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2月1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探討了當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并且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矛盾,然后引出茶話會的獨特功能及其包含的茶道精神,發現茶話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提出將茶話會有機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希望可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茶話會的具體運用策略。
關鍵詞:茶話會,茶道精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恰好處于發展的特殊時期——心理叛逆期和斷乳期,人格尚未成熟,耐受能力、抗壓能力及心理彈性較低,渴望獨立又害怕獨立,渴望交流卻又封閉自己,情感豐富但情緒波動較大,易出現抑郁、焦慮和強迫等情緒,渴望成功并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但認知和行為脫節嚴重。所以,大學生極易出現各類心理問題和心理危機,但他們卻普遍對此缺乏認識。
目前,“90后”成大學校園的主體,他們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物質充裕、社會穩定、信息化變革深刻,所以被稱為“幸福的一代”,但他們又有著獨特的時代特征和心理問題。鑒于此,本研究擬探討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否能夠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需要,是否需探尋新的教育渠道,以助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實效。
1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
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如今的大學生個性鮮明,思想獨立且開放,極易接納新事物及追求時尚,樂于享受,更靈活對待規則,權利意識突出,自我中心突出甚至自我意識膨脹,在生活中常常忽略其他人、事、物,甚至再現“唯我獨尊”現象。同時,電腦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當代大學生受到虛擬世界的極大影響。他們高度依賴網絡甚至遠離現實生活,沉溺于“背對背”的網絡交流減少了“面對面”的人際溝通與交往,以致人際關系疏離。
最后,物質的極大豐富、瘋狂的網絡誘惑讓他們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課堂上頻頻低頭,難以靜心學習。久而久之其身心健康及人生發展亦會受到長遠影響,他們不僅可能迷失自己,痛失人生的幸福,還會給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和不足
2.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效不足
就課程性質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定位為學科活動課程,而課程目標是學生的自主發展。因此,教學方法應以活動體驗和對話教學為主。由于專業師資的缺乏及專業素養不足等問題,多數教師仍將其定位為學科知識課程,教學目標仍以學科知識為主或與思政教育相混淆,并沿襲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陳舊,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學生的獨特生命難以得到尊重與關照,主體性難能發揮,無法滿足學生的自主發展需要。
2.2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存在短板
首先,心理健康服務師資缺乏。許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師生配比大大低于教育部的規定標準,而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存在配備低下、工作性質和分工不明確、專業背景缺乏、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足等問題,因此整體專業素養較低,很難提供合格的心理健康服務。其次,心理健康服務目標存在誤區。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危機干預”輕“預防發展”、重“問題生”輕“常態生”,完全停留于消極應對問題的層次,而對大學生成長中的普適性問題缺乏必要的關注和指導,致使學生嚴重缺乏預防和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可見,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諸多矛盾,心理健康教育尚需改進和完善。
3茶話會的內涵及其所蘊含的茶道精神
3.1茶話會的內涵
茶話會即飲茶談話之會,是一種以喝茶談話為形式的活動,由中國古代茶會和茶宴演變而來,但省卻了其繁復儀式,保留了其集會品茶、互通意見、發表見解、暢談友情的內容。茶中含有多種成份對人的大腦神經有著溫和的刺激作用,它能讓人精神振奮、情緒愉快、思路敏捷,既可讓個體獲得身心滿足,也能提升友誼,擴充知識。
3.2茶話會蘊含的茶道精神
我國的茶道思想歷史悠久,它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并融合各家精華思想于茶理之中。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及“大道無形”的哲學思想,是茶道精神內涵的基礎;儒家提倡"和諧中庸”,重視禮節與程序,便深刻影響了茶文化哲學思想中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佛教蘊含了"禪茶一味”的理念,則影響了茶文化的審美趨向,給茶文化增加了幾分超越塵世的清凈與淡泊的意味。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合摻互補,“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便是茶道精神的人生哲學。"入于儒”指飲茶的人會借茶思考人生,追求“修身齊家治天下”的宏偉理想;而“出于道,逃于佛”則指遇挫或成就之時,要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心態則會更為平和樂觀。
4茶話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4.1茶道精神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共通性
如前所述,現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看重表現為自我意識膨脹、人際交往與溝通缺失、人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針對自我意識膨脹問題,需讓大學生意識到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影響,相得益彰,提升他們對天地、自然、他人的敬畏與尊重,創造天地人的和諧共處精神,這正好與“天人合一”、“大道無形”,追求質樸自然的茶道精神不謀而合。
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的缺乏,應引導他們更多地從網絡社交回歸現實生活,從“背對背”到"面對面”,關照彼此,拉近距離,加強溝通,增進關系,這與追求“中庸和諧”,尊重禮節與程序,看重現實生活的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的茶道精神高度契合。再次,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內心浮躁和急功近利,要培養學生靜心養性、寧靜致遠的性格,直面挫敗,淡守得失的樂觀精神,而這與“禪茶一味”、追求“靜雅思”的茶道精神相一致。
4.2茶話會形式可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4.2.1茶話會易于創造平等的師生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秧田式的座位設置造成了師生間關系的不平等及同學之間的交流隔膜。茶話會多采用圍圈或小組式座位設計,師生關系因此會發生根本變化,從上下關系變成了平等關系,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屏障消失,創造了平等的對話空間,交流和對話因此更順暢,而表達和被傾聽本身就會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4.2.2茶話會易于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良好的心理氛圍是獲得良好學習的最佳條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自我,學生只能在安全的心理氛圍下才能敞開心扉與人溝通,進而自我覺察。傳統課堂的教師中心教學模式提供的被動的、缺乏互動的、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會壓抑學生的心靈,隱藏自己的內心困惑。但茶話會可彌補此不足,它談話形式靈活,減少了社會評判和是非對錯標準,學生會感覺安全而輕松,更愿意坦露自己,從而宣泄情緒和釋放壓力。
4.2.3茶話會提供真實的社交空間
團體心理咨詢作為心理健康服務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別適用于大學生共同問題的解決,但由于許多因素難以普及。有人則指出,茶話會是學校師生及同學之間有效溝通的最佳方式和創新,更能幫助學生釋放心理壓力。因此,將茶話會融入團體輔導中,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茶話會讓人回歸生活,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社交情境,比普通團體提供的社會縮影更為真實。清茶淡飲之時,遇見彼此大家就會丟下手機,坦誠布公地托出問題、各抒己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感受真實世界,面對真實世界建立全新的正面的生活態度。
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茶話會的運用策略
5.1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茶話會的實施主體多元化
目前,國內高校都在提倡“師生有序,良性互動”。大學的相關部門及人員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思政輔導員或班主任、心理委員等班干部,或議題相似的同學都可依據學生各階段的實際情況,依時而辦不同類型的茶話會,以此緩解學生的壓力,尋求問題解決的空間,提升自我認識,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自我發展。
其中,心理健康老師可借由茶話會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引導他們覺察和提升自我,或引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尋求專業幫助;而主管教務、學生、后勤工作的教師可通過茶話會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中的困難,適時改進工作,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與支持;班主任和宿管教師可借茶話會了解班級及宿舍間的人際交往與沖突,以協助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最后,心理委員等班干部也可組織茶話會以了解同學最底層的聲音與愿望,為同學提供相互支持。
5.2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茶話會主持人的素養要求
團體效果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是團體的領導者,因此,心理健康活動中茶話會主持人的素養對活動實效也有極大影響,因此也應具備團體領導者的相應特質。首先,要有健康的自我形象,要自信自愛,悅納自己。其次,要有敏銳的自我意識,對自己的各方面有清晰覺知;最后,具備創設良好關系的能力。因此需具備真誠、接納、無條件積極關注、同感等基本態度及提供理解、支持、鼓勵欣賞、溫暖及團體氣氛的能力。
5.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茶話會的定位
鑒于茶話會所蘊含的茶道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具有共通性,而茶話會這種輕松愉快的談話形式與心理健康教育須具備的良好心理氛圍相似,因此,將茶話會巧妙地運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如融入心理健康課堂教學、團體心理輔導、學生的各式座談會等,可望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這種理論假設與已有學者的研究發現是一致的。
同時,我們亦應當認識到,茶話會只能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元素、變式或補充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它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被濫用或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教育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人,教師的素養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實效的根本因素。
參考文獻
[1]金春寒“.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模塊化研究[J].中國特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年.
[2]李洪彬.茶文化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茶葉,2016(12):180-181.
[3]吳春燕.茶話會形式下的心理教育溝通方式探究[J].福建茶葉,2016(10):265-266.
[4]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44-153.
[5]王愛巧.茶話會形式下的大學生心理教育創新思路研究[J].福建茶葉,2016(1):178-179
[6]李頌平.茶文化理念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J].福建茶葉.2017(11):176-176.
[7]李艷.中華茶道思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分析[J].福建茶葉,2017(6):339-339.
[8]何艷冰.茶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7(7):282-283.
[9]靖國華.中華茶道思維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6(4):228-229.
[10]李慧惠.以茶文化理念引領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葉,2016(11):226-227.
相關期刊推薦:《福建茶葉》雜志是由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福建省茶葉學會主辦,面向全國發行的一本正式刊物。本刊著重報道有關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合評述、經驗交流、應用技術、科技簡訊、信息研究及有關其他生物、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等科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