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6月1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內容摘要: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傳承創新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此作用發揮的主體之一便是其所培養的學生。高職高專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為文化自大及文化自卑,對此,輔導員具有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同時要以文化自信的姿態感染學生。
關鍵詞:高職高專輔導員,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都非常重視文化建設,注重文化打造,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文化應作為一種實力被國家乃至社會各界認可和重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習近平同志在建黨95周年的講話中,“文化自信”是除了“不忘初心”之外的又一個備受矚目的詞。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文化自信,一個人能力的外在表現便是自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如此。
一.高職高專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速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同時也讓中國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挑戰。跨國公司、國外電影、國外節日等等滲透著國外文化思想的產物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一應而生,這種影響便是文化的影響。如果一個對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人接收到這種影響,那他極易沉醉于這種新思想,否定一切舊思想,變得崇洋媚外起來。
相反,如果是一個具有文化自信的人,不管他接收到何種思想文化,他都不會輕易地否定固有文化而一味接受新文化。所謂文化自信,既不是指文化自負,也不是指文化自卑,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1]。文化自信的缺失是當代大學生的普遍表現,高職高專學生由于判斷是非的能力較差,他們對新奇事物更加熱衷,往往不去辨別好壞,從眾心理較強,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2]因此文化自信的缺失現象更突出。
(一)文化自負
文化自負亦即文化自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在對待異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上,往往表現出來的是排斥、不接受心理。如同一個宿舍、同一個班級乃至同一所學校的同學分別來自不同地區、民族,在接觸到不同的生活習慣、風俗,不同的文化熏陶、人生觀、價值觀時,有些學生就表現不接受、不認可的態度,甚至有詆毀其他文化的現象。
此外,也有部分高職高專學生經常以一種非此即彼的態度看待各類文化。如在對待基督教的態度上,恩格斯在《布魯諾·鮑威爾和早期基督教》一文中,批判了基督教歷史研究領域中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基督教太過于神話等等,這也是人們對基督教公認的不可取之處,但基督教里所倡導的眾生平等的倫理規范、勸人和善的思想卻值得高職高專的學生學習、借鑒。[3]不應一味地排斥和否定一切外來文化。
(二)文化自卑
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而言,文化自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各類文化的精髓掌握不到位。由于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在專業學習時更加注重技能課的學習,對理論課的學習往往持有輕視或忽略的態度,加之他們在被錄取時文化課的成績要求更低,原本對文化知識的興趣和學習能力更弱,因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現象較嚴重,對各類文化的掌握也同樣未深入到實質,因此當外來文化與其固有文化相碰撞時,容易被外來文化的表象所迷惑,從而表現出對本土文化的自卑心態,最終的結果便是對本土文化感到自慚形穢,對外來文化進行全盤吸收。
2.大肆宣傳一些外來的糟粕文化。由于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對本民族文化不了解,再加上受網絡、電源、書籍等的影響,很多學生在接觸到外來文化時,不經辨別,大肆宣揚。例如,受西方功利主義的影響,許多學生將找一份好工作或過體面的生活作為其上大學的唯一目的,因而在大學期間不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及個人文化素質的培養,卻崇尚拜金主義、利己主義,認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這種對外來文化不加辨別地吸收并大肆宣揚的現象同樣彰顯出的是一種文化自卑心理。
二.高校輔導員的文化使命
文化是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4],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也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所學校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學校,最根本的在于這個學校的文化特色。文化建設既是高職院校的生存發展之道,同時也是其之所以成為高校而必須承擔的引領文化創新使命之一。
文化建設的成果外顯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文化傳承和創造力,而文化自信又是后者最有力的體現。輔導員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在文化傳承和創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1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5]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人物,在文化傳播上更是責無旁貸。
三.高職高專輔導員文化自信的責任訴求
輔導員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注重文化自信的提升,也是輔導員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首先,輔導員要保持文化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習近平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要“不忘初心”,要“記得來時的路”,保持文化自覺便是“不忘初心”的一種表現,輔導員要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是怎么來及要到哪里去,要深刻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干擾與侵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
此外,意識形態問題是當今我國高校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的高職高專學生在大學期間容易受一些不法的暴恐分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潮的影響,因此,作為與高職高專學生接觸最多的輔導員而言,意識形態安全維護工作的使命感要求輔導員必須要保持文化自覺。其次,從容與大氣地對待世界各民族文化。輔導員面臨的群體可能是多民族的群體,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來自世界各地,因此輔導員的應對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應對態度,輔導員應從容大氣地對待,要理解與尊重各個民族的群體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此外,對待學生,“溝則通”,既要與學生溝通,學會求同存異,同時也要教會學生相互之間做到如此。
總之,作為輔導員,小到每一位同學,大至每一個國家,小到每一種觀念,大至每一種文化,都要從容大氣地對待。最后,加強理論的學習,加快文化傳承創新的步伐。根據筆者的高職工作經驗,一個博學的教師的影響力要遠遠大于普通教師,因此,高職高專輔導員可通過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來促進學生在理論學習上不足的改善。此外,輔導員在工作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樹立創新的意識,學會獨立思考,同時還要踴躍參加各類與輔導員相關的活動,向學生展示自身的創新意識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加快文化傳承創新的步伐。獨立的思考能力是對輔導員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面臨一些國家、國際上的大是非前。
(二)利用班團,潤物無聲
首先,充分利用班團干部及班團活動。班團干部的精神風貌、思想狀態能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因此,對于輔導員而言,要選好班團干部并定期進行思想培訓,要將自身優良的文化種子播撒給班團干部,再讓班團干部傳給班上的每位同學。一個班級是否優秀并不在于競爭對手的強弱,而在于班級內部團不團結,“最大的問題來自內部”,外部原因只是誘因。如果內部不團結,相互不信任,那么,只要外部一個小小的刺激,這個集體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輔導員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班級,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自己的國家、民族及傳統文化。此外,班團活動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水平、進行思想教育的有力載體,而輔導員往往是班團活動的指導者,因此就可充分利用班團活動,對學生進行文化上的熏陶。
如利用好每一次主題班會,向學生宣揚積極上進的思想,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主流意識形態;在面臨重大傳統節日或有重大活動時,輔導員要抓住契機向學生傳播主流文化,利用創新的工作理念或方法引導學生了解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識,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與精髓,讓她們并使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在內心深處接收中國傳統文化。
其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輔導員在工作中應意識到自身的影響力,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所帶來的影響,因此要學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高職高專輔導員的工作對象不同于中學生,不能用強制的手段要求他們接受輔導員的思想或理念,也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學生,不能采取無心栽柳的心態來教育,高職高專的輔導員要將學生宿舍、教室及校園的每個角落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要利用好新媒體等網絡工作,要將自身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滲透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看到輔導員文化自信的姿態。
參考文獻
[1]柯海娥,李化樹,杜高鵬.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失落與重建[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73-75.
[2]李曉光.高職高專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11):73-75.
[3]中發〔2004〕16號文件全文http://wfxy.qlu.edu.cn/s/50/t/68/3b/fa/info15354.htm[2013-03-05][2016-11-16]
[4]文化(廣泛的知識并將之活學活用與根植內心的修養).http://baike.baidu.com/.
[5]云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中)[J].紅旗文摘,2010,(15):4-8.
交通方向刊物推薦:《西南交通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54年,原刊名為《唐山鐵道學院學報》,其前身為1919年6月創辦的《唐山工業專門學校雜志》(TheTangshanEngineeringCollegeMagazine),是我國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讀者對象主要為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師和學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