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1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課堂評估是一種注重教學效果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具有及時評估,及時調整,實時顯效之功能。本文“課堂評估”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重點闡述“課堂評估” 策略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并通過反思,提出我們在運用課堂評估教學策略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課堂評估;教學運用;反思
課堂評估是一種注重教學效果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堂評估的結果是雙向通過評估,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明白教師自身教學的缺漏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清楚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課堂評估教學策略具有及時評估,及時調整,實時顯效之功能。
一、 文獻綜述
課堂評估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里克利分校的K.P.Cross和波士頓學院的T.A.Angelo于1986年提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并形成專著《課堂評估技術:大學教師手冊》。對于課堂評估,K.P.Cross和Steadman.M.H是這樣定義的:課堂評估是一種以學科為基礎,組織教學的教師為確定學生在其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而持續進行的小規模評估。
1967年,美國教育學家斯克里芬在著作《評估方法論》中根據目的不同,將教育評估分成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他認為“形成性評估”是指為了改進課程教學,而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的評估。布魯姆(Bloom,1968)拓展了斯克里芬對于課堂評估的內涵,他把形成性評估定義為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系統的評估,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效果。
國內學者趙慧在《課堂評估研究》中提到課堂評估的特點有三點,分別是1.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2.以教師為主導開展的教學方法。3.課堂評估是師生雙方互利的。而崔慧玲在《美國大學課堂評估技術的應用策略探析》中提到課堂評估的應用既可以運用在教學之前檢驗學生的先備知識,又可以用在教學之后檢測學生對現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國內還有部分學者將關注點著重在教學評估中的形成性評估,宋燕在《形成性評估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中提到評估實施的步驟有三個環節1.確立目標,收集有用數據。
2.收集總體思路以及具體的評估手段。3.對學生給予信息回饋。潘雪清在《泰國智慧學校漢語課堂形成性評估的探索和實踐》中指出形成性評估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評估、學生日記、問卷調查、課堂游戲、教師課堂反思等方式。只要能反映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以及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活動,都可以列入到評估手段的范圍。
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課堂評估理論的探討,較少涉及到課堂評估這一整體性教學策略的運用。本文將側重于分析課堂評估中形成性評估在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
二、課堂評估的教學運用
(一)、回顧:在之前的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將課堂評估這一策略很好的融入到了課堂設計中,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是面對一群剛剛放寒假回來的學生。放假前所學的知識經過一個假期基本沒有什么印象了,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開始就插入了形成性評估,目的是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確定應該再花多少時間繼續回顧所學知識,把握教授新知識的切入點。同時對于學生也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
接著在給學生輸入新知識后,我們又設計了一個形成性評估,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情況。實際課堂操作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學生對于新知識掌握的不是很熟練,因而教師又臨時想出了一個即興課堂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開口重復所學的內容,從而達到一定的熟練度。
(二)、步驟:我們在課程教學實踐中,通過三個教學環節,充分運用課堂評估這一教學策略,并較好的發揮了其功能。
首先,在該堂課的課前數分鐘,先檢測學生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先備知識,完成一個形成性評估。具體操作:教師既可以準備幾個開放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上,檢測學生對這一堂課所要教學的相關內容先前儲備的知識,教師也可以設計10道左右的選擇題,發給每一個學生,學生做完后收集整理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原有了解程度。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告訴學生,他們對于這些問題的理解將怎樣影響老師的教學行為,他們自己又應該怎么學習這個知識點。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是這樣開展課堂評估的:①簡介課程教學將主要涉及到的內容;②課前數分鐘教師安排學生復習之前學習過的有關知識;③結合有關內容的視頻播放,讓學生說出視頻里出現的有關的知識點。④通過展示學生提供的照片等素材,請學生說出照片中跟知識點有關的內容;⑤最后,歸納引出本課主題。這一復習環節,學生表現積極,同時迅速進入學習、思考狀態;教師也同時了解到學生的遺忘程度,并做好調整教學設計的準備。
其次,在教師導入新課程教學之后,當老師講完一個知識點時,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再次進行形成性評估。給學生發學習卡片,要求學生在卡片上寫下這一知識點在生活中運用的具體實例或者自身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緊接著老師收集卡片,迅速瀏覽,然后給學生反饋并指出運用方面較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具體的課程實踐中,我們在完成復習環節后,會通過知識的實際運用來鞏固所學知識點,并借助延伸活動及知識的遷移,加強練習,強化訓練。該環節的活動、訓練,學生都表現得很積極。這個環節不僅讓學生多次重復復習了之前所學的各個知識點,還在短時間內重復練習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充分發揮小組團隊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最后,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讓學生用一句話總結這一堂課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并寫在卡片上。完成形成性課堂評估。教師快速瀏覽學生卡片內容,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節課的核心,與學生分析他們所寫的內容,并指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糾正個別學生所寫的偏差與不足,并再次強調本節課的重點。預告下節課上課的時候,將抽查同學復習描述上節課學到的知識點,同桌同學需要站起來復述前一位同學所說的內容。通過這樣的課堂評估來考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并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論文:堅持學生為主體向高效課堂發力
三、教學反思
課堂評估具有回顧、診斷、導向、激勵等功能,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其及時評估、及時調整、實時顯效的作用。但我們在運用課堂評估教學策略時,應注意:第一、評估的雙重性。比較多的教師在運用課堂評估教學策略時,往往重視對“學”的評估,而忽視對“教”的評估。在教學中運用課堂評估既要有關注學生“學”的評估,又要重視對教師“教”的評估,達到“教”“學”同步改進,同步提升,教學相長。第二、評估的互動性。課堂評估既要有教師評估學生的“學”,又要有學生評估教師的“教”,雙向互動,既讓課堂充滿生氣,充滿活力,又使課堂及時調整,動態調整,提升效能。另外,評估的互動性還可以體現為師生的自我互動,自我評估。
參考文獻:
Angelo,T.A.&,Cross,K.P,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a handbook for college teachers(2nd Edition),1993.
趙慧.(2004) 課堂評估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