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9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在城鎮化進度不斷加快的推動下,城市建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自然生態環境問題也隨之遭到了破壞,尤其是水資源污染和匱乏問題,對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大阻礙。在城市規劃中應用海綿城市理論,不僅能夠使城市規劃更加科學合理,還能夠對城市中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予以有效解決,減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本文對海綿城市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海綿城市;城市規劃;實踐應用
引言
由于我國領土面積大,人口也比較多,所以出現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這對城市建設與發展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同時城市自然生態環境也受到了損害。這時,海綿城市理論應運而生,將其應用在城市規劃中,能夠顯著提升城市排澇防洪的能力,還可以增強水資源的利用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對海綿城市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應用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1.海綿城市理論概述
海綿城市是指讓我們的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夠在處理水資源短缺問題時具備海綿的彈性,當環境污染以及自然災害等問題來臨時,能夠輕松應對,所以其也被稱之為水彈性城市。簡化而言,就是在雨季時,城市中積水會變多,海綿城市能夠吸收、儲存、凈化這些雨水;在干旱時節,海綿城市再將儲存凈化的水資源予以合理利用。
海綿城市理論有三大特點,分別是:
(1)城市規劃應用海綿城市的前提條件是該城市的發展要做到整體協調統一,比如城市綜合環境的治理與布局,排水系統、地下管線的鋪設與布置等。借助當地自然環境的優勢,合理運用相關技術,使其能夠將雨水盡數吸收并凈化,解決城市中水資源短缺問題。
(2)海綿城市理論的中心思想是建設靈活性城市,將自然災害等問題予以妥善解決,確保城市中的水循環系統能夠順利正常運轉,并對生態環境予以有效保護。
(3)在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時代中,海綿城市理論將傳統造價偏高的城市生態建設工作進行了改革,尤其是城市中的排水系統,其現在正在朝著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充分滿足了城市水文特性發展的需求。
2.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應用
在規劃海綿城市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三大基本原則,即保護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環境、令開發影響降至最低[1]。首先,對城市中現有的濕地、自然水系進行有效保護。其次,針對已經受到損害的綠地系統,采用先進科學方式予以修理恢復,使其雨水滯納處理能力得以顯著提升。然后,充分利用綠色屋頂、生態濕地以及雨水花園等技術,加強雨水滲透與積存能力。筆者分別從綠地廣場、水系濕地、城市道路、地塊內部四方面,對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
2.1綠地廣場
當前國家對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綠化程度要求為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3㎡,但是經過調查發現,在開發綠地、公園、廣場等沒有相應合理的措施,導致局部排水防澇能力無法達到標準要求,徑流污染也日漸嚴重。對此,在設計綠地公園時,對其四周的空間以及雨水排出路徑予以全面考慮分析,并將低影響開發體系予以合理應用。這不僅可以為市民提供良好休憩娛樂場所服務,還可以加快雨水消納與凈化工作的進度。除此之外,廣場是當前城市中較為重要的公共娛樂休閑設施,也是民眾應用較為廣泛的活動場地,其主要特點就是面積廣、硬化強,在對其進行規劃建設時,可選取透水路面結構形式,通過地下空間,建立出健全完善的雨水調蓄體系。
2.2水系濕地
城市中所具有的河流、湖泊、坑塘都是天然處理雨水滯納的場地。因此,一定要實施科學有效的手段加強對這些場地的保護,不可對其進行填埋以作他用。同時也要對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需求進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對填埋過的水系予以修復,特別是具備較高內澇風險的地區。面對城市中各種水路并行的城市布局,應當對水和道路之間的綠化帶予以充分利用,并制定科學有效的設計方案對城市緩沖區進行改革創新,同時在緩沖區引入地表水,對地表水予以有效處理,借此消除死水區,達到優化城市水資源、加強水系濕地利用率的目標。
2.3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規劃設計的核心要素。實際生活中雨水的徑流量較大,污染指數也偏高,對此,首先要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穩定性能,使其能夠正常運行,為市民提供優質的交通出行服務。其次,道路兩旁以及周邊的綠化要做好,可選取透水路面、LID樹池以及下凹綠地等技術,將雨水徑流量予以減小,并凈化改善其水質。
其中透水路面能夠讓雨水更快、更多的向地下滲透,以防出現較多積水,對交通產生阻礙,該方式比較適合應用在負荷較高、污染較重的地區,比如:人行道、機動車道等。而下凹綠地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需要對綠化帶進行綜合整合設計,使其更加科學、更加規范,確保雨水能夠迅速流入綠化帶中,繼而達到儲存雨水、凈化雨水的目的。
2.4地塊內部
低影響開發形式主要是從根源上選取分散方式,對降雨徑流量進行合理有效控制,同時對雨水的水質予以優化改善[2]。海綿城市建設的重心是在城市地塊內部大范圍應用低影響開發方式,并全面推廣,除卻上述所說透水路面以及下凹綠地之外,還有屋頂雨水花園。屋頂雨水花園將雨水從屋頂接收并通過先進有效的生態手段對其進行過濾處理,使其能夠灌溉植物,以便提高雨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廢水排放量,也大大節省了城市建設的成本,這也是海綿城市理論的優勢之一。
然而縱觀當前城市建設現狀,發現在處理城市徑流雨水時,大多數城市依然采取的是傳統陳舊的方式,該方式不但無法落實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城市發展戰略,而且在處理城市徑流雨水時也沒有太大效果。所以,城市建設亟需改革創新,摒棄傳統落后的方式,充分應用低影響開發設施,對城市徑流雨水予以科學有效的控制處理,可顯著提升城市雨水的利用率。在實際應用低影響開發設施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每個城市的真實情況,不可盲目運用,如此方能加強城市預防內澇的能力。
建筑論文投稿刊物:住宅與房地產以推動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推動城鎮住宅建設和房地產業的體制改革與健康發展為辦刊宗旨,探索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房地產市場。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城市規劃中應用海綿城市觀念,可以優化改善城市水資源,加強城市防范內澇的能力,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因此,為了提高城市規劃水平,應當大力推廣并應用海綿城市理論,可為城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彥峰. 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J]. 住宅與房地產,2020,(18):249.
[2]張弛. 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構想[J]. 四川水泥,2020,(04):65.
作者:任雷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