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1月04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這篇企業管理碩士論文發表了中小企業IPO盈余管理研究,論文在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擇2013—2015年間存在風險投資業務的85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創業板企業為樣本,分析其盈余管理的行為。幫助企業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
【摘要】選擇2013—2015年間在我國深交所上市的85家有風險投資業務的中小企業,研究其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問題。研究發現:股票的發行價格與企業盈余管理的力度正相關。在當前特定的法律環境、特定的審計監管下,企業選擇應計盈余管理方式操縱利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選擇真實盈余管理更能達到提高股票發行價格的目的。
【關鍵詞】企業管理碩士論文,風險投資,中小企業,IPO,盈余管理,創業板
利潤操縱中小企業是指企業規模較小,產品銷路好,經濟效益高,發展潛力大且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在當前資本市場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研究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水平和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關注的一個投資熱點之一就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的英文為VentureCapital,簡稱為VC,主要指企業投資于高風險、高收益的經濟業務,它在國外資本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年,許多學者對VC業務的研究已經相對成熟,本文把存在VC業務的中小企業篩選出來,研究其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問題,更有實際意義。IPO的中文含義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nitialPublicOffering),中小企業充分利用創業板市場的融資門檻較低的優勢,采用IPO融資方式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一個新興的籌資渠道。中小企業由于天生存在的固有缺陷,例如資金薄弱、信譽程度低、經營水平不高、利潤率低等,在IPO過程中更容易產生操縱利潤的傾向。
一、相關文獻回顧
Teoh在1998年研究企業盈余管理問題時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假如企業存在盈余管理的行為,那么其盈余管理行為產生的金額將會在以后年度轉回,例如,公司IPO前體現的是正向的盈余管理,那么IPO后若干年,利潤隨著年限的增加普遍逐漸下跌甚至是虧損。在短期內,通過盈余管理來提高公司利潤的正值盈利能推動IPO后股價的上揚,更容易使企業順利進行融資。但是,這種人為操作的正值盈利的方式不能持續很久,在不遠的未來就會產生負值虧損。Aharony、Lee和Wong于2000年對H股上市公司在IPO過程中的利潤“粉飾”現象進行研究,他們選取從1992年至1995年間的83家IPO的樣本公司進行研究發現,總資產收益率中位數指標從IPO兩年到IPO當年逐年上升,到了企業上市成功后,這個指標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總資產收益率中位數指標的“拋物線”型態反映出企業存在著一定的盈余管理行為。他們認為的盈余管理模式與政企間的關系以及股票上市所在地密切相關。吳聯生、王亞軍于1995年通把業績低于預定閾值公司篩選出來研究發現,有不少業績低于閾值的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資產處置、存貨核算方法變更等手段可以使公司業績大于閾值,分析出公司業績與閥值之間呈正相關關系。這種資產處理手段影響利潤的方法在虧損企業和業績下滑的企業中都存在,他們通過運用盈余分布法來估計盈余管理程度。楊丹在2004年研究上市的企業中發現中小企業獲得IPO資格與否與其IPO后的收益存在正相關,IPO是企業上市“圈錢”的一個最大的目的,為企業做大做強注入“血液”,又可以快速提高企業聲譽,達到“名利雙收”且“急功近利”的目的。但是企業上市資格的獲得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IPO企業會有強烈的動機進行財務包裝,勉強通過上市門檻。
二、盈余管理的定義及分類
盈余管理是指在企業在不違反監管法律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為了達到公司或個人的某種目的,公司的管理層利用相應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對企業利潤進行“操縱”,以改變企業的盈余時間分布。盈余管理會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容易誤導外部相關利益者。從財務會計的角度上看,按盈余管理操縱利潤的手段不同和所產生的經濟后果不同分類,盈余管理分為兩大類:(1)應計盈余管理,指的是企業在特定的法律和公認會計準則允許范圍內,通過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來調節會計報表的會計盈余的行為。突出表現在會計計量方面,例如資產減值的計提和轉回問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問題、無形資產的資本化和費用化劃分問題等。(2)真實盈余管理,指企業通過構造真實交易活動或控制企業相關活動的發生時間,來調節對外報表的會計盈余的行為。例如企業操縱銷售業績、刻意安排存貨在不同時段的生產數量、削減廣告費用和研發費用等。相對于應計盈余管理,真實盈余管理在利潤操縱的手段上具有更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從研究者的角度,不管企業采取哪種盈余管理方式,他們都認為企業在IPO過程中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只是達到目的的不同操縱手段,都會在一定程度“粉飾”企業財務報表,提高股票價格,從而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
三、盈余管理的動機
(一)信號傳遞動機。大型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的目標是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中小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目的也是一樣的,它集中體現在追求股票的價格最高上。假如一個企業在IPO后其股票價格越高,根據企業價值最大化理論,其折合成的企業資金規模就越大,體現的企業價值就越大。對于存在風險投資的中小企業,更加注重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良好的投資項目給企業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確保更低的投資風險和高的回報率信號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在企業進行IPO后,更高更穩定的股票價格這一良好的信號傳遞給外部風險投資者和中小股東,越能增強他們的投資信心,管理層千萬百計通過提高股票的發行價格來贏取投資者的信任。(二)契約動機。在20世紀30年代就產生了契約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企業是契約的結合體,各種角色都圍繞著契約而存在。契約理論是研究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后產生的問題的特殊理論,特別是在當代,大部分的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相互分離,存在著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例如股東、管理層、債權人、員工和政府等,他們對企業利潤的要求權各不相同,他們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用性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這一理論一直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中的核心。這些利益相關者都要求從企業的發展中獲得相應的利益,如果企業進行IPO后多達到較高的股票價格,能提高公司聲譽、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管理層薪酬水平等。(三)監管規避動機。在當前證券發行注冊制還未正式實施的時點,核準制依然是公司上市的唯一入口。我國《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上市條件有著嚴格的準入門檻:(1)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2)屬于自主創新的企業,發行前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發行后的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3)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可見企業要想達到上市的標準,必符合證券法對企業準入門檻的要求,達到市場準入門檻,滿足監管需要,所以管理層想方設法利用盈余管理達到其目的。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我國的創業板市場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啟動,這些掛牌上市企業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電子科技、生物科技和節能減排的新興企業,風險投資的比例較高,企業經營面臨的風險比較大。為了給投資者增強信心,企業的管理者迫切需要推動股價的攀升以證明企業的發展實力,極力拉高股票的發行價格。我們對這種行為做出以下假設:H1: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盈余管理的力度呈正相關。(二)研究樣本與數據來源。本文選取2013—2015年間存在風險投資的85家上市公司在IPO前1年、IPO當年、IPO后1年連續的數據為盈余管理的研究對象,選取采用累計投標詢價方法定價和上網定價相結合發行方式的IPO企業,對于有數據異常或缺失的企業通過海通證券交易軟件進行補充,為了消除極端值的影響,對樣本數據進行Winsorize上下2%的縮尾處理,較為系統全面地檢測IPO企業的盈余管理問題。在時間指標的確定上,本文設定T-1、T和T+1分別代表IPO前1年、IPO當年和IPO后1年。(三)盈余管理的度量。國外學者Guay、Kothari和Watts在1996年經過研究證實修正的瓊斯模型能可靠的估計盈余管理力度。此模型也在我國的股票市場研究中一直使用,能準確地分析盈余管理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四)檢驗方法。首先用Excel軟件處理85家存在風險投資業務的樣本數據,然后參照國外學者Guay、Kothari和Watts采用的修正瓊斯模型,選取營業利潤、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企業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和資產總額指標,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通過表3實證檢驗得出:(1)R=0.823,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關系,模型效果是顯著的。(2)R方=0.691,擬合優度比較高,說明回歸方程的解釋能力效果顯著。(3)F值為228.701,模型效果顯著。(4)Sig=0.001,可見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模型效果顯著。通過表4實證檢驗可以看出,IPO企業的營業利潤、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企業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和資產總額指標都IPO企業上市帶來顯著的影響。這些指標的變動反映企業存在較大的盈余管理行為,證明了原假設: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盈余管理的力度呈正相關。
五、研究結論
本文自行選取了2013—2015年間存在風險投資的85家上市公司在IPO前1年、IPO當年、IPO后1年連續3年的數據為樣本,通過實證研究重點考察了IPO企業的盈余指標及其對企業未來業績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了在一定約束條件下,企業的營業利潤、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企業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和資產總額指標對發行定價的產生顯著的影響。證明了原假設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盈余管理的力度呈正相關。本文證實存在風險投資業務的IPO企業都實施了一定程度盈余管理行為,他們追逐的是發行定價最大化原則,在當前IPO上市監管比較嚴格、外部審計監管不斷加強的形勢下,企業通過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來調節對外報表的行為比較困難,很難通過操縱應計盈余管理來提高利潤。因此,企業選擇應計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偏向于選擇真實盈余管理達到提高股票發行價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聯生,薄仙慧,王亞平.避免虧損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比較[J].會計研究,2007(2)
[2]蔡春,李明,和輝.約束條件、IPO盈余管理方式與公司業績[J].財經問題研究,2013(10)
[3]陳祥有.風險投資與IPO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0(1)
[4]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9)
[5]余偉.創業板企業IPO盈余管理實證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作者:余偉 單位:南寧學院
推薦期刊:《預算管理與會計》是由全國預算會計研究會主辦的會計類綜合性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