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8月11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這篇風險評估論文發表了長輸天然氣管道風險評估實例,論文主要對新疆地區的某個長輸管道進行了全面檢查和風險評估,論文主要依據GB/T27512-2011對待檢管道進行評估,分析了風險值,得到了相應的風險等級,為后續選擇全面檢驗方法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風險評估論文,長輸天然氣管道,風險評估,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
風險值長輸天然氣管道,在運行一定時間后,都可能發生因腐蝕、第三方破壞、設備及操作、本體安全等因素造成的泄露或破裂事故。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特點,發生事故后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1]。盡管使用單位在設計、安裝及運行維護期間采取各種方法防止事故的發生,但由于管線敷設環境的特殊性,一般的措施難以確保天然氣管線的長期安全運行。然而,風險評估技術,作為埋地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其通過對管線的潛在危險源識別和失效后果分析,得出風險值,將風險進行量化,得出不同的風險等級,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出風險防控措施。
該方法能夠合理運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條件,達到有效降低風險的目的[2]。目前,半定量的風險評估方法是我國使用較為普遍的風險評估方法。國內現行有效的針對埋地管道的半定量風險評估標準有兩個,分別是GB/T27512-2011《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和SY/T6891.1-2012《油氣管道風險評價方法第一部分:半定量評價法》。
這兩個標準均是以誘發管道事故的各種風險因素為依據,以影響因素發展成危險事故的可能性為條件,以事故造成的綜合損失為考量指標,依據細則對管線的各區段進行評價,以風險值的大小來對管線不同區段的風險等級作出綜合評價,然而兩者在管段劃分原則、失效后果和失效可能性的評分體系、風險值計算、風險等級劃分等方面又各有特點。
1待檢管線基本情況
某長輸天然氣管線長度104005m,設計壓力4.0MPa,設計溫度常溫,級別為GA2,投用日期2004年6月,設計規范為GB50251-2003、SY/T0015-1998、SY/T0019-1997,驗收規范為SY0401-1998、SY/T4079-1995、SY/T0019-1997,詳細參數如表1。沿途經過了戈壁灘、公路、河流、農田、鄉村、城鎮等,部分地區車流量和人流量較大。審查資料發現,使用單位有專職部門和人員進行管線的巡檢,但安全管理制度不太完善,未提供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巡檢人員上崗證,管線無使用登記證、監督檢驗報告,未提供年度檢查報告,管線運行維護記錄不齊全,對管線沿線公眾教育不夠。
2半定量風險評估方法
GB/T27512-2011主要依據風險評估的基本原理,首先對待檢管線進行區段劃分,從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兩方面綜合評估埋地管道在實際使用工況和環境條件下的風險程度,是一種基于專家打分的半定量風險評估方法,以風險值的大小對管線各區段作出綜合評價。管道風險值(R)=失效可能性得分(S)×失效后果得分(C)。
2.1失效可能性的評分方法
待檢管線屬于在役階段,故本文采用在役埋地鋼質管道基本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輸氣管道在役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從第三方破壞得分(S1)、腐蝕得分(S2)、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得分(S3)、管道本體安全得分(S4)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失效可能性得分S=100-(0.25S1+0.25S2+S3+S4)。第三方破壞主要影響因素有地面活動水平、埋深、占壓、地面裝置及保護措施、公眾對管道的保護意識、用戶對公眾宣傳情況、巡線、管道標識等;腐蝕由大氣腐蝕、內腐蝕、土壤腐蝕組成;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因子主要包括設備(裝置)功能及安全質量、設備(裝置)的維護保養、設備(裝置)的操作、人員培訓考核、安全管理制度等構成;管道本體安全主要涉及設計、制造、施工及地質條件等相關內容。
2.2失效后果的評分方法
在役階段埋地鋼質管道失效后果評分,主要涉及介質的短期危害性、介質的最大泄露量、介質的擴散性、人口密度、沿線環境、泄露原因和供應中斷對下游用戶影響七個方面,依據管線相關實際情況進行逐項半定量評分,失效后果得分為每個方面的得分之和。
3實例分析
本次評價依據檢測結果、人口密度、環境狀況等對管線進行區段劃分,共分為3段,結果如表2。
3.1失效可能性的評分
依據失效可能性評分方法,依次從第三方破壞得分(S1)、腐蝕得分(S2)、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得分(S3)、管道本體安全得分(S4)四個方面進行評分,具體賦分參照GB/T27512-2011附錄D。3.1.1第三方破壞(S1)評分如上所述,第三方破壞由不同的影響因素構成,各個因素得分總和才是第三方破壞總得分,如表3所示。3.1.2腐蝕(S2)評分在役輸氣管線腐蝕得分由大氣腐蝕、內腐蝕、土壤腐蝕三部分組成,腐蝕得分為三部分評分之和,如表4所示。3.1.3設備(裝置)及操作(S3)的評分輸氣管道設備(裝置)及操作(S3)的得分由設備(裝置)功能及安全質量、維護保養、操作、人員培訓與考核、安全管理制度、防錯裝置6部分組成,總得分為6部分得分之和,如表5所示。3.1.4管道本質安全質量(S4)的評分由上節可知,管道本質安全質量包括設計施工控制、檢測及評價、自然災害及防范措施和其他4部分,具體評分如表6所示。因此,該長輸天然氣管線在用階段失效可能性評估結果如表7所示,從失效可能性評分表可知:1)三區段第三方破壞的得分分別為60.5、50.5、35,此得分主要是由于沿線人口密度、建設活動、敷設區域的環境不同引起的;2)三區段腐蝕的得分為55.5、55、61,得分不同,主要是敷設環境不同;3)三區段設備(裝置)及操作得分均為56,說明管道按同一模式進行管理;4)三區段本體安全得分為65.5、68.5、68,得分不同,主要是敷設環境、是否處在地震帶等不同。
3.2失效后果計算
失效后果評分模型,從介質的短期危害性、介質的最大泄漏量、介質的擴散性、人口密度、沿線環境、泄漏原因和供應中斷對下游用戶影響7個方面對在役埋地鋼質管道失效后果進行半定量評分。失效后果得分為每個方面的得分之和,每個方面得分又為其下設的各子評分項之和。各區段失效后果的評價結果如表7所示。
3.3風險值計算及風險等級劃分由上述可知,管道風險值(R)=失效可能性得分(S)×失效后果得分(C)。
3.3.1依據GB/T27512-2011,風險絕對等級劃分如下:(1)低風險絕對等級:[0,3600];(2)中等風險絕對等級:[3600,7800];(3)較高風險等級:[7800,12600];(4)高風險絕對等級:[12600,15000]。
3.3.2假設該條埋地管道風險最低得分為Min,最高得分為Max,則風險相對等級劃分如下:(1)低風險相對等級:R∈[Min,Min+(Max-Min)×6/25];(2)中等風險相對等級:R∈[Min+(Max-Min)×6/25,Min+(Max-Min)×13/25];(3)較高風險相對等級:R∈[Min+(Max-Min)×13/25,Min+(Max-Min)×21/25];(4)高風險相對等級:R∈[Min+(Max-Min)×21/25,Max]。可知,所評價待檢管線各區段的風險值計算結果如表8所示。
4結論
根據上述風險評估結果,可見,所評價管線的風險絕對等級為低、中、中,風險相對等級為低、中、高。失效可能性方面,整體得分中等。沿線地面活動的影響、管道局部埋深不足、管道局部占壓、公眾教育、公眾保護意識、地面裝置狀況是第三方破壞的主要因素;敷設環境、是否定期檢測及維護,是管道腐蝕、本體安全的主要因素;該管道裝置較簡單且為統一管理,使得設備(裝置)及操作得分相同。失效后果方面,管線失效后經濟損失較大,失效后果得分主要來源于人員傷亡的財產損失及停氣造成的民生和社會影響等。通過對風險的分析,結合現場檢驗檢測,提出如下建議:通過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安全操作及維護保養規程;加強管道沿線公眾教育以提高公眾對管道的保護意識;對三樁一牌進行明確標識;解決管道占壓問題;定期進行檢驗(包括年度檢查);加強專業人員培訓及日常巡線;對已損壞及失效的測試樁進行修理并定期維護及檢測;定期進行外防腐層非開挖檢測及氣體泄漏檢測等。希望借助這些措施,能夠達到減少失效可能性,進一步降低管道風險等級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吉民,李艷紅,等.埋地燃氣管道的風險評估技術[J].煤氣與動力,2005,25(11):10-11.
[2]王磊,李佳木,張皋.淺析埋地長輸管道風險評估[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5,(23、24):37-38.
[3]王紅君,陳玉寶,等.輸氣管道半定量風險評估標準的比較和應用[J].法規標準,2016,32(8):47-48.
作者:張小壘 姜秀海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