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2月2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我國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和素質培養中經常會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這也是提高辦學質量重要途徑。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有很高的技術性,復雜性,學習難度大,實習難,教師下企業難,因此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文章從以上難點出發,提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成立校內工作室,構建項目庫平臺,完善教師團隊是重要的手段,下面是詳細的日常工作介紹。
【關鍵詞】軟件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工作室,項目庫平臺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成功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階段,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這為社會建設與發展儲備了大量人才。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就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大學生就業難觀象十分突出。之所以這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從教育角度看,主要在于培養的人才適應不了用人單位要求。企業作為營利性經濟組織,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自然要求員工能為企業帶來效益,而這就需要員工具備專業知識、實踐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大學畢業生想要成功進入企業,發揮出自身在企業中的價值,就要成為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所以,高校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必要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使畢業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一軟件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1.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主要難點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崗位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主要渠道,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備受各方關注,在高等院校應用廣泛。軟件技術專業是一門技術性、專業性、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向來注重工學結合和人才培養。就目前而言,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遇到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學生批量下企業頂崗實習難。社會上的很多軟件企業辦公場地小、規模小,每年可接納的實習生數量有限,很難大批量接收軟件技術專業學生頂崗實習。
第二,由于軟件開發的特殊性,軟件開發周期一般很長,課堂實踐教學難以適應這種特點,造成學生實踐的時間、空間受限,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
第三,教師下企業難。軟件技術專業要求任職教師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以及軟件開發能力,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教師下企業實踐不斷地學習與鍛煉,接觸最新的研發軟件、開發技術,提升自身的軟件開發能力,以滿足不斷發展變化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要求。但是現實生活中,教師不僅難以脫離教育崗位,也很少有機會進入企業學習,難以掌握軟件研發的核心技術。
第四,聘請優秀的雙師型教師難度大。受體制、薪資等客觀因素影響,軟件企業中的高新人才一般不愿意到校任職,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不能為軟件技術專業教育注入新鮮的活力。為了破解以上幾個方面的人才培養難題,筆者提出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入工作室、項目庫等建設,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加強校企合作,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崗位能力,成為用人單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軟件專業人才。
2.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
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不僅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更強調技能鍛煉,希望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了培養這樣的人才,要全力培養學生適應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恰好提供了這樣的平臺和機會,供學生實踐操作,鍛煉實踐能力。依托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針對軟件技術專業特點和人才需求建立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學習、訓練,養成良好的實踐能力,成為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
二軟件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
1.建立“項目貫穿、分標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
首先,優化“項目貫穿”教學內容。在軟件技術專業實訓教學中,為了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力與市場需求對接,學校要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辦學管委會,并以該機構為依托每年進行一次軟件人才市場調研,為動態優化“項目貫穿”教學內容提供有力支持。
通過市場調研了解軟件企業的人才需求,明確企業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什么樣人才,然后將這些內容成立成市場調研報告,依據報告內容展開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設計研討會,不斷動態優化調整“項目貫穿”教學內容,確保項目訓練內容符合崗位能力培養需求,切實增強學生的軟件研發能力。其次,實行“分段遞進”教學組織模式。根據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難易度,建立“分段遞進”教學組織模式,著重突出實踐教學環節。
1~5學期設置16周常規教學周、4周生產性實訓月,最后一個學期為頂崗實習期。通過常規教學與實訓教學的結合,構建“學、訓、學、訓”分段遞進形式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螺旋遞進。由于實訓基地設備有限,為了滿足不同班級的實訓需求,學校應當建立動態的實訓月機制,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項目實訓,確保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2.聯合企業共建校內工作室
在現有的基礎技能訓練區和綜合技能訓練區基礎上,充分整合校內實訓資源,聯合合作企業,通過校企雙主體建立校內工作室,采用企業化運作機制,發揮校內外資源優勢,為學生批量頂崗實習創造有利條件。工作室建立前,學校通過校企合作辦學委員會與相關的軟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合同。在此基礎上,引進合作軟件企業的核心開發程序、技術軟件等,建立校內工作室。
工作室內設交流研討區、項目展示區、項目研發區、辦公區等,營造符合軟件企業真實情況的工作環境。校內工作室建設要遵守“真實環境、真實管理、真實項目”基本原則,學校派遣骨干教師進駐校內實訓室,同時合作企業也派遣骨干技術人員,組成綜合性教職團隊,輔助學生完成實訓活動。學生根據學校要求批量進駐工作室頂崗實習,在教職團隊輔助下逐步完成實訓項目。
校內工作室為學生提供軟件研發的實訓項目,是培養學生崗位能力的主要載體。在室內實訓室的支持下,不僅學生的軟件項目研發技術、開發能力等得到顯著提升,學校的各類實訓資源也得到了整合利用,并獲得了社會資源,明顯提升辦學能力和質量。
3.基于校內工作室建立實訓項目庫
由于軟件開發周期長,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很難利用有限的課上時間完成一個完整的實訓項目。為了滿足學生實訓方面的需求,依托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工作室建立實訓項目庫,將教學管理與教學實踐完美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實訓、頂崗實習等提供不同的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項目庫平臺包括企業項目子庫、實訓項目子庫、科研項目子庫、學生優秀作品子庫等,各個子庫負責不同的工作。
其中,實訓項目概況由企業項目子庫對外公布,實訓學生在教職團隊輔助下自行組建軟件研發團隊,對項目進行模塊化劃分,提煉出訓練內容,加入到實訓項目子庫中,并圍繞實訓項目進行組織設計、崗位劃分等,為后續的實際操作工作做好準備工作。完成實訓操作后,將工作成果輸入學生優秀作品子庫,展示學生實訓成績,同時為企業技術開發注入靈感。
此外,該平臺還具備教學管理功能,能夠有效協調好課堂教學與軟件長期開發之間的矛盾。學生登入項目庫平臺,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實訓項目,按照軟件開發流程展開具體的操作,不僅突破了以往訓練項目的時間、空間限制的困難,還促進了實踐教學全方位運行,促進學生崗位能力全面發展。
三軟件技術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日常運行
根據軟件技術專業教學實際情況和需求,在現有實訓設備、人力等資源基礎上,依托于合作企業重新整合并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成立計算機應用實訓室、軟件開發實訓室、移動應用開發實訓室等。依托各種實訓室建立校內工作室,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實訓項目庫,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訓項目。為了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實訓基地管理制度,教師負責實訓基地設備維護、軟件更新等工作,學生負責實訓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打掃衛生、電源關閉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配合,維護實訓基地工作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朱珍.高職軟件專業基于教師工作室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4(16)
[2]許志良,鄧果麗,覃國蓉.軟件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構建與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7)
[3]沈音樂,陳華鵬.“基于真實項目”的高職軟件專業校內實訓基地運作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9)
[4]沈音樂,陳華鵬.高職高專軟件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內涵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0)
[5]賀玉珍,趙潤林.計算機軟件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4(12)
[6]王曉鋒,魏會生.校企共建高職校內軟件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
[7]吳青林,周天宏.基于專業群理念的高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現代計算機,2013(5)
[8]張必英,胡文,李敏,等.計算機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軟件導刊,2011(3)
推薦閱讀:軟件工程師高級職稱要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計算機軟件行業也在不斷發展中,軟件工程師也是現在很熱門的一個行業。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軟件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軟件工程技術人員。隨著技術人員工作經驗的增加,技術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著。很多技術人員都會參與職稱評審,我國的職稱政策也是選拔人才的一個途徑,當然也是個人社會地位的一種象征。軟件工程師可以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級別,不同級別的要求也不相同。那么軟件工程師高級職稱要求有哪些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