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6月27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灘頭木版年畫是一種承載了民間信仰和民間習俗的文化商品,文化商品的形式藝術化,便產生出了藝術的價值以商品形態出現的文化載體,在商品需求關系中得以發展演進。灘頭木版年畫的商品屬性、藝術價值、文化傳承三個維度是我們對灘頭木版年畫研究的主要方向。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式和思維方式,從開放的視角及動態比較的方法分析研究灘頭木版年畫,可從其中吸取豐富的藝術文化營養和產業發展啟示,啟迪藝術創新,創新藝術教育模式,推動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把古老傳統的民間藝術形態運用到當今的藝術實踐和產業創新中,使公共藝術創作和大眾藝術普及中注入更多的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元素,推動文化藝術創作繁榮和藝術產品創新,實現其文化藝術傳承和文化產業開發的多元價值。
關鍵詞:灘頭木版年畫;動態比較;商品屬性;藝術價值;文化傳承
研究灘頭木版年畫的價值,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用開放的視角去觀察,用動態的觀點去分析,用比較的方法去研究,研究灘頭木版年畫這種藝術形態在當代語境和藝術本體中應當做哪些傳承保護和時代運用。另一種則是靜態的研究,只是把灘頭木版年畫當作一種僅僅停留在靜態的作品本身,缺乏灘頭木版年畫所時遷的歷史文化藝術乃至經濟文化發展狀態的時代考察,以及灘頭木版年畫制作全過程的動態研究,缺乏對灘頭木版年畫20多道工序記載的藝術形態研究,缺乏藝術本體或藝術工匠本質屬性的研究,缺乏制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價值判斷。
站在民間藝術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和藝術本體相關性的這種高度,動態地看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便不會僅僅停留在最后的作品研究,而會對灘頭年畫木版的特質有更加深入的藝術本體語境的關注和思維拓展,或者說,對灘頭木版年畫的研究關注,不再簡單片面地只關注它的年畫屬性,而應當關注它的木版特征、文化傳承內涵特征和文化商品流通的商業屬性等相關性質。
這樣,“灘頭木版年畫”便顯現了其文化商品的本質特征和木版創作的藝術特質本原和工藝過程的藝術性,灘頭木版年畫不再只是一個民俗繪畫作品的紙介結果,而會有更加豐富的民俗文化需求信息內涵和文化價值內容,灘頭木版年畫也不僅僅指門神“秦叔寶”“尉遲恭”那些結果性的作品,它是一種文化藝術現象的呈現,它也是一種動態的藝術表達形態和創作過程,更是一種文化商品。一切灘頭木版年畫的創作過程和作品形式,都是隨著時間、工坊條件、地方文化、經濟條件、創作者的思想和情緒狀態而變化,特別是因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灘頭木版年畫,這種民間藝術形態的商品屬性、藝術價值和文化傳承一定是從蒸紙、托膠、刷粉、開臉和復雜的色彩順序、分版、分色印刷、晾干的工藝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而灘頭木版年畫制作過程本身也體現出了市場文化需求和民間工匠的藝術素養、藝術方法、藝術手段、藝術態度等重要內容。
分析灘頭木版年畫,也還應當研究地域藝術的差異,研究它跟其他地方的民間年畫的特色比較,研究民間地域性年畫作品在某些方面的地域文化特點和表達局限性,用這種比較的方法去研究灘頭木版年畫,可以在傳承和運用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呈現和保留獨特的優秀藝術元素,吸納異地年畫藝術的新鮮藝術養份,融入當代文化藝術市場需求的期待,使當代灘頭木版年畫進入公共空間、走入千家萬戶,并且更加符合當下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既保留自己地方性、地域性、民間性的優良品質,又有藝術創作和藝術商品制作創新,使這種流傳的民間藝術形態在當代人的審美情趣中走入大眾視野及公共空間。
有這種研究方向的充分深入,可以使我們的新傳承和新創作更加明確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可以做哪些借鑒、可以做哪些改造,這種開放和動態的研究視角與審視態度就可以把灘頭木版年畫的生命延長,在繼承這種民間藝術的過程中既保存它的歷史文脈而又不把它固化,使這種歷史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在傳承中可超越,可創新,打破當下不越雷池一步的僵化和束縛。
一、灘頭木版年畫的商品屬性
灘頭木版年畫的本性屬于一種民間的文化商品。商品一定是用于交換來滿足人們的精神物質文化需求的。這種商品的特性首先表現為用于交換的民間藝術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民間工匠通過生產和創作承載了民間文化的需求,反映所生活環境的民間文化需求信息。歷史地從商品屬性的角度動態研究灘頭木版年畫,對于我們研究古代邵陽(寶慶)地區和灘頭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狀況,也是極有價值的,這也是作為商品的灘頭木版年畫具有的史料價值。
灘頭木版年畫具有的這種史料價值表現為其記載了當時楚南灘頭這個中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狀況,灘頭年畫流通的狀態反映出農耕文化時期灘頭地區的某種生產生活狀態,展現出當時的一種文化商品供求狀況。馮驥才在《中國木版年畫集成·灘頭卷》將灘頭木刻紙馬歸屬在灘頭木版年畫中[1]28,專家們都認為灘頭紙馬是灘頭木版年畫前身。
灘頭紙馬是民間宗教信仰的載體,紙馬中的財神、觀音送子、菩薩等祈福形象在宗教巫術氣息中具有驅邪納福功能。灘頭木版年畫的前身紙馬文化奠定了木版年畫的造型基礎,發展起來的灘頭木版年畫淡化了宗教巫術的意味。作為商品,灘頭木版年畫不僅僅局限于祭祀,人們已更多地把灘頭木版年畫當做年文化習俗中的重要文化用品,這表現出灘頭木版年畫的商業民俗影響。
《隆回縣志》記載在清乾隆年間灘頭木版年畫就非常繁榮,嘉慶年間灘頭木版年畫作為貢品送到皇宮,因為其太喜慶,清朝同治年間國殤期間,皇室出現禁令,不允許銷售灘頭木版年畫,從而可以得出它的質量之高和市場規模之大,其有著巨大的商業影響。我們可以從灘頭木版年畫很興盛的一個截面去分析研究它,其高峰期有108家作坊,工人2000多人,年銷量2000多萬張。[2]
從制作工具與生產的角度來講,灘頭木版年畫當時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從紙張、顏料到手工、雕刻到印制到銷售,堪比當今的一個產業園,也反映出古代楚南灘頭印刷業的生產狀態,反映出這個地方是一個竹林茂盛、造紙、印刷產業發達、紙業商品產銷繁榮的地方。
深入考究,學者們認為,是灘頭地區發達的印刷業造就了灘頭木版年畫的產生和興旺,其是在書籍等印刷品的推銷交流的過程中,由于民間文化需求而產生的。民間習俗中過年時在家門口貼祈福、保佑、辟邪、賑災等圖案圖飾來表達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寄托,由此產生了年畫形式,而這種年畫需求即這種民俗文化需求在當時生產廠家那里便是以一種商機呈現的。因為有了這種文化需求,所以才有了年畫創作的引入和生產,有了一種除文字印刷之外的新的商品形態的產生,便有了圖式創作、刻板、印刷、套印圖飾等生產活動和藝術創作活動,以滿足人民的需要。
相比當下的情形,我們可以認為這種商品形態的民間藝術進入了一種萎縮和衰落的境況。關于它的衰落有一種說法,有人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后新文化形態的興起及革命式的“破四舊”和“文革”的破壞所致,這固然是一種原因的分析,但更需要從文化商品屬性的時代需求上去分析研究,要從市場和文化需求,以及新的印刷生產方式、手段、技術進步等方面去考究,從商品生產和交換的規律上去分析,或許這樣才能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一種舊的民間藝術形態的影響力變化,到底是社會政治的人為原因,還是一種市場的供需關系原因所至?這需要客觀的研究。無論興起,還是衰落,必然會有歷史的物質文化需求關系體現和承載其中,灘頭木版年畫的興衰本身便具有一種文化商品興衰研究的史料價值,可以讓我們知道一種民間藝術首先作為商品形態,其創作與產業發展應該怎樣去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這種規律表現作為商品形態的灘頭木版年畫的產生,首先是在人們的生活需要中產生的,而不是憑空而來的,這便是民間藝術產生的規律,也是商品生產的規律。
財神、觀音送子、菩薩等形象滿足民間信仰需求,是灘頭木版年畫產生的需求動因,而當時古代楚南灘頭這個地方的印刷業生產條件為灘頭木版年畫的出現提供了可能。灘頭素來就有“紙都”之稱,印刷業非常發達,所產的“五色紙”“彩印畫紙”曾遠銷云南、貴州、陜西、兩廣及東南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量3000多萬張。印刷技術和產銷網絡成熟,具備從原有的文字印刷延伸到印刷圖飾的生產條件,可以滿足人們對這種圖式商品的需求。可以說,灘頭木版年畫起源并非純藝術的審美需求,而是祈福辟邪的民俗文化的需求,是一種文化商品的需求。灘頭木版年畫作為一種商品生產銷售過程,也反映了當時的生產產業狀態和民間生活狀態。
這種狀況也可以從年畫的生產形式和作品形式中呈現出來,從而使灘頭木版年畫承載的一種歷史信息呈現出來,可以通過灘頭木版年畫的研究,窺見當時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人文狀況、生活生產形態,使研究灘頭木版年畫這種非物質文化延伸到研究當時的民間生活狀態、經濟發展狀況,這也是灘頭木版年畫作為商業的史料價值所在。
從這種文化商品的生產交換痕跡中,也可以看到藝術來源于生活的規律性證明,包括民間藝術在內的藝術產生的根本動因都是在百姓生活當中所產生的文化需求,民俗的文化離開了民俗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灘頭木版年畫說明藝術只為人的生活服務,只有這樣藝術作品的價值存在才可以持久發揮,也就是說民間藝術形態首先表現為一種商品形態,然后才是藝術形態和意識形態。這也提示我們,藝術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傳播這么一個常識,即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的產生源于生活的需求,這應該要成為藝術教育和藝術普及的一個常識。
正因為民間藝術不是文人閑賦創作出來的藝術形態,而是在民間生活需求中由民間藝匠生產創作出來的,它必然是具有民間情緒和民俗創作特色的文化商品。要研究民間藝術的藝術本體價值,從研究的角度而言,我們首先應當研究的是它的社會生產背景和當時的民間文化需求,研究它的文化商品屬性問題,然后才是它的藝術本體問題。也就是說,只有研究了它承載的時代社會文化、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狀態之后,才能最本質地領會和分析它的藝術特性和藝術價值。
二、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價值
灘頭木版年畫來自民間群眾消災辟邪、祈福求安等精神需要和信仰表達,而這種形象化了的圖式符號,經過長期從事雕刻印刷、有審美情趣和雕刻技巧的工匠的藝術性勞動,轉化成了獨具民俗特質的藝術作品。我們從灘頭木版年畫的雕刻過程及色線使用中去研究,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形式便是一種純藝術本體的價值呈現。而作品在工匠構圖造型、雕刻印刷等創作過程中是逐漸凝練提升的,其創作過程是一種民間藝術鑒賞水平、藝術創造能力的提升過程。
可以設想,作為藝術形態的灘頭木版年畫作品一定經受了歷史審美情趣和文化需求的反復檢驗,不受民間歡迎的作品必然被淘汰,流傳至今的40多件經典灘頭木版年畫作品應當是在工匠技師的長期提煉中傳承下來的藝術佳作代表。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出現了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和歷代藝術技藝傳承者,這個藝術風格和傳承人的系統工藝流程的總結,便是它成為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所在,也是灘頭木版年畫可以成為中國民俗年畫中有藝術代表性地位的作品的最根本原因,也使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性具有學術性研究和藝術創作借鑒的價值。
線條的粗獷、色彩的鮮艷、構圖的夸張生動以及擬人化的題材表達是灘頭木版年畫藝術本體的重要特征,藝術語言的學術性價值判斷和系統研究依然還可以細化。從方法的角度看,有以下諸多問題可以深入探討:比如線條,我們可以研究各種地方年畫線條及刻法的一些區別,從藝術比較的角度研究灘頭木版年畫同天津、河北、陜西、四川及其他地方年畫線條的異同,甚至也可以同傳統工筆畫線條進行對比分析,進行系統化的比較,從中發現灘頭木版年畫中線條表達的地域性特征,并研究這種繪畫語言的特征同地域民風性格的關聯性,研究這種粗獷的民間藝術線條屬于灘頭地域的必然性原因,這將是有意義的藝術價值挖掘。
同樣地,研究用色鮮艷大膽、構圖夸張的灘頭木版表現方式,與精細的其他地方年畫及工筆國畫表現方式有哪些不一樣等,從線條、色彩、造型,還有材料運用等各種藝術本體的元素角度細化分析、對比研究,去探尋這種地域民間藝術形式構成同其他地方的不同。有它獨特的地域性特點和民俗性特征,才呈現它民間性的粗獷、自由、奔放。恰恰是因為這種不同,造成了灘頭木版年畫的獨特性。從繪畫的語言本體做形態詳細的分析,灘頭木版年畫流傳保存的40多張作品無疑是藝術流傳和提煉過程中的經典作品。
不斷的變化過程當中保持著造型提煉、色彩、線條、雕刻技法、材料、工具的演變及審美傾向的演化,這些制作材料和工匠的技術不斷地系統化,使這種民間的藝術不斷地往藝術本體語言靠近。通過作品和工藝的傳承,使這些歷史涵養、工匠的技術、審美情趣代代傳承。我們今天研究灘頭木版年畫,可以更充分地從藝術形態來欣賞和借鑒這種民俗繪畫藝術的獨特審美價值。這是從商品形態跨越之后的藝術價值判斷,是在跨越古人滿足消災避邪、祈神保佑這種信仰符號要求之后的一種藝術形式需求。
從藝術的形態上講,灘頭木版年畫的這種審美價值是一種更有深刻社會藝術文化價值的藝術遺產。盡管當下許多木刻版畫作品可以在制作的精美和表達的多元上更加豐富,灘頭木版年畫作品傳承的古樸脈氣仍是影響現代木刻版畫和現代工藝產品創作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原汁素養。我們除了從灘頭木版年畫的經典作品當中看到其很純粹的民間藝術語言和這種純技術性方面表現出來的民間繪畫藝術的審美特性,還應關注作品中傳遞出來的豐富的工匠情感。灘頭木版年畫夸張變形的造型、大膽潑辣的雕刻、粗獷或者細膩的線條等,充滿了不同工匠的樸素情感,傳承了他們許多相同或相近的民風情緒。
這種技藝情感體現在每一張作品中。以《老鼠娶親》這張作品為例,我們就可以詳細分析它的造型、刻線以及色彩的運用,分析擬人化老鼠的造型趣味性,從這個大膽詼諧的構圖形式,去感受古代工匠的技藝,去體會作品表達出來的豐富的藝術技法和審美情趣,以及工匠情感及地域文化、民風特質上的諸多內涵。藝術本體的創造性,樸素的喜樂情感與大膽夸張的藝術創造使得這張作品不僅傳承了灘頭木版年畫的傳統木版技法,同時也傳遞了古村落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趣味表達和向往。
從這種形式和情感結合的角度上,深入分析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價值,使得作品的形式和內容注解更加豐富準確,更加接近藝術創作的原本。這種分析研究可以使當下的藝術傳播和藝術教學得到啟示,引導我們美術教學的課堂和創作,既要從技術層面借鑒民間傳統,還要從情感表達的層面學習借鑒古代工匠的情感表達。民間傳統繪畫藝術的這種直接性表達在灘頭木版年畫的經典作品中隨處可見,這使灘頭木版年畫生動而有親和力,這種民間親和力便是重要的民間藝術價值。
三、灘頭木版年畫的文化傳承價值
灘頭木版年畫的題材內容表達是極具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文化的表達構成了灘頭木版年畫的地域文化特質。我們從每一幅經典灘頭木版年畫的文化截面去研究,可以感受到民間藝術作品在鄉土文化傳承中保存著中國農村極其寶貴的鄉村文化基因。從這個角度去欣賞灘頭木版年畫的經典傳承作品,可以清晰地發現,灘頭木版年畫同所有民間藝術形式一樣具有普遍的文化傳承功能,極具文化傳導價值。這個文化是一種根植于楚南灘頭和古代南方農村的獨特的地域民俗民風文化。
廣義的文化范疇里包括我們生產生活的寬泛形式,藝術本身便屬于大文化范疇,具有寬泛的內涵。當下我們更需要研究和分析灘頭木版年畫中傳承的最具鄉土特質的文化內容,是怎樣通過木版年畫的形式進行表達傳遞的。要探究為什么灘頭木版年畫傳承的是這些文化題材,從灘頭木版年畫題材內容的選擇性分解出灘頭木版年畫傳遞的鄉村民間文化價值傾向,研判出當時的鄉村民間依靠著怎樣的文化精神支撐。從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量受到中國鄉村民間歡迎的題材都表現出非常鮮明的觀音崇拜、關公崇拜、吉獸崇拜、傳說英雄崇拜、天地崇拜等。
四、結語
對灘頭木版年畫的系統研究,離不開對其商品屬性、藝術價值、文化傳承價值這三個維度的動態研究,這種動態化的研究是開放性的、交叉式的,也是辯證的。我們以動態的視角研究灘頭木版年畫是基于文化的傳承和現代藝術的創新價值,思考如何在文化傳承中使灘頭木版年畫藝術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使其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走入生活的公共空間,這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時代新課題。
如今,我們有部分藝術家已經通過吸取灘頭木版年畫的藝術營養而創作了很多好的作品,他們沒有照抄照搬,刻意仿古,而是站在新時代、新題材、新立意的創作角度引入新素材新材料新技法,這是對灘頭年畫繼承式的創新。但是,只有藝術家個體的、局部的、獨立的這種藝術借鑒還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創新傳承思路,才能實現藝術繁榮和產業發展。
對灘頭年畫的傳承模式研究,也是一項重要的學術命題,可以推動民間藝術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推動藝術創作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推動年畫學術研究和藝術教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對新時代鄉村振戰略的實施也具有積極而廣泛的作用。灘頭木版年畫濃厚的鄉村民風文化品質在創新中不斷傳承,可以助推新時代文化產品開發和當代藝術創新。灘頭木版年畫的創新傳承,使這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為新時代大眾服務。同時,也讓新材料、新工藝、新觀念融入灘頭木版年畫的傳承中,賦于其時代新特色。可見,從商品屬性、藝術價值、文化傳承價值這三個方面去開展對灘頭木版年畫的學術研究,探索傳承模式和創新方法,對鄉村社會改良、鄉村文化回歸,以及對我國現代民眾美育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馮驥才.中國木版年畫集成·灘頭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湖南省隆回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隆回縣志·文化編[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
[3]張之一.灘頭年畫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相關刊物推薦:中國鄉村發現是以書代刊的三農通俗讀物,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鄉村發現》立足于三農第一線,注重實證調查研究,展現鄉村原生態,為三農理論與實踐打造一個“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想看就看”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