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2月09日 分類:專利轉讓 次數:
早在05年的時候就有相關的報道表明,南京師范大學有一個學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卻因開了1600萬的高價專利轉讓費嚇跑投資商。由于其對市場不了解,自行生產又擔心風險,一時間,一個好端端的專利成果就這樣被耽擱在了手里。
這種情形在專利人中間并不少見。有些專利持有人甚至表示,寧愿專利爛在實驗室里,也不愿低價進行專利轉讓。那么對于諸多專利成果來說,究竟怎樣的價格才算合理?
總結來說,大部分專利權人都有點自戀的心理,這種因為專利轉讓價格談不攏而導致專利成果遲遲不能產業化,甚至最終被淘汰的事情,在專利人當中并不鮮見。很早在1982年就有這樣的案例。
對于這樣的情況,不少行業專家指出前景即便再好,也需要更多的生產經營與流通領域人才去開拓。現在一些專利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只盯著最樂觀的一個方向去考慮利潤,通常又不愿意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去與企業共擔風險,自己又沒有能力去做市場推廣,卻向將來要付出更多的商家要求高昂的轉讓費用,往往會把個好專利等成了明日黃花。
為此專家建議,在公正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還未建立、市場上知識產權保護力量相對不足的今天,一些專利人對于自己研發的產品也不宜過于高估,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資金回收了,才有實力去做出更多的研發成果來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