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2月15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這篇農業技術論文發表了農業推廣在鴿病防治的運用及成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鴿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論文腿肉鴿創新技術進行了推廣上的探討,論文探討了推廣理論應用研究背景、推廣措施和實施方案。
摘要:利用農業推廣理論、認知原理、創新擴散理論等理論,指導《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技術》(粵科成登字20100103)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改變了養鴿人員自愿行為,采納綜合防制新技術,樹立新的防病理念,降低了該病死亡率。試驗推廣開產種鴿12.97萬對,后備種鴿3.39萬對。開產種鴿死亡率由試驗前的4.26%下降到1.15%,下降了3.11%。后備種鴿死亡率則由7.53%下降到1.55%,下降了5.98%。經生物統計分析,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農業推廣理論應用成效顯著,對其他肉鴿創新技術推廣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農業技術論文,農業推廣理論,鴿I型副粘病毒病,死亡率,差異顯著
1推廣理論應用研究背景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優質肉的需求日益增多,其中肉鴿肉質優味美且能滋補身體,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著的青睞,從而促進養鴿業的迅速發展,但是鴿病日趨嚴重,其中鴿I型副粘病毒病流行廣、危害大。為了控制鴿I型副粘病毒病,盡快將《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技術》(粵科成登字20100103)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力,我們采用農業推廣理論指導珠三角地區鴿場防制鴿I型副粘病毒病。
2推廣措施和方案
2.1示范推廣的理論依據
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推廣應用,屬于一種農業推廣,在推廣實施中可利用農業推廣理論、認知原理、創新擴散理論等理論作指導。農業推廣指農業技術擴散。使農民獲得有關農業技術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擴大面積和規模。農業推廣的目的是幫助農民提高自我決策與自我發展的能力,改變自愿行為,達到增產增收,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推廣需要我們對廣大養鴿戶(公司)開展動員、組織、培訓、技術支持、咨詢等活動與農民進行信息溝通。推廣的目的是幫助他們提高防制鴿I型副粘病毒病的能力,改變他們自愿行為,采納綜合防制新技術,樹立新的防病理念,促進養鴿業的健康發展。認知是指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感知。是大腦神經活動的意識層面,而這種意識層面是有結構的。這種結構決定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應。認知結構指存在于人的大腦中能夠決定人們對客觀事物反應的意識結構。認知結構分為先天認知結構和后天認知結構。這兩種結構決定一個人的認知反應。認知結構是一個人先天和后天認知相互作用并不斷進行同化和協調的結果,是造成人類認識的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的根本原因。認知選擇性的形成與環境、知識、經歷/經驗、價值觀、參照框架。一開始,廣大養鴿戶(公司)對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認知是有限的,該技術的推廣改變人們對它的認知結構的后天認知結構,影響認知的選擇性,進而對它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創新指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新觀念等的總稱。擴散是創新被更多的人采納的過程。創新擴散某項創新被社會上較多的成員所采納的過程,是某種創新在某特定的社會系統的成員中,在一定的時間內,經由某種溝通渠道而被交流傳播的過程,是技術推廣的最早表現形式。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的推廣就是一個創新擴散過程。根據創新擴散策略理論,采取了意見領袖與兩極傳播相結合的支配性傳播策略。人們把社區群體中少數具有影響和改變他人態度的能力的人稱作“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在一個社會系統中首先獲得信息和傳播信息的人。一項創新被農民采納,一般來說,首先由大眾傳播、推廣機構向農民介紹新技術、或進步農民主動尋找新技術;然后同類農民示范和示范結果展示,農民對新技術會有一個自己的評價;進而農民根據評價結果決定是否親自去進行試驗;最后農民根據試驗結果決定是否采納新技術。養鴿業中的意見領袖主要有:各地的養鴿協會的負責人、養鴿大戶等。根據同類農民示范理論,我們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飼養規模鴿場作為示范戶。
2.2示范推廣的實施方案
2.2.1傳播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技術,改變養鴿從業人員后天認知結構,接受創新技術。多年來,筆者通過各種會議、學術研討會、技術培訓班、門診服務、技術咨詢服務、現場指導、撰寫論文等多種形式傳播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如2003年12月在中山召開的省經濟動物協會肉鴿發展研討會上作了“當前鴿常見疾病的發生特點及防制”的報告,2007年12月19日參加了廣州市科協組織百名專家農村科技服團赴增城朱村鎮黃塘村養鴿戶開展為農服務,2015年6月在惠州潼湖為養鴿戶主講了“鴿常見病診治”技術講座;以第一作者發表了“雞鴿混養引發鴿新城疫(中國獸醫科技.2001年03期)”等論文;使廣大養鴿戶、基層技術人員、飼養員等有關人員從認識到熟悉,再到基本掌握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新技術。2.2.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鴿場。選擇鴿場示范推廣,必須要有代表性。根據創新擴散策略理論,采取了意見領袖與兩極傳播相結合的支配性傳播策略。選擇鴿場時考慮地區性、飼養規模、意見領袖方面、鴿場所有人及技術員對新技術接受程度等。廣東珠三角地區的養鴿場主要分布在廣州市市郊的白云區的竹料、良田、鐘落潭鎮、花都區的花山鎮、肇慶市的鼎湖區永安鎮、中山市的坦洲、石岐鎮、東莞市的茶山鎮、惠州市的博羅縣、佛山的南海市、三水市等。2005年至2012年間,我們選擇了廣州市白云區某鴿業有限公司鴿場(8萬對大型鴿場)、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尹某個體戶鴿場(0.9萬對中型鴿場)、江門市某鴿業協會會長鴿場(3.0萬對)、珠海市某國營鴿場(1.1萬對)、東莞市茶山鎮陳某鴿場(1.5萬對)、佛山市三水盧某個體戶鴿場(1400對)等六個鴿場為示范場。
3推廣效果
3.1示范鴿場的推廣效果
廣東珠三角地區鴿場主要通過銷售25日齡前的乳鴿獲利,而25日齡前的上市乳鴿,一般都不接種任何疫苗的。因此驗證鴿I型副粘病毒病綜合防制技術的推廣效果,主要是依據示范鴿場的開產種鴿和后備種鴿死亡率變化。筆者追蹤示范鴿場的應用效果,詳細記錄了每一個鴿場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鴿I型副粘病毒病的死亡數、死亡率等試驗數據,與該場試驗前一年的數據進行比較。3.1.1規模化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廣州市白云區某鴿業有限公司鴿場。該公司鴿場的人員素質較高,其開產種鴿的死亡率由由試驗前一年的4.31%下降到1.42%,下降了2.89%。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則由7.47%下降到1.65%,下降了5.82%。整個試驗期間沒有發生大的疫情,只是出現零星死亡。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3.1.2精神領袖鴿場-江門市某養鴿協會會長鴿場。該鴿場周圍2km內存欄種鴿約15萬對,鴿場密集,地勢平坦,通風不良,防疫條件較差。其開產種鴿的死亡率則由試驗前一年3.83%下降到0.92%,下降了2.91%;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則由5.85%下降到1.86%,下降了3.99%。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3.1.3中小型、外省籍養戶鴿場—尹某個體戶鴿場。尹某鴿場位于一個半山坡上,通風良好;鴿場所有人沒有接受過畜牧獸醫專業知識系統學習,試驗前該場深受鴿I型副粘病毒病的危害,推廣效果較好。其開產種鴿的死亡率則由4.63%下降到0.51%,下降了4.12%;后備種鴿的死亡率由9.86%下降到1.73%,下降了8.13%。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3.1.4國有體制鴿場—珠海市某國營鴿場。珠海國營鴿場與豬場相距較近,防疫條件一般。其開產種鴿的死亡率由試驗前一年的4.02%下降到0.81%,下降了3.21%。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則由8.85%下降到1.13%,下降了7.72%。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3.1.5東莞市私人鴿場—茶山陳某鴿場。茶山鴿場的開產種鴿的死亡率由試驗前一年的4.87%下降到0.82%,下降了4.05%。后備種鴿的死亡率由7.93%下降到0.98%,下降了6.95%。整個試驗期間僅有零星非典型鴿I型副粘病毒病病例死亡。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3.1.6佛山市小型個體戶鴿場—三水盧某鴿場。盧某鴿場規模小,試驗可操作性強。其開產種鴿的死亡率由試驗前一年的4.03%下降到1.11%,下降了2.92%。后備種鴿的死亡率由6.31%降到1.2%,下降了5.11%。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
3.2示范鴿場推廣的經濟效益及總體推廣效果
3.2.1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衡量試驗推廣的效果重要指標,因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價值不一,按開產種鴿80元/對,后備種鴿(青年鴿)60元/對,計算減少死亡種鴿的價值,廣州市白云區某鴿業有限公司鴿場年均減少直接經濟損失22.98萬元,江門市某鴿業協會會長鴿場7.13萬元,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尹某鴿場4.65萬元,珠海市某國營鴿場3.91萬元,茶山陳某鴿場6.12萬元,三水盧某鴿場0.48萬元。六個示范場合計每年減少種鴿死亡損失約45萬元(表7)。3.2.2總體推廣效果。綜合統計六個鴿場的試驗資料,試驗推廣量,開產種鴿12.97萬對,后備種鴿3.39萬對。開產種鴿死亡率由試驗前的4.26%下降到1.15%,下降了3.11%。后備種鴿死亡率則由7.53%下降到1.55%,下降了5.98%。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死亡率采用百分數資料顯著性檢驗,試驗期間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的死亡率分別與試驗前一年的比較,均為差異顯著(u檢驗,P<0.05)。
3.3結論與討論
利用生物統計知識,進行數據的顯著型檢驗,六個示范鴿場的開產種鴿、后備種鴿試驗期間的死亡率與試驗前比較,差異顯著,6個示范場推廣效果顯著。六個示范場合計年均減少種鴿死亡損失45萬元。此外,根據鴿I型副粘病毒病流行規律,該病不僅導致種鴿(后備種鴿)發病、死亡,而且乳鴿死亡損失更大和殘次鴿數量增加。因此,6個示范鴿場年均增加的經濟效益遠遠不止45萬元。
4示范效應
六個鴿場推廣效果顯著,對其周圍的鴿場人員產生了較好示范帶動作用,51個養鴿戶(公司)(存欄種鴿約60萬對)改變他們自愿行為,采納綜合防制新技術,樹立新的防病理念,提高防制鴿I型副粘病毒病的能力,年均減少種鴿死亡損失約205萬元,同時較少了藥費開支和殘次鴿數量,促進養鴿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余雙祥,鄒永新.雞鴿混養引發鴿新城疫[J].中國獸醫科技,2001,(3):30.
[2]羅映霞,郭予強,余雙祥,等.當前常見鴿病的發生和防制[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04,(3):48-50.
[3]凌育燊.我國鴿病的發生與流行情況[J].中國家禽,2001,(7):27-29.
[4]許家強,楊連楷.鴿新城疫流行的調查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1994,(2):155-157.
[5]陳春花,陳小改.鴿新城疫的流行特點及其防治措施[J].河南畜牧獸醫,1999,(1):20-22.
作者:余雙祥 姜文聯 羅映霞 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推薦期刊:《農業考古》該雜志創辦于1981年,為國內外唯一的專門發表有關農業考古學研究成果的大型學術刊物。原主辦單位為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中國農業考古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