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2月16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強國,它的不斷進步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效益。當然,農業產業化發展也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是一篇農業類論文投稿,是關于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現代農業是以科技支撐、標準生產、規模推進、鏈條運行、生態循環等為特征,以特色、高效、生態、安全等為標志的一項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日益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武裝起來,使農業生產力的由落后的傳統農業日益轉化為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農業。根據對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調查,結合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實際,就永川農業產業化對永川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永川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情況
永川耕地面積101.2萬畝,其中,基本農田87.9萬畝。現有農業人口75萬人,農村勞動力42萬人。是傳統農業大區,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產糧大縣、生豬外調大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區,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區”,重慶市最大的“早熟梨”、“晚熟龍眼”、“食用菌”生產基地,重慶市城市發展新區,重慶市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工程區縣之一。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圣水湖、黃瓜山、八角寺)。 “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認證100個,“永川秀芽”、“黃瓜山梨”、“永川蓮藕”、“永川豆豉”等獲得國家地理標識認證認證的農產品品牌7個。茶葉產業,全區現有茶園面積達6.2萬畝,茶樹無性系良種化率達43.5%,茶葉年產量4400噸,年產值2.2億元。水果產業:全區現有水果總面積21萬畝,年總產量14萬噸,年總產值4.2億元,其中名優水果面積8萬畝,年總產量7萬噸,產值2.6億元。糧油產業:全區糧食播栽總面積104.07萬畝、糧食總產50.26萬噸,基本建成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生產基地20萬畝,全區50畝以上規模種糧大戶達到139戶、規模種糧面積2.37萬畝。水產產業:全區現有各類宜漁水面(含稻田養魚)308305畝,已養魚水面187245畝,30畝以上規模化養殖大戶(不含稻田養魚)626戶,養殖面積42465畝。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服務功能不完善。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基礎設施的重要性,為了保障園區今后能夠平穩快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不可缺少的;此外,服務功能的完善也將是園區發展的助力之一,但部分園區只看到眼前利益,放棄了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園區服務功能的完善,使得園區發展根基不穩,為今后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二)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與此同時,各類協會、專業合作組織甚至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作用發揮不足。在基層雖有各種協會,近年來又成立了100余個專業合作社,也有數量不少的龍頭企業,但其作用發揮不足。
(三)由于受資金政策等因素制約,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速度還需加快步伐。與渝西地區其他區相比較來看,我區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扶持力度還需加大。如用電、用地、用水等優惠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實,地方稅收優惠、財政資金扶持、金融服務等措施難以到位,企業負擔過重。
(四)發展不平衡,休閑農業檔次低。近年來,我區突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各鎮街因地制宜地發展“一鎮一品”特色農業,取得了顯著成就,鎮街特色農業紛紛崛起。但我區發展極不平衡,地理條件較好的東南部發展較快,龍頭企業也多(如朱沱、松??),而地理條件較差的西北部,發展緩慢。沒有形成整體發展效應。
三、幾點思考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園區服務功能。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園區的建設初期抓起,它是園區發展的物質根基,各園區應充分重視其基礎作用,務必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與管理,為園區今后的發展夯實根基;同時,園區應該具備齊全的服務設施,可為園區內工作人員提供完善的服務,為其解決工作中的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園區的建設當中來。
(二)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投入力度。通過整合各類支農資金并逐年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的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改善基地水利、交通等生產條件和基礎設施,扶持龍頭企業,扶持農產品深加工、農業良種工程、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科技示范等環節;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化,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協調機制。
(三)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金融支持的力度。一是發放農業產業化財政貼息貸款。制定統一的產業化貸款貼息標準,實行市場化運作機制,鼓勵商業銀行參與產業化貸款的發放,給與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加大農戶小額信貸的發放力度。制定小額信貸相關法律和法規,確立民間專業小額信貸機構的金融機構地位,逐步建立由商業銀行以外的專業小額信貸機構為主的小額信貸發放體系。
(四)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重點推廣工廠化育苗、設施化栽培、標準化生產、信息化管理技術;推廣“稻-鰍-菜”、“畜-沼-菜”、“魚-菜”等生態農業循環發展模式。二是加快推進良種化進程。建立良種推廣繁育基地,實施重點產業良種化工程。三是強化農技社會化服務。強化農業科技產前、產中、產后社會化服務。四是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改革創新農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方式,通過科技三下鄉、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等形式培訓農村科技示范戶。五是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構建市、區、鎮、村4級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充分利用農業科技網絡書屋免費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政策、市場等綜合信息服務。
(五)拓寬農業園區扶持面。目前,我區將農業扶持力度傾斜于黃瓜山、圣水湖、十里荷香三大已具規模的農業園區,建議在加大規模園區扶持力度的基礎上,拓寬扶持面,向其他鄉鎮具有一定規模、有發展前景、特色效益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農業產業鋪開,形成三大農業園區引領,各鄉鎮品牌農業產業全面開花的農業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