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2月13日 分類:課題申報 次數:
物理課程是初中以后新開課程,因而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產生科學探究的興趣與積極參與的意識成為重點課題。這就是一篇關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研究興趣的課題報告,小編為您進行你了相關整理,以便于您學習和參考。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標準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內容明確規(guī)定: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
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滲透決定論的思想,并以此作為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本人進行了艱苦探索。八年級學生思想還比較單純,思辨能力有待提高,在八年級物理的電學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分層、分階段引入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決定事物發(fā)展的主要方面,這對于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大有幫助。當然,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放寬要求,力求達到培養(yǎng)決定論的相關意識,絕不單純追求科學的嚴密性。
一、結構規(guī)律的創(chuàng)新應用
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這一節(jié)課,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積極參與意識,對探究出來的規(guī)律,分析得不像以前那樣到位。對此,我刻意引導學生強化結構意識,既然串聯(lián)電路中各點的電流都相等,電流相等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學生經過很認真的討論后得出結論:是串聯(lián)電路的這種結構決定了各處的電流都相等。
此后,探究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自然不在話下,學生的結構決定論意識得到了強化。這只是初步告捷,在第二學期的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過程中,仍需要進一步引導。同時,在練習上可有針對性地作安排,比如把解題條件適當隱藏,要求學生通過對結構決定論的嘗試應用,發(fā)現這個電流或電壓,以此加深學生對結構決定論的認識和理解。
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阻的規(guī)律是一個不可跳過的難點,實驗是主要的學習方法,理論推導只能作為課外活動的個別興趣,根據電路結構作簡單說明顯然是不可或缺的,再次引入結構決定論是必然的選擇,這不僅很好的降低了難度,有益于難點的突破,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大有裨益。
假如學生對結構決定論形成了較深的認識,不妨安排學生課下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上電壓的分配規(guī)律及并聯(lián)電路上電流的分配規(guī)律,因為在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是相等的,根據歐姆定律,在電流相等時,導體兩端分配的電壓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在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同樣,根據歐姆定律,在電壓相等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配上相應的練習如:1.兩只電阻R1、R2串聯(lián),已知R1:R2=5:1,那么,這兩只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是_____,通過它們的電流之比是_____。2.兩只電阻R1、R2并聯(lián),已知R1:R2=4:3那么,這兩只電阻兩端的電壓之比是_____,通過它們的電流之比是_____。使學生初步掌握結構決定論的應用。
二、屬性規(guī)律的創(chuàng)新應用
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決定導體電阻的大小因素是: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這些都是導體本身的因素,所以,要特別強調導體電阻的大小是導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其它因素無關。導體電阻的大小是否改變,只能看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是否有變化,換句話說,要想改變導體電阻的大小,只能從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或溫度入手,改變其中一個或多個因素(包括等效改變),而其它因素(電壓或電流)的變化不會對導體的電阻產生直接的影響。
學習歐姆定律之后,可安排適當練習例如:有一根導線,如果在它兩端加12伏電壓,通過它的電流是0.4安,那么,它的電阻是__歐;如果這根導線兩端加18伏電壓,通過它的電流是__安;如果這根導線兩端的電壓為零,通過它的電流是__安,它的電阻是__歐姆。以此提高學生對屬性決定論的認識。至此,導體電阻大小的改變似乎變得不可能,因為,制成品電阻器不論是材料、長度還是橫截面積都已定型,而溫度的影響又可忽略不計。然而,滑動變阻器的學習有效地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從而改變電阻的大小,讓學生看到了屬性決定論的動態(tài)變化,再次提高了他們對屬性決定論的認識。
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阻的規(guī)律時,導體電阻的大小是導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可作為猜想的依據,讓學生對屬性決定論有一種初步應用意識。在歸納出串并聯(lián)電路電阻的規(guī)律之后,它還可以作為興趣活動話題,比如引導學生討論: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壓表與被測電路并聯(lián)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取決于電表內阻)電流表自身的電阻很小,串聯(lián)接入電路測量時,它幾乎不會影響被測量的電路,這同時也是絕不允許它與被測電路并聯(lián)的原因,若錯誤的把電流表與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必然造成短路;電壓表內阻很大,是實驗室中被測用電器電阻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那是不可以串聯(lián)在電路中的,否則用電器將無法工作,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分配規(guī)律,電壓表幾乎分得全部的電源電壓,電流卻幾乎為零。讓電壓表與被測電路并聯(lián)恰恰將它對被測電路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若再配上相關的實踐性練習,糾錯性練習,學生對屬性決定論的認識就可以獲得階段性提高。
三、安全規(guī)律的創(chuàng)新應用
在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這一節(jié),學生第一次體驗到安全第一的意義,教材這么早就安排安全用電知識,且每章都以安全用電作總結,也是與時俱進,強調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還可消除學生潛在的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效果的偽科學意識。
電能表是測量電功的儀表,其額定電流指的是正常工作時的最大電流;保險絲的額定電流也是指其正常工作時的最大電流;滑動變阻器上也標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使用它們的前提條件就是保證安全;安全電壓是在綜合考慮我國的環(huán)境、人種特點、實際生產生活狀況做出的強制性規(guī)定,只有不高于36伏特的電壓才是安全的;電壓表、電流表都有規(guī)定的量程,超過量程就將損壞這些測量儀器。
這部分內容反映了社會生活的需要,例如李剛家的電能表標有“220V 10A”字樣,他家同時使用的家用電器的總功率不能超過_____W。如果他家現有的家用電器的總功率為2kW,他想在裝些電燈照明,至多可以再裝_____盞40W 的電燈。適當而全面的實踐性練習,學生頭腦中的安全決定論意識逐漸加深,積極地影響著世界觀的形成。
安全決定操作的例子還有: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滑片應放在阻值最大處;檢修電路時應切斷電源……例如:小明家購買了一條電熱褥,使用后發(fā)現發(fā)熱效果不好,他想把電熱絲抽出一段剪去后再通電使用,小強說:“你的辦法有危險,應該再購一根相同的電熱絲穿到電熱褥內與原來的電熱絲并聯(lián)后使用。”請分析一下:(1)他們的改進方法是否都能起到增加發(fā)熱的效果?(2)小強的說法是否正確?小明的方法是否有危險?顯然,他們的做法都能起到增加發(fā)熱的效果。小明的方法使電熱絲的熱功率增大,但散熱面減小,熱量不能及時地散出,會有危險;電熱褥的設計制造是按一定的安全規(guī)則進行的,隨意拆裝,加大其發(fā)熱功率,沒有安全保障,小強的說法也是錯誤而危險的。可見,安全決定了他們的改進是錯誤而不可取的。
四、物理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
在實踐中,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這就有一個分層決定的問題。例如:分別標有“10V 10W”和“8V 4W”的兩只小燈泡,(1)把它們串聯(lián)在電路中時,兩端允許加的最高電壓是多少?(2)若把它們并聯(lián)在電路中,電路中的總電流最大是多少?通常情況下,一般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屬性決定論讓我們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這個問題的潛在要求就是應符合安全的規(guī)定,即安全決定選擇。如何選擇,這是由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決定的,即結構決定論指向了選擇的結果。(1)串聯(lián)電路各處的電流都相等,因此,允許通過的電流只能是0.5A,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就不難得出電路兩端可加的最高電壓是13V。(2)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為了安全,電壓只能取8V,結合歐姆定律,求出對應的電流,即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3A。
在一些特殊的實驗條件下,多個安全因素的共同限定,更需要我們去分層決定,例如: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是U=4.5V,定值電阻R=5Ω,滑動變阻器的名牌標志是“20Ω 1A”電壓表的量程是“0~3V”,電流表的量程是“0~0.6A”請確定滑動變阻器的取值范圍。首先,必須保證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都在正常工作的范圍內,其次,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明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是0.6A,滑動變阻器會有一個對應的最小值R變=2.5Ω,最后,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電阻的規(guī)律確定滑動變阻器對應與電壓表示數是3V 時的電阻值R變=10Ω,這就是它的最大取值。
這樣,找出分層決定的規(guī)則,就可以避免處理復雜問題時的茫然性和盲目性,可穩(wěn)步推進解決方案,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也是綜合素質提高的一種表現。
電學中的決定論以特有的方式揭示了電現象中的部分規(guī)律,它為學生學習電學、應用電學提供了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對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幫助。但它不是萬能的,還需要廣泛結合其他方法特別是物理學中的觀察與實驗,以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