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學術咨詢

讓論文發表更省時、省事、省心

工程倫理與工程訓練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探討

時間:2019年06月2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工程倫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質培養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針對高校工科現行工程倫理教育開展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工程倫理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工程訓練中心實踐教學優勢,提出在工程訓練實訓中融入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模

  摘要:工程倫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質培養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針對高校工科現行工程倫理教育開展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了工程倫理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工程訓練中心實踐教學優勢,提出在工程訓練實訓中融入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模式,從教育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搭建了工程倫理教育教學框架。該項教學改革旨在加強對學生倫理意識的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工程素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工程倫理;教學改革;工程訓練

江蘇高教

  當前由工程實踐引發的社會問題日漸凸顯,如危害公眾安全的豆腐渣工程、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發等。其中,工程活動共同體缺乏職業倫理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工程人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工程的質量,也關乎人們的福利和安全。法律的制裁主要表現為事故出現后的懲罰,如何在災難發生前,積極預防,值得國人反思。

  2016年6月,我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第18個成員國,意味著我國工程教育已與世界接軌[1]。對工程共同體成員加強工程倫理教育,使其在實施工程過程中遵守一定的規范,可以預防潛在災難的發生,減少工程活動對社會造成的傷害[2]。因此,在高校開展工程倫理教育是時代發展對高校提出的要求,是高等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1現狀綜述

  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在高校中實施工程倫理教育[3]。以美國為例,美國工程和技術認證委員會(簡稱ABET),于20世紀80年代明確要求,“倫理教育”相關內容必須包含在工程認證專業的教學計劃中。現行的ABET“工程準則2000”要求,工程專業必須表明他們的畢業生具備“對職業與倫理責任的理解”,接受“在全球和社會的背景下理解工程方案的影響所必需的寬廣教育”[4]。

  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都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制定了規范本專業工程行為的職業倫理章程,專業的工程師必須對職業章程所規定的內容認同、遵守并履行。與此相對照,我國的“現代工程倫理教育”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是在我國悠久的文明史中對“工程倫理”的認識卻不曾缺席。宋代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先秦莊周筆下善于“解牛”的“庖丁”,他們專注于本職工作的“工匠精神”正是工程倫理的正面范例和文化淵源。當下由于功利思想作崇,造成了現代職業精神的缺失。為了在新時期重振工程職業精神,我們要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工程現實,探索建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倫理教育模式。我國業界學者正在積極探索一條既能傳承歷史,又能接軌世界的教育新路。

  1998年,肖平教授申請了名為“工程倫理研究”的課題,并以此為基礎出版了中國大陸第一部工程倫理教材。兩年后,西南交通大學率先開設了“工程倫理學”課程[5],開創了中國工程倫理教育的先河。隨后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一系列院校陸續開設了工程倫理教育課程[6]。但總體而言,工程倫理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容樂觀,尚未形成統一的模式。

  2工程倫理教育現狀的調查及分析

  筆者所在高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培養面向基層的應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機械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等4個專業已通過工程專業認證,也是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和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在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為了解本校工程倫理教育情況,特展開調查,獲得原始數據。調查對象為工程類專業的7個二級學院,36個專業的在校生,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利用Mycos教學質量管理平臺制定問卷。參與調查學生共720名,除去個別學生因不理解調查主題使問卷無效外,調查結果可以客觀反映本校工程倫理教育現狀。以下是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2.1“工程倫理”的普及程度

  在被問及“是否了解工程倫理概念”時,34%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過,60%的學生表示聽說過,但不清楚,僅有6%的學生深入了解過。可見本校關于工程倫理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究其原因,首先在學校層面,本校沒有開設與工程倫理內容相關的課程。由于獨立開設課程需要師資力量,工程倫理是工程學和倫理學的交叉學科,尋找既有工程專業背景,又接受過倫理培訓的專職教師比較困難。

  另外學生的周學時數一般在20~30學時,如果單獨開設課程,勢必會使課業更加繁重,影響學習效果。在學生層面,重理輕文的現象在工科專業普遍存在[7],學生對人文類學科的關注度不夠,更傾向于學習專業技能知識。因此多數學生不會主動參加學校開展的有關“工程倫理”的講座、研討會等。

  2.2對“工程倫理”的認知狀況

  當被問及“工程人員應該遵守的第一準則是什么”時,73%的學生選擇“保護人類利益,尊重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當被問及“某建設項目規劃中遇到重要文化遺址,若加以保護則需要改變原規劃方案,同時增加工程投資,您認為有無必要改變規劃方案”時,93%的學生選擇了“改變規劃方案,增加工程投資,保護文化遺產”。

  調查結果說明,雖然現階段校內倫理教育不夠普及,但學生群體比較認同工程活動中以人為本的準則,在出現工程困境時,能夠處理好經濟利益、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但是當問卷中虛擬問題的矛盾層次趨于復雜時,學生的回答就不那么確切了。當被問及“有一個項目會給您和您的單位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但由于技術不成熟、投資不足或選址不當等原因,可能給環境和生態帶來嚴重破壞。

  而如果您放棄,其他人也會去做,那么您會怎么做?”學生的回答比較分散,沒有占絕對優勢的解決方法。在問及工程倫理是否可以等同于職業道德時,超過68%的學生認為二者概念相同。可見,大多數學生沒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倫理基本概念,將職業道德與倫理混為一談,認識停留在表層,處理復雜論理沖突的能力不足。對待簡單問題的判斷大多基于自身的道德修養,而非工程素養,這不利于學生日后成才,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工程質量。

  2.3對“工程倫理”課程的訴求

  當被問及“工程倫理教育是否必要”時,認識到其重要性的學生達到93%。說明學生對開設此課程有較高的認同感,渴望接受工程倫理教育,提高自身的工程倫理素養。對課堂形式的調查顯示,被學生認可的位居前四位的課堂形式是:教師先闡述相關知識,再進行案例討論;開設網絡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討論為輔;學生間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案例實際情況。

  3工程倫理教學

  工程訓練中心是實施工程教育的實踐性教學基地,比起專業學院,學生范圍更廣,課程面向本校所有工科專業學生,為工程倫理教育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結合上述調查情況,首先在工程訓練II———電工電子實訓中進行工程倫理教育試點。

  3.1教學目標

  美國工程倫理學家戴維斯(M.Davids)將大學階段工程倫理教育的目標歸納為四大核心:增進學生對職業行為標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道德敏感度;增強學生的倫理意志力;改進學生的倫理判斷能力[8]。工科是講究量化的精準科學,工科學生習慣于通過建模的方法將具體事物抽象化,依據對數學公式的嚴格計算,實施工程計劃。

  但是學習工程倫理,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很多倫理問題不只是簡單的對與錯。對工程價值目標的衡量是多元化的,各目標之間有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追求利潤最大化和質量最好之間的矛盾,對環境的保護和工程實施進度之間的矛盾等。過分強調優化某一單方面目標勢必會造成其他目標的受損。希望通過短暫的課堂學習,使學生在今后的工程活動中,掌握分析矛盾的方法,當遇到價值沖突或價值悖論時,可根據倫理的基本原則,結合具體情況,綜合考慮、權衡,進而做出最優的抉擇。

  3.2課程模式

  國內外進行工程倫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三種,獨立設課、跨課程授課、與非技術課程整合。下面將這三種教學模式的利弊作一比較。在綜合比較利弊后,結合我中心自身教學條件,調整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時間,安排連續4學時對學生進行工程倫理集中授課。在不開設新課程的前提下,既保證了授課的連續性,又能保證將工程倫理教學與技術課程相結合。

  3.3教學方法及課程安排

  從問卷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理論灌輸外的其他授課形式。如果繼續在課堂上進行抽象的道德說教,不僅不會達到教學目的,還會引起學生反感。工程倫理是一種實踐倫理[9],強調運用邏輯解決工程活動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因此擬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對一個真實的或虛構的事件的描述,向學生展現工程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兩難困境[10]。為使學生掌握共性的倫理問題在不同領域的特殊表現,分析不同工程領域的工程倫理規范[11],了解本專業可能發生的問題沖突和抉擇方法,教研組對不同專業制定了不同的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選取與各專業結合度較高的案例進行講解。

  以環境科學與安全學院教學為例,首先提出一個典型案例———“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引導學生從以下4個方面審視案例:①合法性:事件本身是否已觸犯法律規定;②群體共識:事件本身是否違反相關專業規范、守則、組織章程及工作規則等;③專業價值:依據自身的專業及價值觀判斷事件的合理性,并以誠實、正直的態度審視事件的正當性;④輿論測試:通過對事件進行上述審視后,是否會引起負面的公眾輿論。上述“四步分析法”的目的是,將一些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

  (2)情景教學及分組討論。

  工程是集體性活動[12],從工程師到投資方、管理者、監督單位等都是工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相關方,這些人員構成了“工程職業共同體”[13]。在工程類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可能成為上述職業角色中的任何一個。因此要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視角,審視倫理問題,即共同體倫理。為力求公正客觀,案例教學時教師和學生同時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審視事件,目的是為了強調人們在工程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規范,但缺乏角色代入感,因此在案例教學后安排了情景敘事教學。

  構造工程實踐場景,由學生扮演工程職業共同體中的不同成員,訓練學生從當事人的立場考慮如何采取行動來解決問題。當學生將不同的道德心理、價值取向等內容帶入角色時,他們便可身臨其境地感受實際工程活動中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并設身處地地考慮,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不同的職業角色在具體事件情景中的社會責任、道德意識和倫理訴求等一系列問題[14]。

  “挑戰者號爆炸事件”是工程倫理課堂中最經典的案例,事件牽涉工程師的職業立場、公司高層的管理者立場,乃至政府部門各種政治立場間的價值沖突等。課堂上先播放影片介紹事件始末,使學生融入事件情景,然后分組扮演事件中的各群體角色。經討論后,每組派出代表,闡述本組討論結果,即拋開事件的真實結果,向其他學生展示小組成員認為的最佳解決方案。

  (3)課后作業。

  布置學生搜集正、反面倫理案例各一個,對反面案例需要采用上文中提出的“四步分析法”進行分析,作為作業提交。學生在搜集資料整理案例的同時,可以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分析,再通過認真思考,使對倫理問題的認識得到升華。教師通過批閱學生作業,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調整后續教學方向,并對精彩案例進行整理留存,留待今后的課堂上使用。

  3.4網絡課堂

  參考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倫理》一書,制作了網絡課堂。網絡課堂的內容主要涉及案例集錦、倫理規則導論、前沿動態、參考教材等模塊,旨在達到以下目的:

  (1)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本次教學改革將工程倫理教育嵌入到電工電子實訓中,課時有限,網絡課堂為學生提供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形成課堂教學加課后自學的立體化支撐。(2)作為高年級學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自學課堂。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研究生群體的工程素養依然不容樂觀。研究生層次的學生,是未來工程活動中的高素質人才,提高他們的工程倫理受教程度非常重要。

  4展望

  加強工科在校生的工程倫理觀念任重而道遠,今后計劃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1)希望得到學校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以鼓勵教師開展相關教學交流活動,將工程倫理思想在工程訓練中心的其他課堂上普及;

  (2)通過組織學生走進企業和工廠、邀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從業人員進校演講等多種途徑,開拓學生視野,讓學生切實感受“實踐中的倫理”;

  (3)繼續完善網絡課堂內容,與時俱進,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齊書宇,李國香.《華盛頓協議》畢業生素質規定及其對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養的啟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1):48-53.

  [2]鄭文寶.工程倫理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基于學理意義上的審視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3):251-254.

  [3]張晶.國外在線工程倫理教育模式分析與啟示:基于幾所大學經驗的思考[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4,6(2):205-212.

  [4]李世新.國外工程倫理教育的模式和途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27(10):113-114.

  [5]楊少龍,徐生雄,樊勇.近15年來國內工程倫理教育研究綜述[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1):46-50.

  [6]鄒曉東,李恒,姚威.國內工程倫理實踐研究述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66-72.

  [7]曹南燕.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倫理責任[J].哲學研究,2000(1):45-51.

  [8]MICHAELD.IntroductiontoASymposium:IntegratingEthicsintoEngineeringandScienceCourses[J].ScienceandEngineeringEthics,2005(11):633.

  [9]叢杭青.工程倫理學的現狀和展望[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76-81.

  [10]李世新.借鑒國外經驗,開展工程倫理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48-50.

  [11]李正風,叢杭青,王前.工程倫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12]朱葆偉.工程活動的倫理責任[J].倫理學研究,2000(6):36-41.

  [13]張恒力,胡新和.工程倫理學的路徑選擇[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23(9):46-50.

  [14]何菁,叢杭青.中國工程倫理教育的實踐創新探析[J].江蘇高教,2017(6):29-33.

  教育類刊物推薦:江蘇高教是江蘇省教委、江蘇省高教學會主辦的刊物,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江蘇高教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研究、探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各類問題,致力于發展和繁榮高等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