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5月18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首先介紹統計與會計的相關概念,發現統計與會計兩者之間存在區別也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協調發展二者的關系,從而可以提升我國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希望本文提出的相關措施可以有效促進統計與會計兩者共同進步。
關鍵詞:統計工作,會計工作,信息素質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社會步入網絡與信息時代,以數據形式表現的經濟信息的重要作用已逐漸顯現。
一、統計和會計的基本內涵
(一)統計的含義和特點。統計是一種調查研究活動,或者說是一種認識活動,它是從數量的方面探討事物的聯系,以認識客觀世界,是一門方法論性質的社會科學。統計工作的全過程有如下幾個環節:統計設計、統計資料搜集、統計資料整理、統計資料分析、統計資料提供與開發。雖然一個地區、部門或單位未必承擔全過程,但都按照各自的分工,一個環節緊扣另一個環節,形成密集的統計網絡,所以社會經濟統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整體性。
統計是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是以貨幣、貨物或勞動量作為計量單位,運用大量觀察法、綜合分析法和歸納推斷法等研究方法,對宏觀經濟活動的規模、層次和結構進行研究,再進行計算和總結,最后利用這些數據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統計的職能是信息、咨詢和監督,其工作的特點是:統計工作的統計對象主要是建立在宏觀經濟活動的基礎之上的。這個對象包括資本會計和實物會計,使用統計指標時,需要立足于宏觀角度,反映和評估經濟活動,分析政策并制定相應的服務。
(二)會計的基本內涵。會計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要求而產生、發展并不斷完善起來的,是一門包括有完整的方法體系的科學。企業、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總是表現和反映為一定的資金運動,資金運動及其所反映的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就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會計人員按照具體經濟業務編制會計憑證,采用專門會計核算方法對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記錄,根據會計賬簿,定期編制相關財務報表,來反映一定時期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會計的核算對象主體就是微觀經濟業務,核算重點是業務過程中的資金運轉狀況,將這一狀況通過會計報表向公眾展示。會計工作的主要計量單位是貨幣,通過貨幣計量,建立賬戶、填制憑證、復式記賬、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等方法,對會計憑證進行系統、連續地記錄和審計,以獲取財務信息。
二、統計信息和會計信息相互區別
統計信息和會計信息作為國家經濟信息的主要來源,是政府預測和決策國民經濟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事業單位或是公共機構的投資者、債權人、高層管理、行政部門了解信息的主要來源途徑。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統計與會計工作之間的關系的處理存在著諸多不足。
第一,指標含義、計算方法和工作流程存在著不同的定義。有些數據和信息是重復的,通常是同一個主體卻有兩個數據結果,導致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第二,一些效率導向型的企業只考慮自身利益,提供一些虛假信息,同時行業內的信息相互核查工作難度較大,很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第三,部分企業在經濟信息的重要性方面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導致會計工作存在許多漏洞。統計工作具有的價值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一些必要的統計工作程序被流于形式,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的統計報表,以便能夠自由地操縱數據,還完全缺乏準確的核查工作。
第四,部分統計工作比較大,只有少量的全職工作,大部分都是多崗位兼職工作。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這個職位將會改變。統計機構和人員將受到直接影響。此外,由于崗位更換頻繁,人員流動性過于高,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極低。
三、統計信息和會計信息相互聯系
統計工作和會計工作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兩個重要內容,是國家進行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統計和會計上會計目標、會計原則、會計方法和會計指標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它們都有相同的理論基礎,二者都描述了基層生產經營的具體狀況,同時二者的信息源渠道基本相同,促進了統計會計之間的相關性。統計和會計獲取的原始數據主要是以貨幣為基礎,反映基層單位的經濟活動,從而獲得價值和數量的指標。
價值信息的獲取主要建立在統計工作的原始數據的基礎上。統計和會計的工作人員配置方面都反映了記錄在憑單、賬戶和報表中的基本單位的生產和運作數量。這些資料數據相互交織和滲透,也是基本經濟管理活動的主要依據,人員職位往往會出現重疊的狀況。這種情況加強了個人對于會計與統計之間的關系的了解,促進會計與統計的操作統一性。
四、協調統計會計關系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權限。基層單位要明確職能部門和崗位的職責,無論是何種規模的單位和多么繁雜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原則,還需要正視現存的核算問題。首先,必須管賬人和管貨人職務分離,一旦員工既可以管理存貨,又可以接近會計記錄,很有可能因為個人品行不端進行盜竊,并利用編制會計分錄掩蓋其犯罪行為;其次,要設置單獨的統計機構,單位各級管理人員行使職權都應在授權范圍內,一旦發現未經授權的人員,應當立即向統計機構報告;第三,單位的所有重大事項和業務決策,都應由集體批準或者簽字,堅決不允許任何人擅自作出決定或者變更集體決定。
(二)提高全體人員協調統計會計工作意識。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組織結構對環境的重要性,建立協調統計會計工作制度條例,明確統計和會計工作的權責范圍,構建內部協調工作文化體系,增強單位員工協調統計會計工作的意識,提高相關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要重視文化環境的重要影響,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建立一支優秀的統計會計人才隊伍。第三,加強學習現有的會計軟件、統計軟件,通過標準的編制程序整理、運算和分析一些繁雜的信息,既提高會計、統計協調一致,又提高企業加工處理綜合性信息的能力。
(三)加強會計核算工作信息共享。科技的發展加快了步入信息化社會的步伐,目前各大企業、事業單位都在使用信息化管理,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對于提高企業的會計統計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一般的企業管理模式,進行會計統計工作會遭到企業領導的過多干涉,嚴重影響了會計統計工作公正、科學、合理的進行。
但如果通過將會計、統計與網絡連接起來的信息系統,構建一個信息共享數據庫平臺,可以實現全面動態化的管理,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預算測控,既提升信息的收集、傳輸和使用的效率,又對助力協調統計會計工作有著強有力的作用。現階段企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將適用于企業的現行會計數據,根據預算制度和國民經濟核算具體需求向財務部門和統計部門報告,統計部門應按主管部門和行業部門的要求進行分類,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宏觀分析。第二,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應當逐步實現會計分類。
(四)健全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制度。為保證統計和會計工作的信息成果可以準確的傳到信息使用者手中,且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相關部門要健全監督制度,設置專門的監管人員,專門對數據資料真實性進行監管和負責,加強信息加工處理過程的動態化的監管,將統計和會計工作的優勢作用有效的發揮出來。其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監管,比如部門與部門之間或是上下級之間的,以此加速整個單位的監督管理步伐。此外,要制訂全企業統一使用的報表制度,既能直觀展現企業的各類屬性指標,并且可以增加新指標,例如一些能源消耗指標、勞動報酬指標、企業科研成果指標等等,便于全企業上下員工都可以實時監督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減少決策失誤和信息失真。
(五)協調統一指標標準化。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和統計指標口徑上標準化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應以求同存異的原則進行工作調整,將相同指標的名稱盡可能的一致,避免會計核算錯誤。此外,針對一些會計核算數據存在差異的狀況,應該根據勞動分工來進行整體調整。例如,反映生產周期(產量)使用統計反映;這一時期的實際業績(銷售收入和實際利潤)的實現,使用會計反映。以保證國民經濟核算的總體需求。
由此可見,大數據、云計算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信息來源都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和會計。二者各有優缺點,如果可以優勢互補,相互協調運用,可以避免管理工作出現重復和浪費,為企業經營決策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徐衛鴻.淺談對協調統計會計工作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6(20).
[2]楊繼紅.論供銷社企業統計會計業務三種核算結合問題[J].商業研究,1991(12).
相關閱讀:統計分析論文一般發表到哪里比較好
現在在任何一個網站上搜關于統計分析類的期刊,就會出現不同的期刊,這些統計類的期刊都是等級不一樣的,每個期刊的要求也會不一樣,那么統計分析類的文章一般到哪里發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