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1月16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全面走向職業化之后,學術期刊編輯因身份、地位、待遇等方面的變化而產生集體性的身份焦慮,進而導致普遍性的職業倦怠,極大制約了學術期刊行業的發展。明確“把關”定位、擔當“責任”編輯、傳承“服務”意識或對學術期刊編輯緩解身份焦慮與職業倦怠有所裨益。
[關鍵詞]學術期刊身份焦慮職業倦怠學術共同體
學術期刊通過刊載學術論文以傳播學術知識、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在中國已有百余年的發展歷程。有學者認為,中國最早的“類學術期刊”是1833年創辦于廣州的英文版《EasternWesternMonthlyMagazine》(中文名為《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或1815年創辦于東南亞馬六甲的中文版《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英文名為《ChineseMonthlyMagazine》)。
而具有“類學術期刊”特征、又在中國國內出版的中文期刊,最早的可能是創辦于1876年的《格致匯編》。據統計,僅1900年至1911年期間,中國就創辦了30多種介紹近代學理的中文“學術性期刊”。此后百余年來,中國學術期刊事業蓬勃發展,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中國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有5756種,2017年又公布了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712種。
一、學術期刊編輯職業化與身份焦慮
在很長時期里,中國學術期刊一直延續慣例,保持“編研一體”傳統。學術期刊大多由學術共同體(研究者或研究組織)主辦,是學術共同體的公共平臺,學術期刊的主編和編輯一般都是學術共同體中的成員(專家、學者)。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編輯出版系列職稱制度的建立(以1980年11月國務院批轉國家出版局、國家人事局擬訂的《編輯干部業務職稱暫行規定》為標志)和以審批制、單位制為特征的報刊規范化管理體制的形成(以1988年11月新聞出版署發布《期刊管理暫行規定》為標志),期刊出版漸漸成為與圖書出版類似的獨立行業,學術期刊編輯也告別了“編研一體”時代學術共同體成員的身份,漸漸走向職業化、專職化、獨立化。
脫離了學術共同體后,學術期刊的專職編輯必須重新建構自己的職業身份和職業地位,重新考慮學術期刊編輯的權利、職責和邊界如何界定?編輯與作者(專家、學者)的關系如何厘清等問題。40余年來,“編輯中介說”“編輯再創造說”“編輯主體說”“編輯學者化”“學術引領者”“回歸雜家”等觀點、理論紛至沓來,都試圖重新定義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或地位,但迄今為止,尚無一種學說能得到學界和業界的普遍認同。
與“編研一體”時代相比,職業化時代的學術期刊編輯失去了“學者”身份,社會聲譽和經濟待遇均不如從前。在同行評議、專家審稿盛行的當下,不少學術期刊編輯甚至失去了定稿權,被邊緣化的感覺日益強烈。加之社會地位、職業身份模糊,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了學術期刊編輯集體性的身份焦慮——表現在心態上是自負與自卑、心虛與傲慢矛盾共存,反映在角色上則是在“服務者”與“再造者”“引領者”之間無所適從。
集體性的身份焦慮進而誘發普遍性的職業倦怠,表現為對工作毫無熱情、消極應付,對作者態度冷漠、保持距離,找不到職業尊嚴、失去職業理想,對現實不滿、對未來悲觀。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以及隨之而來的職業倦怠,極大制約了中國學術期刊的健康發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信任危機,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學術不端甚至學術腐敗等不良風氣的蔓延。長此以往,學術期刊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鴻溝會越來越深,學術期刊的繁榮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二、如何緩解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
要完全破除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需要業界、學界乃至國家管理層面共同探索、達成共識,也許還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以下簡稱“回信”)。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的通知》(中宣發〔2021〕17號)(以下簡稱“意見”)出臺,為緩解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和職業倦怠提供了一些新的契機。筆者在觀察、思考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此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路,期望能對同行們有所裨益。
1.明確“把關”定位,增強導向意識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陣痛期、社會轉型的風險期,各行業各領域都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新的矛盾,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日趨復雜。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而學術期刊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學術研究”的籃子里經常會混進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觀點,很容易誤導受眾,一旦處置不當就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穩定與社會和諧。2018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要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
2021年三部聯合印發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學術期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出版導向、價值取向,加快提升學術期刊內容質量和傳播力影響力,不斷完善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還提出要“提升編輯策劃與把關能力”。
堅持正確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等辦刊原則,實際上也是在反復強調學術期刊編輯的“把關”作用。“把關”定位對學術期刊編輯提出了“政治家辦報”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自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準確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能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把握輿論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輿論引導人。
2.擔當“責任”編輯,弘揚工匠精神
2005年公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明確規定:“期刊出版實行編輯責任制度,保障期刊刊載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2016年修訂的《出版管理條例》也規定“出版單位實行編輯責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載的內容符合本條例的規定。”掌控出版流程,確保內容合法合規是國家賦予編輯的神圣“責任”,所以能在稿件上署名的一般都是“責任編輯”。2021年,習近平在“回信”中指出:“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就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
對中國學術期刊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指明了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要辦出高品質的學術期刊,需要編輯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能發揚“工匠精神”,在業務上精益求精。編輯素養可分為思想修養和業務技能兩個層次,而業務技能主要包括基礎知識、文字功底、專業技能三方面,學術期刊編輯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素養。術業有專攻,職業化的編輯在對應的學術領域全面超過作者是很難的,但至少要具備能跟作者對話的基礎學術水準。在編輯技術領域,學術期刊編輯則應當仁不讓地成為行家里手。
想要成為一名高水平的優秀編輯,必須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如出版管理條例、編校規范、語言文字標準、標點符號用法、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面、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必須能熟練運用現代化網絡辦公工具、熟悉期刊出版流程;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專心和細心,既會寫策劃、又能做校對,既敢上講壇、也能跑市場,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相對于“專家”型的作者而言,學術期刊編輯要努力做個“雜家”,以編輯之“雜”成就作者之“專”,以編輯之“技”完善學者之“術”。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意見”也指出要推動數字化轉型、推進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學術期刊從組稿到傳播的整個流程都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方式和工具,當代學術期刊編輯擁有了超越了傳統“編研一體型”編輯和“職業型”編輯的機會——努力成為“復合型學術編輯”。這是時代賦予學術期刊編輯的新機遇。
3.傳承“服務”意識,堅持學術引領
復旦大學俞吾金先生2004年12月12日在《文匯報》發表的《文科學術期刊建設之我見》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編輯人員素質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目前大量的文科學術期刊是以綜合性作為自己的特征的,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矛盾,假如一個編輯人員只熟悉一個二級學科(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十分困難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個二級學科中的某個研究方向)的話,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斷來自人文社會科學其他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的論文的質量呢?
這就啟示我們,任何一個編輯人員,哪怕他再有天賦,也無法通曉整個一級學科,更不要說其他一級學科了。”這段話尖銳地點破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絕大多數學術期刊編輯在學術領域的水準都是無法與大部分優秀作者相比的。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編輯應該正視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在導向把關、編輯技術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在學術方面,則要在努力學習提高的同時,盡可能地“借力”,發揮專業人士的專長。
“意見”中也提出要提升出版服務能力。包括注重為作者提供高水準的專業審稿意見、密切與學者和學術組織的聯系互動等具體要求。一方面,學術期刊編輯必須盡可能地熟悉自己所屬的專業領域,及時了解相關學科的最新學術動態,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學術期刊單位也要激勵編輯主動學習深造、加入具體研究或學術交流。
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借助外腦,通過多種方式讓前沿學者參與期刊的組稿、審稿、編輯、評價等工作。如通過編輯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聚集一批業內專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同行評議和專家外審提高學術評判的客觀性;通過欄目主持人或特約專家制度發揮學科帶頭人的號召力等。學術期刊編輯要積極靠近學術共同體,做好服務和溝通、串聯工作,促使學術共同體為期刊發展賦能。學術期刊編輯要服務學術,更要敬畏學術,不能把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當作個人的權力資源,更不能像極少數害群之馬那樣以學術領袖自居,以“引領學術”之名,行以權謀私之事,致學術腐敗之亂。
參考文獻:
[1]朱劍:《如影隨形:四十年來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1978—2017年學術期刊史的一個側面》,《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2]葉建:《中國近代早期學術期刊的出現與演變》,《出版發行研究》2014年第12期
[3]陳琳:《基于身份意識討論學術期刊編輯的職業倦怠》,《傳媒論壇》2020年第13期
作者:夏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