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0月08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科技期刊投稿論文發表了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研究,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明確了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通過分析戰略目標繪制戰略圖,論文介紹了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評估中需做好組織管理、評估流程管理、結果反饋與績效激勵等工作,使管理過程更精細化,管理評估和反饋結果更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研究》
關鍵詞:科技期刊投稿,管理模式,運行方法,戰略地圖,平衡積分卡
1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常態時期的天然氣行業,面臨著市場供需、地企關系、價格機制、替代能源競爭、國家政策、市場改革、同業競合、合資合作風險等交互影響[1],對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評估提出了新挑戰;《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油氣科技評估要突出創新導向,將技術轉移和科研成果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研發投入、創新績效和人才評估作為重要指標,對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評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挑戰和新要求下,建設一套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的績效評估方法與考評體系,解決現有績效評估在不同類型指標體系、計算方法與流程等多層面間的離散性問題,從單一評估方法向體系性、總結性評估方法轉換,是適應天然氣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舉措。
2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內涵
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是基于戰略視域對天然氣科技創新過程、創新成果及相關要素進行系統性和整體性管理的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實踐性和全員性特征。其立足創新驅動戰略發展、管理、績效與系統效率耦合等相關思想,將管理放置在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體制改革、科技評估與激勵、技術價值化等現實環境需求下,運用平衡積分卡等戰略績效管理工具,分解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關鍵要素并轉化為關鍵績效指標,通過機構、項目與個人維度的逐層分解與剝離,構建績效評估體系,服務于績效激勵。該模式強調天然氣科技研發、應用與實際生產的有機結合[2],保證天然氣科技創新方向性、系統性、實用性與價值性,促進天然氣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發展。研究構建的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
3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過程
3.1明確企業創新戰略目標
3.1.1明確天然氣科技創新總體戰略目標深入貫徹中央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集團公司)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發展理念,以自主創新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強化科研項目管理和產學研結合,著力提升創新能力、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研發應用、優化創新環境,持續提升公司發展內生動力。
3.1.2明確天然氣技術集成創新戰略目標突破制約公司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積極構建滿足川渝、服務全國、支撐海外的具有“油公司”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現由投資和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階段轉變,打造天然氣特色研發體系;加強自主創新、重點項目的科技攻關和綜合研究,打造天然氣發展的技術中心。
3.1.3明確天然氣技術生產應用戰略目標通過相關勘探配套技術研究,解決勘探開發相關技術難題;開展優質快速鉆井配套技術研究,實現鉆井提速增效;提高單井產能開發配套技術研究,實現單井穩產增產;完善已開發氣田開發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術,提高采收率并降低綜合遞減率;完善標準化設計,縮短工期降低投資。
3.1.4明確天然氣科技研發體系戰略目標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方向,以完善科技創新組織體系為重點,建設以專業技術研發體系、實驗基礎平臺、博士后工作站為主體的科技研發體系。3.1.5明確天然氣科技保障體系戰略目標建立完善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體系;建立技術合作聯盟,構建多渠道的制度化學術交流平臺,構建開放式科研環境;優化科技人才梯級結構;配套完善基礎設施。
3.2分解戰略目標關鍵要素并轉化為績效指標
3.2.1以平衡積分卡為工具繪制戰略地圖戰略地圖是績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平衡積分卡的原理[3],將戰略目標分解為基于當年度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和學習與成長4個維度因果相連的多項戰略主題,制定與每項戰略主題相應的目標與措施,再把戰略主題分解到相應的部門;谄胶庥嫹挚ǖ目冃Ч芾矸椒苁构芾碚邚膽鹇哉w的4個維度來考察公司。西南油氣田以平衡計分卡為工具[4],結合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目標,繪制出了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地圖(圖2)。
3.2.2分解戰略主題并確定關鍵績效指標戰略主題由戰略地圖引申而來,是實現戰略地圖的關鍵戰略任務、戰略措施及戰略活動的總稱。戰略主題服務于戰略地圖,是對戰略地圖的進一步細化與分解。關鍵績效指標(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則是對戰略主題進一步分解,用以檢測戰略主題的執行效果。KPI建立了一種將戰略主題轉化為內部過程和活動的運行機制,使績效考核體系發揮激勵約束作用。因此在研究戰略地圖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解戰略主題并制定出了關鍵績效指標(表1)。
3.3構建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指標與方法體系
3.3.1基于機構維度的指標與方法體系機構維度的戰略主題包含公司科技進步與科技貢獻以及科研院所創新科技能力提升兩大類指標[5]。公司關鍵績效指標細分為天然氣科技投入—產出績效、管理提升、社會貢獻三大類。其中,投入—產出績效基于公司整體視域主要考慮經費、人員、資源等投入以及降本增效、社會貢獻、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科技進步貢獻率等產出;管理提升績效主要考慮管理創新投入與產出、管理創新分析能力、研發能力、組織與營銷等能力[6];社會貢獻績效主要考慮天然氣安全供應、產業結構優化、能源消費利用、節能減排、天然氣經濟效益、低碳化發展保障等[7,8]?蒲性核P鍵績效指標細分為科技管理能力、科技研發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三大類。其中,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項目管理能力、基礎管理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指標;科技研發能力包括科研計劃完成、科研成果應用、科研經費控制、科研質量控制情況、科研水平提高情況、科研能力提高情況、ERP及內控管理等指標;自主創新能力包括科研質量、科研水平、自主創新、實驗室水平、科研人才、國際學術會議、國家或省部級項目等指標。在指標選擇與權重設置過程中,對不能量化的指標采用經驗法估算和德爾菲法,對能夠直接以財務管理數據計算的采用加權平均等方法,保證指標的價值性與權重的客觀性。
3.3.2基于項目維度的指標與方法體系項目是天然氣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基本對象,也是天然氣科技發展戰略落實的載體;陧椖烤S度的績效管理,集中體現在4個方面:
(1)通過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加強了對油氣成藏規律的認識,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突破,從而發現新的經濟可采儲量、增加企業資產。
(2)通過管理創新和科技進步延緩了老氣田產量遞減,維持和提升了老氣田的現有產量。
(3)經過科學論證優化了新井建設和布局,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天然氣產量,貢獻了新的價值。
(4)天然氣科技創新體系對降本增效起到了積極影響。因此,天然氣勘探科技項目主要考慮天然氣儲量、天然氣工作量及探井、鉆井等綜合指標;天然氣開發科技項目主要考慮儲量、生產能力與產量、工作量及相關綜合指標;天然氣利用與經營主要考慮產量及銷量、天然氣價格等相關指標。上述指標都可以通過生產運營數據進行直接量化和測算,基本上能夠保證績效評估結果的參考價值。
3.3.3基于個人維度的指標與方法體系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各院所單位從事科技研發與創新的人員,按崗位性質可以分為技術研發人員和技術支持人員兩類:技術研發人員的工作崗位以知識產品、新型產品的智力價值和社會效用價值為目標;技術支持類員工的工作崗位的工作職責較具體;谖髂嫌蜌馓锟萍既藛T崗位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綜合比對多種指標權重確定方法,采用對偶加權法設置科技人員績效評估指標權重。由于技術研發人員的工作主要具備嚴謹性、創造性等特點,績效評估要突出工作能力、創新性、工作業績等;技術支持人員的工作具有重復性、技能性等特點,績效考評需突出工作業績與工作態度等。
3.4實施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評估
3.4.1組織管理成立公司科技戰略績效考核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分公司績效考核管理工作。公司績效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審查分公司科技戰略績效考核辦法及其他重大事項;公司績效考核辦公室制定考核辦法并執行考核;公司核心業務部門提出本部門績效考核指標與目標值,落實考核工作并反饋。
3.4.2評估流程管理公司科技績效管理流程是:下達計劃→完成評估及報告→審查驗收?冃в媱澋闹贫ㄊ侵冈诳己酥芷陂_始,績效考核辦公室按照公司科技戰略的要求對被考核對象在考核期內所要達到的績效目標進行管理的一系列計劃過程,包括績效考核指標、結構、考核周期和目標值,以及績效合同等。根據所構建的科技戰略績效管理指標與方法體系所規定的指標計分方法、權重型等相關內容,對被考核對象進行評價打分,并按照績效考核的結果實行分級制度。對被考核對象建立以績效跟蹤和信息反饋為基礎的過程控制,雙向溝通考核信息。
3.4.3結果反饋與績效激勵公司及各級各單位應根據反饋的評估結果進行績效激勵。公司層面,通過科技進步貢獻率、科技創新戰略績效投入—產出整體水平,分析科技戰略執行與落實情況,為下一階段戰略調整與深入推進提供依據。科研單位層面,通過關鍵績效考核,得出各單位績效管理水平,作為年度績效獎勵等重大獎勵的依據。最后,應當著力推進5個方面的工作:
(1)完善以效益為中心的激勵約束機制;
(2)持續完善業績考核體系;
(3)落實工效掛鉤機制;
(4)充分發揮油氣田企業總經理獎勵基金等專項獎勵政策的激勵作用;
(5)實行科技人才雙序列制度。
4結束語
技術創新作為實現能源“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保障,被擺在了油氣行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西南油氣田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天然氣特色、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等核心問題,建立了以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主導的科技創新戰略體系,以保證天然氣科技創新方向性、系統性、實用性與價值性,促進天然氣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發展以及西南戰略大氣區目標的順利實現。但是,為了保證該戰略體系的深入推進,還必須建立與之一致的戰略績效管理體系。本文以此為據,對天然氣科技創新戰略績效管理模式及其運行方法進行了討論,望在以后的實踐中驗證、完善、充實、提高。
作者:辜穗 李林洪 周小玲 黃媚 李蒲 王秀英 單位: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經濟研究所
《不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發展狀況》
摘要:科技創新水平,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地區的經濟增長核心推動力與發動機。本文以麗水市為例,科學、客觀地對相對不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有利于探索相對不發達地區創新發展的路徑選擇,并為領導的決策和創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相對不發達地區;科技創新;創新發展;研究
一、麗水市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分析
“十二五”期間,麗水市認真貫徹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科技進步事業加快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長。五年來,隨著該市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財政科技撥款、科技經費投入和R&D經費支出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增幅超過GDP。2015年,麗水市GDP為1103.29億元,是2010年的1.66倍,年均增長10.7%。地方財政科技投入5.45億元,是2010年的2.22倍,年均增長17.3%。全市R&D經費投入13.01億元,是2010年的4.02倍,年均增長32.1%。R&D經費投入與當年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18%,比2010年提高0.69個百分點。
(二)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十二五”期間,麗水市規上工業企業創新活動活躍,已成為該市自主創新中科技投入、研究開發、應用受益的主體。2015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科技經費投入總額15.71億元,是2010年的3.25倍,年均增長26.6%;企業R&D經費投入12.32億元,是2010年的4.31倍,年均增長33.9%。企業R&D經費支出相當于主營業務收入比重0.75%,比2010年提高0.24個百分點。全市規上工業企業中開展R&D活動的企業295家,是2010年的3.21倍。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數160家,相比2010年凈增107家。企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為7779人,是2010年的2.36倍,年均增長18.7%;其中R&D活動人員6235人,是2010年的2.77倍,年均增長22.6%。擁有折合全時的R&D人員4404人年,是2010年的2.58倍,年均增長20.9%。
(三)科技基礎條件不斷改善。“十二五”期間,麗水市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鏈布局逐漸完善,產業結構正向著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轉變,并形成了特色產業基地。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個,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5個,省級創新服務平臺6家,市級創新服務平臺8家。高新技術企業210家,是2010年的5倍;科技型中小企業322家,是2010年的7.2倍。省級創新型試點、示范企業1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4家,其中,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3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97家。通過建立公共科技服務平臺,進一步提高了我市科技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改善了科技基礎條件,創新服務方法和手段,為科技事業長遠發展與重點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撐。
(四)科技產出水平不斷提升,發明專利翻三番。“十二五”期間,我市全社會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大幅增加,企業新產品產值和銷售額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不斷加強。2015年,我市國內專利申請受理數、授權數分別為6148件和4348件,是2010年的4.27倍和2.76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834件、授權量280件,是2010年的4.96倍和8倍,實現了發明專利年授權量5年翻三番。
(五)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麗水市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89.30億元,是2010年的3.91倍,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5.6%,比2010年提高17.6個百分點。2015年,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按15%征收政策實際減免企業所得稅7879萬元,比上年增長42.6%,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抵扣政策加計扣除額2.49億元。
二、麗水市科技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
麗水是全省經濟發展最短的短板,表面看是總量的差距,實質是質量的差距,核心是科技創新的差距。具體表現在:
(一)科技創新投入明顯不足。2015年,全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13.01億元?v向看,麗水進步很大,增幅達到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7個百分點;但是從橫向看,仍然居全省末位,不到杭州的1/20,也少于衢州的14.25億元、舟山的15.45億元;占GDP的比重也居全省末位,僅1.18%,正好是全省平均水平2.36%的一半。2015年,GDP總量約是杭州的九分之一,杭州是10500億,麗水是1102億,但麗水的研發經費只有杭州的1/20。
(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明顯滯后。一是企業層次偏低。目前麗水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210家,相當于規上企業比重18%。金華同期擁有374,總數比麗水多78%。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22家,而衢州同期擁有435家,總數比麗水多了35.1%,金華1018家,總數多216.1%。2015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與科技型中小企業之比為1:0.6,而麗水為1:0.27,導致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缺少“苗子”。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落后。2015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0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43億元,只占全省2.53萬億元的1.7%。橫向來看,衢州2015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613億元,產值比麗水多了38.4%。
(三)科技創新平臺缺乏。一是區域創新平臺少。類型方面,目前麗水還沒有國家高新區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方面:麗水省級創新平臺有6家,只占全省的6.97%(全省共有86家),對全市主要產業覆蓋不到位,高度集聚、高效配置科技資源,優化創新生態鏈等作用難以發揮。二是研發機構支撐能力不足。全市規上企業中建有企業辦研發中心144個,僅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數的12.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76個百分點。
(四)知識產權支撐引領不強。一是專利增長不均衡。2015年,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達到6148件和434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達到834件和280件。相比周邊地市,雖然在申請量和授權量上超越衢州和舟山,均居全省第九,但麗水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13.57%,小于衢州的17.65%、舟山的34.8%,萬人有效發明量3.44,同比增長了52.21%,但仍小于衢州的4.49、舟山的9.21,處于全省末位。二是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表現在企業不注重創名牌、不注重專利申請和技術標準制定。許多企業產品都是貼牌銷售,而且是精挑細選的好產品貼別人品牌,劣質產品貼自己的品牌。
(五)高層次人才比較缺乏。目前,全市從事研發人員數0.56萬人年,僅高于舟山市居全省第十位;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20.5人年,居全省末位。全市高技能人才數量僅3.95萬人。科技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缺乏,企業高水平研發人員不足,制約了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建設。
三、促進麗水市創新驅動發展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麗水市應加大自身創新力度,以內生創新催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構筑平臺促創新,強化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支撐?萍紕撔缕脚_是集聚創新要素、實施創新活動、轉化創新成果的核心載體。要著力構筑兩大平臺:一是產業創新發展平臺。以麗水生態產業集聚區為重點,以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陣地,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示范園區。突出抓好2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以及3個省級特色產業基地,有序推進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園、杭州麗水海創園、大學生創業園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二是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按照“一個優勢產業建成一個公共創新服務平臺”的目標,加快建設與區域經濟相適應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產品檢測中心和創業服務中心,推進機器人、特色機械裝備、中藥材、食用菌、龍泉青瓷、3D打印等區域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麗水學院、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發揮優勢,構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專業體系,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與行業企業聯合建立研究院、實驗室,破解行業共性和關鍵性技術問題,服務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二)聚焦重點促創新,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更多依靠科技創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動能、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發展。一是立足生態產業抓創新。緊緊圍繞麗水的生態產業發展,積極謀劃和推進“生態+”,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解決好生態經濟發展中的急迫科技問題。比如,圍繞著培育發展生態旅游第一戰略支柱產業推進科技創新、圍繞著加快生態工業擴量提質推進科技創新、圍繞著發展生態農業和農業現代化推進科技創新等。二是立足生態惠民抓創新。始終著眼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這個根本目標,深入實施“科技惠民”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地質災害等民生領域的轉化與應用,讓人民群眾享受更有品質的服務和生活。比如,助推“生態麗水”、“智慧麗水”、“平安麗水”建設。
(三)強化主體促創新,激發企業和人才的創新活力。一要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建研發機構,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計劃、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培育計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二要充分激發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核心作用。科技創新歸根到底靠人才。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招才引智。以“高精尖缺”為重點,加大“千人計劃”專家、“綠谷精英”和科技創新團隊的引進培養力度,持續抓好“拔尖人才”、“綠谷新秀”選拔和“138人才工程”,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積極構建市場化的引才用才體系,突出以創新能力和貢獻為評價標準,鼓勵人才到一線創業創新,努力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更好服務,讓更多千里馬在麗水大地競相奔騰。
(四)完善配套促創新,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創新生態決定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可持續性。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相關配套體系建設,努力使創新土壤更肥沃、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當前,重點推進兩大體系建設。一是科技大市場體系。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為載體,加快網上網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場體系建設,培育一批專業市場、移動電子技術市場和技術中介服務機構,促進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的產業化轉化,架起產學研有效合作、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精準對接的橋梁。二是科技金融結合體系。深入開展科技金融結合試點,組建科技金融服務聯盟,搭建“投、保、貸、中介服務”四位一體的科技金融結合體系,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為創新注入血液。鼓勵和引導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發展科技擔保、專利權質押,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和企業技術改造的貸款投放。設立科技企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大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政策性風險補償力度,吸引更多民間風險投資和國內外創投機構向麗水匯聚,最大限度解決好科技創新“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李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J].麗水年鑒,2016:58-61.
[2]金科.創新改變浙江[J].今日科技,2017(4):28-29.
[3]江耘.因轉型而“新”因創新而“昌”[J].科技日報,2017-6-1.
作者:孟海燕 呂高卿 單位:麗水市科技信息中心 麗水市生產力促進中心
推薦閱讀:《云南科技管理》據"中國知網"完成的發行與傳播統計報告顯示,本刊雜志網上機構用戶遍布31個國家和地區。雜志以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技工作方針政策、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工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