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1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游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人文發展。這是一篇旅游經濟論文:當下延邊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方向。
2016年初,國家旅游局正式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并在隨后公布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名單中將延邊州的敦化市、延吉市及琿春市確立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1]與以景區為核心的旅游發展模式相比,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更加強調目的地綜合發展的理念及旅游產業對地方經濟的波及效果。從全域旅游發展角度審視延邊州旅游整體發展時可以看出,盡管延邊州已經形成了邊境旅游、民俗旅游、冰雪旅游等特色旅游項目,但依然呈現出以景點旅游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距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中所強調的目的地綜合發展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對影響延邊州全域旅游發展的鄉村旅游缺乏足夠的認識。從全域旅游角度來看,延邊州的鄉村旅游不僅是連接州內各縣市旅游的重要節點,而且是目前延邊州民俗旅游、節慶旅游等特色主題旅游項目的核心載體,鄉村旅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延邊州全域旅游示范縣市的目的地綜合發展水平及旅游產業的波及效果。
基于上述對全域旅游及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的認識,本研究在探討全域旅游內涵的基礎上,結合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及全域旅游試點城市特征,從全域旅游特征角度分析目前延邊州內鄉村旅游發展特征,并從宏觀角度結合全域旅游發展的內涵及要求為今后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提出建議,以期為我州有效利用國家全域旅游扶植政策提供參考。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全域旅游是基于國內旅游需求(個人游、自駕游所占市場比重逐步提升)的結構性轉變以及旅游供給方面(以景區建設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而提出的綜合性旅游發展理念。通過綜合厲新建(2013年)、[2](130~134)魏小安(2015年)、[3]李金早(2016年) [4] 等學者對全域旅游概念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是一種以旅游產業為核心,通過旅游產業整合目的地社會的旅游、經濟、社會等資源的綜合發展理念,其目的是實現旅游產業帶動下的目的地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
在全域旅游涉及的內容方面,呂俊芳、(2013年)、[5](52~56)朱世蓉(2015年)、[6](79~81)等學者的研究均強調了全域旅游的綜合性特征。其內容涉及到了旅游全要素整合提升、資源開發、公共服務、政策及法規、環境治理、相關產業的整合等與目的地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同時強調了旅游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帶動效應。而在李金早(2016年)的闡述中更為詳細地指出了包含目的地統籌發展、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導游開放式管理、旅游業精細化高效化提升、“開放式的旅游+融合”、旅游企業的社會共建共享、全域旅游依法治理及全域國際旅游合作在內的全域旅游需要實現的九大轉變。綜上所述,全域旅游不僅是一種目的地地理范圍內的全方位開發,而且更加強調旅游產業內外部要素的整合。因此,如何將不同類型的資源及產業融合進旅游產業中去,進一步提升旅游�a業對地區經濟的波及效果,實現目的地社會的協調發展就成為了全域旅游發展的關鍵。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內容可以看出,全域旅游是一種以旅游產業為優勢產業的目的地綜合發展理念,更加強調旅游產業的綜合性特征及其與目的地產業的融合,其內容不僅包含了地域范圍內的鄉村旅游、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等各種旅游形態,同時更加強調不同旅游形態以及全旅游產業與地區社會發展間的關系。因此,從目的地綜合發展及旅游產業與目的地的融合發展角度來看,鄉村旅游作為與延邊州相類似地區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旅游產業供給側改革等方面均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全域旅游的成效。
二、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特征
(1)延邊州旅游需求變化
鄉村旅游作為延邊州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趨勢及特征受延邊州旅游需求變化的制約。從近年來延邊州旅游宏觀統計數據來看,延邊州整體旅游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2013年延邊州共接待游客1167.7萬人次,增長15%;其中國內游客接待量增長15.4%;入境旅游接待量增長7.5%;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1361.22萬人次,增長16.57%。[7]從國內旅游的客源地結構來看,目前延邊州總體國內游客源市場呈現出以省內游客為主的特征。2013年省內游客占延邊州整體旅游市場的51%(其中州內游客23%,省內州外游客28%),這一比例在2014年小幅下降,占整體旅游市場的47%。其中州內游客占比21%,省內州外游客占比為26%。
在旅游交通方面,延邊州整體旅游變化模式與國內旅游需求的宏觀變化模式呈現出類似的發展趨勢。延邊州2013年、2014年旅游交通方式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公路客運依然是延邊州旅游交通主要方式,但其在旅游交通中所占比重由2013年的66%下降至2014年的56%。值得注意的是,自駕車所占比重由2013年的13%上升至2014年的22%,其中游客所占比重也由2013年的20%上升至2014年的34%。這一變化趨勢與國內整體旅游需求變化中自駕游所占比重逐步提升的變化趨勢相似。同時這種變化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旅游需求基礎。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高鐵開通后,首個“十一黃金周”期間乘坐高鐵進入延邊的游客達到了21萬人次(日均3萬人次),其中琿春市接待游客22.4萬人次,同比增長111.3%,敦化市接待游客13萬人次,六鼎山文化旅游區接待游客8萬人次,同比增長51%。同時,高速公路開通也進一步影響了延邊州旅游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其中,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區及琿春防川景區的游客均以自駕游游客為主,而到達延邊地區后租車進行旅游的旅游者數量也得到了快速增長。[8]
(2)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特征
延邊州鄉村旅游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無論在鄉村旅游的地域還是在鄉村旅游項目等方面均受延邊地區以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景區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影響。發展初期的延邊州鄉村旅游一直作為長白山自然觀光旅游的重要補充,在內容上多以展示延邊州獨特的朝鮮族民俗為主。在這一期間形成了以安圖縣紅旗村為代表且市場認知度較高的鄉村民俗旅游景區。進入本世紀后,受國內旅游需求變化、延邊州各縣市旅游業發展政策及延邊州內公路建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以城市居民周末短途旅游為主要客源市場的農家樂旅游形態開始呈現出以延吉市為中心的快速發展趨勢。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在區域分布、客源市場特征、主要旅游項目等方面呈現出如下特征:
1. 在區域分布方面,鄉村民俗游呈現出沿通往長白山景區的道路沿線分布的特征;農家樂旅游則呈現出以延吉市為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通過對延邊州旅游局的統計資料的整理及對延邊州整體旅游發展過程的總結可以看出,受延邊州旅游發展特征影響,目前延邊州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民俗類景區呈現出沿延吉通往長白山景區道路沿線分布的特征。知名度較高的鄉村民俗景區目前主要分布在安圖縣及和龍市兩地。而以餐飲服務為主的鄉村休閑、農家樂等形式的鄉村旅游則呈現出以延吉市為中心的分布特征,并隨著州內公路建設的逐步完善開始向延吉周邊的汪清縣及和龍市逐步擴張。
除此以外,根據延邊州旅游局的統計資料,目前延邊州共有36個鄉村成為國家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共有30個村分別被評為吉林省AAA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單位,這些鄉村旅游經營單位同樣呈現出以延吉市等延邊州主要城市為中心的分布特征(延吉市12家占40%;敦化市6家占20%)。
2.在客源市場方面,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呈現出團隊游市場與周邊游市場并重的特征。延邊州鄉村民俗旅游在其發展過程中一直作為長白山自然風光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客源市場主要是到訪長白山的團隊游客,這一客源市場依然是目前延邊州以鄉村民俗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景區的核心客源。延邊州旅游局的相關統計顯示,以安圖紅旗民俗村(2014年接待量為25萬人次)及和龍金達萊民俗村(2014年接待量為5萬人次)為代表的鄉村民俗類景區依然呈現出以訪問長白山的團隊游客為主的特征。但隨著延邊州旅游市場整體需求結構的變化,吉林省內(包含延邊州內)的自駕游市場在最近幾年呈現出增加趨勢。與鄉村民俗類景區不同的是,分布在延吉市等州內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經營單位及以鄉村餐飲、采摘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則呈現出以城市居民小團體周末、周邊游為主要客源市場的特征。
3.延邊州鄉村旅游在內容方面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征。延邊州初期的鄉村旅游發展以鄉村民俗旅游為主,但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受市場需求變化及交通環境改善等因素的影響農家樂等旅游形態得到了快速的成長。最近幾年,受國內旅游市場需求進一步細分化的影響,延邊州內以節慶活動、鄉村度假等為主要形態的鄉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發展,一些縣市的鄉村旅游開始呈現出與地區文化、自然資源及農業資源進一步結合的發展趨勢。其中依托鄉村的節慶旅游在鄉村旅游整體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4.鄉村旅游經營模式及利益分配方面單一化特征明顯。受延邊州旅游產業發展特征的影響,目前團隊游在延邊州主要民俗類鄉村旅游景區的市場份額中所占比重較高,因此諸如安圖紅旗民俗村、和龍金達萊民俗村以及和龍光東村等鄉村民俗類景區均采取與景區經營商或旅行社及經營商聯合經營的模式。在具體操作方面,由旅行社或景區經營商承包該鄉村旅游景區或諸如餐飲等景區內部設施的經營權,并負責市場開發及關聯旅游產品的銷售。在利益分配方面,采取由旅行社或景區經銷商按合同向村集體繳納一定的承包費用的方式進行。而以城市周邊短途游客為主要目標市場的農家樂類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由于所提供的旅游服務相對單一,且客源市場為散客,因此采取投資者經營并獲利的經營模式。
三、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下的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建議
基于前文對全域旅游相關研究的內容及延邊州目前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呈現的特征總結可以看出,全域旅游本質上是旅游需求細分化基礎上的旅游產業供給側改革的一種方式,除了強調旅游產業在目的地社會的均衡發展的作用以外,更加關注全旅游產業的變革,是一種促進包含景區精品化建設的全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基于對延邊州鄉村旅游在延邊州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特征的分析,從全域旅游發展角度對未來延邊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在宏觀旅游規劃中明確鄉村旅游發展定位并強化鄉村旅游與地區旅游產業及地區社會發展的融合
通過對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特征的回顧可以看出,目前延邊州的鄉村旅游是其自然發展演變的結果,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缺乏對鄉村旅游的整體認識,并造成目前延邊州內鄉村旅游發展向民俗旅游、農家樂旅游兩種旅游形態集中的趨勢,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日趨顯著。與之相對的是,延邊州整體旅游市場細分化日趨明顯,同質化的旅游產品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且容易造成內部價格競爭,是一種低效的旅游發展模式。
與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特征相反的是,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更加強調旅游業從低效向精細高效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目的地在旅游發展過程中思考不同細分市場的旅游需求及自身資源特征,并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實現目的地內部旅游產業的差別化,進而擴大旅游產業與社會綜合發展的引領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延邊州內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從全域旅游角度進行宏觀旅游規劃,并在相應的規劃中結合目前延邊州各縣市的鄉村旅游資源及鄉村旅游發展特征,在空間布局、方向定位、產品開發、全域旅游融合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進而為延邊州,特別是全域旅游試點縣市的旅游產業整體發展提供整體、宏觀發展思路,且在制定各縣市鄉村旅游發展的方向定位及產品開發定位時,應強調對鄉村地區文化及自然資源的深度開發,以適應旅游消費的變化并緩解鄉村旅游的內部競爭。
(2)強化旅游信息化發展,建設旅游數據平臺
全域旅游發展的基礎是旅游需求及旅游消費的細分化。在傳統的旅游消費模式下,團隊游游客主要通過旅行社等渠道購買旅游產品、獲取相關旅游信息。但隨著個人游、自駕游等旅游方式所占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傳統的旅游信息渠道及旅游產品購買渠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包含各類旅游網站、微信平臺在內的信息傳播渠道成為了未來旅游消費過程中獲取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此外,就目前延邊州各縣市鄉村旅游發展特征來看,絕大多數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及其特色、產品的市場認知水平較低,且宣傳渠道單一、內容的準確性、時效性較差。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游客在延邊州內的流動,同時也對全域旅游的發展形成了阻礙。
因此,基于細分市場獲取信息及消費特征并結合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需要延邊州內相關部門在整理地區內鄉村旅游詳細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旅游指南、相關網站及微信平臺、電話服務中心、主要道路沿線交通指示牌等設施的建設為細分市場游客提供詳細、準確的旅游目的地信息,促進旅游者在區域內的流動及消費。同時需要在此基礎上將延邊州內鄉村旅游數據及信息納入延邊州旅游數據中心建設。
(3)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導下制定鄉村旅游產業與地區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激勵方案及評價標準
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更加強調旅游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及就業方面的促進作用,并將其作為衡量全域旅游試點縣市發展成果的依據。考慮到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相對單一化的經營及利益分配模式已經無法在未來全域旅游的發展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稅收、扶植基金及人力資源培訓等各個方面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促進鄉村旅游與目的地農業、食品加工業等產業及自然、文化資源的融合發展,擴大鄉村旅游對目的地經濟的波及效果。同時制定相應的扶植、激勵政策擴大地區居民的鄉村旅游參與程度,增加直接、間接就業,并探討諸如鄉村旅游合作社等地區居民廣泛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及相應的利益分配模式。
(4)制定鄉村旅游綜合管理制度
依據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制定相應的旅游綜合管理制度是全面提升旅游發展質量的保障。由于鄉村旅游本身具有規模小、分布范圍廣、多重管理的特征,鄉村旅游所提供的餐飲、住宿服務及銷售的土特產品在安全性及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監管困難。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以旅游部門為核心聯合其他相關部門制定細分化的鄉村旅游綜合管理及基礎質量標準體系,以提升鄉村旅游服務品質促進鄉村旅游的良性化發展。同時結合國家旅游局對全域旅游實施過程中關于“1+3”旅游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模式的相關要求構建鄉村旅游綜合管理體系,并將其納入各試點縣市的旅游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以確保全域旅游的全面實施。
四、結論
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引領國內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內旅游產業的升級將是未來國內旅游發展的方向。基于對全域旅游內涵的認識,本研究在認識到鄉村旅游發展對延邊州全域旅游試點縣市旅游發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特征,并結合全域旅游發展的相關內容及要求針對目前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從宏觀規劃制定、旅游信息及數據平臺建設、鄉村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及制定鄉村綜合管理制度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為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下延邊州鄉村旅游發展的宏觀戰略制定提供了相應的參考。由于受研究目的及研究內容的限制,本研究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鄉村旅游經營模式及鄉村旅游管理等方面沒有進行更為具體的討論,希望后續研究能夠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關于公布首批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的通知》,2016年2月5日,http://www.cnta.gov.cn/tzggnew/201602/t20160205_75990.shtml.
[2]厲新建,張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創新――以北京為例》,《人文地理》,2013年第3期。
[3]魏小安:《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中國旅游報》,2015年12月07日。
[4]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為》,《國家旅游局新聞辦》,2016年1月29日。
[5]呂俊芳:《遼寧沿海經濟帶“全域旅游”發展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13年第29期。
[6]朱世蓉:《以“全域鄉村旅游”理念整合鄉村產業結構的構想》,《農業經濟》,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