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9月03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體制重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商業銀行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本文是一篇銀行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與防范。
摘要:1.商業銀行面臨信貸資產質量現狀。2.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因素分析。(1)信貸流程集約化不足,信貸基礎管理薄弱。(2)信貸資產押品價值波動,影響緩釋措施的有效性。(3)客戶群體發生裂變分化,影響銀行的管理能力。3.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風險防范。(1)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走向,抓住機遇加大結構調整。(2)密切關注區域產業調整進程,抓住機遇適時跟進。(3)密切關注新形勢下客戶的分解裂變,下大力氣培育潛質客戶,抓緊處置問題客戶,不斷優化客戶組合。
關鍵詞:信貸,風險,防范
一、引言
近期隨著進出口、投資、消費等宏觀經濟數據的下滑,企業經營普遍艱難,影響銀行信貸資金安全。在此大背景下,銀行信貸資產風險進一步加大,不良貸款不斷爆發,資產質量管控難度持續加大,且總體呈現出大額客戶多、成因復雜的特點,隨時影響著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發展。
二、商業銀行面臨信貸資產質量現狀
經濟下行期間一些傳統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愈加突出,行業興衰更替及行業內兼并重組之風愈烈,系統性風險愈大。我國的產能過剩行業不僅集中在一些耗能高、污染嚴重的諸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傳統行業,近幾年在一些新興產業諸如多晶硅、風電設備等也出現了不平衡和過剩的勢頭。當前,已經出現由單一行業向關聯行業傳遞、中小銀行機構向其他類型機構蔓延的趨勢,關注類貸款、逾期貸款持續增加。一是涉及煤化工、煤炭洗選、有色金屬冶煉、通用設備制造、金屬制品業等行業的客戶,一些已出現停產情況。二是環保問題發酵、政商事件演變、司法審計介入,成為新的潛在風險源。因此,隨著煤炭、石油等量價齊跌,同時跌幅之大和繼續呈現的下行之勢,在倚重能源延伸產業鏈的區域,風險暴露的問題就更加凸顯。
三、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因素分析
(一)信貸流程集約化不足,信貸基礎管理薄弱
貸前、貸中和貸后各控制環節銜接不好,甚至出現重大疏漏,部分貸款存在貸前真實性調查失職,貸中寬松,貸后管理不到位情況,需要引起足夠警惕。一是對信貸客戶經營行為或管理活動中反映出的風險信號,在貸款發放前后,無視客戶已經顯現的風險信號,沒有及時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雖然其中有些貸款尚未形成不良,但其潛在風險以及反映出相關控制環節的重大疏漏還是存在的。二是資金流向合規性問題。對企業信貸資金監管不足,貸款資金實際用途與申報用途不一致,包括短貸長用、未及時提供發票及貿易單據、資金在關聯企業間違規劃轉、違約償還其他借款等。
(二)信貸資產押品價值波動,影響緩釋措施的有效性
經濟下行期作為第二還款來源的押品價值波動會比較大,若管理不善將會影響緩釋措施的有效性,進而影響資押品作為風險緩釋工具,作為第二還款來源,在銀行的信貸投放和投資管理中運用的越來越廣泛,押品的種類和范圍也越開發越多,在滿足更多層面融資需求的同時也增大了管理難度。尤其經濟下行期間,一些押品價格波動較大,若不及時評估并及時補足會削弱其對第一還款來源的支持能力。
(三)客戶群體發生裂變分化,影響銀行的管理能力
由于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性,原本比較優質的客戶會出現風險隱患,原本行之有效的風險緩釋措施會演化為新的風險源,原本屬企業自身的行為會殃及銀行形成新的違約風險。如政府背景的項目法人或機構法人,一些地方盲目無節制地擴張和借貸,使其過度透支了未來財源和信譽,成為“問題客戶”,且伴隨下行期的到來問題更加顯性化。又如,小企業之間的“互保”和“連環保”,在經濟上升期會形成相互扶持或共同發展,形成銀行對其的“增信”。但下行期則會出現“一損俱損”的局面,形成一定范圍的系統性風險,給銀行資產質量帶來威脅。
四、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風險防范
(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走向,抓住機遇加大結構調整
對于傳統的優勢行業,投資拉動最得力的“鐵公機”等項目,要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著力培育與民生相關、與高技術含量出口相關的產業,抓準一批有潛力、有能量、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抓住其產業鏈條中的各類優質客戶,為其打造各種所需產品和各類風險管理工具,使其成為銀行穩固并極具潛質的資產基礎,進而為銀行資產質量的持續提升提供強勁支撐。
(二)密切關注區域產業調整進程,抓住機遇適時跟進
中西部重點承接沿海地區的轉移能夠融合形成新的產業集群的項目。要通過積極跟進,選準項目,鼎力支持,助推不同區域各具特色、更具區位優勢、更具技術含量和更具競爭能力的產業結構的形成,同時也培育自己優質客戶群體。但這一進程中必須注重考量借款人、尤其政府作為融資主體的償付能力。而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區域,還應重點防范通過轉移簡單復制的產能過剩項目、對當地生態有嚴重破壞作用的高污染項目、以及同當地產業無法有機融合而后繼乏力的項目,防止其給銀行資產質量帶來新的問題及新的隱患。
(三)密切關注新形勢下客戶的分解裂變,下大力氣培育潛質
客戶,抓緊處置問題客戶,不斷優化客戶組合。經濟下行期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企業的耐受力,就是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有些企業,看似光鮮靚麗,實則外強中干,繁榮時期尚能通過資本運作或銀行信貸支持推動其龐大“帝國”的運轉,緊縮時則一下水落石出似大廈傾。因此,銀行必須要對該類客戶、尤其民營企業集團進行重檢,對于攤子過大而主業不突出的、資本運作頻繁而無暇實業的、財務困難而涉足民間借貸的要抓緊采取措施,依托當地政府政策抓緊處置化解。同時努力培植市場前景好、有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的潛質客戶。當然,新形勢下的押品管理也屬密切關注并有效管理的重要對象,需要動態跟進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努力防止因管理不善帶來的押品價值貶損弱化對第一還款來源支撐問題。商業銀行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不斷加強銀行內部業務規范管理,不斷警惕國家宏觀形式和金融市場的變化,建立并不斷完善信貸業務的風險防范管理體系,從而增強商業銀行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實現商業銀行經濟價值的最大化,贏得市場競爭力。
銀行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中國金融家》(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主管、中國銀行業協會和金融時報社聯合創辦的一本以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郵政儲蓄、信用社等)為基本陣地的權威性財經雜志,是黨和國家在金融領域的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