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1月15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建筑論文發表了綠色生態建筑的內容,什么是綠色生態建筑,這種生態建筑模式一種將建筑融匯到生態系統之中,論文以深圳萬科中心為例介紹了這個建筑項目是如何投放于大自然的,生態建筑減少了對自然的破壞,促進了建筑生態化。
關鍵詞:建筑論文如何發表,建筑工程,生態建筑
發展趨勢
由建筑設計上看,一種是將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納入與環境相適應的循環體系中,更經濟地使用自然資源,使建筑轉化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盡量減少對自然的破壞,使自然轉化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種是將自然納入建筑,運用高科技技術,促進建筑生態化,人工環境趨向自然。
綠色生態建筑概況
綠色生態建筑,是綠色建筑、生態建筑的綜合建筑型態,其中單看“生態建筑”,是把建筑融匯為一個生態系統之中,使處于自然環境中的建筑實體、能源、物質都在大的生態系統內部地循環,從而排出污染和浪費掉的部分,進而再獲得環境良好、高效清潔的生態環境。
案例解析——深圳萬科中心
一、項目概括
萬科中心地處深圳大梅沙海濱旅游區,是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建筑,包括對外租售的SOHO公寓、產權式酒店、以及萬科辦公大樓。設計師斯蒂文•霍爾將其解釋為“漂浮的地平線”——將不同功能體塊以水平幾何型態串聯在一起,并將整個建筑架空抬起,猶如海平面升起,將建筑最大程度地投放于自然。
二、萬科中心的綠色生態建筑技術
1.“自然化建筑”技術
建筑和自然進行能量交換的過程中,能源的來源方式與自然界里的風、光、熱等,是綠色生態建筑長期應用研究的主要部分。(1)能源利用技術①太陽能源利用技術萬科中心屋頂(除酒店)全部裝有太能光電板,總面積為1997平米,轉化的太陽能可提供整個萬科總部用電總量的14%,約28萬度。②綠色生態節能措施A.利用自然減少能耗:萬科中心的幕墻玻璃采用高透光雙銀中空Low-E玻璃,同時采用了活動可調外遮陽裝置,外遮陽板上設置有透光孔,遮陽板全部開啟狀態下各樓層的采光系數大于等于2%的面積比例為78.17%-87.06%。外遮陽的構造形式,可以滿足夏季不同時間、不同角度對于太陽輻射的遮擋,有效地節約了室內照明和空調系統的能源。(如圖)B.改善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萬科中心的外墻主體材料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其有優異的保溫隔熱性,具有極低的熱透過率,因而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幕墻玻璃選用雙銀中空Low-E玻璃,上面覆蓋的雙銀Low-E膜,是一種熱反射原理膜,具有極高透光和反射率,良好的隔熱性、防止紫外線。屋頂主體結構材料中的保溫材料選用了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這種板材的導熱系數小于等于0.028w/m.k,遠遠低于其它的保溫材料。因此具有高熱阻,低線性膨脹率的特點。③能量利用和回收措施A.空調設備和照明系統:萬科中心內部所有地面上空調的出風口,是采用獨立送風系統。空調采用冰蓄冷空調系統。利用峰谷電價差節省運行費用,每年可達34萬元。萬科中心根據不同區域所需的采光量不同,選用節能型光源及燈具,同時設置可獨立調節光線的燈具來滿足環境的變化。這樣項目與其他規模的辦公大樓相比會減少30%的照明耗能。B.通風設施:室內設置地板層送風系統,靠地板下的低壓力送風管送冷風到室內,常規送風溫度比其低2~4度,可節電3成以上。
2.“人性化建筑”技術
①自然通風:萬科中心的周圍不設置圍墻,首層全部架空設計,創造了自由、靈活有遮蓋的景觀綠地,并且讓臨近的海風和陸風穿透基地,更好地增加自然通風的效果。②綠化系統:場地總綠地面積22967㎡,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為48542.2㎡,項目綠地率為77.0%。采用屋頂綠化方式,綠化區域在陽區,全天均有日照。綠化可以在夏季可以良好地降低地表溫度。(如圖)③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采用鋼結構體系、鋁合金玻璃幕墻體系、竹材墻板等多種可再生循環材料,可再生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比例為29.4%。在材料采購和施工過程中大量選用當地生產或周邊地區生產的建筑材料,500km以內建筑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量的98.84%。建筑建造過程中舊材料全部回用,對于無法回用的廢棄物全部運到相關收購站,并有專人記錄。施工現場廢棄物回收使用比例約為45.0%。④中水處理:中水處理系統采用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出水用于景觀綠化及道路廣場沖洗,日處理能力為150m3/d。屋面雨水全部收集,地面雨水全部處理滲透,一年可節約大約45700噸水。
結語
深圳萬科中心,為我國建筑業很好地闡釋了綠色生態化建筑的內涵。通過解析其綠色生態建筑的技術策略,有助于精確把握今后建筑業向綠色生態化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從而希望它可以為我國建筑業向低碳化、生態化、可持續化提供更好的借鑒。
作者:張淼
推薦期刊:《綠色建筑》(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國性科技期刊。《綠色建筑》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收錄。獲得第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專業技術類優秀期刊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