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1月1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流通產業的省級對于推動社會經濟的增長有重要影響,流通產業的省級對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需求有很大的滿足。下面文章在“十三五”背景下探討流通產業對現代社會經濟的作用,并且對于流通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可以實現流通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市場化和現代化,為流通產業升級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十三五” ,流通產業,轉型升級
“十三五”背景下流通業升級的必要性
流通業屬于對運輸、倉儲、信息等產業的統一服務產業,被視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及戰略性產業,在保證供給端資源分配與供給端效率提升方面發揮了優化作用。因此,現代流通業在將來發展過程中除了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支柱作用之外,還將成為技術創新應用最集中、技術要素支撐最明顯的一個行業,流通業最終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成技術密集型與資金密集型產業。
(一)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流通形態的快速演化使流通業的地位更加明顯,開源節流降本增效關系到國民經濟總資本與總效率。因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成本隨著生產力持續提升,產業結構持續演變。前工業化階段,第一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要素資源主要以農業為主;工業化初期,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逐漸被第二產業所取代,為了順應制造業規模化發展,流通業發展規模日益壯大,以商業為中心的服務業取得了明顯進步;工業化中期,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主要支撐作用,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商品流通規模持續發展壯大,流通業的發展效率決定了生產效率;工業化后期,第三產業漸漸發展成為主導產業,同時流通產業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綜上所述,流通產業隨著工業化進程持續發展壯大,流通產業優化升級順應了產業結構演化特征,滿足了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的需求。
(二)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是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十三五”時期屬于特殊發展階段,是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融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發展的緊要階段,是完成“中國夢”計劃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經濟轉型升級與結構性改革的轉折時期。因此,務必將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放在核心地位,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中。
流通屬于銜接生產和消費的重要樞紐,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流通發展關系到生產效率,與此同時流通在經濟發展與刺激消費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流通業可以推進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發展。隨著全球化消費向我國擴張,流通規模與流通活動的范疇得到了明顯拓展,特別是電子商務誘發的新流通革命蔓延到全球各個角落。商品實體的空間變化決定了流通業勞動生產效率遠遠落后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效率,流通電子化節約商流資金的水平遠遠超出降低流通成本的水平。因此,流通業升級發展,提高流通效率,節約流通資本,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流通業的市場競爭水平,而且在推進我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與增長效率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
(三)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與生產力水平取得了明顯進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產品、勞動資源與資金等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流通與重新分配。2004年我國流通產業完全向外開放,為我國流通產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方面,外資的流入為我國流通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在資金、技術與運營管理模式引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效驅使了流通業態與交易模式的多樣化發展,從而推動了我國流通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促使我國流通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形成使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外商進入我國流通產業占據一部分市場份額,對部分流通途徑進行了控制。因此,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對我國流通產業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在“十三五”發展背景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等關于傳統流通設備與運營流程進行優化升級,在很大程度上將降低物流運營資金、提升物流運輸效率、優化流通產業結構等,只有基于流通產業升級才能保證其在國際市場中的重要地位與競爭優勢。
我國流通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流通業發展現狀
流通業現狀。如圖1所示,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規模達到229.7萬億元,根據可比價格運算,比2015年上升了6.1%,增長速度比2015年增加了0.3%。按照季度來分析,第一季度物流總規模為50.7萬億元,上升了6%,增長速度比2015年增加了0.4%;2016年上半年物流總規模為107.0萬億元,上升了6.2%,增長速度比2015年增加了0.5%;前三季度物流總規模為167.4萬億元,上升了6.1%,增長速度比2015年增加了0.3%;2016年社會流通總規模表現出穩中上升的發展水平。
從構成來分析,工業品流通總規模達到214.0萬億元,根據可比價格計算得出,相比較2015年上升了6%,增速比2015年回落0.1%;進口貨物流通總規模達到10.5萬億元,同比2015年上升了7.4%,增速提升了7.2%;農產品流通總規模達到3.6萬億元,同比2015年增加了3.1%,增長速度同比2015年回落了0.8%;再生資源流通總規模達到0.9萬億元,同比2015年增加了7.5%,增長速度同比2015年回落了11.5%;單位和居民物流流通總規模達到0.7萬億元,同比2015年上升了42.8%,增長速度同比提升了7.3%。
社會物流總費用低速增長。2016年社會流通總成本為11.1萬億元,相比較2015年上升了2.9%,增長速度盡管比2015年上升了0.1%,然而遠遠落后于社會流通總額與GDP增長速度。其中,運輸成本為6.0萬億元,增長3.3%,增長速度提升了0.2%;保管資金為3.7萬億元,上升了1.3%,增長速度回落了0.3%;管理費用為1.4萬億元,增長了5.6%,增長速度提升了0.6%。2016年社會流通總資金和GDP的百分比是14.9%,相比較2015年下滑了1.1%。endprint
(二)流通業升級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流通產業缺少戰略規劃。當前,我國關于流通產業的認知還比較淺顯,缺少對流通產業的整體規劃,特別是地方壟斷、行業壁壘等問題急需解決。除此之外,流通產業受計劃經濟影響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在這種背景下的流通產業表現出了流通空間分離與流通要素不集中的問題,比如物質層面的商品和精神層面的商品流通互不干涉,工業商品和農業商品流通互不干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流通互不干涉,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流通管理機制并不統一。
除此之外,大部分流通產業缺少創新思想,在商品的原材料選購、發展計劃和生產環節方面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導致物流配送效率不高,進而影響到整個流通效率。因此需要改變流通產業之前粗放式的管理,落實科學管理,并作為我國流通產業升級發展過程中核心問題之一來解決。
第二,流通產業升級發展規劃不足。流通產業規劃管理機制問題突出。目前我國流通產業規劃系統運行模式主要為適應性措施,未結合流通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構建前瞻性規劃,關于流通產業的戰略性需求缺少針對性戰略措施,導致流通產業和目前國家“十三五”時期指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發展計劃不相符,和我國快速增長的經濟水平不相符,各地的流通產業規劃缺少地域之間的協調性發展計劃。
由于“十三五”期間的“一帶一路”倡議屬于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因此需要我國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統一規劃與管理。但是目前我國的行政管理機制是將組織方面的垂直化領導與業務方面的條款化分開執行,這導致各地方政府僅僅對其所管轄區域的業務進行管理與規劃,缺少與周邊縣市協同規劃流通產業的思路。
第三,科技含量不高。當前,我國流通產業整體發展水平與國際流通產業發展水平相比依然有明顯差距,信息化程度較低,流通基礎硬件設備不先進,導致流通產業發展較慢,服務水平無法得到充分體現,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不僅和流通產業的傳統管理模式相關,而且與流通產業人力資源與資金不足也有明顯關系。整體分析,即第三產業中的流通產業與工業產業相比技術含量不高,無法吸引大量優秀人才,流通產業體系內缺乏高級管理人才,而流通產業優化發展需要技術支持,并且流通資金作為推動流通業升級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傳統的流通產業市場效應比較低,很少能在資本市場中獲取資金貸款支持,國家對于流通產業發展方面政策扶持不多。因此,提升整個流通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發展效率,成為推動流通產業升級的必要手段。
第四,流通產業市場化水平不高。我國流通產業規模較大、結構較復雜,涉及到各個行業、各種業態、各種流程和各種層次,需要形成一個健全的市場環境為其升級發展起到助推作用。當下,我國市場中介組織系統發育有待提高,在市場立法、監督與管理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導致其競爭環境缺少公平性,這也是阻礙流通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流通產業升級發展策略
(一)加快制定流通產業長遠發展戰略
總結國際流通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流通產業被視為在實現工業化進程中最有效的辦法。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首先推出了3個流通現代化的5年發展計劃,在七十年代,韓國也相繼提出了流通產業發展計劃,這些發展計劃都以實現工業化發展、節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產業整體效率與鞏固企業競爭優勢為主要內容,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來執行的,并且取得了階段性研究進展。外國的成功經驗為我國流通產業升級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結合發展機遇和發展理念,實現經濟轉型發展離不開以工業化、信息化手段推動流通產業升級發展。
發展方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流通產業整體發展框架,主要包含流通組織系統、商品銷售系統、商品市場系統等;第二,構建流通產業發展政策支持方針戰略,引領并推動流通產業升級發展;第三,落實流通企業組織體系的戰略性改革,通過各個地區、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合并與重組,推動流通產業融合和協同發展的整體產業聯盟戰略。
(二)形成流通市場戰略聯盟
長久以來,受計劃經濟影響,我國市場管理機制缺少公平競爭、合理規劃與全面開放,這成為導致流通產業區域壁壘與貿易分割的根本原因。因此,成立科學、有效的市場管理系統成為必然。
一是需要位于價值鏈中各節點的生產商、供貨商、分銷商、服務商和客戶同心協力、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形成具備競爭性與挑戰性的戰略聯盟。二是對流通企業個體來說,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成為重中之重。在經濟新常態下,品牌經濟在流通產業升級發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總結國際知名企業發展歷程,不論是麥當勞還是KFC,其商業文化底蘊形成了品牌價值,我國流通企業應也該形成自己的品牌價值觀,不斷形成龍頭企業。
(三)通過科學技術推動流通產業升級與發展
在“十三五”發展時期,要統籌發展、合理規劃,利用現代流通技術進行創新,在改進大宗貨物的流通效率方面做出表率。具體表現在合理利用信息手段與現代運輸手段,科學技術作為推動工業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為流通產業升級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能夠加快流通產業向機械化、信息化與自動化趨勢發展,驅使流通產業結構日益完善。科學技術、網絡與電子商務的誕生使得傳統流通產業的運營方式與盈利模式產生了顯著變化,在各個時空節點上,對生產運營技術進行優化,節約了生產資金與管理資金,完成了產銷對接與互動的目標,讓流通渠道趨于平穩化發展。
因此,為了推動流通產業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對流通產業理論研究的關注,確保科技方面的資金投入,擴展商業設施投資范圍,提高硬件設施更新速度,其建設技術、硬件設備與國際接軌,形成多元化的商品交易中心、配送體系、物流體系、生產運輸機構。同時,重視并引領流通企業通過科學方法對傳統產業業務模式進行改革與優化,特別是把電子信息技術、條碼技術等當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流通管理形式貫穿到現實運營環節,驅使流通產業升級發展,提高流通產業組織效率。
(四)形成科學現代流通產業網絡和格局
在流通產業升級發展過程中,避免體制性問題,進行合理化發展,將成為“十三五”時期的核心內容。目前,成立科學、完善的流通產業系統與結構組織被視為流通產業升級發展的保障條件與關鍵內容。因此流通產業必須保證下述幾方面工作:首先,流通產業要推動傳統產業和業態的升級發展,遵守產業化、品牌化與網絡化運營準則,進而提升流通產業的總體水平,保證其市場競爭實力;其次,注重保持并平衡消費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商務型服務業之間的協調發展,保證各個產業之間的側重面,彼此滲透和統一有序;再次,各個地區要結合現實情況,基于地方優勢成立特色流通產業,形成地方品牌,保證區域競爭水平。
最后,要從整體上認知流通產業聚集性、企業規模和市場效益的正比關系。流通產業集群除了包含批零、物流與餐飲行業之外,還包括以流通產業為核心,為流通產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型企業、金融服務型企業等商務服務型企業與休閑娛樂型服務企業。
(五)完善流通產業法律體系建設
“十三五”時期,流通業的發展環境趨于復雜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發展背景下,需要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來對其進行引導與監管,推動流通產業的升級發展。現階段,我國依然屬于市場經濟的最初發展時期,構建一套健全的流通產業發展體系成為必然。該體系主要由流通行政組織、法律法規與流通準則構成。
其中法律法規屬于該體系的重點內容,關系到國家層面與地方性的規范流通主體、流通模式等規章制,比如《市場流通基本法》、《國有企業法》、《破產法》等。還應該參考國際慣例,摒除老舊準則、加速統一標準類型建設。對流通市場行為方面的法律建設內容要保持開拓創新,比如建立新興業態的法律規章,讓新型業態得到科學、合理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杰,李昕欣.“十三五”規劃背景下我國流通產業空間格局構建新思考[J].商業經濟研究,2017(7)
2.夏妍,程斌.我國農村流通業與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協調發展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13)
3.鄭朝霞.“十三五”時期推動我國流通產業升級的思考[J].寧夏黨校學報,2016(5)
4.曹娜.“十三五”期間我國商貿流通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5)
5.鄒小芳.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縣域經濟增長實證研究—以流通產業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7(5)
6.田偉.我國流通產業升級與發展的對策初探[J].中國商貿,2012(15)
推薦閱讀:北京高級經濟師 要發表論文嗎
北京平高級經濟師采取考試和評審的相結合的辦法,評選人需要通過全省統一組織的高級經濟師資格業務考試,除此之外還要在相關要求的論著上發表若干篇論文,可見發表職稱論文對于評審高級經濟師職稱很重要,那么北京高級經濟師可以發表的論文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