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5月23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就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研討會中,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的代表、省文化廳代表、各個地市演出團體的代表、各個高校代表等20余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所提出來的觀點,從劇情內容、藝術本體、贛南采茶戲的傳承等方面進行歸納整理,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傳承;贛南采茶歌舞劇;贛南采茶戲;永遠的歌謠
江西省本土的戲曲代表有兩個,一個是贛劇,另一個是在鄉間流傳上百年的江西采茶戲。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晚上筆者有幸觀看了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第六屆江西藝術節舉辦的其中一個演出——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在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演出后的第二天11月25日,在江西南昌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廳舉辦了第六屆江西藝術節第十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中的第一個劇——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研討會。
參加會議的有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的代表、贛州市宣傳部代表、省文化廳代表、各個地市演出團體的代表、各個高校代表等20余名專家學者。其中,有代表政府的,有代表舞臺一線的,有研究一線的,還有代表高校的,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聲音在會上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劇的看法和看完劇后的感受。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劇目,省文藝創作繁榮工程2016年度資助劇目。據本人了解,這部劇在當天是第九十七場對外公演。
《永遠的歌謠》是由贛南采茶歌舞劇院創作演出,是以“蘇區干部好作風”為主線,以贛南民歌《蘇區干部好作風》和贛南采茶戲《睄妹子對花二》貫穿始終,講述了在1931年的蘇區龍潭村,村長帶領村民與夏荒做斗爭,通過勻糧、捐糧、借糧來化解饑荒的故事。全劇通過真實的人物故事和夸張的戲劇沖突,突顯了那些充滿人格魅力的蘇區干部,讓觀眾在歌聲中、在戲劇場景里了解干部與群眾的魚水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總編導為張曼君,是新世紀杰出導演,文化部中青年專家,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贛南采茶戲表演藝術家,曾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國家精品劇目獎。他主要代表作有贛南采茶歌舞劇《山歌情》、《八子參軍》等。該劇導演為鄧德森,編劇為溫何根、彭陽,作曲為尹文華、劉洪忠,這些人非常優秀,都獲得過國家和省級以上的獎勵。
一、《永遠的歌謠》的劇情內容
會議首先是由政府代表汪玉奇致辭,他發表評論說到,蘇區領導曾經說過“北京南京不如瑞金,中國外國不如興國”,可見當時蘇區領導對于江西這片土地的認可。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再現了蘇區干部好作風,具有比較高的政治教育意義,為觀眾輸送了政治營養,保存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是政治元素與江西贛南采茶戲較為完美的結合。
對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修改建議是,一是希望劇情能更為生動、精準的體現當年蘇區的人民生活,體現政治與人民的關系,例如,在夏荒的體現中就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可以加入當時政府對土地發放問題制定的《興國土地法》等措施,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也可以引入到劇里。因為表現形式單一,所以可以增加細節來強調主題——蘇區干部好作風。
二是可以更多的加入細節展示男主人公的心理和信仰來說明為什么要當蘇區干部,比如說,在瑞金見過毛主席等。
三是在故事里要強調蘇區的氛圍,增多蘇區元素。在研討會上還有對劇情內容有不一樣的看法,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東有教授發表評論說到,這個劇“不知道在講什么”,“魂”沒有突出。村長的價值觀“一心為民”來展現全劇的“魂”,但全劇沒有重點突出。
全劇有六幕戲加尾聲,要戲劇沖出更加的明顯。例如,《八子參軍》的魂“參軍后可以保護家園不被白區打敗,不然就會沒有家,沒有土地”,在《八子參軍》中就比較突出明顯。在是否符合當時的事實上,根據記載,在1931年左右在蘇區存在夏荒的現象,所以這個劇是來源于歷史的。關于村長在最后的“餓死”,村長該不該“死”,根據劇情認為,這樣可體現蘇區更多的沖突。最后,可以提的是,主角的形象符合劇的形象,舞臺調動比較好,因原本贛南采茶戲是比較小的舞臺形式,現在用的是大舞臺形式。有批評意見的,也有好評的。
江西電視臺文體部主任、江西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趙小元發表評論說到,贛州政府著力于保護贛州獨有的贛南采茶戲,為保護贛南采茶戲,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例如,“贛南采茶戲進校園”的活動等。看完這部劇,發現了“五好”,一是劇本好,體裁選用的好,是政治與傳統、創新相結合的;二是利益好,有體會到主角的奉獻精神;三是導演和演員好,劇情表現到位;四是音樂好,音樂選用的素材好,在全劇中音樂的進行完整;五是舞美好,整個舞臺簡潔,舞臺上的布景和道具就交代了時間,具有時代感。對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劇情內容,筆者認為故事素材是好的,內容與藝術相結合,思想與政治相統一,起到了演戲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永遠的歌謠》的藝術本體
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研討會還邀請了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黃玉英教授。黃玉英教授曾在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大型彩色戲曲片《茶童戲主》飾女主角二姐,在中央電視臺錄制的優秀傳統戲《釣拐》中飾演三嫂等,其唱腔優美,甜美,被譽為“紅土地上的黃鶯”。在贛南采茶戲研究方面,她也寫了很多論文。
黃玉英教授在發表評論時說道:“在這部劇中,與贛南經典民歌《蘇區干部好作風》為主線貫穿全劇的還有贛南采茶戲的《睄妹子對花二》的第一句唱詞‘正月里來花里花朵開’,作為襯托,貫穿全劇。劇中還運用了贛南采茶戲舞蹈扇子花、單袖筒、矮子步,體現了贛南采茶戲特有舞蹈的特點。例如,在向地主借糧的環節,那四個家丁也就是四個小丑的舞蹈就有贛南采茶戲舞蹈的特色。
”針對這部劇黃玉英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戲曲的味一定不能丟,不能一直是單一的歌,也要有唱戲部分;其次,劇中的人物心理一定要注意細節,例如,女主人公的情感可以多加幾句的描寫,使劇中情節過渡更自然;最后,一定要加入更多的贛南采茶戲主要樂器的音樂,主要樂器音樂要突出,例如勾筒、鑼鼓等。對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傳達方面,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許愛珠教授發表評論道:關于藝術創作方面,這部劇的題目可以,有生命力和藝術規律,思想上與藝術性統一,在劇情內容上,思想又與政治相統一。
這在中國戲劇上還有類似的形式就是《白毛女》,但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以小見大比較困難。在藝術傳達上,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是可行的,因為有傳承與創新,可以拓展新的觀眾群體。但以唱的形式來傳達并延續情感與劇情,戲劇沖突不夠突出明顯,使全劇的節奏放慢了。最后,許愛珠教授對于這部劇的種舞臺藝術形式提出問題,這部劇是歌舞劇還是音樂劇?她認為,傳統與創新要因“材”而異。對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藝術本體,筆者認為以上兩位教授的發言非常好,但從創新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個劇是否可以定義為民族音樂劇,而不是單一的歌舞劇或者音樂劇?
三、《永遠的歌謠》中的贛南采茶戲傳承
關于音樂部分,因為《永遠的歌謠》是新編的劇,舞臺藝術形式與傳統的舞臺藝術形式不同,所以這個劇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支持改變傳統戲曲來適應現在當今的這個社會發展,另一派是認為還是多要傳承,要傳承再創造。支持改變適應社會發展的大多數是較為年輕的觀眾和學者,例如江西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她們觀看后認為這部劇好看是因為故事情節中大量的愛情元素,加入愛情元素使這個劇的故事發展情節更自然,使政治不再過于嚴肅,讓更多的人能接受紅色主題體裁。
而認為傳承再創造的則是很多年齡稍大的學者和本身從事這項工作的,比如采茶戲團長、演員、文化館館長等。來自瑞金的采茶戲黃團長認為,這個劇“走遠了”,沒有完整的一段真正唱采茶戲的片段,唱腔也少有采茶戲的影子。慶豐贛劇團王團長也表示希望音樂要更純點,采茶戲的元素要增多。
關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傳承,筆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筆者認為,《永遠的歌謠》是將贛南采茶戲與贛南客家山歌謠緊密結合,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推陳出新,通過環環相扣的戲劇沖突,以小來見大,彰顯了革命戰爭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和蘇區精神。一個劇在觀眾觀后能夠產生一些爭議也是成功的劇,它已經成功的吸引到了觀眾的注意。
既然已經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那么對于傳承贛南采茶戲就不是難題了。眾所周知,贛南采茶戲廣泛吸收了贛南本地的客家方言,成為既有客家習俗,又有地域風情的戲曲劇種。其中,贛南客家方言與歌謠對贛南采茶戲特色風格的形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會講贛州客家話的人學習贛南采茶戲,在唱詞方面不是難點。現在,當地政府也提倡和支持贛南采茶戲,希望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一直傳承下來。
經筆者查詢資料得知,在2015年1月有一條這樣的新聞——贛州市厚德路小學開展“贛南采茶戲進校園”活動紀事。這里面寫道:“2007年初,章貢區啟動了‘贛南采茶戲進校園’活動,把采茶戲作為中小學素質教育和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2008年9月20日,全市‘贛南采茶戲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雖然并不了解這個活動是否在一直開展,但卻證實一點,把采茶戲作為素質教育和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列入校本課程,這個是可行的。
四、筆者對于贛南采茶戲的傳承與發展的建議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開放,各個國家的音樂都涌入了中國,所以就導致我們自己獨特的傳統音樂會逐漸被西方音樂與流行音樂代替。在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會愛聽我們傳統的音樂、戲曲,很多人認為傳統的音樂、戲曲很難懂,但各個地方的戲曲都代表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反映出我們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內涵。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音樂文化更是推動了人類的發展。《永遠的歌謠》就是在這一社會環境下,中西方結合創編而成。筆者就傳承贛南采茶戲提出幾點建議:
(一)贛南采茶戲全面進入小學課堂
在逐漸重視文明社會發展的現在,讓孩子們從小在學校里了解本地的音樂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中國傳統戲曲就要從小抓起,讓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戲曲文化,讓更多的孩子對傳統戲曲感興趣。現代社會各種戲曲演員越來越少了,筆者曾聽黃玉英教授說過:“采茶戲面臨著老少不接、人才斷層等問題。”因此,如果只有少數傳承人與專業人士,那么傳統藝術真的很難得到發展。
當地的戲曲音樂是屬于我們自己獨特的文化,不僅僅需要國家來保護,更需要我們這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來守護,把當地的戲曲音樂推進課堂,讓我們都學唱自己家鄉的戲曲,才能更多的了解當地的獨特文化。很多時候我們除了看劇團演出,就連父母真正了解當地戲曲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在課堂中加入當地戲曲音樂的學習,無疑對我們發展和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是個非常好的途徑。
(二)政府多組織支持贛南采茶戲進行區域演出
“送戲下鄉”是近十年來一直進行的,而且農村人大部分也喜歡這樣的一個娛樂形式,來傳遞快樂和正能量。但現在的農村現狀是大量的人會留在城鎮里生活,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城鎮人也要看戲的需求。南昌的學者曾經說道“送戲下鄉也要送戲進城”,我們應該考慮在每一個區域里建立一個小舞臺,讓更多的人來看贛南采茶戲,也可以讓更多的人感興趣,使贛南采茶戲有更多的人傳承下來。
五、結語
關于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的創新部分,在專家學者發表的評論中很少出現,因此,筆者總結了專家學者的說法并加入了自己的觀點。筆者認為,《永遠的歌謠》在表演形式上與西方的歌舞劇相結合,是地方戲曲向音樂劇的靠近,形成新的表演形式——贛南采茶歌舞劇。也正是運用了西方的戲劇觀念,最后讓男主人公“餓死”,讓觀眾看到后加劇了情緒波動。這樣的故事情節在當時的生活背景下是可以出現,讓人理解的,因此,這樣的安排也是合情合理的。在舞蹈上,雖然大部分是贛南采茶戲的舞蹈,但也加入了現代舞的元素在里面。在唱腔上,有很多不是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而是加入了美聲、民族、通俗的唱法,雖然有一部分人會說沒有采茶戲的唱腔唱法,但經過改良會使更多的人對采茶戲感興趣,更讓人接受傳統戲曲文化。
綜上所述,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總體上是一部好劇,但有些細節上的問題可以進行修改,相信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在未來的日子會越演越好,成為經典劇作。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為贛南采茶戲的傳承、發展、創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素材。現在,當地政府也提倡與支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所以有了江西藝術節,讓各個地方上的不同的劇目組來到南昌進行展演,宣傳并進一步發揚本土的傳統音樂文化。“贛南采茶戲進入校園”也是促進江西本土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效途徑,是發展江西本土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應該把傳統文化的重建、挖掘和搶救作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江西省音樂工作組.贛南采茶戲音樂[M],1953.
[2]《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西卷下冊.[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9.
[3]黃玉英.贛南采茶戲的藝術特征[J].江西社會科學,2005,12.
[4]張佩鶯,鐘海林.對贛南采茶戲傳承的思考[J].中國戲劇,2007.
[5]徐鳳英.贛南采茶戲的唱腔藝術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
[6]劉洪忠.淺談贛南采茶戲的創新和發展[J].中國戲劇,2010.
[7]幸菲菲.贛南日報贛州市厚德路小學開展“贛南采茶戲進校園”活動紀事[DB/OL].中國贛州網,2015,1.
[8]劉海鋒.大型贛南采茶歌舞劇《永遠的歌謠》在昌精彩上演[DB/OL].客家新聞網.
音樂類刊物推薦:《音樂天地》(原名《群眾音樂》)創刊于1949年10月,是新中國最早創辦的幾份音樂刊物之一,至今已發行了四百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