叔叔,你跟那個女孩子真的很有緣分。服務對象:恩,她家父母人也特別的好,經常到我們家,她父母想說把嫁妝退還給我,但兒子都沒了,這些嫁妝有什么用。我們覺得著女孩子人那么好,就沒有拿回嫁妝,就當是送給她。(說著服務對象眼睛開始濕潤起來)工作者:叔叔,慢慢都會好起來的。
服務對象:唉,沒辦法啊,想說自己不去想孩子,說不想是假的。工作者:恩,不可能不想,叔叔我們慢慢來,可以到處走走,轉移下注意力。服務對象:恩,現在經常和阿姨經常去江濱公園散步。工作者:那就挺好的啊。社工通過利用與服務對象散步的機會開始與服務對象進行交流,主要是為了通過一些聊天的方式,鼓勵服務對象說出孩子的情況,表達自己的悲傷。而在加深交流后,工作者才能夠進一步與服務對象建立更深的互動關系,便于之后的工作。
4.2幫助服務對象建立支持網絡
在個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社工需要承擔使能者的角色:工作者運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發現服務對象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服務對象實現變化和發展,調動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感覺自身價值所在;其次,由于服務對象失去了獨生子,心理上產生極大痛苦,工作者還需要承擔治療者的角色。培養服務對象合理宣泄悲傷、痛苦情緒的能力、提高自己對自己情緒掌控的技巧;最后,工作者還需要擔任聯系人和倡導者的角色,通過建立和聯系社會支持網絡,幫助服務對象爭取一定的資源;同時還要向社區提議,進行適當的政策方面的幫助創新,提高對社區“失獨父母”的補助和福利,使他們能夠安享晚年[10]。
社工通過平時和服務對象聊天鼓勵服務對象多與攜愛家園的同胞們交流,多參加社工活動,通過分享經歷,獲得精神支持,通過分享方法,獲得走出失獨陰霾的途徑。了解服務對象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情況,幫助服務對象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緩解經濟壓力。經過大量溝通,服務對象愿意將一些事分享給社工,社工能夠對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分析、提供幫助。所以,研究者發現在和服務對象交往過程中一定要對溝通重視起來從而更好得持續下去。
4.3運用增能理論鞏固發展已取得的進步
首先,給予服務對象支持。在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建立關系后,服務對象容易表現出不自信的狀態,認為自己并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生活現狀。此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對服務對象表達關心支持。比如,肯定服務對象的能力,讓他有信心在生活中做出改變;對服務對象的行為表示理解和關心。霍斯曼表示,頻繁的社會交往和人際接觸能夠產生更多的支持性關系[11]。
幫助失獨父母融入社區和社會,讓他們愿意主動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是社會工作者幫助失獨父母完成的一個目標,是失獨父母建立自我認同的出發點。其次,通過服務對象親屬的描述,社工還了解到許多服務對象沒有表達出來的心聲。比如,在親友們邀請服務對象到家里做客時,服務對象會接受邀請,但是卻因為不愿想起悲痛而很少與其親屬互動。
在社工的鼓勵下,服務對象表示希望出去旅行,放松心情,這個計劃得到了服務對象姐姐的支持,在十一期間,他們去了云南玩,回來之后夫妻都很開心主動與工作者分享他的快樂,在參與活動時與攜愛家園的伙伴分享照片。然后,工作者應該幫助改善服務對象的生活環境。這一點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增加陳叔叔和社區中的居民們的互動。彼此的熟悉可以讓陳叔叔更快融入社區這個小集體,不再沉浸在失獨的傷痛中。另外是工作者需要與社區進行探討,對于社區“失獨父母”補助和照顧需要有更合理地方案和計劃,既需要物質扶持,也需要精神關心。最后,培養服務對象自我提高的能力。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服務對象能對正常社會交往不再排斥,甚至主動參與其中。
4.4結案階段
在關于陳叔叔的個案工作中,由于社工與服務對象建立了信任關系和深厚的感情,同時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解決了一些對他困擾比較大的問題,一旦社會工作者將要結案的社會,服務對象容易在心理表現出比較難以接受的狀態。為了使結案進展順利,社工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將見面的頻率做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如從之前的一周一至兩次延長至兩周一至兩次。然后在即將結案時提前告知陳叔叔,并且表示結案并不代表社工不再與陳叔叔進行互動而是意味著陳叔叔已經擁有處理問題的能力,社工對陳叔叔的引導和鼓勵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成功地對陳叔叔進行了結案。
5總結
本文以一個失獨父親為案例,通過案例訪談獲取了第一手資料,介紹了在其失去獨生子后,社工是如何介入其日常生活,并幫助其走出傷痛,從而正常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本文還通過對文獻資料和實際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失獨父母的一般特征,審視了當前社會制度的缺陷,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諸如家庭、社區支持,政府扶持,體制建立與完善等一系列相應的改善措施,并且幫助落實。希望能夠以此個案為例,推動相關政策法律的制定,幫助更多的失獨父母重新融入社會、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陳建梅,魯秋石.基于社會支持理論的社會組織救助失獨家庭問題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16(1):37-43.
[2]李曉鳳.企業員工社會工作輔導介入模式初探-從工業社會工作員工協助方案的角度[J].社會工作,2010(18):4-8.
[3]東波.社會工作理論與農村反人文貧困社會支持網絡的建構[J].學習與探索,2010(4):56-58.
[4]霍立珠.社區矯正對象的社會排斥與社會工作介入[D].長春:吉林大學,2013.
[5]謝啟文.增能-解決失獨家庭問題的新視角[J].人口與發展,2013,19(6):104-109.
[6]陳樹強.增權: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新視角[J].社會學研究,2004(1):45.
[7]戴詩.運用增能理論視角探析城市社區失能老人的居家養老模式[J].社會福利,2014(2):21-24
相關刊物推薦:《社會學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的一級學術刊物,創刊于198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